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96|回复: 0

【商小·动态】聚焦AI赋能 共话教育未来——我校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与AI应用专题培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7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聚焦AI赋能

共话教育未来

w2.jpg

w3.jpg

为主动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提升我校全体教师的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我校于2025年8月26日特邀市电教馆专家李静老师来校,作了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专题培训。李老师从理论到实践,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尤其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未来教育图景,为全体教师带来一场富有启发性、前瞻性的学术报告。活动由副校长王亚丽主持。

w4.jpg

w5.jpg

w6.jpg

培训伊始,李静老师从“教育数字化的内涵与发展趋势”出发。首先回顾了人类教育从狩猎采集、农耕、工业到信息社会的历史变迁,强调当前教育正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鲜明特征。她提出,教育数字化的核心是从局部工具应用走向系统性生态变革,其进程涵盖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三个阶段,是由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共同驱动的一场深层次革命。在此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积极转变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和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创设者。

w7.jpg

w8.jpg

随后,李老师系统介绍了“人工智能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与发展现状。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及其在“内容创造”、“对话交互”、“多模态融合”等方面的突出能力,演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强大的内容生成和情境理解能力,指出其为教育改革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w9.jpg

紧接着,李老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辩证而深入的剖析。人工智能虽然给教师带来了诸多便捷,可以通过AI大模型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情境创设、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评价工具开发,实现更精准的课后作业与课堂评价设计等,从而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变革。但也可能引起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如加剧教育不平等、引发学术诚信问题、导致教师过度技术依赖等挑战,需要我们去规避。

w10.jpg

为了使理论阐述更加生动具体,李老师还通过现场演示操作分享了多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包括借助大模型自动生成教学设计、创建精美课件,生成英语短句视频、制作数字人微课等。这些案例生动展现了人工智能如何实质性地支持备课、授课、评价与资源建设,提升教学效率与体验。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将日趋常态化,未来人工智能取代不了老师,但善用人工智能的老师一定会取代不善于使用人工智能的老师。最后,李静老师呼吁大家要积极提升数字素养,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模式,让人工智能技术真正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w11.jpg

此次培训有效拓宽了我校教师视野,增强了大家应对教育数字化变革的信心。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为教师们提供更多学习与交流的平台,鼓励并支持教师们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探索与实践,共同迎接教育数字化带来的新机遇,携手塑造更加智慧、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新未来。

END

供稿:张伟铧

初审:张斌涛

复审:刘力波

终审:张   苍

w12.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9 18:48 , Processed in 0.17048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