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08|回复: 0

[关税] 关税战本轮冲突如何演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4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冲突的最新发展与深层逻辑


当前局势的急剧升级,背后是双方战略考量与博弈焦点的变化。

    美方的威胁与战略意图
    最新的威胁,即计划从2025年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的关税,若真正落地,美国对华平均关税税率将飙升至惊人的150%以上。分析认为,此举是美方在中美新一轮关税谈判前的极限施压手段,旨在获取更多谈判筹码,也反映出其在对华战略博弈中 "政策工具箱的匮乏"。

    中方的回应与反制措施
    面对压力,中方并未被动应对,而是采取了被学者形容为 "迎面正击" 的反制策略。这包括对中重稀土等关键战略物资实施出口管制,并创新性地采用了类似美国"长臂管辖"的规则(如"一滴血原则"),将管制范围延伸至使用了中国技术和产品的境外物项。这精准打击了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产业的供应链软肋,展现了中方强大的反制能力和战略智慧。

    冲突的溢出效应与全球影响
    这场博弈的影响早已超越双边关系,对全球贸易和经济构成了严重冲击。世界贸易组织(WTO)因此大幅下调了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至仅0.5%,近乎停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警告称,关税政策的全部影响"尚未显现",全球经济韧性将面临严峻考验。历史经验表明,如此极端的关税政策,其成本最终会转嫁给美国的进口商和消费者,推高美国国内通胀,并可能导致美国民众不满情绪在未来的选举中爆发。
未来的可能走向


对于接下来的演变,可以参考证券机构的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可能路径:

    紧张局势升级(可能性较高):若被暂停的24%关税重新生效,且美国实施新的100%关税,中方必将采取对等反制。这将导致中美贸易在短期内承受巨大压力,全球供应链面临更严峻的断裂风险。

    维持现状博弈:即当前的高关税状态持续,双方进入一个"谈谈打打,边打边谈"的长期博弈阶段。

    局势逐步缓和(可能性较低):双方重回谈判桌,逐步取消额外关税。但这需要美方放弃"虚空造牌"的施压习惯,目前来看难度较大。

    对资产:短期内股票等风险资产大概率再次承压、但调整幅度应会低于4月,黄金等避险资产则有望进一步受益。从本轮冲突升级以来的市场表现来看,尤其是10月10日特朗普宣称要对中国额外加100%的关税,VIX指数、美股、港股也均出现了明显波动,但调整幅度已明显低于4.2-4.7“对等关税”刚宣布的那个阶段。归因看,4月可谓“大超意外的未知”,本次则可谓“相对可预期的已知”。

    对经济:美国本次新增关税和船舶费可能扰动我国年内出口,但整体影响有限,数据显示,本轮新增出口管制商品占我国总出口的比重约4.2%,但美国自我国进口的管制商品仅占我国总出口的0.4%;当然,如果最后升级到100%以上的额外关税,对我国出口和经济的影响将会较大。综合看,考虑到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有加速回落的迹象,叠加本次冲突的新扰动,将明显增加四季度政策加码的可能性。

    建议关注: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华友钴业、腾远钴业、湖南黄金、华钰矿业、湖南黄金、山金国际、赤峰黄金、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神火股份、云铝股份、中广核矿业等。存储芯片:中电港,江波龙,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军工:中航成飞,成飞集成,晨曦航空


总结


总而言之,本轮关税冲突已进入一个更为危险的阶段。美方试图通过极端施压获取利益,而中方则凭借精准反制和完善的产业链展现出强劲韧性。

这场冲突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全球贸易规则主导权的战略博弈。对于企业而言,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韧性和适应能力,比如加速市场的多元化布局(开拓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和供应链的重构(考虑"中国+1"战略),以应对这场可能长期化的贸易摩擦。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25 22:11 , Processed in 0.08711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