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55|回复: 0

“AI+教师”——东沽港学区人工智能教育素养提升培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5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智领未来

科技改变教育

“AI+教师”

· 东沽港学区人工智能教育素养提升 ·

w2.jpg

以2025年4月17、18、19全国人工智能AI校长局长培训为契机,本周我学区组织各校进行人工智能AI二次培训。

认知升级

从“技术焦虑”到“人机协同思维”

w3.jpg

本次培训突破了传统“AI即工具”的认知局限,通过案例研讨与场景模拟,引导教师理解AI作为“教育生态共建者”的定位。

认知重构:教师逐步认识到AI不仅是教学辅助工具,更是推动教育公平、优化教学决策的“数字伙伴”。例如,AI驱动的学情分析可帮助教师快速识别班级学生的认知差异,为分层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角色转变:从“技术操作者”到“教育设计者”的思维转型,强调教师需主导AI工具的应用逻辑,而非被动接受技术预设。

AI赋能教学

从辅助到重构的实践路径

w4.jpg

通过“课堂场景实战工作坊”,教师探索了AI在教学设计、评价反馈等环节的深度赋能模式:

1.教学流程转型

课前:利用AI生成个性化预习资源,如语音互动习题、动画微课;

课中:借助AI实时数据分析(如课堂表情识别、答题正确率热图)动态调整教学节奏;

课后:通过智能作业系统实现错题归因与精准推送练习。

2.24小时在线答疑系统
      教师通过搭建“AI答疑数字助教”,将机械性知识问答(如字词解释、公式推导)交由AI处理,释放教师精力聚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同时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需求。

师资培养
构建“AI+教师”成长共同体   

针对教师数字素养差异,培训采用“分层赋能”策略:

基础层:开展AI工具操作实训(如智能课件制作、语音转写工具);

进阶层:设计“AI教学融合创新案例工作坊”,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开发特色应用(如语文作文智能批改、数学思维可视化工具);

生态层:建立区域教师AI实践社群,通过“问题众筹—方案共创—成果共享”机制推动持续成长。

反思与展望
走向人机共生的教育未来

1. 阶段性成果

教师从“技术恐惧”转向“主动探索”,形成“AI解决问题清单”等校本资源;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2. 现存挑战

部分教师过度依赖AI生成内容,弱化教学设计原创性;

乡村学校硬件条件制约AI应用深度;

教育伦理问题(如数据隐私、AI评价偏见)亟待重视。
3. 未来方向

技术维度:发展“教师主导型AI”,强化教学场景定制化能力;

教育维度:构建“AI素养课程标准”,将人机协作能力纳入教师核心素养;

生态维度:推动“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协同,建立教育AI伦理规范与资源开放平台。

未来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要成为“AI教育生态”的架构师——用教育智慧定义技术边界,以人文温度驾驭算法力量,共同绘制人机协同育人的新图景。

东沽港小学培训

w5.jpg

得胜口小学培训

w6.jpg

送流口小学培训

w7.jpg

外澜城小学培训

w8.jpg

马道口小学培训

w9.jpg

淘河小学培训

w10.jpg

磨汊港小学培训

w11.jpg

END

w12.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21 13:09 , Processed in 0.17249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