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668|回复: 0

肥胖的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3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肥胖的原因
一、饮食过多
     为了弄清脂肪堆积会造成肥胖,先得了解一下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
     一个人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主要靠六样物质,医学上称为“六大元素”,那就是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这六大元素中水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东西,其实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必须物质。人可以几天乃至一星期不吃食品,可是却不能24小时不喝水。如果一天一夜滴水不进,就会危及生命。但是有的胖人说:“我喝白开水也会长脂肪,发福。”这毫无科学根据,水不会变成脂肪,要减肥,最好多喝白开水,这不但可以洗涤肠胃,而且还有助您皮肤变得滋润。
     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但它们也不是致胖的物质。
  对肥胖关系密切的是糖、脂肪、蛋白质这三大元素,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代谢情况:
    1.糖的代谢
    人体从米、面、糖等食品中获得淀粉,都可以变成人体内的糖。糖的主要功用是提供代谢过程和机体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一般由糖氧化供给的能量约占机体所需总能量的70%---80%。
   人体内的糖主要有两种形式:
  (1)以糖原的形式贮存于肝脏,肌肉等组织中。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以及维持血糖相对稳定性,肝脏起着重要的作用。
  (2)以葡萄糖的形式,通过体液输送至各组织细胞,以便为机体所利用。
    机体内糖的含量充足,一部分葡萄糖即用于合成糖原而储存,即储备能源。当需要补充葡萄糖或提供能量时,糖原又分解出来以应急需。这种糖原储存在肝脏内的叫“肝糖原”。
   2.蛋白质的代谢。
   从禽、畜、豆类等食物中获取蛋白质。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器官,也是分解蛋白质的重要场所。
   3.脂肪的代谢。
  从油脂、芝麻、花生、果仁等食物中获得的脂肪,经过多道消化吸收过程,最后以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合成甘油三酯,即人体内脂肪。
    甘油三酯在体内主要储存于脂肪组织中,其氧化所产生的能量,每克有9.3大卡,要比糖与蛋白质每克产生的4.1大卡能量多一倍以上。
     脂肪的体积比较小,仅占同重量的糖原体积的四分之一。故而脂肪是人体内主要的贮能物质。机体以脂肪的形式将热量储存起来,若能量消耗少,就会使人发胖。如果用低热量饮食控制,使热量由正平衡变负平衡,脂肪库存减少,人就会消瘦。
     脂肪的含量随着营养和病理、生理的状况不同,而会有较大的变动。如人在饥饿时,体内能量需要的50%由贮存的脂肪氧化供给。若绝食1--3天(不禁水),能量的85%来自脂肪。这时由于体内贮存的脂肪减少,人就很快地会降下体重。反之,甘油三酯(人体内脂肪)在体内堆积的话,人就会发胖。
   脂肪占人体总重量的10%一20%,女子稍高些。
   肝脏在酯类的分解、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糖、脂肪、蛋白质三大元素的代谢,其合成和分解都与肝脏有关。
   有的人平时不吃肥肉,特别是常年吃素的和尚,他们连荤油都不吃,为什么也会发胖呢?
   那是因为脂肪组织和肝脏可以将食物里其它营养成分,如糖、蛋白质等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作为原料,来合成脂肪的缘故。
   从以下的化学过程可以知道:
   G(葡萄糖) 有氧氧化  乙酸辅酶A  脂肪酸酶复合体  3个脂肪酸+1个甘油  脂肪(TG)。
   p(蛋白质)→生糖氨基酸  转氨酶作用  氧化脱羧  酶作用  有机酸三羧酸循环 乙酰辅酶A 脂肪酸酶复合体  3个脂肪酸+1个甘油→脂肪(TG)。
   从上面的化学方程中可以看出,乙酰辅酶A就是糖、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它可以作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合成脂肪酸,三个分子的脂肪酸再与一个分子的甘油结合,就成了甘油三酯,即脂肪。
    特别要一提的是甘油也是糖的代谢产物。所以糖类食品过量比多吃蛋白质变成脂肪的可能性更多。
    人体体表底层,内脏周围,尤其是腹壁下网膜都有脂肪组织。体内脂肪过剩,这些“脂库”就会堆积。
    人体所需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元素中,任何一类物质过多地摄入,都会促成“脂库“充裕饱满。这就是不吃肥肉和荤腥的人也会发胖的道理。
    人体必须的六大元素中的另三大元素,水、矿物质、维生素,它们代谢产物中没有变成脂肪酸或甘油的原料,所以不用担心多吃而发胖。
    有的人的哲学是“生存只是为了吃”,除了一日三餐之外,糖果,花生、瓜子总不离口,上海曾有一种瓜子叫“口不离”。经营者旨在希望爱吃零食的人,日夜不停地嗑着它。象这些人,大量的进食,自然会造成“脂库”的货源充盈,肥胖也会跟踪而来。
    据统计,如果您一日三餐饮食量不变,一天嗑上一斤炒葵花子(香瓜子),就会增加3140大卡热量。按3500大卡增加一磅体重来计算,就有增加0.9磅重量的可能。
    所以,若要减肥,不管再好吃的食品也最好忍痛“离一离”。

二、能量消耗过少
    由于人体内循环的消耗和工作学习、劳动、活动都需要能源。这种人体自我产生的热量,供自身利用,也算是“自产自销”吧。
    每人按性别、年龄、职业不同,所需要的热量也各不相同。
    每个人(成年)每天所需的热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如一个20岁的男子,他每天需要2500大卡热量,到35岁时,降为2000大卡,50岁时又降到1800大卡。
     如果这个男子步入老年 ,工作量仍不变,饮食亦相同由于能量消耗的减少,就会“发福”变胖。这是因为老年人除了工作之外,其它的活动相应减少,从而造成能量消耗下降的缘故。
   人在清醒时,在极端安静的状态,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神经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称为“人的基础代谢率”。它以每小时每公斤体重消耗1大卡计算(公式)。若65公斤的人,他的基础代谢率是1560大卡。
   要供应这些热卡,就需要有饮食作为原料,必须要通过“吃”来补充。所以“吃是为了生存”。
   前面已经谈过,在糖、蛋白质、脂肪三类物质供应热量中,首推脂肪的能耐最大。它一克内就可供应9.3大卡的热量,而糖和蛋白质每一克只能代热量4.1大卡。如果您吃得多,动得少,在一般情况下,都由糖氧化供给能量,已经足足有余。不需要脂肪再分解,就会造成“脂库”货源积压---肥胖。
   另外,由于食物转化而来的热能,如果供过于求,还会增加“脂库”收入,那就造成越胖越不愿多动,越不多动能量消耗就越少“脂库”库存越多,人就越胖的恶性循环。

三、酶的失调
   1.一般来说脂肪的合成与分解应该是相对平衡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体重量的相对稳定---不胖不瘦。
   这种平衡需要通过酶来调剂。因为酶是生物的催化剂,脂肪的合成和分解每一步都离不开它的参加。其中最关键的酶叫“乙酰辅酶A合成酶”。它的增加就会使脂肪合成增加。
    另一种管脂肪分解的酶叫“脂肪酶”,它的增多却会使脂肪减少。
    只有这两种酶步调一致,合成与分解协调,人才会不胖不瘦趋向标准化。
    如果合成的酶增加,分解的酶减少,脂肪就会明显堆积,因此而造成肥胖。
  2.除了由于合成与分解脂肪的酶“失职”,造成肥胖外,人体还有一个储能的仓库ATP(三磷酸腺苷)。
   当体内物质变化产生的热能,用于维持体温之外,多余的部分全都贮存在ATP内,以供需要时才释放。管这个能量仓库的酶,叫“三磷酸腺苷酶”。如果这种酶增多,则ATP放出的能量也多,能量仓库里就需要补充能量,就会从“脂库”中把脂肪分解后放出能量来作为补充。
   反之,三磷酸腺苷酶减少,ATP能量释放就少,根本不需动力用“脂库”来分解脂肪补充能量,也就造成“脂库”内的脂肪积压。
   所以,三磷酸腺苷酶对“脂库”内脂肪的分解多与少,有调节控制作用。
   上面说的三种酶,(主要的)如果配合不协调的话,就会形成脂肪堆积---肥胖。

四、神经---内分泌的捣乱
     调节“脂库”的一些酶,除了身身“失职”之外,还受到神经---内分泌的调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性激素和胰岛素、前列腺等内分泌素,对脂肪的分解和合成都有控制调节作用。
     例如:胰岛素主要调节人体进食后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平衡,总的结果是促进合成代谢,抑制分解代谢,它的作用是:
    1.促进脂肪酸合成,促进糖转为脂肪。
    2.抑制脂肪分解。
    人体内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就增加,糖就会转为脂肪,胰岛素又能抑制脂肪分解,这种“只进不出”的情况,就会使脂肪堆积----肥胖。
    又如老年期性激素减退,性激素原有加强脂肪分解的作用也因此而削弱,所以体重也会增加---“发福”。

五、指挥的失控
   1.内分泌系统又受神经系统的统一支配,一旦神经系统指挥失控,就会促成内分泌功能紊乱,脂肪合成增多,产生肥胖。
   2.人的大脑是全身的最高司令部,其中下丘脑又是管理人体饮食的指挥官。
     上海铁道医学院生理教研组的蔡迺真副教授,她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用一只处于饥饿状态的猫,打开它的脑部,在下丘脑内侧饱中枢埋上一个电极,然后使猫清醒。用电刺激猫的饱中枢,给猫平素喜欢吃的食物,放在它的面前。结果这只饥饿状态的猫却拒食。
      相反,用一只饱食后的猫,在它下丘脑外侧饥饿中枢(摄食中枢)埋上电极,等猫醒后,刺激电极,再送食品到它面前。猫虽已吃得很饱,但仍会拼命地再吃。
     这个实验说明哺乳类动物的下丘脑的饱中枢和饥饿中枢有指挥饮食和控制饥饿的作用。
     人与猫同属于哺乳类,同样也能通过这两个中枢来调节食欲。
     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例子说明这一点。如人在情绪波动的时候,虽有美食放在面前,并不能引起食欲,甚至粒米不进,茶饭不思。这就是下丘脑的饥饿中枢被抑制的缘故。
      相反,如果人在喜庆节日,心情愉快,尽管已经吃得很饱,但是仍然想吃。原因是下丘脑的饥饿中枢被激发兴奋了。
     所以,不管什么方式,或什么原因,只要能兴奋饥饿中枢,你就会食欲大振---多吃。多吃也就促进脂肪堆积---肥胖。
    另外,下丘脑本身患病,如创伤、炎症、肿瘤等,这引起病变,如果影响到下丘脑饱中枢被抑制,饥饿中枢兴奋,就会造成食欲亢进,人会觉得永远吃不“饱”,从而造成肥胖。
    江西省南昌市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从江西农村来了一个孩子到南昌市求医。他身高1.50米,年仅十三岁,体重95公斤。每顿能吃五十多个馒头,还只能混个半饱。因为中国实行定量供应,所以全家人省吃节粮,供应这位‘饭桶“,他还嫌不够,直着嗓门闹“肚子饿”。
    他父母四出求医。无奈卖屋借款,抱着一线希望,来到省城南昌市大医院。一个多月过去了,孩子的“狂食症”病根仍未查清,一家人心急火燎,一筹莫展。一天,孩子的父母去亲戚家借款,突然凶讯传来——小孩被火车撞伤刍场弊命。
    原来这男孩耐不住饥饿,私自逃出医院,到车站觅食,不幸被火车所撞。
    后经尸体解剖才真相大白,原来他下丘脑外侧有一个蚕豆大小的肿瘤,正是这个瘤子。影响了他下丘脑指挥饮食的失控,饥饿中枢刺激过度兴奋,这才变成了吃不饱的“饿死鬼”!
    这个小男孩的肥胖原因似乎是由于进食过多,但是根子却在下丘脑肿瘤。
    还有大脑垂体是管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挥官,它一旦失控,就会引起肢端肥大,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功能亢进,造成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肩”的柯兴氏症,这叫“垂体性肥胖”。

六、遗传性肥胖
    一个由美国和丹麦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对肥胖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对丹麦540个被领养孩子进行研究之后声称:肥胖主要是由遗传所致。
    还得出结论:儿童时期家庭环境单独对肥胖的影响甚微或几乎没有,并与其养父母个子大小上没有任何联系。
    追溯到这540个孩子亲生父母中,有一方(父亲或母亲)是肥胖的。所以,他们认为这些被领养孩子的肥胖主要原因是由于遗传。
    因为脂肪细胞有遗传性,当父母脂肪细胞中的肥胖基因,遗传给子女后,子女也容易发胖。
    人体内的脂肪由遗传基因形成的占10%,由老年运动少积蓄的也占10%。由少儿时期形成的占30%,其余50%均在少儿期以后的生活中逐渐积累而成。

七、心理习惯性肥胖
    肥胖者一向吃得多,心理上认为如果吃得少,就会影响营养,影响身体健康。所以绝对不肯少吃,甚至稍为少吃一点,就会“产生”各种癔病性症状:如自己会觉得身体发虚,腿发飘,头发晕,面发黄等等。以至于赶快再补充些食物,填补“少吃”时的不足。
    由于这些心理因素,他们情愿多吃,决不肯节食减肥。

八、体力活动突降性肥胖
    一些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一旦停止运动或变为轻体力或脑力劳动时,由于饮食习惯未改变,食量依旧如故,就会造成“进货”过多,脂肪堆积---肥胖。

九、疾病后营养过度性肥胖
    如患肝炎病人,控制急性期以后,由于营养过多,活动减少,特别是糖的摄食过剩,也容易造成肥胖。

十、长期饮酒性肥胖
    常期饮酒,由于酒精的吸收,易在体内氧化产热。特别是啤酒,它本身有“液体面包”之称,又能刺激食欲,导致热量过剩,脂肪堆积。

十一、人生“忌时”性的肥胖
    人体的生命活动会在一定的时间间歇后反复出现。如肺的呼吸、体温、睡眠、情绪等。它们都会自然地交替改变,有准确的时间性---周期性。这种周期性的改变,乃是生命系统的特性,称之谓“生物节律”,也叫“人体生物钟”或“人体钟”。
    人体生物钟的运转情况是苏联一位科学家,根据各种研究结果设计的。简单情况如下:
    凌晨一时——大多数人已度过了三小时睡眠的各个阶段。此时人已进入易醒的浅睡阶段,对痛感最敏感。
    二时——体内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极慢。肝脏却加紧产生人体所需的物质,并把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三时——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这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也少。
    四时——血压更低,脑部的供血量最少。不少人都在这个时间死亡。全身器官工作节律慢,但听觉却很 灵敏,稍有响动就会被吵醒。  
    五时——人已经历了几个睡眠阶段:浅睡和做梦及不做梦的深睡。此时若起床,很快就会精神饱满。
    六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应该起床活动了。
    七时——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强,此时抵抗力也最强。
    八时——肝内的有毒物质大多已排出体外。此时绝对不要喝酒,因为它会给肝脏带来很大负担。
    九时——精神活性提高,痛感降低,心脏搏动最有力。
    十时——此时精力充沛,处于最佳活动状态,这是最好的工作时间。
    十一时——心脏工作努力,人体不易感到疲劳。
    十二时——到了全身总动员的时刻。若抓紧时间,还能再工作一小时。
    十三时——肝脏休息,有部分糖原进入血液。上半天的最佳工作时间即将过去,感到疲倦,需要休息。
    十四时——这是一天24小时中第二个最低点,反应迟钝。
    十五时——情况开始好转,人体器官此时最敏感,特别是嗅觉和味觉。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十六时——血液中的糖分增加,但这不是病态。因为血糖含量很快就会降下去。
    十七时——工作效率更高,运动员的训练量可以加倍。
    十八时——痛感重新下降,神经活动降低。
    十九时——血压升高,精神状态最不稳定,任何小事都会引起争吵。
    二十时——体重最重(因为胰岛素分泌量最多,使多余热能转为脂肪堆积),反应异常迅速。司机此时驾车很少出车祸。
  二十一时——神经活动正常。此时最适于学生背诵,演员记台词。晚间记忆力增强,可以记住不少白天记不住的东西。
  二十二时——血液内充满了白血球,每立方厘米的白血球从5000到10000,体温下降。
  二十三时——人体准备休息,继续做恢复细胞的工作。
  二十四时——进入梦乡。
   以上是一般人的一般情况,可以因人而异。但不会相差太大。
   从上面这张人体生物钟运转情况表,联系到肥胖原因的几个方面:
   1.从二十二时到清晨六时,在这八个小时里主要是“合成代谢”,恢复细胞,储存能量,内脏休息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养精蓄能”阶段。如果晚餐进食多,就会促成能量过多而肥胖。
   2.上午七时到十三时,这六个小时是上午最佳工作时间,也是人体活力最旺盛时候,能量消耗也多。尽管早餐吃得多,也不会储能过多,不容易肥胖。
   3.从十三时到十五时,这二个小时是一天的第二个低谷。也是夏季午睡的时候,人体第二次睡眠高潮(人体在九时、十三时、十七时、二十一时为四个睡眠高潮)。
    如果午餐吃得过饱,又不活动,马上午睡的话,也会促成肥胖。
   4.从十五时到二十一时,这六个小时是下午最佳工作时间,也是人体一天中第二个活力旺盛期。
    但必须注意几个小浪花:
   (1)十六时(即傍晚时分)血液中的糖分增加,由于血糖升高,促使胰岛素大量分泌,在血糖保持平衡的同时,有可能使糖转为脂肪储存。
   (2)二十时,经过胰岛素的大量工作后,脂肪细胞体积充实,所以体重是人体一天中最重的时候。
    通过上面人体生物钟的特性,从而得出结论:人生忌时(容易致胖的时间)是在十六时(即下午四点)和二十时以后(即下午八时以后)。
    所以,若要减肥的话,早餐应该吃,中餐可以吃饱(八分饱),晚餐可要吃得少,特别在二十时以后不能再进夜宵。

十二、药物性肥胖
     有些药物,如皮质激素类(氢化可的松等)、抗精神病类药、一些避孕药久服后,可以使部分人得肥胖病。这也属于继发性肥胖,只要消除致病原因,其肥胖可望获得控制和缓解。
     综上所述,人体肥胖的原因不外乎以上十二个方面。其中尤以前五种为主要原因。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16 04:35 , Processed in 0.059509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