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92|回复: 0

[一带一路] 关税战不打了?特朗普或走出“弃台”这一步,中方已用10字回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4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据央视新闻报道,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记者称,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对此,发言人表示,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并用十个字表态: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w1.jpg

特朗普(资料图)

近期,G20财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落下帷幕,原本备受关注的关税停战谈判,最终却以中美财长零互动告终。会议后,特朗普给记者的声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美国可以取消对华关税,但中国必须给我们实质性好处。这一变化让人们困惑,特朗普的言辞似乎在透露着某种深层次的经济压力。随着会议的结束,美股持续下跌,美债市场也出现了抛售潮,各国投资者纷纷将资金转向更为稳妥的德国政府债券。

w2.jpg

特朗普(资料图)

当下,美债和美元接连遭遇重大打击,这对特朗普政府可是个大麻烦。美股的暴跌让人心疼不已,很多国家的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债,转而选择更安全的德国政府债券。这时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不愿意降息,他说关税战已经影响到了美国经济的根基。随着关税战的情况愈发明朗,美国的盟友们也逐渐开始表态了。韩国和泰国则宣布把和美国的谈判往后推;而日本更是清楚地拒绝了美国提出的“经济去中国化”的要求。至于欧盟,他们倒是加大了跟中国的经贸联系,想把投资协定给恢复了。

随即特朗普也表示美国不会对中国施加过大的压力,谈判成功后中美的关税会显著降低。根据一些美媒的推测,特朗普大概率会把对华关税减半。特朗普为何会让中方获得这场胜利呢?实际上,这背后有几方面的考量。特朗普在经济上需要展现出自己的成果,以赢得选民的支持,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同时,减轻关税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也是有好处的,能够降低物价,刺激经济。此外,稳定的中美关系对全球经济也有正面影响,对美国的国际形象有所帮助。

w3.jpg

特朗普(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根据外媒报道,近日,美财政部长贝森特提议,以“弃台”换取中国大陆免去部分美债。其实,早在2015年奥巴马担任总统期间,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办公室主任沙利文也曾提出过类似的主张。如今,贝森特旧事重提,显示出了美国在涉台问题上的真实想法,那就是台湾是美国战略棋局中的一枚棋子,而非不可或缺的伙伴。特朗普2025年初举着"美国优先"大旗杀回白宫,第一把火就烧向全球贸易。这个74岁的老头以为关税是万能钥匙,能撬开各国金库填补美国36万亿国债窟窿

同时,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赖清德不仅不敢说半个不字,还承诺追加对美军购和投资,甚至还将台积电拱手让人,幻想美国能够出兵“保独”。

然而,美国对台海实施武装干涉的窗口早就已经完全关闭了,最后只剩下“经济制裁”和纠集盟友对华进行舆论施压的两张牌。结果,特朗普却一次性就把两张牌打光了。实际上,中美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已经打了七八年,开始我们一直比较克制,想通过谈判解决分歧,可惜美国毫无信誉可言,谈好的协议说废就废。特朗普的关税战不过是正逢其时,给我们提供了全面反击的理由,现在特朗普想要及时止损,恐怕已经晚了。

面对种种要求,中国财政部明确表态:"谈判可以,但必须在平等基础上。"商务部发言人指出,美方若真想解决问题,应先停止破坏性关税政策。中国智库专家分析:"我们耗得起,也准备好了。若轻易让步,只会助长美方无理要价的气焰。"这场关税拉锯战背后,是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当美国盟友纷纷转向、企业集体承压时,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正逐渐失去威慑力。而中国用行动表明:在原则问题上,我们宁可站着烧穿裤脚,也绝不跪着讨好任何人。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或许才刚刚进入关键阶段。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4 16:20 , Processed in 0.081761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