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45|回复: 0

曾经皇城主干道亮相在即!北京西安门大街“卸妆”展大美素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4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
一条800多米的大街,连通了北京皇城精华区。东起府右街,西至西四南大街,这就是西安门大街。作为曾经北京皇城的主干道,同时也是中轴线缓冲区的代表性街道,今年四月底,这里开始了一场“卸妆”改造。便道上的停车桩“卸”去了长期占据空间的私家车;提升中的沿街店铺也将从百余家减至几十家;更加令人欣喜的是,以红楼公共藏书楼为首的建筑群已“卸”下曾经的灰浆,露出了原本的红砖外立面。传统四合院建筑风格、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建筑纷纷亮出本来面目,勾勒出一条多元交融、庄重沉稳的大街。今年七月份,西安门大街将完成改造提升,以崭新的面貌扮靓首都核心区。



两头堵“拧”成交通“死结”

曾经,西安门大街是连接皇城内外的重要通道。如今,它又成为首都重要的政务保障街道。然而,改造提升前,这里一直被两头堵的交通死结困扰着。东段街口,就是知名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儿童医院),西安门大街改造提升项目部现场负责人周炜和设计师史琦几乎每天都会和同事们一起到这里测车流量。

“27、26、28……”随便翻开一页工作笔记,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数字。有的成行,有的成列,时间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至今。某页中间位置,一个大大的“50”尤为显眼,标注了下划线和重点符号。



“早晚高峰的时候,这里的机动车平均每分钟通行27辆左右,最多的时候达到50辆。”周炜说,由于就医人数较多,这里的拥堵、人车混行、机动车占道情况由来已久。特别是东段北侧的非机动车道,几乎堵满了机动车,给骑行人群造成不小的安全隐患。

“各种车道之间缺少隔离物,骑车出行的人都得推着车过路口,生怕骑上就剐着蹭着。”家住附近的徐先生说。

相比于东段的“动态”拥堵,西安门大街西段的交通问题则是“静态”的。缺乏停车资源,让相对开阔的便道和路面两侧成了停车场。白天,周边单位机动车早早“占位”。傍晚,周边居民的私家车又按时“归巢”。晚上八点一过,西安门大街西段单侧停放两排机动车的场面屡见不鲜。加之位于西段的便民超市,让这里的“肠梗阻”更加严重。

“西段北侧停车最多为55辆,西段南侧停车最多为64辆。”改造前的调研报告上,罗列着如下数据。牵头的什刹海街道办事处、施工方和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设计师们都清楚,两头堵的问题不解决,大街提升无从谈起。



街道牵头治愈交通“顽疾”

交通的畅通程度是西安门大街改造提升的“基底”。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步行空间安全通畅、建筑立面修缮才有保障。为了更加高效快速推进西安门大街改造,西城区创新工作机制,以属地街道为牵头单位,吹哨召集区住建委、交通委、规自分局、商务委等24家单位。通过定期调度和协同行动,给项目插上“翅膀”。

什刹海街道办事处主任毕军东每天的一万多步中,有千余步留在西安门大街。提升伊始,他“吹哨”的最多的就是区交通委和城管委。

“东西两段的交通问题,需要分而治之。一方面缓解机动车拥堵,一方面缓解停车难问题。”听到毕军东的建议,设计团队、施工方和各个区属单位都表示赞同。可究竟怎么干才能让属地居民满意,同时确保大街提升效果?

“咱们只在会议室里讨论不行,得去街上调研,还得听取居民意见。”一句话提醒所有人。社区书记带着社工开始了入户摸排;设计师和相关委办局的负责人一起“压马路”。商量、走访、总结、再调度……每天,项目办公室的灯到晚上九点多仍然明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截至今年5月20日,大街两侧便道上重新梳理了183个挡车桩。香槟色的栏杆划分出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界限。针对共享单车的电子围栏已各就各位。杂乱无序的车辆终于被“卸”了下去。



精准“卸妆”亮出藏书楼本来底色

交通的顺畅让西安门大街“掸”去身上的“尘土”。可距离露出庐山真面目仍有不少工作要做。在设计师史琦的手机相册中,被判定为相似图片的就有300多张。仔细看来,它们无一例外拍摄自西安门大街西侧,西四路口的红楼公共藏书楼。

照片为藏书楼北侧立面,灰色的墙面让人很难猜到拍摄者的用意。

“照片上的灰墙面都是喷涂过的,掩盖了建筑原有的墙面肌理。”史琦说,红楼公共藏书楼前身为红楼电影院,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曾是北京市第一家宽银幕立体影院、第一家“无障碍影院”。

“我们的提升思路是最小干预,最大程度还原建筑原貌。也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去掉表面灰浆,露出本色。”史琦说。



然而,想要“卸妆”并非易事。打磨浅了卸不掉,深了又恐伤筋动骨。这可难坏了施工人员。一次现场踏勘过程中,史琦发现藏书楼改造过程中剩余一些散砖。他便和施工负责人商量:“咱们拿它们练练手。”

拿起一块,一边打磨一边反复观察。表面、侧面。不一会,灰浆磨去,红砖露出。施工人员手头一比,卡尺一量,得出结论“一毫米。”

施工过程中,史琦和30多位工人师傅逐渐觅得要领:砖面打磨一毫米,砖缝打磨不超过三毫米。一个多月后,400多平方米的墙面打磨完毕。仔细观察,红砖砖面依稀可见具有时代感的标语、口号字样。

与此同时,西安门大街141号的一处清末风格的小院也露出了曾经的券门。卸下的,是曾经贴在表面的釉和杂乱的电箱电线。这座砖雕门楼的匾额为“识住”二字。出自书法家沈尹默手笔,历经百年的砖拱券仿佛在诉说着世纪的沧桑变迁。



西安门大街改造总规划师丁奇说:“西安门大街从元代始建,每个时期都有历史痕迹留下,对于老街风貌要保护历史建筑的真实信息,保留城市发展不同时期的历史印记”。

丁奇表示,西安门大街的改造提升,就是要通过“卸妆”达到尊重历史、保护传统,在局部空间展现什刹海多元文化,使街区成为开放的城市建筑博物馆。

无障碍小院实现提升为民

“减法”祛除了西安门大街不必要的“装饰”。露出“素颜”的同时,一些细微的“加法”也在悄然进行。西安门大街119号院的适老化改造就是其中代表。

80岁的孙志轩老人是119号的住户之一。多年来,伴随着年龄增大,院门口的通道成了她和老邻居们的心头患。

“人老先老腿,要是摔一下碰一下可受不了。”老人说,尽管院门口是坡道,但还是有点陡,遇上雨雪天气湿滑,不敢出门。在项目小组前期走访调研过程中,她和老街坊们特意提出了希望:能不能改成无障碍坡道?

经过几次走访和踏勘,项目小组同意了老人们的建议,计划将该院门前设计为缓坡道,并加装无障碍扶手,方便轮椅出入。

经过整治组、设计方与每一户居民耐心沟通,多次现场勘查,与居民面对面进行交流,最终全院居民签字同意了整治组提出的设计方案。孙志轩老人的愿望实现了。

“现在我每天都愿意在门口看看街景,咱们大街改造真是以人为本,为老百姓着想。”她说。

此外,为了保障西安门大街的整体风貌,在为119号院粉刷外立面、更换门窗、重油栏杆的基础上,还将119号院门口小煤棚进行了拆除,杂物进行了清理,同时对一层居民空调外机进行了挪移。环境美了、街面靓了,大伙住的也更加舒心。



西安门大街的改造已见成效,项目组的脚步却丝毫没有慢下来。提升后的沿街商铺牌匾是什么风格?大街的整体业态如何定调?如何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防止乱象反弹?这些问号仍需要毕军东、周炜、史琦以及西城区24个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们用行动找出答案。

针对沿街门店,提升明确“关停一批、合并一批、调整一批、转型一批、保留提升一批”五个一批思路,最终确定40处经营点位的业态调整方案,确定可保留的21户、需转型的12户、需调整的7户,逐一制定调整计划。

今年七月份,提升完毕的西安门大街将正式亮相。届时,大街建筑风格多元交融,整体基调庄重素雅,兼具林荫慢行和健步悦骑功能。

正如毕军东所说,未来的西安门大街是一条文化有展示、建筑可阅读、街区能漫步、城市有温度的大街,将为市民提供更加通畅舒适的生活和出行环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 13:10 , Processed in 0.051840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