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58|回复: 0

《解读"AI训练师" | 数据标注如何教会AI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1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AI时代,大家张口必谈数据价值,谈数据是护城河。但数据本身无法直接创造价值,需要通过载体——模型来实现。那么理解数据如何一步步训练出模型,是理解数据价值几何的核心前提。这就涉及到一个AI的子行业——数据标注

1. 什么场景下需要数据标注?

数据标注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让模型自己学会,所以数据标注岗也叫"AI训练师",需求场景分为2类

首先是基模训练,将物理或数字世界中的非结构化信息(音频、图像等),通过语义标签附加,帮助模型理解和学习结构化知识

其次是模型微调,灵魂拷问可能来自和RAG的比较——什么情况需要微调。控制其他变量,单看模型智能这个因素,举个例子:
    RAG:相当于给一个聪明的通才(LLM)一本开卷的专业教参,考试时,他先翻书找相关章节,然后用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答题。他不是专家,但可借鉴专家资料,动态调用模型微调:相当于让这个大聪明去读PHD,用案例、数据训练他,直到成为思维的一部分。考试时,他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模式作答,本身已成为初级专家,静态内化

所以,核心差异在于,微调是否比RAG的专业化智能水平更高?

本质上在问:多聪明的通才,可以速成到超过科班训练的PHD?背后是在比较,大模型的智能水平到什么程度,可以自学成才,不再需要人类教诲

显然目前在专业复杂、输出质量要求高、需求规模大、紧迫性强的领域,大模型不work。如果你追求的是知识全面、首选RAG,而追求思维模式、首选微调甚至混搭(微调配RAG)

但风险在于,微调会改变模型参数,基模一旦变得比微调更强大,会存在沉没成本,成本的大小,取决于专业场景下、对模型能力迭代窗口的预判

2. 数据标注的价值和链路

数据标注是模型训练的监督源。而高质量数据标注能防止模型过拟合,也能提高泛化能力和工程稳定性

简单的Workflow:原始数据-> 定义标注规则 -> 数据分发(如需) ->人工/机器预标注 -> 人工QA/QC -> 交付标注数据 -> 模型训练

其价值链分为3段:
    上游采集和清洗:服务商会提供专业领域的采集服务(人工采集)或合规的公开数据集(网络爬虫、传感设备等),也有大部分需求方会提供自有数据中游标注和审核:是数据标注的核心环节,负责任务分发、标注(人工/AI辅助)、QA/QC下游模型训练和反馈:标注好的数据输入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和验证

数据标注的需求方分为4类,在数据规模、质量、成本方面存在6类差异(图1):
    科技公司:如Open AI、Google、字节、阿里,它们有众多AI应用场景(比如:推荐、广告、搜索等),也会训练自己的大模型,数据需求量最大、种类繁多智驾公司:如Waymo、Tesla、Momenta,它们训练机器视觉感知模型,也是对数据精度最为苛刻的领域之一AI应用公司:如安防、医疗、零售、金融垂类AI应用,它们训练具体场景的算法模型,对数据的专业性和质价比要求很高科研机构:如高校和中央研究院,它们探索学术和理论前沿,一般基于特定小规模训练任务

w1.jpg

与之对应,提供标注服务的乙方也分为4类,各自卖点和交付模式不同:
    自建标注团队:相当于内部成本中心。面向核心算法研发、高度敏感性数据处理(比如:医疗、金融)、质量安全要求极高(比如:智驾)的场景,企业会考虑自建团队,来保障数据可控和高效沟通;但同时管理成本和复杂度也是最高的标注服务商:卖的是交付成果和PMO。面向交期和质量有明确规范、频次不定或场景特殊的需求,通常按"项目/人时"模式结算;但对服务商依赖较高标注平台:卖的是工具和效率(比如:Labelbox、蚂蚁数科)。对于时效和流程标准侧重、可倚赖机器核验的需求,通常按照API调用+SaaS订阅模式结算;但任务复杂度受限众包平台:卖的是劳动力和多样性(比如:Mturk,Appen)。面向简单、重复、非敏感且有一定规模的需求,通常计件或抽成的模式结算;但资源波动性高

数据标注成果本身有一些量化判断,比如:准确率、冗余度、AB审核一致率、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成本+质量+规模,极致的规模、极致的质量、极致的成本只能2选1

3. 当前的痛点与未来可能

关于数据标注在专业服务领域的待优化项,我有3点直观感受:

第一,数据标注的环节,可被合并。比如:专业服务的案宗和方案作为数据集,可能出题、评估、QA都是同一角色完成,这种情况下,微调的流程和模板设计,需要在逻辑顺序外,更多考虑角色维的高效利用

第二,数据需要全息记录和结构化,尤其是私域领域。这类更多是外部服务采买时需要考虑的,因为外包,所以信源的可靠性、过程的透明度、数据存贮的完整性,需要更费心,需要管理和技术要一起发力

第三,数据集分级建立,并通过AI辅助审阅,优化训练方式。比如:专业服务的数据,先让顶尖高手打造一个小规模的"黄金种子集",微调一个0.5版模型;再由这个模型生成新的案例库,交由专家审阅、润色,形成1.0版模型,这会比从0-1创造数据集高效很多。但场景一致性要求高的领域,合成数据可能更奏效

要让AI真正深入专业服务领域,不是靠信息投喂,而是靠教会它如何思考。不是机械的“加标签”,而是一次次在问答、逻辑、结构间,模拟专业的判断过程。而专业服务的非标性,会成为这项工程最大的挑战

就像同样的问题,不同水平的专家会呈现完全不同的理解和答案,那么对于AI的训练更是如此。即便是简单的prompt,不同的人对角色、能力、边界的设定,以及对AI反馈的引导也会完全不同,这些会深刻影响AI的表现。对于个体而言只是局部能力的差异;但对于构建AI认知工程来说,则可能决定未来商业版图的落点

垂直领域最终竞争的不只是算力、数据,而是谁更懂专业教学,谁教的更快、更稳。而还有2个开放问题,我认为很关键、需要下一步梳理:
    数据标注的定价模式,如何参考数据集采集、标注间的复杂性数据标注和算法、算力作为一股整合力量平台化后,会对产业产生什么影响

— END —




关注无极混元 | 探索AI未至之境
>/咨询或合作、共创或爆料,请联系邮箱:vinc191@live.cn#AI #数据标注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4 20:43 , Processed in 0.10374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