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11|回复: 0

[航天]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速览:三支一扶/公考高频考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9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一、中国空间站:太空“天宫”的组成与成就
     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为核心,包含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和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组成的“三舱三船”体系。  
天和核心舱(2021年4月发射):空间站控制中枢,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配备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问天实验舱(2022年7月发射):主攻空间生命科学实验,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配备大型机械臂。  
梦天实验舱(2022年10月发射):聚焦微重力物理与材料科学,支持舱外设备自动部署。  
成就:截至2025年,航天员累计完成19次出舱活动,蔡旭哲以5次出舱刷新纪录,舱外航天服寿命超设计指标。  

二、月球探测:嫦娥工程的里程碑
1. 嫦娥三号(2013年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释放玉兔号月球车,开启月面探测新时代。  
2. 嫦娥四号(2018年发射):全球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搭载玉兔二号,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  
3. 嫦娥五号(2020年发射):成功采集1.731千克月壤并返回地球,实现44年来首次月球采样。  
4. 嫦娥六号(2024年发射):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为研究月球演化提供珍贵样本(1935.3g)。  

三、火星探测:天问一号的“绕、着、巡”壮举
天问一号(2020年7月发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次实现“绕、着、巡”三大目标。  
2021年2月: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  
2021年5月: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乌托邦平原,开展地表成分分析与气象观测。  
成就:突破深空通信、自主避障着陆等关键技术,奠定深空探测基础。  

四、运载火箭与关键技术突破
1. 长征系列火箭:  
2024年全年发射68次,创历史新高,包括天舟七号/八号货运飞船的快速交会对接任务。  
长征十二号(2024年首飞):我国首款4米级直径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2吨,提升空间站建设效率。  
2. 可重复使用技术:2024年验证可重复火箭技术,推动低成本航天商业化。  

五、未来规划与考试高频考点
1. 载人登月计划:  
长征十号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进入初样研制阶段,目标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  
2. 天问三号任务:

总设计师刘继忠提出“智能航天”方向,融合AI与量子技术优化深空探测。  
3. 国际合作:  
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与欧洲航天局深化地球观测合作。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17 19:34 , Processed in 0.0762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