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98|回复: 0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上的认证法律法规及制度——印度(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3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

2018年,"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吸引全球关注,关注热度持续攀升。各领域不断签署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成果丰硕。2019年,小编继续为大家介绍“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印度认证制度的发展变化。

w3.jpg

印度电子电器产品市场准入要求

一、电气安全要求

▲▲

   法律法规

◆ 印度为统一产品监管标准和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于1955年开始推行产品认证制度。根据印度议会颁布的《1986印度标准局法案》(The BIS Act,1986),印度的产品认证实行自愿认证原则,但考虑到公众健康和安全及大众消费等因素,印度政府通过发布即时法令,对特定产品实施强制认证,旨在为最终消费者提供有质量保证、安全可靠的产品。凡列入强制目录的产品,都需要按照印度产品标准获得产品许可证或进行产品注册后才能进行批量生产和/或进入印度市场。

◆ 基于《1986印度标准局法案》第37条赋予的权力,印度政府食品和民用物资部颁布了《1987印度标准局规则》。该规则细致规定了标准局的职责和功能,同时,在其第四章和第五章中详细阐述了许可证制度和注册制度。经中央政府批准,印度标准局执行委员会进一步制定了《1988标准局认证法规》,规定了许可证制度的具体操作,包括程序、条件、收费、颁发和更新等。

◆ 各项合格评定项目的法令法规制定和颁布,则是由相应的政府部门来颁布并归口管理。例如,印度标准局(BIS, Bureau of Indian Standards)负责《电线、电缆、电气设备、保护装置和附件(质量控制)法令》的颁布和修订,主管电子信息技术的印度电子信息科技部(英文简称:DeitY)是《电子和信息技术产品(强制注册要求)法令2012》的制度设计、法令起草和发布单位;而有关能效要求的法律法规则是由印度能源部制定颁发;有关有毒有害物质(RoHS)的要求则是由印度环境部来制定颁发。目前,在印度实施的各项合格评定项目中,由《电线、电缆、电气设备、保护装置和附件(质量控制)法令》所规定的产品需要进行强制性许可,由《电子和信息技术产品(强制注册要求)法令2012》所规定的产品需要进行强制性注册。

◆ 2003年2月17日颁布的《电线、电缆、电气设备、保护装置和附件(质量控制)法令》(The Gazette of India, No.159)。规定所有制造商都必须向BIS申请许可证以使用其标准标志,部分产品只有在获得许可证后方可开始进行批量生产。

◆ 针对电子电器产品,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又于2012年9月7日进一步颁布了《电子和信息技术产品(强制注册要求)法令2012》。该法令共对8类信息技术类产品、5类音视频类产品和2类家电产品进行了管制,规定法令涉及到的家电和信息技术类产品必须在印度标准局(BIS)认可实验室进行相应标准的测试以及注册,并需要加贴相关标志。2014年11月7日印度电子信息科技部(DEITY)于进一步发布公告:《电子与信息技术产品(强制性注册要求)法令,2012》新增15类管制产品(产品清单详见后文),包括IT及AV产品用电源适配器、≤5kVA的不间断电源、移动电源、LED灯、移动电话、复印机、现金出纳机等。受管制产品如不符合标准规定、没有在印度标准局(BIS)进行注册、或没有加贴“自我声明—符合IS国家标准”的字样,任何人不得自行或通过他人以其名义生产、储存、进口、销售或分销受管制的电子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不合格或有缺陷的商品,生产商将不能继续生产该商品,并应将其作为缺陷商品进行报废处理。《电子和信息技术产品(强制注册要求)法令2012》还规定经DEITY授权的人员,有权检查产品在生产、储存、进口、销售或流通环节保存的相关文档、配件或元件。在产品违反该法令或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时进行搜查并扣押产品。

▲▲

   认证制度

◆ 《1988标准局认证法规》中明确了许可证颁发制度。许可证的颁发意味着产品已通过印度标准测试、合格产品都加贴了BIS标志。许可证上标明了制造商的生产地点,有效期为一年,到期后需要申请续期,其模式与第五种认证模式相同,需要进行型式试验、生产厂工厂检查和监督复查环节。

管理部门及认证机构

◆ 根据《1986印度标准局法案》(The BIS Act, 1986 )的规定,印度消费者事务及公共分配部下属的印度标准局(BIS)负责许可证法令,即《电线、电缆、电气设备、保护装置和附件(质量控制)法令》的颁布和修订;同时也是负责印度强制性注册的唯一认证机构。BIS下设的认证管理部,是具体负责实施许可证颁发。

◆ 印度标准局作为印度标准及认证事务的主管部门,是一个由25名成员组成的法人团体,这些成员分别代表中央和地方政府、国会议员、工业部门、科研机构、消费者组织和专业机构。BIS由消费者事务、食品和公共分配部归口管理,并由其部长任联合主席。其主要职责和功能包括:起草、公布标准;认可标准;建立BIS认证标志(标准标志);颁发、更新、暂停、撤销认证标志;制定并调节费用;实施检验检测;寻求对标准局及其标准的认可;实验室建设、维护和认可;更好服务于消费者、制造商的科研;认可其他标准化领域的机构;为制造商、消费者提供服务;指定检验检测等代理;建立分支机构;依据该法案下的标准或其他法律规定,对在境内或拟入境内的产品进行检验;协调制造商或制造商协会标准化方面的活动,提高其质量控制等。

认证流程

◆ 根据申请人不同分为国外生产商申请程序和印度进口商申请程序。

◆ 针对国内制造商,在接受申请后,BIS会对工厂进行初次工厂检查,针对工厂的生产能力、测试能力和人员进行检查。产品抽样在工厂进行检测,同时也送样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在工厂检查和测试都符合要求后,BIS会颁发许可证,工厂支付标志费。一般在提交申请4个月以内可以颁发许可证,针对第一次申请的制造商,时间是6个月。针对自愿性认证的产品,且非第一次申请的,可以通过简化流程进行认证。申请人提交经由BIS批准的实验室测试的测试报告和申请书,BIS进行工厂检查,评定后符合要求的,30内可颁发许可证。许可证有效期一年,到期后需要申请续期。

◆ 针对国外制造商,BIS自2000年起向申请人开始实施“国外制造商产品认证模式”(FMCS)。在该认证模式下,BIS 将对符合印度标准的产品颁发使用BIS认证标志(即标准标志)的许可证。

◆ 国外制造商产品认证模式的流程基本与国内许可证认证流程一致,只是鉴于申请人为国外制造商这一自然属性而造成的特殊要求和流程环节有以下几点:

◆ A.设立印度境内联络处/办公室

申请人须在印度境内设有联络处/办公室,可以与印度储蓄银行进行结算,并且可以代表申请人满足《标准局法案》等各项法律法规。如申请人在印度境内没有联络处/办公室,也可指定印度境内的代理来进行许可证申请的联络和操作工作。无论以何种方式,申请人都需要向BIS报备联络处或代理的详细信息,若发生变化,也需及时报告。

◆ B.工厂检查的实施与费用

工厂检查由BIS或其指定的代理来执行。若有BIS执行工厂检查,则申请人须支付人日的工厂检查费用以及检查员的境外差旅费用;若由BIS指定的代理机构来执行工厂检查,则申请人与该代理机构直接进行费用结算。

工厂检查中抽取的样品由申请人送样至BIS或其代理机构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送样费用与检测费用均由申请人承担。

◆ C.获证后监督

申请人在获得许可证后,仍须接受监督工厂检查,监督工厂检查由BIS或其指定代理机构执行。费用结算方式与工厂检查一一致。

BIS在颁发证书后,也会进行市场监督,在市场上买样进行检测。市场监督的费用(包括买样与检测)由BIS承担。如果某一产品的检测费用实在太高,BIS则会要求由获证方承担。该决定由BIS做出。

认证标志

◆ 满足BIS认证要求的产品获准使用BIS标志。 2015年12月1日,BIS颁布了新的认证标志。自起,新标志将正式生效,取代“自我声明”。针对多品牌的注册,需要向BIS提交指定实验室出具的原始报告的复印件。

w4.jpg

内容来源:CQC国际认证

▲▲▲

推荐阅读

“一带一路”上的认证法律法规及制度——俄罗斯

w5.jpg

“一带一路”上的认证法律法规及制度——日本

w6.jpg

回复下列关键词了解更多

认证 | 目录 | 查询 | 流程 | 电话

我们 | 简介 | 实验室 | 官方网站

w7.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15 18:03 , Processed in 0.12787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