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493|回复: 0

[德国新闻] 局势突变!德国表示不会随意闯入中国的12海里领海,美国尴尬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8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趣史微视频
英国航母伊丽莎白号“悄无声息”地从南海“走”了,但德国的军舰正在驶向南海。一艘名为“巴伐利亚”的德国护卫舰,从德国北部的威廉斯港动身,开始为期六个月左右的远洋航行。
军舰将自西向东,穿过大西洋、地中海,之后进入印度洋,最后来到靠近中国的西太平洋地区。
期间它可能会在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港口进行停留,而从日本踏上返程的时候,这艘德国军舰将会特地从我国的南海水域经过。
说此举没有用意肯定是罔顾事实的,因为德国人上一次这样派军舰来东边,还是近20年前。那么德国人时隔多年之后,为何要万里迢迢地派军舰到南海呢?
这背后又有哪些值得留意的地方?



西方国家对我们中国一直都不是多么友好,近年来又因为美国的带头挑事,真可谓是群魔乱舞。仅仅在南海问题上,一个又一个国家跳出来恶心中国。
早在2021年的年初,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就接连宣布,将派遣本国军事力量前往中国南海地区,开展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
第一个踏出这一步的是法国人,当时法国的一艘军舰和一艘潜艇,本来就离我国南海不远,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快就进入了南海。
接着是英国人,英国伊丽莎白号航母与其他几艘舰艇,组成了一支规模还算可以的航母编队,它们从老家的朴茨茅斯港出发,万里迢迢,耗时数月进入南海。
最后是德国人,德国在3月2日宣布,一艘德国护卫舰将在8月份开往亚洲,有可能在中国的上海停泊访问,并在返程时穿过南海。



德国的这艘护卫舰名叫“巴伐利亚”号,因为语言的差异,也有的称之为“拜仁”号,但这两个名字实际上指的是一艘船。
我们这里也用“巴伐利亚”号来称呼它。巴伐利亚护卫舰上约有230名官兵,他们将和护卫舰一同进行约3万海里的航行(注:约5.5万公里)。
航行的时间是从2021年8月开始,大抵到2022年2月结束,前后约有六七个月的时间。因为航行时间和距离都比较长,所以中途军舰也会在几个国家的港口停靠,以进行必要的补给或是执行任务。





与英国航母舰队绕地球一圈的航行不同,这一回德国军舰只开到西太平洋就要折返了,而在返回的过程中,它计划在上海停泊一次,然后走台湾省的东边进入南海,时间上预计是在2021年的12月份。
不过台湾海峡而过南海的做法,自然是德国有意为之,那德国人的目的是什么呢?根据德国自己的说法,此次航行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帮助加强国际法;第二是执行关于印度-太平洋区域的政策准则。
这两个目的都和我们中国有很大关系,并且释放的都不是什么友好信号。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目的,这里所谓的加强国际法,其实就是要借《海洋法公约》的名义,宣扬所谓的航行自由,尤其是南海地区的航行自由。
什么叫航行自由呢?西方的说法是,不管商船或军舰,都可以在国际水域自由航行,不受任何限制。商船可以理解,但作为军事力量的军舰怎么也能不受任何限制呢?
然而这就是西方口中的“航行自由”,除了德国,像美国、英国、法国所说的航行自由,也都是如出一辙。他们之所以在南海附近刷存在感,其实就是打的这个旗号。



德国人明确宣称:护卫舰将穿越中国南海!德国站在国际价值伙伴一边,支持该区域的航行自由和国际法!如此冠冕堂皇的话,说白了就是要在中国周边恶心我们。
除此之外,德国人还宣称要打击非洲索马里的海盗,要监控朝鲜半岛附近水域,看一看有没有石油及石油产品被运往朝鲜。
但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大的国际法任务,因为德国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执行印太政策,它暴露了此行的真实意图。
提起印太政策这个词,我们一般都会想到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印太政策。德国也有自己的印太政策,虽然与美国的版本不一样,但归根结底对中国不是什么好事。
德国在2020年9月,批准了新的印太政策,目的是为了加强德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刚刚我们说过的航行自由,其实也可以算做是增强存在感的手段之一。
德国认为印太地区的经济,目前已经占到了全世界生产总值的40%,自己“今后几十年的繁荣和地缘政治影响,将取决于如何与印太区域各国的合作”,因此德国希望能参与这一地区的国际规则秩序设计。
该怎样参与其中呢?德国首先打算与日本、澳大利亚加强军事合作,因为在这一地区,日本、澳大利亚与德国的关系非常不错,德国将两国看作是自己的“民主伙伴”。
此外,德国也打算和东南亚国家进行包括军事领域在内合作。



至于加强合作的动机,我们从德国国防部的网站上可见一斑:德国为该地区的合作伙伴感到担忧。那德国在担忧什么呢?
显而易见,它是在担忧我们中国。
德国国防部网站同样写道:中国正在加强军事存在!而这也是德国当下要派军舰来中国附近转悠的原因之一,它要对中国进行武力炫耀,要维护所谓的航行自由和国际秩序。
当然,德国人的这些说辞不过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污蔑罢了,中国的确是在一天天强大,但强大起来的中国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的南海自始至终都畅通无阻。
那些商船货轮每天都可以自由地从南海经过,只是有些不怀好意的外国军舰,因为自己心里有鬼,便害怕我们中国将来有一天要“驱鬼”,
所以才跳起脚来从言语和行动上给中国找不舒服。这一点,德国人也未能免俗。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应该急于痛骂德国,因为一个无法否认的事情是,德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
多年来,德国一直都是我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德国在亚洲的重要贸易伙伴国之一。
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和技术转让数量,均在欧盟国家中排名第一。
我国官方评价德国对华投资“技术性高,资金到位及时”,外来投资领域能做到这两点非常不容易,所以德国人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注:德国驻华大使)
从德国驻华使领馆网站的首页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德国驻华大使葛策的一段话:在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德国和中国互为彼此的紧密伙伴。
携手合力,我们就能为克服21世纪的挑战作出重要贡献。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两国合作。



而在关于是否要向中国周边派军舰的问题上,德国内部也有争论,有人就认为:德国不应该对中国采取军事遏制的战略,不要用不加考虑的挑衅行为,造成事态的激化。
但现实还是摆到了人们的面前,德国内部的反对声音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德国军舰还是朝着中国南海开来了。
德国之所以这样做,除了自身因素,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原因就是美国。



德国是一个欧洲国家,而欧洲与我们中国,一个在大陆的西边,一个在大陆的东边,中间隔着很大一块地方,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尽管中国门口的太平洋,与欧洲门口的大西洋是连在一起的,但因为大海的浩瀚,坐船来也要耗费不少功夫,所以双方并不会有什么直接的力量博弈。
不过即便是这样,欧洲人还是要在中国面前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尽管他们的舰艇与中国相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经不再占有优势,但他们还是来了。



一些欧洲国家为了来到这里使出了浑身解数,“财大气粗”如英国,派出了自己的航母编队,“精打细算”如德国,派出了一艘不是多么先进,并且服役多年的护卫舰,他们都是不远万里从欧洲一路漂洋过海来到这里的。
假如双方真的在中国家门口发生了军事冲突,毫不夸张地讲,不用说德国的一艘老旧护卫舰,即便是英国人的航母战斗群,基本上都是有来无回的。
我们不难看出,欧洲人一是没有来的需求,因为距离太远,八竿子打不着;二是没有来的必要,因为派来的力量实在是不够看的。



对于这些,恐怕欧洲人自己也清楚。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来呢?
唯一的解释或许就是,美国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美国。当美国把目光聚焦在中国身上时,他们也要跟着美国一起做事,好增添自己与美国对话的筹码。
因为他们自认为这些举动,能让美国感觉到对欧洲还有“道义责任”,不至于让欧洲单独面对军事力量非同小可的俄罗斯。
所以尽管中德之间有不错的经贸关系,但美国提供的安全庇护显然更加重要,德国派军舰来中国周边也就不难理解了。



精明的德国人也留了一手,既要让军舰过南海,向美国交差,但又不敢像美国那样肆意妄为地过台湾海峡,以避免更多地得罪中国,选择在美国与中国的博弈中“走钢丝”。
此外,与法国、英国相比,德国在我们周边的存在感还不算太强,来的也只是一艘中型的护卫舰而已,不像英国那样把看家的航母都搬出来了。
同时德国还提前给中国打招呼,问一问是否能在上海停靠,这或许也在向中国间接表示,自己并没有打算挑起太多的纷争,希望中国能行个方便。
但这样就意味着德国暂时不会随意闯入中国的12海里领海,美国也不一定能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德国人大老远跑来给美国交差,但交的又不是那个差,场面多少会有些尴尬。
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一艘德国军舰的到来其实不会有什么大的浪花,关键还是那个在幕后指使的美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4-26 04:19 , Processed in 0.059360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