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82|回复: 0

[一带一路] 墨西哥设厂潮:中美关税战下的近岸制造样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7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2025年,中美关税博弈持续升级,直接导致中国对美出口成本飙升;墨西哥凭借《美墨加协定》(USMCA)的免税政策、地理优势以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成为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核心枢纽。

1►

墨西哥设厂的四大核心动因

政策红利:USMCA的“通关密码”

USMCA规定,汽车零部件75%需在北美生产,且40%需由时薪≥16美元的工人制造,促使企业将高附加值环节转移至墨西哥。

符合标准的商品可零关税进入美国市场,而中国同类产品需缴纳125%关税。

墨西哥政府推出PROSEC计划,对进口原材料实施关税减免,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5%-10%。

地理优势:北美市场的“近岸跳板”

墨西哥北部工业区距美国仅需3-5天陆运,物流成本仅为中国的40%。

例如,特斯拉蒙特雷超级工厂生产的电动车,可通过铁路快速运抵美国,避开海运拥堵和高昂成本。

墨西哥港口网络发达,加利福尼亚半岛的深水港可辐射拉美市场,形成“北美制造+区域分销”的双循环。

成本竞争力:劳动力与产业链的平衡

墨西哥制造业工人时薪约3.8美元,仅为美国的12.7%、中国的58%,且人口平均年龄29岁,劳动力储备充足。

蒙特雷、克雷塔罗等地区已形成成熟的汽车、电子产业集群。例如,三星、LG在墨西哥生产半导体和家电,本地配套率达60%。

规避地缘风险:供应链安全的“避风港”

美国对“中国制造”的审查趋严,墨西哥成为“贴牌中转”首选。2025年,墨西哥对美出口的计算机设备中83%包含中国组件,形成“中国核心部件+墨西哥组装”的三角贸易模式。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通过墨西哥工厂生产电池和电动大巴,绕开美国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限制。

w2.jpg

2►

典型样本:中企的墨西哥实践

汽车产业:特斯拉

特斯拉投资100亿美元在蒙特雷建设年产100万辆的超级工厂,吸引23家中国供应商落地,形成电池、电机、车规芯片的本地化集群。

其Model Y车型通过墨西哥组装后,关税成本下降82%,北美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5%。

电子与家电:TCL

TCL投资5亿美元在蒂华纳建设北美供应链基地,通过“半成品出口+本地组装”模式,将彩电关税从125%降至0。

新能源: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合作在墨西哥建厂,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本土化率达75%。通过绑定北美车企订单,2025年对美出货量预计突破20GWh,占北美市场18%。

w3.jpg

3►

挑战与风险:近岸制造的“暗礁”

(1)供应链瓶颈与成本攀升

墨西哥本土零部件配套率仅60%,高端芯片、精密模具仍需从亚洲进口,物流效率较中国低20%。

劳动力成本年均上涨10%,北部工业区土地价格三年翻倍,综合成本较2018年上升40%。

(2)政策与合规风险
美国要求墨西哥加强对中国投资的审查,2025年叫停比亚迪蒙特雷工厂建设,并要求追溯中国组件的原产地数据。

USMCA规定汽车企业需提交员工薪资证明,时薪低于16美元的工厂可能丧失免税资格,导致中企合规成本增加15%。

墨西哥设厂潮的本质,是全球供应链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的缩影。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不仅是规避关税的战术选择,更是融入区域价值链、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机遇。



⬆️扫码加入“国际物流交流群”

w5.jpg
了解更多跨境动态




KEYFIL Cargo

国际物流系统

专为国际货代、物流双清专线和跨境电商头程服务商打造。

针对国际海、空、铁路运输与多式联运、危险品/大件等特种货物运输、工程/展会等项目物流、供应链管理、FBA头程集运等业务类型,提供运价管理、销售管理、单证操作、财务结算、客服、货物追踪和数据分析等服务。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8 14:16 , Processed in 0.080940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