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阶段为1934年至2008年。1933年民主党罗斯福政府上台执政,全球大萧条的惨痛教训使得传统上奉行低关税理念的民主党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压低关税税率。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案(The Reciprocal Tariff Act),授权行政部门根据互惠原则和最惠国原则与外国政府展开旨在降低贸易壁垒和促进贸易往来的贸易谈判。这一法案把贸易政策制定权力由立法机构转到了行政机构,此后美国主导推动大量的贸易协定来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标志性事件如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以及1993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等。尽管欧日崛起使得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华盛顿共识形成与九十年代苏联解体等事件使得美国在短期波折后继续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2008年美国应税进口产品和全部进口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分别下降至5.2%和1.3%附近。
2017年4月19日和4月26日,美国商务部应美国总统要求分别就钢铁和进口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启动232条款调查。修订后的《1962年贸易扩张法》(the 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19 U.S.C.1862))第232条规定,美国商务部有权就美国进口产品是否影响到美国国家安全展开调查,美国总统在听取商务部调查意见后有权决定是否对相关进口产品采取包括征收关税和实施进口配额在内的行动。根据美国联邦法规汇编第15编第705部分,任何相关方均可向美国商务部提交232条款调查请求(商务部也可以自行发起调查),商务部应在启动232调查后的270天内向总统报告调查结果以及是否应采取相应行动的建议,总统应在收到报告后的90天内决定是否同意商务部的调查结果以及需要采取的行动。2017年美国钢铁和铝进口额分别约为29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合占美国年进口额的2%左右。
2018年1月11月美国商务部发布关于钢铁进口的232条款调查报告《the Effect of Imports of Steel on the National Security》,报告指出2017年(2017年1-10月份实际数据年化)美国钢铁产能和产量分别为113.3百万吨和81.9百万吨,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为36百万吨和10.1百万吨,进口渗透率(进口量与需求量之比)和产能利用率分别为33.8%和72.3%。为使美国钢铁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报告建议对所有进口钢铁实施63%配额制(基于2017年进口量)或24%从价税。报告覆盖HS编码前六位为720610-721650、721699-730110、730210、730240-730290以及730410-730690的钢铁制品,包含但不限于扁材、长材、管材、半成品钢和不锈钢。2017年美国钢铁进口主要来源为加拿大(580万吨)、巴西(468万吨)、韩国(365万吨)、墨西哥(325万吨)、俄罗斯(312万吨)、土耳其(225万吨)和日本(178万吨)。
2018年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关于铝进口的232条款调查报告《the Effect of Imports of Aluminum on the National Security》,报告指出2017年(2017年1-10月份实际数据年化)美国原铝产能和产量分别为181.8万吨和78.5万吨,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为504.6万吨和31.5万吨,进口渗透率和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1%和39%。为使美国原铝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报告建议对所有进口铝制品实施86.7%配额制(基于2017年进口量)或7.7%从价税。报告覆盖HS编码前四位为7601和7604-7609以及7616.99.51.60和7616.99.51.70的铝制品,包括未锻造铝、铝板铝材铝管和铝铸件但不包括铝土矿或氧化铝等原材料。2017年美国铝制品进口主要来源为加拿大(300.7万吨)、俄罗斯(75.3万吨)、阿联酋(72.7万吨)、中国(66.2万吨)、巴林(26.4万吨)和阿根廷(21.7万吨)。
2018年3月8日特朗普发布9705号联邦公告《Adjusting Imports of Steel Into the United States》和9704号联邦公告《Adjusting Imports of Aluminum Into the United States》,决定从3月23日起对从除加拿大和墨西哥以外的所有国家进口的钢铁和铝(在目前应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25%和10%关税,应税产品覆盖范围与232调查报告一致。但与美国有重要安全关系的贸易伙伴可以讨论解决钢铝进口造成的国家安全问题的替代方法,如果美国和任何此类国家达成令人满意的替代手段来解决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则美国可以取消或修改对从该国进口钢铝的限制。特朗普确定与美国有重要安全关系的七个贸易伙伴为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欧盟、墨西哥和韩国,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则领导了与这些国家的贸易谈判。
2020年1月24日特朗普发布9980号联邦公告《Adjusting Imports of Derivative Aluminum Articles and Derivative Steel Articles Into the United States》,以部分钢铝衍生产品进口量大幅增长以及美国钢铝产能利用率未达80%目标为由,决定从2月8日起对部分钢铁衍生产品加征25%关税、对部分铝衍生产品加征10%关税(钢铝材料成本占衍生产品材料总成本达到2/3且进口显著增长),对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墨西哥和韩国豁免钢铁衍生产品关税,对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墨西哥豁免铝衍生产品关税。对此,2020年4月7日欧盟决定分别于5月8日和2023年2月8日起对美国部分产品征收4.4%-20%的再平衡税。
2.2 中国知识产权301条款关税
2017年8月14日,特朗普发出备忘录指示USTR决定是否根据《1974年贸易法》(the Trade Act of 1974(19 U.S.C. 2412))第301条调查“中国任何可能不合理或歧视性的、可能损害美国知识产权、创新或技术发展的法律、政策、做法或行为”。《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规定,USTR在调查发现“外国的行为、政策或做法不合理或具有歧视性,并给美国商业带来负担或限制”后,可根据授权对其他国家采取包括提高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在内的贸易限制措施。301调查的启动既可以基于任何相关方的请求也可以由USTR自动决定,在结束调查并获得相关行动授权后,USTR需要召开听证会征求利益相关方意见,根据调查结果和听证会反馈发布拟议征税规则公告(Proposed Tariff Action),并就征税规则征集公开意见评议和展开关税排除程序;最后USTR根据听证会和公开意见评议反馈发布301行动通知(Notice of Action),在拟议征税规则的基础上对产品范围、征税措施和起征时间进行调整。此外《1974年贸易法》第307条为301关税措施设置了四年复审期,USTR将视复审情况宣告终止或继续采取征税措施。2017年美国进口中国商品5056亿美元而中国进口美国商品1539亿美元,11月8日至10日特朗普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
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PIIE)高级研究员Chad P. Bown的工作报告《The US–China trade war and phase one agreement》,2018年初美国对中国产品和中国对美国产品平均关税税率分别为3.1%和8%。受钢铝行业232条款关税和中国知识产权301条款关税影响,在考虑了关税排除等因素后,到2021年初特朗普1.0离任时,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上升到19.3%,受232关税和301关税约束的中国产品比重为66.4%;中国对美国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上升到20.7%,受中国对232关税和301关税反制措施约束的美国产品比重为58.3%。
2021年10月31日,美欧宣布重建跨大西洋钢铝贸易关系并就解决碳强度和全球产能过剩问题的全球可持续钢铝安排(Global Steel and Aluminium Arrangement,GSA)启动谈判过程。美国从2022年1月1日起取消欧盟钢铝232关税并实施关税配额制(tariff-rate quota,TRQ),其中钢铁配额为330万吨,未锻造铝和锻造铝配额分别为1.8万吨和36.6万吨(2015-2017年欧盟钢铁至美国平均出口量),超配额钢铝进口仍需缴纳232关税但钢铝衍生产品关税完全取消,而欧盟相应地取消针对美国钢铝关税的反制措施。2022年2月7日和3月22日美国分别与日本和英国达成钢铝贸易协议,允许基于历史的可持续数量的日英钢铝产品免税进入美国市场。至此美国就其大部分盟友在钢铝行业232条款关税方面均实行关税配额制。因从墨西哥进口的钢铁产品大幅增加,2024年7月10日拜登政府发布10783号联邦公告,对墨西哥钢铁制品和钢铁衍生产品实施熔炼和浇注要求,并提高在美墨加之外经济体熔炼和浇注的墨西哥钢铁产品和钢铁衍生产品的进口税率。
2024年4月17日,USTR对中国针对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政策和做法启动301调查。2024年5月14日,USTR发布《中国技术转让301条款四年期审查》(Four Year Review of China Tech Transfer Section 301),报告认为:1、301条款的措施是有效的;2、中国并未消除其政策和做法;3、关税对美国的负面影响较小;4、301关税有效减少了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基于审查报告以及拜登总统的指示,USTR决定在维持绝大多数特朗普1.0对华301关税的同时,将对价值约180亿美元的中国目标战略产品(中国产品清单D)加征关税税率提高到25%-100%,涉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芯片、起重机、医疗器械以及关键矿产行业。加征关税措施将分批于2024年、2025年和2026年生效。2024年12月23日,USTR宣布针对中国针对半导体行业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政策和做法启动301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