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55|回复: 0

[一带一路] 关税风暴中的聚合MDI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2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2025年5月,美国洛杉矶港的萧条景象揭开了全球化工贸易变局的序幕。随着首批被加征145%关税的中国货船抵港,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正将聚合MDI——这一建筑与制造业的关键原料——推向风暴中心。作为中国对美出口的核心化工品之一,2024年中国聚合MDI出口总量达120.4万吨,其中26.8万吨流向美国市场。这一数字背后,是聚合MDI在美国供应链中的特殊地位:相较于其他聚氨酯产品(如纯MDI、TDI),聚合MDI美国本土产能难以覆盖需求,加之反倾销政策尚未全面覆盖,使其成为中美化工贸易中少数尚未被完全封锁的“战略通道”。然而,当前价格平静期仅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喘息——库存周期与运输滞后期掩盖了成本传导的延迟效应,随着关税成本逐步显性化,价格上行压力将在2025年下半年集中爆发,进而引发产业链的连锁震荡。

w2.jpg

这场震荡已从港口蔓延至实体经济。洛杉矶港货物量暴跌35%、20%的5月到港货轮取消、塔科马港农产品出口量骤降27.7%,这些数据折射出美国供应链的深度紊乱。对于聚合MDI这类依赖海运的大宗化工品,物流效率下滑直接导致运输周期延长与成本攀升,而关税引发的成本传导更在重塑市场逻辑。美国建筑商调查显示,60%的供应商已或计划提价,每栋房屋建造成本预计增加1.1万美元。作为建筑保温材料的核心原料,聚合MDI需求端开始萎缩:2025年3月,美国新房开工率下降11%,现房销量创两年最大跌幅。这种“成本推升—需求萎缩”的恶性循环,正在挤压进口商的利润空间。数据显示,美国零售商库存仅能维持1-2个月销售,消费者因涨价预期提前囤货,但这种“虚假繁荣”难以持续——一旦库存消耗殆尽,而新增供给因关税壁垒与物流阻滞无法及时补充,市场价格可能上演脉冲式上涨的极端行情。

面对冲击,中美企业正展开一场关乎生存的博弈。短期来看,美国本土MDI产能(集中于科思创、亨斯迈、巴斯夫等巨头)扩张周期较长,难以快速填补缺口,这为中国企业保留了议价空间,即便是存有扩产计划的巴斯夫在2025年也不会立即落成。部分中国厂商已启动“曲线突围”,通过将聚合MDI加工为组合料、半成品,或经东南亚转口贸易规避关税。而美国进口商则在加速多元化布局,中东、韩国等地的MDI生产商被纳入备选名单,但这些地区的产能规模与成本优势尚无法撼动中国供应链地位。长期来看,行业洗牌难以避免:头部中国企业凭借规模效应与海外产能布局(如在低关税国家设厂)将进一步巩固优势;中小企业若无法消化关税成本,或将被迫退出美国市场。值得警惕的是,这场博弈的本质已超越经济逻辑——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带有强烈政治周期色彩,2024年大选后是否调整将成为最大变量,而产业链的每一次动荡都在加剧全球化工贸易的“区域化”裂痕。

聚合MDI市场今日的动荡,犹如全球化潮退时的一滴涟漪,映照出政治博弈对经济规律的扭曲。当关税从调控工具演变为战略武器,原本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不可避免地向“区域堡垒”回归:美国建筑成本攀升,港口就业锐减,中国化工企业利润受挤压,这些代价最终由两国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承担,另外历史一再警示:经济问题若被政治化,难有真正赢家。

内容来源:天天化工网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文章、资源收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所转载的信息仅代表作者观点,只供参考之用,与天天化工网无关,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12 15:36 , Processed in 0.10930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