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111|回复: 4

[其它] 就算男人上交了工资卡,性别平等也没有实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博士祭酒 于 2016-8-16 10:35 编辑

在今天,女权主义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词汇。在讨论人们对女权主义的误解之前,我先从我的个人经验谈起。

我曾经是一个激烈地感到【男人在压迫我们,我们要反抗】的愤怒女性,就像大多数认为【女权主义就是一群意淫着颠覆男性统治的女人们的疯话】的男性的心态一样。我曾经因为一位老校长在最后一轮面试时以【从你的年龄和状况看这两年要生孩子了】为由拒绝我而怨恨他;我曾差点与一位对我说【你们女权主义就是无聊】的男性朋友绝交;我曾质疑过为什么连我生活的一线城市都没有一个实质性的女性维权团体。然而,曾经我也是一个对女权主义小心翼翼的人,在我与任何人的日常交谈中,我从不主动提起关于女权主义的话题,甚至会尽量回避此话题以免自己变得不受欢迎。在选择了性别研究作为第二专业之后,很多男性朋友见到我都露出怪异的笑容开玩笑说,【以后我可不能把老婆介绍给你认识啊,不然我在家就要遭殃了。】伴随着对女权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人们会谈女权而色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谈人们对女权主义的误解和疑问。

一、女权主义的【权】到底指什么?

我曾经读过中国一位著名女性作家的一篇文章,她在文中竭力申辩自己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好像女权主义是洪水猛兽。但是,以她的作品中表现的观点而言,她在国外应该会被称为女权作家。

有观点认为,正是因为英语在中文里翻译成了女权主义,大家才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个跟【权】有关的学科代表一种相当强势的思想,让男人们对女权主义者避之不及,并且由于内心不自觉的蔑视或恐惧,甚至在没有了解过女权主义的基本概念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字面印象就对其大加挞伐和诋毁。因为【男权】通常会被解读为【男性霸权】,导致人们会对【女权】一词望文生义。事实上,对【女权】更恰当的理解应该是【女性权利】或【权益】,所以现在也有许多场合会采用【女性主义】这一更为温和的译法。

简单来说,女权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女性和男性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女性在争取基本权利的初期,由于长期以来受到深重的压迫,没有教育权、选举权、家庭和社会地位等等,采取激烈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迫不得已,正如早期工人运动都采取了暴力的方式一样。女权主义发展至今,并不是激进的方式已经过时了,还有很多诸如平等就业、一些国家女性离异后自由再婚的权利等仍需要奋力争取。但与早期相比,目前女权主义最重要的任务是要逐步消解人们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女权主义不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去打压和诋毁另外一个性别,否则这跟我们所反对的男性抱持大男子主义的话语霸权来要求女性屈从有什么区别呢?遗憾的是,每当我和身边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朋友们聊起这些的时候,他们的反应竟然都是恍然大悟地表示【哦原来你们不是要翻身把我们踩在脚底下啊】,或者【原来你们不是认为男的干什么女的就非得干什么啊。】这种误解令我哭笑不得,女权主义作为一个现代人文学科,怎么会想要通过推翻一个不平等去制造另一个不平等呢?所以,我认为用【性别平权主义】代替【女权主义】是有必要的。

那么女性到底要争取什么权利呢?女权主义的学术著作中对此的阐释多如牛毛,就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我认为它的主要含义是【选择权】。在一个被性别刻板印象束缚的社会中,不仅仅是女性,所有人的选择权都是很少的。将两性放在同一立场上进行的女权主义运动,或更贴切地说,性别平权运动(广义上的性别平权还包括多元性别,这里暂且不提),想要达到的就是男性和女性在不同领域、相同标准下的平等。这个运动也延伸到了中国,但影响甚微,这可能和社会上浮躁的氛围有关,这就涉及到下一个问题。

二、男女现在不是已经很平等了吗?

我有一次跟两位男性朋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十分不解地说:现在女性还觉得不平等吗?很多地方比如上海,不是都快变成母系社会了吗?女性在发达地区不是家庭地位都很高吗?为什么你们还在说不平等呢?

很多人对性别平等都有一个自己制定的衡量标准,比如,有的人认为,女性能走出家庭独立工作了,就是女性取得了成功;有的人认为,女性已经获得了选举权,就代表已经平等了;有的人认为,很多家庭中男人的工资卡都交给老婆了,女人掌握了家中的经济大权,当然是女人胜利了。但很多女性会认为,自己既要工作又要做家务看孩子,负担加重了;一夫一妻的制度下绝大多数孩子随父姓啊仍然是男权社会的延续。这些【自定义】的【平等】或【不平等】的标准反映了各个不同的群体对于这个概念的衡量差异,是一种主观的评价。就像很多城里人觉得,随便街上一个卖鸡蛋饼或修自行车的乡下大爷大娘都比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白领赚的钱多,所以农村人比城里人过得好,但事实上,且不说中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就算是一个比城市人有钱的农村人,在教育、医疗、信息获取方面也仍然受到资源不平衡的限制。所以,如果按照单一、自定义的、想当然的标准去比较,实际上是对公平的扼杀。

同样的,一涉及性别的问题,社会常常会采取僵化的双重衡量标准,也就是所谓的【性别刻板印象】。美国在一九八七年做了一项关于全职丈夫的研究,当中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拥有全职太太的男性在每天下班回来时看到整洁的房间、亲吻熟睡的孩子时,会感到自己拥有一个幸福健全的家庭,而拥有全职丈夫的女性在下班回到家中时会感到愧疚,反思自己是否为家庭做出了足够的贡献、给了孩子足够的陪伴。这就是人们长久以来对于性别分工的想象导致的结果。

在中国,相当一部分全职男性的薪水并不足以支撑整个家庭的基本支出,这是社会经济的现实问题,也是很多女性必须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社会规范要求全职女性同时还要兼顾家务和照顾孩子,男性通常并没有这种烦恼,事实上这是通过表面的平等掩盖了实质的不平等。女性在求职过程中也会遇到较多限制,比如【适龄未婚或未育女性】会受到歧视,而这种歧视因为司空见惯,人们谈到这个问题时甚至连非理智的愤怒也没有了,完全是表示理解和逆来顺受的态度。事实上,很多观念被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内心之后,根深蒂固的观念形成了某些具象的仪式,在人们不断重复这些仪式之后,又进一步强化了观念,到最后就觉得理所应当了,想要改变现状的人则会被视为【不正常】。

【双重标准】的确立导致某一性别在一些方面背负巨大压力来换得在另外一些方面的特权,比如男性承受着赚钱养家的重压从而认为自己可以在家里颐指气使,女性觉得自己承担家务和照顾孩子可以成为在工作上不努力和在经济上依赖丈夫的一个合理的理由。但重点在于,他们都没有给自己一次选择的机会,便简单地认为男性是社会属性的而女性是家庭属性。男性在工作的同时不应该同时承担家务、与孩子亲近吗?女性为何要任劳任怨包揽家庭事务而放弃发展自己的事业、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呢?固守所谓的【传统】给予你的性别定位,渐渐地你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成为【传统】绑架现代人的帮凶。

三、性别平等就是一个性别干什么,另一个性别就也得干什么?

中国的女性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在获得平等权益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西方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的女性在初期一直是被动地【被解放】着。中国最早的启蒙思想实践者康有为、梁启超曾将中国的落后归结为女性。梁启超在《论女学》中表示:女子二万万属分利,而无一生利者。惟其不能自养,而待养于他人也,,故男子以犬马奴隶畜之。

这种观点认为女性不求上进,不为社会创造价值,完全要靠男人供养,所以地位才低,并将女性家务劳动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视为零。梁启超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强调女子上学和工作的重要性,这在今天看来当然是一种本末倒置、匪夷所思的解释方法。在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劳动力严重缺乏,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下,【铁姑娘】们被当作先进典型,这也不是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而是女性在特定的时代,再一次接受了社会安排给她们的新定位。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由于经济社会需求的变化,中国女性长期以来被动地实现了受教育权和就业权,而社会观念却并未改变,所以今天的中国社会仍然流行着高学历女生不好嫁人、女博士是【第三种性别】、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样的观念。

所以,这里要说明的是,受教育权、就业权的定义并不应该是【社会批准女性可以上学、可以就业】,而是【女性应取得同等的教育权利、享受同等的就业机会】,这个道理放在男性身上也是一样的,即不是社会选择何种性别去读到什么学历、从事什么工作,而是不同性别的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程度和工作类别,是女性成为律师、政治家也不会被恶意揣测,男性成为护士保姆也不应被侧目嘲讽。

性别平权追求的是在自主权上的平等,而不是【绝对平等】。但很多时候,【绝对平等】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比如有人抗议法网男子和女子比赛的奖金不同,说这是性别歧视,我认为是欠妥的,作为一个商业比赛,奖金的金额与观众数量、广告费用等等有关,这与男性和女性在工作内容相同、创造效益相同的情况下领取不同工资这样的不平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四、男性和女性仍站在对立面吗?

很遗憾,男性和女性作为人类的两个最主要性别,在很多情况下仍在【自相残杀】。很多时候都没有耐心与另一性别的人沟通,了解他(她)们的真实想法,在没有听完一句话、没有读完一个句子时就拍案反驳,痛陈对方的条条罪状,指责对方不知足。

今天,我们仍能看到性别生育比例的极端不平衡导致婚姻形态的畸形发展;我们仍能看到女性在肆无忌惮地要求被宠爱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为理想奋斗的权利;我们仍能看到男性不屑于参与家务劳动和家庭教育而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我们仍能看到男性独自背负着买房还贷的压力而女性对此只有要求没有参与;我们仍能看到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尊严被屡屡践踏而男性沾沾自喜地将此视为一种特权;我们仍能看到女性仅仅由于肌肉发达而被贴上【女汉子】的标签,男性仅仅因为穿了九分裤而被斥为【娘炮】;我们仍能看到两性之间有一道明晰的隔阂使人们站在自己的性别高地上互相谩骂,不仅对异性,也对同性;固化的性别分工想象从远古时代延续至今,它注定是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固守着这样的思维、延续性别刻板印象,不管是何种性别,都仍将生活在束缚和不自由当中。如果两性都能冷静思考、平等对话,我们离开放、包容、多元就又前进了一步。

文章来源:澎湃思想市场
作者:刨刨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6-8-16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女权主义”这玩意儿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玩坏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6-8-16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深深感受到对女性的歧视,之前还有给考师范的男生降低录取分的情况,政府官员大言不惭的说是因为上师范的男生少,那学理工科的女生也少怎么不给降分呢?
我的朋友是大学的老师他说,就业时单位来挑人宁愿要最最低分的男生也不要最高分的女生。更不要说在就业市场对女生的苛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6-8-16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6-8-16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2 11:59 , Processed in 0.699413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