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97|回复: 0

[一带一路] 案例 | “一带一路”光伏买卖纠纷案,破解跨境鉴定难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7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w3.jpg
法律案例LAW“一带一路”光伏买卖纠纷案

近年来,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新能源企业积极参与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但跨国交易中的设备质量争议、跨境鉴定难题也随之凸显。如何破解“境外设备难鉴定、责任比例难划分”的困境?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北京晓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中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给出了极具示范意义的答案——该案是北京市首例涉跨境司法鉴定案件,法院通过创新鉴定方式、精准划分责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

PART 01
案例详情

w4.jpg

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4年,北京晓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晓程公司”)从江苏中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公司”)处购买了8099块光伏组件,用于其在非洲加纳共和国投资建设的某发电站。然而,电站并网发电后,光伏组件实际功率远未达到合同约定标准,直接影响电站收益。

晓程公司认为中环公司提供的光伏组件存在质量问题,遂向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中环公司退还货款、支付违约金并赔偿经济损失。诉讼过程中,双方就光伏组件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以及成因产生较大争议,因此在法院组织下,对案涉8099块组件进行了跨境司法鉴定。

PART 02
法院判决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关于鉴定方式,在明确8099块光伏组件为鉴定范围后,因鉴定范围过大、现场位于境外且环境过于复杂,如对组件一一进行鉴定,客观上几乎无法完成。法院经与双方当事人及鉴定机构共同协商,最终选择采用了境外现场检测与国内实验室鉴定相结合、以部分推及整体质量水平的鉴定方式。

根据鉴定结果,8099块组件中发电量不符合约定发电功率的组件情况为:现场a、c区全部不符合,b区有91.75%不符合;不符合约定的情形有三种,分别是组件出厂时本身的质量缺陷、电势诱导衰减(PID)以及组件、电池等在长途运输、安装和运维过程中造成的破坏。但鉴定机构无法对上述原因力的大小占比进行量化,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时表示,可以对各区域质量不合格原因力进行排序:对于a、b区,原因力从大至小排序为PID、自身质量缺陷、运维和安装等其他原因;对于c区,原因力从大至小排序为PID、运维和安装等其他原因、自身质量缺陷。

w5.jpg

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法院依据合同约定及鉴定意见,酌情确定可归结于卖方中环公司的原因力大小为:对于a、b区责任比例为35%;对于c区责任比例为10%,并以此比例计算中环公司应分担的赔偿损失金额。后经法院委托造价鉴定,最终确定中环公司应赔偿晓程公司经济损失1093585.47元及利息损失。

晓程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1月7日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PART 03
律师说法

本案作为北京首例涉跨境司法鉴定的“一带一路”典型案例,对企业“走出去”及跨境纠纷解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判决要点,律师从实务角度提示以下核心要点:

  ▌跨境鉴定:创新方案是破解“技术鸿沟”的关键

跨国交易中,设备/工程位于境外、数量庞大、环境复杂是鉴定的常见障碍。本案法院未机械采用“逐一鉴定”,而是通过“境外现场检测+国内实验室鉴定+部分推及整体”的方案,既降低了鉴定成本、提高了效率,又保障了鉴定结论的科学性——这为今后涉“一带一路”工程、设备类纠纷的跨境鉴定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当事人可在法院组织下,与鉴定机构协商确定“抽样范围、检测地点、成因分析维度”,平衡“鉴定可行性”与“结论公正性”。

  ▌责任划分:原因力排序可作为“酌情裁判”的重要依据

当鉴定机构无法量化各类违约原因的占比时,法院并非无法裁判。本案中,法院以“原因力排序”为核心,结合合同约定(卖方对产品质量的保证义务),酌情划分责任比例:对“自身质量缺陷”原因力更高的a、b区,判令卖方承担35%责任;对该原因力较低的c区,判令卖方承担10%责任——这提示企业:在跨境买卖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质量标准、检验期限、违约责任划分依据”,尤其是对“PID”“运输安装责任”等行业特定风险,可提前约定责任归属,减少后续争议。

  ▌司法保障:国际商事法庭为企业“走出去”撑腰

本案由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审理,该法庭专门负责审理涉外商事纠纷,具备处理跨境鉴定、涉外证据认定等复杂问题的专业能力。判决明确了“跨境鉴定是破解跨国交易难题的技术钥匙”,体现了我国司法机关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的精准服务——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或交易时,若发生争议,可依法向我国有管辖权的国际商事法庭提起诉讼,借助专业司法力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本案不仅成功化解了一起跨国光伏质量纠纷,更以“创新鉴定+精准裁判”为跨境商事纠纷解决树立了标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吃下定心丸,也彰显了司法在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利益共享中的重要作用。

向右滑动获取更多栏目资讯

w6.jpg

w7.jpg

w8.jpg

w9.jpg

w10.jpg

w11.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7 23:15 , Processed in 0.12956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