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9|回复: 0

[一带一路] 湍流中的裁员,关税影响和中国市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1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撰 文 / 周    洲

设 计 / 琚  佳

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企业博世集团2024财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业绩。

根据博世发布的财报,2024财年其销售额为903亿欧元,同比下降1.4%;息税前利润率从上年的5.3%下降为3.5%。

在各项业务中,汽车业务仍是最大板块,销售达到558亿欧元,维持上年水平;家电业务增长1.6%,至203亿欧元;能源与建筑技术下跌2.7%,至75亿欧元;机械和制造业务降幅最大,同比降13%至64亿欧元。

w3.jpg

中国作为博世除德国之外最大的市场,贡献了20%的销售额。

2024年,博世中国的销售额达到14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其中,智能出行业务占整体销售额的82%,达到116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在非汽车业务降了近3%的形势下,去年整体销售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汽车市场总量的增长。

5月8日,博世全球及中国的高管们,在近三小时的财报会上聊了聊这家零部件巨头对复杂政经形势下的判断和应对,涉及裁员、关税影响和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是其重中之重。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Stefan Hartung)在2024财年新闻发布会上数次强调,中国市场对博世集团非常重要,“中国每年汽车产量超过3000多万辆,超过欧洲和美国生产的汽车总量。作为汽车技术供应商,如果不进入中国市场,很难在行业中立足。”

他称,博世会紧密依据中国的客户需求以及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灵活调整并增加生产规模,并且支持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计划。

2024年,博世在中国投资了约60亿元。过去10年,博世在中国累计投资了超过600亿元。今年博世将有50个电动出行新项目投入量产,主要布局在欧洲和中国。

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说:“在L2或更高级的辅助驾驶方面,我们仍处于追赶阶段,希望在城区辅助驾驶上占有一席之地。”

博世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成为核心市场中排名前三的供应商。

w4.jpg

在湍流中

史蒂凡·哈通用湍流来形容当前复杂多变的局势。

w5.jpg

“迄今为止,还没有模型能准确描述河流漩涡的运转规律或风暴气流的运动轨迹,因为这些动态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他说,但身处湍流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博世会坚守航向,不为当前的局势所动摇。

鉴于全球贸易形势的动荡,博世集团认为2025财年的业务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该集团仍计划在2025年实现销售额1%—3%的自然增长,同时,息税前利润率将较2024年显著提升,2026年实现7%的目标利润率,到2030年实现销售额6%—8%的年均增长。

2025年第一季度,博世的销售额较上一年同比增长4%,中国市场增长1%。

史蒂凡·哈通表示:“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成本优化、架构调整,同时聚焦盈利性业务。”

博世已宣布在多个业务领域实施架构及人员调整计划,以增强竞争优势。公司正与员工代表进行沟通,希望尽快达成协议并推进相关计划的实施。“这样我们才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把握机遇,特别是那些稍纵即逝的业务机遇。我们亟需尽快推进和落实,以避免进一步削弱我们的竞争力。”

总体而言,博世集团的员工人数预计将进一步降低,主要是在德国以及欧洲地区。

目前,博世全球员工数为417859,相比2023财年已经减少了2.7%,其中美洲员工52972人,减少了615人;欧洲员工246067人,减少了8624人;亚太员工99801人,减少了2318人。

w6.jpg

看好插混,押注氢能

在智能出行领域,博世预计电动出行、氢能以及软件定义汽车将是业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兼首席财务官马库斯·海恩(Markus Forschner)注意到,刚落幕的上海车展上,纯电或者混合动力汽车共推出了110多个新车型。

w7.jpg

他认为,这一现象表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纯电和长续航混动仍将是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

博世为此已经储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产品,截至目前,已经累积为纯电和混动车辆供应超过1700万件动力总成部件,其中包括550万台电机。

史蒂凡·哈通称,在过渡阶段有纯电、增程或长续航混合动力等多样化动力总成。

“至于这个过渡阶段会持续多久,我们还无法确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2030年之前的监管政策走向。”他说,“可以预见的是,长续航里程的插电式混动车将持续成为热门话题,频繁登上报纸头条。”

但博世在电气化领域的巨额投资遭遇了市场需求减少、暂时难以获得相应利润的现实。

博世认为,在转型期,市场对于新一代内燃机有需求。

史蒂凡·哈通表示:“氢气内燃机是未来的重要技术之一。这种动力总成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特别适合重型非道路卡车以及重型建筑和农业机械。”

然而,技术领先的氢气内燃机目前面临的政策,抑制了市场需求。

欧盟对内燃机中使用的氢气征收资源税,对燃料电池中使用的氢气免征该税,这导致现阶段很多加气站不提供氢气内燃机的加氢服务。史蒂凡·哈通呼吁,德国政府应该利用欧盟允许在特定情况下免税的机会,尽快免除氢气内燃机的资源税。

尽管氢能的商业化进展慢于预期,这仍是博世的重要战略增长领域。

在今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博世集团首次展出了Hybrion电堆,它是生产氢气的电解厂的核心。

为此,博世终止了固态燃料电池研发,专注氢能战略领域,预计到2030年,其将在这一领域实现数十亿欧元的销售额。

w8.jpg

高阶辅助驾驶仍在追赶

博世认为,AI在出行领域的应用是另外一个增长点,尤其是在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领域。

在刚落幕的2025上海车展上,博世全面展示了智能出行创新技术,包括最新的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基础版、升级版和至尊版三大产品线,以及AI智能座舱平台。

博世纵横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最高支持面向L2级的城区辅助驾驶,正逐步融入端到端模型和视觉语言模型。

史蒂凡·哈通称,五年前大家谈论的是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系统里的各种不同的模块,如传感器对环境的感知、预测工具的运用以及路线规划等,如今谈论的是人工智能模型、两段式端到端和一段式端到端——输入从传感器获取的原始数据,然后输出控制车辆行驶的指令。他称,这一变化目前在中国市场发展很快。

马库斯·海恩补充道,由于监管的要求,欧洲目前采用两段式端到端,其环境感知与驾驶控制是分开的,“从两段式端到端到一段式端到端还面临不少挑战,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博世也在此积极投入和努力。”

海恩称,比亚迪今年推出的天神之眼辅助驾驶方案,促进了中国市场对于L2以及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的需求,带来了很多业务机遇。

“过去,博世在L1和L2辅助驾驶上非常领先,而在L2或更高级的辅助驾驶方面,我们仍处于追赶阶段。”徐大全称,博世在发力,希望在城区辅助驾驶上占有一席之地。

w9.jpg

其实在2024年5月,博世与奇瑞汽车合作,负责域控制器硬件设计、底层软件、中间件、应用层和云服务软件开发,并与中国本土算法公司协作,将各部分集成为完整的系统方案,在星纪元上正式推送了高阶辅助驾驶城区NOA功能。

今年3月,奇瑞集团重磅发布了猎鹰辅助驾驶方案,博世作为重要的Tier1,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徐大全称,博世作为供应商会聚焦于比较擅长的领域,包括底层芯片、硬件(如传感器和执行器)和底层软件。至于应用层方面,则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做,也希望为客户提供城区辅助驾驶的控制系统。

他特别强调了辅助驾驶安全,“无论何种产品和解决方案,都要考虑安全的因素,不仅是指车内人员的安全,还包括数据安全、隐私安全等。我们会一步步耐心打造博世的平台。”

w10.jpg

关税对中国市场影响不大

2024年,博世中国员工总数超过5.6万人,研发人员超过1万人,有35个制造基地以及26个研发中心。博世中国去年在研发投入119亿人民币,占销售额约8%。

w11.jpg

至于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徐大全称对博世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我们绝大多数的产品,都是在本土采购和生产,再提供给中国市场的客户。”

他介绍道,从博世美国工厂采购到中国的零部件大概有10亿元金额,也有一些产品卖到美国,大概10亿元,因此,大约有20亿人民币受到影响,但对于博世中国1427亿人民币的销售额来说,这个比例很小。

“作为跨国企业,博世在全球有业务布局,能够很快进行战略调整。”徐大全说,稀土出口管制在短期内对博世全球有一定的影响,正在通过中国商务部的流程申请出口许可。

他认为,地缘政治所带来的挑战未来会是长期化的。在中国市场,博世将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力求实现产品的本土研发和采购,同时对国际化采购的部分探索本土化方案,“在中国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去支持全球市场,这部分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徐大全透露,很多创新是在中国市场开发或率先使用,将来可能反哺海外市场。

w12.jpg

在智能出行领域,博世智能驾控已累计帮助200多个车型出海,首个自主品牌出海项目自2022年量产。

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在本土开发,升级版首个出海项目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量产,具备舱驾融合能力的高性能座舱域控制器首个项目也在中国。

博世中国成立了商用车集团,在商用车领域持续发力,不仅涉及传统优势领域如柴油共轨系统,还有氢燃料电池系统,有制动系统、电桥系统等。

在未来,随着法规的落地,博世的更多线控产品将博世会落地。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博世线控制动首个项目在中国,其提供EMB(全干式电子机械制动)和BWA+ESP(液压线控制动执行器)两种技术路线方案,后者将在国内某车企的主流车型中应用;其本土开发的线控转向解决方案已获三家中国主机厂订单,计划今年四季度开始量产。

此外,博世还提供服务中国本土市场需求的融合控制制动、转向、动力、悬架的车辆运动智控系统。



▼推荐阅读
东风解放龙虎斗



奔驰宝马奥迪,拿什么守住自己的豪华?



SUV市场激战




Q1财报发布后,多家车企宣布调整业绩指引




w13.jpg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11 04:06 , Processed in 0.113386 second(s), 1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