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75|回复: 0

山上山下·文明里|全国率先!成都以AI赋能文明传播 “金芙蓉发现文明之美”AI共创营探索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各领域深度融合,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井喷期。从工业生产到社会治理,从民生服务到文化传播,人工智能正加速重构各领域工作模式,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在此背景下,8月30日至31日,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金芙蓉・发现文明之美”AI共创营线下培训活动在成都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山上・文明里”顺利举行——这是全国文明办系统首次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核心工具,探索“人工智能+文明传播”的创新实践,率先开启用科技手段记录、放大、传播城市文明之美的新路径。

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与文明叙事的融合创新,吸引了来自IT、教育、医疗、传媒、自媒体等多个行业的近50名学员参与。

w1.jpg

相较于传统文明传播形式,本次“金芙蓉・发现文明之美”AI共创营的核心创新在于——以往城市文明的温暖瞬间,如斑马线前的自觉礼让、社区里的邻里相帮、绿道上的文明赏花等,因碎片化、突发性难以被及时捕捉记录,而随着即梦、剪映、Deepseek等AI工具的普及,创作门槛大幅降低,“人人可做文明记录者、人人能传文明故事”成为现实,为重现城市文明记忆、扩大文明影响力迎来技术赋能的“春天”。

文明解读

AI让成都的文明与温暖具象化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更是市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成都的文明早已融入日常肌理。此次培训以“文明成都 温暖你我”为主题,正是希望借助AI的科技力量,将这些微小却动人的文明细节从日常中“打捞”出来,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让其被看见、被感知、被传播,让成都的文明气质更具象、更可触。

课程创新

从“零基础”到“全流程”的AI文明创作

为期两天的培训共设置16课时,课程设计兼具前沿性、实操性与互动性,形成“工具教学—实战创作—点评提升”的完整闭环:

工具速成,量体裁衣:针对零基础学员,课程聚焦即梦、剪映、Deepseek等主流闭源AI工具,通过手把手实操教学,让学员快速掌握AI脚本生成、图片制作、短视频剪辑等核心技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

w3.jpg

学练结合,跨行交流:课程覆盖从AI脚本构思到分镜设计的全流程教学,同时设置小组共创环节,鼓励不同行业学员结合自身经历碰撞灵感——如医疗行业学员提议记录“医院里的文明陪护”,教育行业学员计划创作“校园文明礼仪”主题作品,通过集体智慧丰富文明叙事视角;导师及助教还提供1对1点评,帮助学员优化内容表达。

w5.jpg

现场路演,实战检验: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AI短视频制作后,导师结合市场爆款AI视频的风格、节奏进行“拉片”点评,既指出作品在逻辑衔接、画面呈现上的不足,也指导学员掌握“内容吸引力+传播适配性”的双重创作思维,帮助学员快速查漏补缺。

w7.jpg

立意多元,成果丰硕:在最终作品创作中,学员们围绕“文明成都”主题展现出丰富想象力:有人聚焦文明用餐、宠物文明喂养等生活细节,让文明故事更接地气;有人将镜头对准博物馆、环城绿道等成都特色场景,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AI时空中交相辉映;还有人以环卫工人、社区志愿者为原型,用AI生成角色定妆照与故事脚本,展现基层工作者的文明坚守。

w8.jpg
w9.jpg

w10.jpg

w11.jpg

多方视角

科技与文明的双向奔赴

专家:成都实践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样本”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字经济专委会副秘书长王二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成都此次率先举办AI共创营,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更关键的是将AI从‘技术概念’转化为‘文明实践工具’——它让普通市民能直接参与文明创作,让精神文明建设从‘单向宣传’转向‘全民共创’,这一探索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成都经验。”

导师:AI是文明叙事的“新语言”

来自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的专家石骜劼认为,AI技术为文明传播提供了全新视角:“文明,是成都最温暖的底色,存在于我们街巷的烟火气里,闪烁在市民友善的目光中。而AI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工具,去捕捉、诠释和传递这种美。它不仅是创新的表达,更是温暖的放大器,能让平凡的善行闪耀不凡的光彩。本次共创营让大家用技术演绎人文,让冰冷的算法充满温度,共同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向更多人展现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力量。”

w13.jpg

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专家 石骜劼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元宇宙工委会委员刘其洋则强调,AI正在重塑文明叙事方式:“AI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新的‘文明语言’。它降低了创作门槛,让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参与到城市文明的讲述中,这让文明传播的主体更多元、内容更丰富。”

4000+学员AIGC实战导师黄可韵关注到学员对“文明”的深度理解:“这次培训最打动我的,是学员们对文明的解读已超越‘行为规范’的表层——有人用AI记录博物馆里的文化传承,有人聚焦环卫工人的职业坚守,这说明大家正从‘外在行为’向‘内在精神’理解文明。未来这些学员就是文明叙事的‘新传播者’,能让成都的文明故事传得更远。”

学员:AI让“文明传播”触手可及

“以前总觉得短视频创作离自己很远,没想到用AI工具,两天就能完成一条完整的文明主题作品。”参加本次培训的丁女士分享道,她以“三星堆文明参观”为主题,用AI生成了脚本和场景图片,“把记忆里的温暖瞬间变成视频,看着自己的作品时特别有成就感,也更懂怎么用身边人能看懂的方式讲文明故事。”

“这次培训让我重新‘看见’了生活里的文明。”培训学员潘女士表示,“平时工作忙,没太留意城市中文明温暖的瞬间,用AI梳理脚本时才发现,许多小事都是文明的体现。现在我知道,只要用AI工具,随时能把这些温暖记录下来。”

来自教育行业的张先生则计划将所学应用于工作:“我们学校正在推进‘文明校园’建设,之前只能靠文字、照片宣传,效果有限。这次我用AI做了‘校园礼仪’的短视频脚本,还设计了分镜,未来想带学生一起创作,让文明教育更有趣、更有参与感。”

未来展望

让科技创新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此次“金芙蓉・发现文明之美”AI共创营,不仅是一次技能培训,更是成都推动“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转变的实践探索——通过AI技术,让市民在学习中理解文明内涵,在创作中传播文明价值,在分享中践行文明行动,最终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传播”的文明建设氛围。

w15.jpg

培训尾声,导师团结合学员阶段性成果质量、课堂参与度、进步程度、脚本立意及传播潜力等维度,选出10位优秀学员,邀请其加入2025“金芙蓉创作者联盟”并颁发聘书,为成都AI文明传播储备核心力量。

未来,成都将继续以“金芙蓉・发现文明之美”系列活动为载体,聚合更多文明故事创作者与AI技术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持续探索“人工智能+文明传播”的新形式、新内容,让更多成都文明故事以更鲜活、更创新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都方案”。

w16.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26 11:11 , Processed in 0.13243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