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24|回复: 0

[计算机] AI Pin颠覆人机交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5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犇牛调研逻辑
本资料来源于公司公告,相关新闻,机构公开研究报告以及社交媒体网络等,对文中提到的行业及个股不构成投资建议,图文如有侵权或违反信批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

AI Pin发布无形科技拉开序幕,2024有望成AI应用真正元年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近期Humane发布了全新的可穿戴AI设备AI Pin。有分析指出这款设备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硬件创新,更是标志着人机交互范式的一个潜在转折点。
AI Pin发布,无形科技拉开序幕近期Humane发布了全新的可穿戴AI设备AI Pin。这款由前苹果设计师Imran Chaudhri和Bethany Bongiorno设计的无屏独立AI设备可以附着在衣物上。它可以作为AI助手,通过自然语言控制完成多项功能。
对此,民生证券表示AI Pin颠覆人机交互范式。AI Pin这款设备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硬件创新,更是标志着人机交互范式的一个潜在转折点。AI Pin通过其独特的无屏幕、可穿戴设计,将AI与日常生活融合得更为紧密,预示着人机交互未来可能朝着更为直观、无缝的方向发展。AI Pin使用全新开发的系统Cosmos,消除了下载、管理或启动应用程序的需求,能够迅速理解用户需求,即时将用户连接到适当的AI体验或服务。这种方式促进了无缝且直观的交互,重塑了用户与AI技术的互动方式。隐私性上,Ai Pin仅在用户互动时激活,并不使用“唤醒词”,确保它不会一直处于监听或录音状态。
太平洋证券认为AI Pin软硬件创新性明显,有望带领新一轮升级潮流。在硬件与外观方面激光投影以及电池盒成为AI Pin系统的核心增量零部件。在软件与系统方面,接入AI生态并实现多种功能则成为其重要创新点。该机构认为伴随生成式AI功能日趋完善,AI Pin有望引领智能终端新的一轮升级潮流。
国信证券指出,无形科技逐步迈入环境智能,设备作为大模型入口。当前产业大逻辑有形智能设备便携性持续提升,体积、重量下降,单位算力持续提升。未来智能设备便携性将进一步提升,逐步迈向环境智能。设备作为模型入口,云端做大模型推理。用户通过语音、手势等方式对设备输入命令,设备通过语音识别ASR等方式将其转化为指令文本,指令文本上传到云端AI大模型做推理,将推理得到的结果通过设备反馈给用户或直接调用设备应用或更改设备设置,如播放音乐、提高音量等。
2024有望成为AI应用的真正元年此外,OpenAI在开发者大会上推出性能更强的GPT-4 Turbo以及支持自定义大模型的GPTs,并大幅降低API定价。OpenAI提升模型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开发门槛,并推出应用分发平台GPT商店。
对于自定义GPT、未来的GPT商城以及发布的AI终端硬件AI Pin,安信证券认为意义重大,有望复刻当年Apple Store+iPhone的产业生态,成为人工智能商业化变现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GPT-4 Turbo的升级,让大模型的使用门槛降低,促使应用端的爆发。另一方面,自定义GPT和GPT商城的上线,促使大模型的构建平民化,同时跑通模型创作的商业闭环。而类似AI Pin这类AI智能终端,有望重构未来的边缘AI设备,从而成为大模型落地的重要载体。两者结合,有望构筑人工智能的“iPhone生态”,促使产业加速落地,真正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形式是创造出时代爆款产品的核心方式,无数用户的创意能够给市场,给行业带来大量预期之外的变化。东方证券认为OpenAI也将有望凭借GPTs带来的热度,打造出GPT生态圈,从基础大模型提供商向AI应用的提供商迈进。
GPTs的简单易用性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开发出自己想要的GPT,实现以往难以通过编程实现的功能,带来了AI应用的无限可能。该机构看好AI下游应用的潜在可能性,在OpenAI及其GPT生态的推动下,2024年有望成为AI应用的真正元年。OpenAI开发者日会给AI产业链,尤其是下游AI应用板块带来较大的激励与推动作用,AI下游应用有望迎来真正的发展期。
-----------------------------------------------------------------------------
AI pin电话会议周末很火的AI Pin事件,关注度非常高,不仅仅是一个硬件,其实是两大阵营的对决。
open AI主要想做两件事:升级大模型;布置自己的硬件终端。目光之所及,PC、手机等等都要。不止投资了一家公司,还在寻找第二家便携式设备的机会,Pin目前是微软 高通阵营合力开发的。AI pin高通最开始预测量是10W台,但是有专家出来讲预定量已经超过450W台。
open AI想要什么终端?最便宜 最便捷 最精准的输入输出。现在AI PIN 54克,待机可一天。最主要的量级是终端是一颗720骁龙芯片,价格比较便宜,计算已经没太大问题。其他硬件就是陀螺仪,摄像头等等,最重要的就是那颗激光投影。投到手上,接打电话,导航、识别等等,目前还比较简单是因为激光投影的清晰度不够。比如没办法投一个word来嵌入功能。
最便宜 目前定价699美金 未来还有降价空间 极端情况open AI这个可以白送。现在pin还不确定能成功理论上可以白送。现在已知移动终端零部件 都是非常普遍的组合搭载。
便捷性就是一个胸针。最精准的输入和输出 只要能保证 这样终端不需要任何额外的附加功能。现在终端不需要存储什么照片文件,全部给云端。只要保证输入输出精准就行。两个设备,投影和扬声器,语音和图像的手势识别。PIN就是符合这样一款要求的雏形,现在只是第一代,后面还会迭代。
未来利润怎么分配?分在自己大模型的手上,而不是手机厂商。体现在24美金每个月订阅费。以后app store上面也会有游戏。未来还有照片剪辑功能。以后pin3pin4pin5都有。能和chatGPT融合一起。
利润分成?24美金未来可能会上涨,因为其实是根据大模型 你要嵌入的是哪一个内容。目前就是决定你要收多少费用。现在20美金是终端调用,4美金是它自己软件的适配、通信,就是和移动通信网络合作,产生的通信费用。设备卖出不亏钱,20美金大部分赚走,未来肯定会涨。月租60-70%收入自己拿走,60-70%的30-40%是给算力云端(云工厂)。
芯片里面,11.16会出连接者大会,会出自己的asic芯片。以后云端不一定是英伟达独大了。算力回收的话 利好云端算力中心。
怎么影响终端和云端的价值量划分?和高通 联发科交流,领导更早之前就知道OPEN AI的意图。手机厂商和终端厂商会把AI加入自己的终端设备。vivo用的天玑9300。终端很着急,当年都说要干掉塞班系统,自己独立起来的,所以知道这个技术迭代是有可能的。现在近况,除了苹果(苹果16可能会把模型嵌入),终端厂商软件能力不行是现在最大问题。国内手机厂商也加入模型争夺战,以至于最近算力租赁价格一直飙升。因为H20已经被证实,单价估计2W美金以上,拿来做训练短板非常明显,导致现在租赁价格上涨很凶(终端训练需求很多,但是H20性价比低)。
AI双端的血战已经拉开,pin目前还有很长的路才能替代手机,最难的是激光投影,也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车一样的HUD,可以投到空气里可以互动操作,才有很强的互动功能。还有个电池需要升级,其他硬件基本都已经配套。各家手机的AI功能层出不穷,这是生态之争,未来10年。
Q:信号的问题?A:云端和边缘侧,最重要的一点是信号。现在pin的通讯模组用的是4gIT 是美国的T mobile。会不会有延时?(考验网络的能力,后面可能通讯要不要升级也需要考量。现在海外体验感受还不明显。后面更复杂功能会不会延时还不好下结论。)
Q:5G信号吗?A:是4G信号。
标的: 1、pin本身 最看好激光投影 现在主要是电子的 【福光股份】,【光峰科技】【极米科技】;车上面做出清晰版的投影 理论上是可以朝这个方向演进。 2、云端相应专利的公司租赁和芯片也可以 3、看好明年卷的ai边缘侧的话 中科创达,但也有其他很多ai边缘侧公司。
Q:传感器方向有没有增量部件?A:2020年移动手机上面相应的部件,就是一个普通的消费电子
----------------------------------------------------------------------------

【SW通信】AIPC/AI pin等算力浪潮叠加需求渐暖,物联网边缘侧机会(20231114)
事件:11月9日,Humane公司发布首款便携式AI交互硬件设备AI Pin,可连接GPT4;此前英特尔发布第五代Ultra处理器,预计2025年支持1亿台AIPC;高通预计2025年发布骁龙Elite X,提升边缘端AI性能。边缘侧物模组行业深度受益AI算力催化。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4 06:45 , Processed in 0.055888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