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10|回复: 0

[德国新闻] “不能再坐视不管”:德国成欧盟假货主要目标国,年损失达80亿欧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9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德国品牌协会(Markenverband)公布的数据,德国已成为欧盟范围内假冒伪劣商品的主要目标市场。每年企业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约80亿欧元。专家呼吁加强监管、明确网络平台责任,防止假货继续泛滥。



假货涌入:从游戏到香水无所不包
假冒产品的范围极广——从电子游戏、T恤、儿童玩具到香水,无一幸免。品牌协会主席弗朗茨-奥拉夫·卡勒霍夫(Franz-Olaf Kallerhoff)在柏林举行的“品牌经济日”活动上表示:“我们不能再容忍市场被这些无视环保与劳动标准的危险假货淹没。”
该协会代表的企业包括 Hugo Boss、Haribo、Henkel、Miele 和 Vileda,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也预计出席活动。

假货数量创新高:德国占四分之一
根据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的最新报告,2024年欧盟在边境及内部市场共查获1.12亿件假货,数量虽略低于前一年,但销售总额创下新高,达到38亿欧元。德国成为最受影响国家,占被查获总价值的约四分之一。
卡勒霍夫解释道:“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自然成为造假的首选目标。德国品牌因品质享誉全球,也因此最易被仿冒。”

哪些商品最常被造假?
查获最多的假货类别包括:

光盘、电子游戏与软件(约占33%)

玩具(18%)

服装(7.5%)

时尚配饰(6%)

烟草及电子烟(4.5%)

香水及化妆品(3%)

主要销售渠道是大型网络平台,假货多来自中国与土耳其。

损失巨大,追责率极低
品牌协会估计,实际损失远高于官方数字。每周约有14.4万件假货包裹流入德国,而仅有0.74%的案件最终进入司法程序。查获的假货通常被销毁。
EUIPO指出,技术进步让造假更隐蔽,而电商平台的爆发式增长与有限的监管能力,使得“主动防范措施”刻不容缓。

行业呼吁:强化监管、追责平台
品牌协会与德国零售业联合会(HDE)共同要求:

增加海关与市场监管人员及设备投入;

取消150欧元的免税邮包额度;

实施“每个包裹必须申报”的制度;

严禁已下架的假货再次上架销售。

HDE主席亚历山大·冯·普雷恩(Alexander von Preen)警告说:“谁在德国销售,就必须遵守德国的规则,否则本地零售业将在不公平竞争中被掏空。”约6.4万个工作岗位正面临威胁。

消费者该如何应对?
收到假货的消费者可报警并通知网店平台。购买假货在多数欧盟国家本身不构成犯罪,但转售假货是违法行为。品牌持有人可对造假者和销售者提起诉讼。
此外,假货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缺乏安全检测,也没有任何产品责任保障,对健康和安全构成风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0 06:55 , Processed in 0.08623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