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微信文章
I. 今日文章目录(全部含音频)
● 特朗普关税战与全球贸易体系重构
1.[1444]特朗普新关税政策加剧全球贸易战(Financial Times)2.[1442]印度陷入俄罗斯石油困局:屈服于特朗普vs承受关税冲击(Financial Times)3.[1441]特朗普豁免对美投资科技企业的100%芯片关税(The Wall Street Journal)4.[1440]信号误判与协议流产:印美贸易谈判破裂始末(Reuters)5.[1436]中国能否帮助南非摆脱特朗普阴影?(The Economist)6.[1428]中国收紧关键矿物对西方军工企业供应(The Wall Street Journal)7.[1424]特朗普对贸易伙伴下达最后通牒:要么交钱,要么加税(The New York Times)
● 加沙种族灭绝、美国与德国视角
8.[1438]MAGA阵营对以色列的幻灭(The Economist)9.[1429]美国政客为何讳言“种族灭绝”?(Current Affairs)10.[1427]加沙问题令德国政府面临多方压力(The New York Times)11.[1426]更多以色列人从道德上质疑加沙战争(The Wall Street Journal)12.[1425]内塔尼亚胡全面占领加沙计划蓄势待发(The Washington Post)
● 爱泼斯坦的家
13.[1430]杰弗里·爱泼斯坦的曼哈顿豪宅内幕曝光(The New York Times)
● 今日佛州,明日美国
14.[1439]佛罗里达州已成MAGA运动和美国威权主义的试验场(Salon)
● 科技巨头 vs 印度政府;言论边界 vs 科技主权
15.[1443]马斯克对决莫迪:印度网络审查之争内幕(Reuters)
● 管理咨询行业受到AI挑战冲击
16.[1434]咨询业迎来AI革命:麦肯锡遭遇“生存危机”(The Wall Street Journal)17.[1433]麦肯锡是怎样失去竞争优势的(The Economist)
● 英语国家的地产问题
18.[1437]为什么英语国家的年轻人如此不快乐?(Financial Times)
● AI能否当朋友,以及AI的水资源密集
19.[1435]AI不是你的朋友(Project Syndicate)20.[1431]AI发展最被忽视的制约因素(The Information)
● 重奢行业的挑战
21.[1432]奢侈品行业陷入困境?定价策略出了错(Financial Times)
II. 按语与引文
1.[1444]特朗普新关税政策加剧全球贸易战
Financial Times(2025.8.7)
🏖️按语:特朗普政府拟于2025年8月7日正式生效的新关税政策,涉及欧盟、日本、中国、瑞士等全球多国贸易伙伴,将大幅将美国进口关税提高到百年最高水平。尽管各国政府努力游说豁免(瑞士总统刚刚完成的访美之行失败),但政策仍基于特朗普的“对等”原则,颠覆了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特朗普还暗示将对芯片等商品追加关税,并利用关税实现自己的地缘政治目标。虽然短期内一些商品仍然有过渡缓冲期,但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即贸易对抗的新时代已然开启。
字数:1,800链接:https://t.zsxq.com/pgEPX(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新政于华盛顿时间周四凌晨0点01分正式生效。这项将美国进口关税提升至百年来最高水平的政策,标志着特朗普开启了贸易对抗的新时代。尽管各国政府此前进行了密集游说,试图避免这些体现特朗普经济主张的关税措施,但随着上周宣布新政时给出的7天宽限期结束,关税升级已成定局。瑞士总统卡琳·凯勒-祖特尔周三从华盛顿铩羽而归,其争取豁免部分高额关税的最后努力未能成功。关键芯片出口地区台湾同样未能获得关税减免……
2.[1442]印度陷入俄罗斯石油困局:屈服于特朗普vs承受关税冲击
Financial Times(2025.8.6)
🏖️按语:本文聚焦印度在特朗普政府施压下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艰难困境。文章指出,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其近半进口原油依赖俄罗斯,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油源。特朗普以加征关税相威胁要求印度停止购买俄油,迫使莫迪政府在地缘政治(维持与俄关系)、国内压力(维护强人形象)、经济现实(控制通胀成本)和外交斡旋空间之间做出艰难平衡。评:金砖国家,联合起来!
字数:2,300链接:https://t.zsxq.com/reuis(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特朗普要求印度停止购买普京的石油,否则将面临惩罚性关税。对于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而言,问题在于可能没有简单的方法来实现这一要求。多年来,印度一直大量购买廉价的俄罗斯原油。如今,如果莫迪试图重新调整这个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的能源供应结构,他将面临地缘政治困境和实际挑战。根据Kpler编制的船舶跟踪数据,印度约90%的原油依赖进口,自2023年以来一直是俄罗斯海运原油的最大市场。印度每天进口约500万桶石油,其中200万桶来自俄罗斯……
3.[1441]特朗普豁免对美投资科技企业的100%芯片关税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8.6)
🏖️按语:本文探讨特朗普政府推出的新贸易政策:对进口芯片征收100%关税,但豁免承诺在美投资的科技企业,旨在推动制造业回流。苹果公司借此获得关税减免,并宣布追加在美投资,凸显科技巨头如何通过战略游说和本土化承诺适应政策变化。评:许多人关心对台积电、英伟达之类企业的影响——这些大企业都对美国本土有投资,因此都可以获得豁免。对他们来说,只要给一些投资承诺就够了,至于是否兑现,何时兑现,兑现程度如何,兑现效果如何,那是另一回事,只要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还有三年多)能对付过去就可以了。
字数:1,900链接:https://t.zsxq.com/CH2jt(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对所有进口美国的芯片征收约100%关税,但对承诺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科技企业给予豁免。这对担心新贸易挑战的苹果和其他电子企业来说是个重大利好。特朗普周三在一场活动中宣布这一决定,同时宣布苹果承诺追加1,000亿美元对美投资。虽然苹果增加了在美国的投资承诺,但并没有如特朗普所愿将iPhone生产线迁至美国。这项关税豁免政策对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来说是个胜利。库克此前曾经警告对中国和印度加征关税的影响。苹果至今避免了最严厉的关税惩罚,库克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也曾获得关税豁免……
4.[1440]信号误判与协议流产:印美贸易谈判破裂始末
🏖️按语:路透报道,采访了双方官员,分析了印度与美国贸易谈判在接近达成协议时意外破裂的内幕。报道指出,谈判失败源于多重因素:一方面是印度方面存在过度自信和战略误判(如误以为经济规模能确保优惠条件),另一方面美国则是坚持要求更广泛的市场准入;关键领域(农业、乳制品)的敏感议题僵持不下;加上领导人层面沟通不畅、互信缺失,最终导致技术性共识未能转化为政治协议。评:在和印度谈崩之后,特朗普将五个金砖国家创立国都推到了对立面。
字数:2,100链接:https://t.zsxq.com/Cypht(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经过五轮贸易谈判后,印度官员曾信心十足地认为能与美国达成有利协议,甚至向媒体透露关税上限可能设定为15%。印度官员原本预计美国总统特朗普会在8月1日截止日期前几周亲自宣布协议。但这个宣布始终没有到来。如今新德里政府面临突如其来的局面:从周五起印度商品将被加征25%关税,同时因进口俄罗斯石油面临未明确的惩罚措施。而特朗普已经与日本、欧盟达成更优厚的协议,甚至给予宿敌巴基斯坦更优惠条件……
5.[1436]中国能否帮助南非摆脱特朗普阴影?
🏖️按语:《经济学人》文章,探讨了南非在中美博弈背景下的战略困境。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制裁威胁,与中国有很深厚意识形态联系的南非左翼寄希望于深化与中国关系作为替代方案,但文章揭示了其中的复杂现实:中国虽为最大贸易伙伴并提供政治支持,但暂无法弥补南非在投资、技术合作及多元化贸易方面对西方的结构性依赖,且双边关系也存在贸易失衡、技术转让有限等挑战。国际关系恐怕没有简单的替代方案,南非的出路最终在于自己,在对外平衡外交的同时,对内推行改革,否则终将掉队。
字数:2,000链接:https://t.zsxq.com/g9F8J(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南非是一个有着黑暗历史和令人沮丧现状的国家。在这样的社会里,能够代表未来是件光荣的事。对许多南非人而言,中国掌握着通往美好明天的钥匙。在中国的仰慕者看来,当西方世界转向内顾、削减援助并收紧边境管控时,中国及时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他们说,如果美国真如其所言在8月1日对南非加征30%关税,他们的国家还有其他选择。中国早已超越美国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在本世纪增长了25倍。据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正在南非考察建厂地点。民意调查显示出种族分歧……
6.[1428]中国收紧关键矿物对西方军工企业供应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8.3)
🏖️按语:《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国在通过收紧关键矿物出口对西方军工企业施加压力,重点限制稀土、锑等战略资源流向国防领域。此举导致美国军工企业面临供应链中断、原材料短缺及成本飙升的困境,部分武器生产被迫延迟。尽管西方也尝试开拓替代来源并加大本土投资,但短期内仍难以摆脱对中国矿产的高度依赖。该态势充分显示了中国在全球战略资源供应链中的主导权及其在地缘博弈中的筹码运用。
评:今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已经展示,现在是中国对美国“卡脖子”能力,而非反过来;同时,中国在芯片领域构建产能、克服卡脖子的能力实际上也强于美西方。美国在推行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时也不得不三思。
字数:2,500链接:https://t.zsxq.com/YLhus(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中国正在限制向西方军工企业供应关键矿产,导致生产延误,迫使企业全球搜寻制造子弹到战斗机等各种武器所需的矿产储备。今年早些时候,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北京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控。虽然六月特朗普政府同意一系列贸易让步后,中国恢复了稀土出口,但仍严格控制用于国防目的的关键矿产。中国供应全球约90%的稀土,并在许多其他关键矿产生产上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一家为美军提供零部件的无人机制造商被迫延迟订单长达两个月,同时寻找非中国来源的稀土磁铁……
7.[1424]特朗普对贸易伙伴下达最后通牒:要么交钱,要么加税
The New York Times(2025.8.4)
🏖️按语:《纽约时报》文章,描述了特朗普总统在贸易政策上采取的一种非传统策略:不再仅以降低关税或开放市场为目标,而是将高额关税作为直接威胁手段,要求贸易伙伴国(如韩国、日本、欧盟)承诺向美国进行巨额投资,以此换取维持或降低对美出口商品的关税待遇。这种以投资承诺“赎买”关税豁免的模式,被质疑更像是强制交易而非平等谈判,其要求的投资金额巨大且承诺内容模糊不清,引发了对承诺能否有效兑现以及对美国长期贸易关系影响的担忧。
评:这些投资大概率不能兑现,因为主要反映了私营部门的投资意向。但特朗普的设想可能是这样的,一是有一个对外宣传机会,二是将来把这些承诺转化为购买美债的需求。
字数:1,900链接:https://t.zsxq.com/nHDaR(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特朗普总统的关税威胁已演变成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他试图利用美国的经济实力,迫使其他国家承诺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以换取美国市场准入资格。这位总统第二任期的贸易策略明显延续了他“交易的艺术“的套路,实质上要求贸易伙伴以投资承诺的形式“拿钱来”,否则将面临天文数字般的高额关税。这些资金承诺让特朗普有机会炫耀自己的谈判能力,同时展示他为美国拉来的巨额投资,为其贸易议程增添了真人秀般的戏剧效果。随着特朗普政府赶在周四截止日期前与数十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他已采取了一种超越单纯开放国际市场、减少美国贸易逆差的策略……
8.[1438]MAGA阵营对以色列的幻灭
🏖️按语:本文揭示了美国政治生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动向:传统上坚定支持以色列的共和党内部,特别是MAGA阵营,正因加沙冲突出现明显裂痕。建制派众议院议长约翰逊还在表达亲以行动,但格林等MAGA人士则公开谴责对以色列予以谴责,甚至直指其从事“种族灭绝”,两种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年轻的保守派大多数对以色列无好感。新vs老、草根vs建制保守派在巴以问题上的明显分歧。而在共和党之外,民主党/自由派大多同情巴勒斯坦。通过极端的反人类行为,以色列正在丢掉美国未来的支持。
字数:2,000链接:https://t.zsxq.com/h1vS9(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Mike Johnson)8月3日到访耶路撒冷西墙,将手写祈祷纸条塞入墙缝时宣称:“我们祈求美国永远与以色列站在一起。“他随后视察了犹太人定居点阿里尔(Ariel),并在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另一处定居点示罗(Shiloh)会见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约翰逊用圣经术语称呼这片领土,声称“犹地亚和撒玛利亚山区是犹太人合法的财产”,并承诺将在美国官方表述中推广使用这些地名。约翰逊代表着共和党内长期存在的亲以色列派系,其行程暗示许多共和党人可能支持以色列正式吞并约旦河西岸。当前共和党建制派不仅支持以色列作为受困的犹太民主国家生存的权利……
9.[1429]美国政客为何讳言“种族灭绝”?
Current Affairs(2025.8.5)
🏖️按语:本文载于美国左翼杂志《Current Affairs》,聚焦美国政界面对国际人权组织认定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时的集体回避现象。文章以进步派代表参议员伯尼·桑德斯为例,指出其虽然批评以色列暴行,并推动限制部分武器援助,但始终小心回避使用“种族灭绝”的定性。作者认为,措辞涉及到对事件的定性,将进而影响美国和各国对待以色列的政策,因此非常关键,不应回避。回避即说明问题。作者结合其他国家的案例,说明了美国议员们对此事的敷衍性回应,指出其刻意模糊立场的行为实际上是对以色列种族灭绝暴行的纵容。最后,文章呼吁公众通过质询,倒逼政客直面核心问题:是否承认以色列种族灭绝的事实,及是否继续对以提供军援。
评:这个现象充分说明了犹太人在美国政坛和舆论里的影响力和操控力。没有人敢指出真相,全部都成为以色列罪行的帮凶。
字数:4,200链接:https://t.zsxq.com/NYct3(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以下是一些认定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的权威机构和个人名单。这些组织都是全球最受尊敬、经验最丰富、最专业的人权捍卫者。他们工作出色,完全有能力识别种族灭绝行为。其中,无国界医生(MSF)、国际特赦组织和美国公谊服务委员会都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他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也谴责以色列的行为构成种族灭绝。以色列最重要的人权组织B'Tselem这样解释他们的结论:“以色列高级官员的声明和实际行为都毫无疑问地证明,在以色列眼中,加沙地带的所有平民都是攻击目标。近两年来,以色列一直在推行系统性政策,造成明显可见的后果: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医疗系统崩溃,教育、宗教和文化机构被摧毁……
10.[1427]加沙问题令德国政府面临多方压力
The New York Times(2025.8.5)
🏖️按语:本文描述了德国政府在加沙问题上遭遇的多重压力:基于纳粹历史对以色列的特殊支持立场正受到加沙人道危机的严峻挑战。总理默茨在执政联盟内部、英法等国际盟友、国内舆论压力下陷入两难困境,虽然试图通过外交斡旋和象征性措施平衡各方诉求,却难以化解历史责任与现实道义间的深刻矛盾。评:德国在犹太人大屠杀中学到的教训是“永不再犯”——但恐怕没有想到,被送到中东的犹太人居然自己也开始搞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了。那德国从犹太人大屠杀的历史教训中到底应该学到什么?是永远不去得罪以色列(和犹太人),还是永远要避免类似的悲剧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如果德国学到的是前者,那么说明战后所有关于犹太人大屠杀的反思全部都是失败的:德国人学到的教训变成了不要招惹犹太人这个特定群体,而不是从道德和身体力行上阻止这样的悲剧发生。
字数:2,500链接:https://t.zsxq.com/2FIVq(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德国与以色列的关系非同寻常,这有着历史原因。经历犹太人大屠杀后,重生的德国几乎独自在欧洲国家中给予以色列坚定不移的支持,成为堪比美国的以色列坚定盟友。但加沙的悲剧,加上关于营养不良甚至饥荒的报道,使保守派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陷入尴尬境地。要求德国政府对以色列采取强硬措施、利用其影响力推动结束战争和巴勒斯坦人苦难的压力与日俱增。过去一年,德国舆论对以色列的反对声浪急剧高涨。默茨的主要执政伙伴、中左翼的社会民主党呼吁停止或限制对以色列的武器供应。他的两位重要欧洲同僚,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正推动在巴以和平协议确定之前,就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地位……
11.[1426]更多以色列人从道德上质疑加沙战争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8.4)
🏖️按语:本文揭示了以色列国内针对加沙战争态度的显著变化:随着加沙人道危机加剧,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艺术家、学者乃至前政府官员开始从道德层面质疑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呼吁结束冲突。不过,约八成的以色列犹太人对加沙巴勒斯坦人遭受饥荒和苦难的报道并不感到困扰;大部分右翼则采取极端强烈的立场,只是左翼和中间派在发起抗议,但这也使得战争伦理问题正在前所未有地进入以色列公众视野,打破了先前对此类声音的沉默。
评:这篇报道捕捉了以色列社会内部裂痕的扩大与道德反思的萌芽,可以帮助理解冲突当下以色列国内政治和舆论。但最重要的一个事实依然是:大部分以色列犹太人支持目前的行动,他们都是加沙种族灭绝的共犯。而考虑到以色列社会对以色列政府意图的了解,以及加沙危机在国际上的曝光度,他们是完全知情的,从这个角度讲,在道德罪责上比纳粹德国民众更为严重。
字数:2,500链接:https://t.zsxq.com/3DW4m(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上周,29岁的律师多伦·埃隆(Dor Eilon)第一次在反战抗议活动中举起了一张骨瘦如柴的加沙儿童照片。炎炎夏日里,她和其他数十名以色列人一起,手持照片默默站在特拉维夫的一个广场上。埃隆说:“忽视这些是不道德的。”几个月前,她开始参加要求释放人质的抗议活动,但现在她认为自己有责任让人们关注加沙人的困境。“通常我分发贴纸时,人们会对我微笑。但在这里,人们却都避开我的目光。” 最近几周,越来越多的以色列人,包括一些知名公众人物,开始呼吁结束加沙战争,同时谴责该地区严峻的人道主义状况,这标志着公众舆论正在发生变化……
12.[1425]内塔尼亚胡全面占领加沙计划蓄势待发
The Washington Post(2025.8.5)
🏖️按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推动全面占领加沙地带的军事计划正获得政府内部支持,此举导致与哈马斯的停火谈判彻底陷入僵局。美方特使提出的和解方案也被搁置,以色列转而计划在可能关押以色列人质的区域展开军事行动。人质家属强烈警告该行动将使人质陷入致命危险,而国际社会则对加沙日益恶化的人道危机表达关切。
评:内塔尼亚胡政府的算计的就是阳谋:全部占领加沙,然后进行种族清洗(将人口驱逐),最终吞并为以色列的领土,安排犹太人定居。傻子都能看清楚他们的计划。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更加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种族灭绝专家说得好:大多种族灭绝在一开始只是种族清洗——旨在驱逐特定族群的人口——但不是为了消灭他们。但由于这些人没有地方可去,最终就变成了种族灭绝。欧洲犹太人自身的命运也是一样的:德国纳粹将最终处理他们的方案命名为“最终解决方案”(Endlösung)。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犹太人居然在重复纳粹的所为。实在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反讽。
字数:2,200链接:https://t.zsxq.com/PSoQa(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扩大军事行动并全面占领加沙地带的计划正在获得更多的支持。内塔尼亚胡定于周二与高级国防官员讨论该行动,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Israel Katz)承诺将“专业执行”(“professionally implement”)政府作出的任何决定。据一位熟悉总理日程的人士透露,内塔尼亚胡将于周二晚间与国防官员会面,讨论其军事计划。该人士因未获授权向媒体透露而要求匿名。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周一发布的声明称,本周他将另行召开安全内阁会议,“指导以色列国防军如何实现我们设定的三个战争目标,即击败敌人、解救我们的人质、确保加沙不再威胁以色列”……
13.[1430]杰弗里·爱泼斯坦的曼哈顿豪宅内幕曝光
The New York Times(2025.8.5)
🏖️按语:《纽约时报》报道,通过最新曝光的照片、信件和文件,展示已定罪性犯罪者杰弗里·爱泼斯坦位于曼哈顿的豪宅内幕。这座七层联排别墅表面是爱泼斯坦结交全球政商名流、学者和权贵的奢华社交沙龙,陈列着大量炫耀其人际圈的合影及珍贵藏品(如首版《洛丽塔》)。然而,豪宅内部同时暗藏其犯罪证据,包括安装监控探头的按摩室及受害者描述的性侵场所。原文并附Woody Allen给爱泼斯坦的去信。
评:爱泼斯坦交友之广非常惊人,很显然,他就是曼哈顿的社交中心。
字数:3,800链接:https://t.zsxq.com/Qp4Id(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在杰弗里·爱泼斯坦63岁生日时,朋友们给这位富有的金融家、已被定罪的性犯罪者寄去了致敬信。多封信件都提到一个共同主题:回忆爱泼斯坦经常在其位于曼哈顿上东区的豪华联排别墅举办的晚宴聚会。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巴拉克和妻子在信中提到了宾客的多样性。“你的好奇心永无止境,”他们在2016年1月与其他信件一起汇编的贺词中写道,“对许多人来说你就像一本合上的书,但你对每个人都了如指掌。”传媒大亨莫蒂默·朱克曼(Mortizer Zuckerman)则建议准备一顿能体现这座宅邸文化的晚餐:一份简单的沙拉,以及其他“能提升杰弗里性能力”的食物……
14.[1439]佛罗里达州已成MAGA运动和美国威权主义的试验场
🏖️按语:本文通过历史学者罗伯特·W·菲塞勒(Robert W. Fieseler)的著作《美国恐慌》及其访谈,向读者说明:佛罗里达州是美国MAGA运动和威权主义政治模式的试验场。文章指出,该州当前推行的压制少数群体权利、审查教育、限制言论自由等政策,并不是特朗普时代独有的,而是深植于该州1950-60年代“红色恐慌”时期迫害黑人及酷儿群体的历史模板之中。佛罗里达的威权主义实践已成为美国全国性危机的预演,理解这一历史根源对认清当下美国政治困境至关重要。评:看美国政治未来,就看德州。
字数:4,100链接:https://t.zsxq.com/8lhOw(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过去十年间,佛罗里达州已经从摇摆州转变为特朗普主义的大本营。该州率先吹响号角,有时甚至是MAGA运动最臭名昭著政策的发源地。但佛罗里达的右倾转向酝酿了数十年。与南方其他地区和全国更保守的区域一样,这个“阳光之州”已经成为反自由主义和威权主义的试验场。从这个角度看,特朗普时代和美国崛起的威权主义都是本土产物,而非外来强加。特朗普就任总统至今已经六个月。在此期间,他和MAGA运动的共和党人几乎完全掌控了联邦政府所有权力中心,包括国会、法院、军队和国家安全机构,以及整个官僚体系和监管机构。他们的目标是瓦解美国多种族、多元化的民主制度,代之以永久的右翼政权。目前来看,他们的行动成效显著……
15.[1443]马斯克对决莫迪:印度网络审查之争内幕
🏖️按语:本报道聚焦马斯克旗下社交媒体平台X与印度莫迪政府之间围绕网络内容监管展开的激烈法律冲突。近年来,印度扩大了互联网审查权限,通过新机制授权更多机构直接要求平台删除内容,理由是打击非法信息与维护公共秩序;X公司则以侵犯言论自由和违宪为由提起诉讼,指控政府滥用权力压制批评性言论。这场博弈是美国科技巨头与印度(全球最大之一的用户市场)政府之间发生的商业与监管对抗;涉及两个维度,一是印度政府/执政党如何确定互联网上的言论边界;二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如何维护本国的信息主权与科技主权。
字数:3,000链接:https://t.zsxq.com/fm9dQ(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今年一月,埃隆·马斯克旗下社交媒体平台X上的一条旧帖文引起了印度萨塔拉市警方的关注。这则发布于2023年的简短信息来自一个仅有数百粉丝的账号,内容将一位执政党资深政客描述为“无能”。“该帖文及内容很可能引发严重的社区紧张局势”,警官吉滕德拉·沙哈内(Jitendra Shahane)在一份标注为“机密”的内容删除通知中写道,该通知直接发送给了X平台。这条至今仍在线的帖文,是X平台在三月起诉印度政府时引用的数百个案例之一。该诉讼旨在挑战纳伦德拉·莫迪总理政府对社交媒体内容的大规模打压行动……
16.[1434]咨询业迎来AI革命:麦肯锡遭遇“生存危机”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8.2)
🏖️按语:《华尔街日报》文章,聚焦全球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如何应对AI带来的颠覆性挑战。目前,AI技术正在快速承担麦肯锡传统核心工作(包括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基础工作),迫使公司进行业务重塑。麦肯锡正通过大规模部署AI助手、调整团队结构、增强技术支持、探索新业务(如领导力培养)以及与客户建立更深入的合作模式来转型。核心目标是试图证明:在AI时代,人类顾问仍然还有独特价值。
字数:2,100链接:https://t.zsxq.com/3Eq7n(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企业为麦肯锡的专业咨询服务支付高昂费用,近百年来这确实物有所值。这家顶尖公司的精英顾问团队帮助一代代企业高管应对最棘手的挑战,他们整合复杂信息,并制定后续行动计划。如今,麦肯锡正在试图引领自身的生存转型。AI越来越能胜任该公司高薪顾问的工作,而且往往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这一现实正在推动该公司进行业务重塑。麦肯锡全球管理合伙人鲍勃·斯特恩费尔斯(Bob Sternfels)表示,AI已经成为该公司董事会每次会议的讨论议题。这项技术正在改变麦肯锡服务客户的方式、招聘策略乃至承接项目的标准……
17.[1433]麦肯锡是怎样失去竞争优势的
🏖️按语:本文探讨了全球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当前面临的竞争优势下滑问题。文章指出,这家即将迎来百年的行业巨头近年增长显著放缓,市场份额被BCG等主要竞争对手蚕食。其困境来自于多方面,一是过往不顾风险的盲目扩张导致声誉受损;二是在向数字化和实施服务转型过程中效果不及对手;三是AI技术的崛起对传统咨询模式(尤其基础分析工作)存在颠覆威胁。种种迹象表明,咨询行业已经越过巅峰;麦肯锡亟需证明其在新时代是否还有价值。
字数:2,800链接:https://t.zsxq.com/aMIE0(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麦肯锡咨询公司在1940年发布的一份宣传手册中写道:“企业被迫适应各种不断加速的变化,历史上哪个时期给管理者提出过比现在更棘手的难题?”该公司表示,各界对其咨询服务的需求正在激增。如今,同样是剧变的时代。地缘政治正在迫使企业重新思考运营地点和方式。AI既让企业高管们为用机器人取代高成本人力的机会而兴奋,又担心自己的商业模式可能被颠覆。然而,这家最负盛名的咨询公司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发展困境。麦肯锡向来认为自己在咨询行业独树一帜。1976至1988年担任公司总裁的罗恩·丹尼尔(Ron Daniel)曾形容这是一个由“卓越人才”组成的“真正伟大的组织”……
18.[1437]为什么英语国家的年轻人如此不快乐?
Financial Times(2025.7.25)
🏖️按语:《金融时报》文章,尝试分析:为什么英语国家的年轻人幸福感显著低于同龄人?作者认为,一切的根源在于社会承诺的“购房梦”被残酷打破——这些国家不仅房价涨幅远超欧洲大陆,也因住房所有权在文化象征和财富积累上的核心地位,导致年轻人因买不起房,对“努力即有回报”的社会契约失去信任,从而引发普遍的不安全感和愤怒(并导致政治上的民粹主义)。解决住房危机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修复代际信任、减少社会对立的关键所在。评:作者看到了现象,但没有分析本质,即,为什么英语国家的住房问题特别严重?实际上制度有关:这些国家的住房危机与分区法、地方控制、司法框架、政治经济因素密切相关,使得英语国家的住房问题特别严重。而矛盾的事,这些国家对私有产权包括房屋所有权又特别关注,导致了结构性矛盾的出现。
字数:1,600链接:https://t.zsxq.com/28f8G(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今年的《世界幸福报告》揭示了一个引人注目却鲜少讨论的现象:过去十年间,年轻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显著恶化主要发生在英语国家(虽然不完全是)。根据报告中引用的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Gallup World Poll)详细数据显示,过去十五年里,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年轻人经常感到压力和愤怒的比例急剧上升。但是在西方其他地区,这一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在年轻人对“社会契约”的信任度方面,情况也很相似。这个契约指的是: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获得保障、稳定和社会地位。在非英语国家,各个年龄段对这个社会公平基本原则的信心程度都保持平稳……
19.[1435]AI不是你的朋友
Project Syndicate(2025.7.30)
🏖️按语:本文作者是瑞士卢塞恩大学伦理学教授,批判性地指出,当前各大科技公司鼓吹的AI“朋友”、“伴侣”或“智能体”等概念都具有误导性,因为AI系统本质是依赖数据的复杂工具,不具备真正的理解力、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无法成为人类关系的替代品。作者指出,将这类系统称为“人工智能”并不准确,建议使用“数据系统”(data-based systems)这个更加“贴切”的名称,呼吁人们认清其局限性,警惕科技公司通过包装概念回避AI固有的算法偏见和伦理风险,并避免让机器承担其无法胜任的道德决策角色。
字数:1,900链接:https://t.zsxq.com/jTjy4(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那些通过社交媒体分裂我们社会的大型科技公司,如今正在极力鼓吹用AI“朋友”和“伴侣”来取代真实的人际关系。尽管这个行业夸下海口,但当今基于数据的系统根本不具备指导现实决策所需的道德判断能力。Meta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和OpenAI的山姆·阿尔特曼一直在极力推销一个理念:所有人(包括儿童)都应该与AI“朋友”或“伴侣”建立关系。与此同时,跨国科技公司正在大力推广“AI智能体”的概念,声称这些智能体能协助我们的个人生活与职业发展,处理日常事务,并为决策提供指导……
20.[1431]AI发展最被忽视的制约因素
The Information(2025.8.5)
🏖️按语:本文探讨了AI高速发展背后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文章指出,AI基础设施(尤其是数据中心)的运行和冷却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淡水,其需求增速惊人,且往往布局在水资源紧张区域。然而,对于The Information的调查显示,无论是行业认知还是企业应对准备,对水资源风险都远低于对能源或碳排放的关注。文章显示,AI发展是水资源密集性的(一次生成式AI对话要耗费一瓶水),因此将大大加剧资源压力。当然,AI有可能也具备通过优化水处理、回收和管理来缓解自身环境影响的潜力,但这一潜力还没被充分认识和应用。
字数:3,500链接:https://t.zsxq.com/Ibz50(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世界资源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全球淡水需求量将超过供应量近56%。与此同时,AI基础设施的发展非常依赖用水进行冷却,以及提供能源供应,预计每年将消耗1.1万亿至1.7万亿加仑淡水,相当于加利福尼亚州所有家庭一年的用水量。然而,本报对100多名读者进行的调查显示,水资源短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没有被充分认识到的风险,很少有公司为此做好准备。一位读者指出这一疏忽,表示“用水问题比能源来源更重要”。调查的其他主要发现包括:认知层面:受访者认为AI基础设施对水资源的影响远小于其他环境影响。37%的受访者认为AI发展加剧水资源短缺,而认为其影响碳排放和消耗稀土材料的比例分别为52%和50%……
21.[1432]奢侈品行业陷入困境?定价策略出了错
Financial Times(2025.8.2)
🏖️按语:本文旨在探讨奢侈品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认为核心问题出在定价策略失误。文章指出,高端品牌近年来过度抬高价格,大幅提升入门级产品的售价,远远超出了普通“渴望型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这种策略过度聚焦于少数顶级客户,但忽视了那些曾经通过购买相对亲民的入门产品(如手袋、配饰)而建立起品牌忠诚度的广大消费者群体,最终导致新客户获取受阻这也使得LVMH的奢侈品集团陷入困境,不得不考虑出售经营不善的子品牌。不过,爱马仕仍然一枝独秀;一些价位亲民的新轻奢品牌也在崭露头角。
字数:1,800链接:https://t.zsxq.com/v3JCt(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你还记得自己买的第一件名牌商品吗?我是在芬威克百货买的,那家店以前开在邦德街上,当时购物体验就已经有点老派。我买了一只Sportmax的职场通勤包,深棕色麂皮材质,配着银色大号金属件,还有个暗袋可以放钥匙。250英镑的价格,对于当时年薪只有一万多英镑的我来说,实在超出承受能力。读到奢侈品行业最近的困境时,我不禁想起这次购物经历。开云集团本周公布的财报显示,Gucci销售额再度暴跌25%,母公司整体销售额下滑15%。拥有Celine、LV和Dior等75个品牌的LVMH集团情况也不乐观……
III. 如何加入(并阅读全文):扫二维码
欢迎加入「兔主席的宝藏」,兔主席/tuzhuxi的精华内容分享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数量:2024年11月上线至今,1,000+篇文章、300万+字定位:有国际视野、理性思考的爱国主义者领域:热点、国际、历史、人文内容:国际臻选、快评标签:美国研究、中美关系、特朗普、马斯克、俄乌战争、AI、电动车、商业财经……持续:坚持20年创作(持续更新有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