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31|回复: 0

[关税] 关税让美国与盟友闹掰?专家:对抗中国的本质未变,不可放松警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近段时间,美国与盟友以及中国的关系变得微妙了起来。

在镜头面前,特朗普一改往日对华充满恶意的语气,大谈中美“相处融洽”,甚至面对福克斯新闻主持人不少诱导式问题,比如中国对美国采取了所谓的“敌对行为”,直言特朗普不应该在经济谈判上相信中国时,特朗普直接一笔带过,甚至还反将一军,表示难道美国没有这么对中国吗。

口风和之前简直判若两人,更加关键的是特朗普对盟友的态度似乎也发生了变化。

随着对等关税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特朗普直接将枪口对准日本,宣称美国一直在与日本谈判,但他却不知道能不能与日本达成协议,因为日本非常强硬,美国已经把他们“宠坏”了。

w2.jpg

而之所以让特朗普掀桌子的原因在于,特朗普认为日本数十年来一直在压榨美国,日本每年向美国出口数百万辆汽车,然而日本却不买美国的汽车,甚至在日本面临大米短缺的问题是时,也不肯进口美国大米。

对于以“美国优先”的特朗普而言,这自然不被允许,因此,特朗普直言,如果日本不能满足美国的要求,那么美国对日本的关税将提升至30%或者35%。

面对此,日本首相石破茂也不甘示弱,表示日本是美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为美国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

可见,美国和日本都急眼了。

特朗普想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逼迫盟友妥协,然而在实际谈判过程中,却只有关税大棒,没有胡萝卜,而这也使得盟友们早就人心离散,各怀鬼胎。

w3.jpg

而这也让不少人认为,特朗普与亚洲最大盟友翻脸,白送给中国一个战略机遇。

然而中国专家却提醒到,不应过度预期特朗普推行的激进政策会在短期内致使美国联盟体系出现裂痕,中国仍需保持高度警觉,防范美方在地缘政治与安全事务领域持续开展协调行动、共同对中国进行遏制的态势。

而专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特朗普对日本发出威胁的同一天,美日澳印四国外长正在华盛顿举行今年第二次“四方安全对话”。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会议期间面临诸多争议与分歧,但此次会议仍明确传递出美国及其地区盟友有共同应对、制衡中国态势的信号。

w4.jpg

具体而言,四国联合声明中,虽未直接定名中国,但强调了相关各方将着力深化在印太区域的海上安全协作机制,同时推出关键矿产领域的新合作倡议,旨在促进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

除此之外,美日澳印四个国家的最高层级外交事务负责人对东海及南海当前的局势表达了“高度关切”,并就关键矿产供应链存在的“突发紧缩状况以及未来可持续性风险”流露出深切忧虑。

可以预见,稀土已经成为了特朗普政府的心头大患,尽管目前中国已经答应将加快合规稀土的审批,但特朗普也知道,在军用领域想要获得大量稀土,依旧不可能。

w5.jpg

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四方安全对话,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牵头建立整个稀土产业链。

而这也恰恰表明,此次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确实让美国束手无策。

然而建立稀土产业链再到自给自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因此,才会有开头特朗普对华口风大变的情况。

于特朗普而言,眼下正值中美经贸协议的紧要关头,特朗普自然不允许节外生枝。

从时间上来看,特朗普需要马上向自家企业交差,自然等不了那么长时间,因此,与中国达成了“休战协议”。

但我们要明白的是,美国从未放弃所谓的遏制中国发展的策略。

如今,美国重心再次回归亚洲,将矛头直指中国,更能印证一个道理,尽管贸易摩擦持续不断,然而在美国主导的联盟框架内,于地缘政治和战略维度上,其针对中国所秉持的共同对抗意志与基本立场仍未发生动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12 01:24 , Processed in 0.11476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