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谈 AI+居家养老。
在全球范围,养老行业正在快速寻找 AI 的应用切口。欧美市场强调“智慧养老(Smart Aging)”,有企业把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平台、语音助手结合起来,主打健康数据追踪与居家看护。日本则更早把机器人、语音交互带入养老场景,希望在照护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维持服务水准。国内这两年,智慧养老也在被反复提及:智能手环、智能床垫、跌倒检测、远程问诊……各种应用层出不穷,但很多还停留在“点状试验”,缺少真正打通数据与流程的系统化方案。
我们观察到一个明显的趋势:头部厂商更擅长做“大而全”的平台,政府和大型机构可能用得上;但对于多数中小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点、甚至普通家庭来说,往往需要的是“小而精”的组合拳。不是推倒重来,而是把现有设备和服务,用 AI 串起来,成为一个可用、好用、低成本的“养老大脑”。
在和不少养老服务从业者交流时,我们发现痛点其实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