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23|回复: 0

从AI到DI:百望付英波的跨界赌局,到底押对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8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2024 年 10 月,付英波从 AI 独角兽旷视跳槽到百望股份当 CEO 的消息,在业内炸了锅:放着火热的 AI 不干,去一家靠电子发票起家的公司?3 个月后他在中关村总部的一句话,才算揭开谜底:“AI 再强,没数据就是空转;百望的 1000 万亿交易数据,才是智能的根。”

他押的不是 AI,是 “DI(数据智能)”—— 这东西到底是啥?咱从三个实在问题聊起:

一、AI 明明很火,为啥付英波要 “换赛道”?

在旷视干了多年,付英波最清楚 AI 的 “尴尬”:技术吹得震天响,落地时却处处碰壁,总结下来就是 3 个绕不开的坑:
AI想吃 “好数据” 却没有
训练 AI 得用高质量数据,但企业里的数要么碎成渣(财务、销售数据各存各的),要么没价值(全是重复的流水账)。付英波试过帮工厂做 AI 质检,结果连 300 张合格零件的清晰照片都凑不齐,模型根本练不出来。
AI 换个场景就 “失灵”
给零售行业做的 AI 客流统计,拿到制造业工厂就没用了;帮银行做的信贷审核模型,放到供应链领域全是错判。用他的话说:“AI 就像只会做番茄炒蛋的厨子,换道红烧肉就抓瞎。”
AI 花几百万建模型,没用处
很多企业砸钱上 AI,结果建出来的系统游离在业务外 —— 比如财务部门的 AI 问答,员工还是习惯问老同事;生产车间的 AI 预警,工人嫌麻烦根本不看。投入产出比算不清,老板自然不愿再掏钱。

“不是 AI 不行,是光靠 AI 不行。” 付英波的结论很直接:AI 是 “锤子”,但得先有 “钉子”(数据)和 “图纸”(场景),这三样凑齐了,才是 DI。

二、为啥偏偏选百望?

外人觉得百望是 “发票公司”,付英波却看到了别人没有的两样宝贝:

1. 手里有 “硬通货”:1000 万亿交易数据,比 7 个 GDP 还多

百望做了 10 年电子发票,服务 2000 多万家企业 —— 小到早餐店的 5 块钱豆浆发票,大到中石油的千万级采购单,全在它的系统里。截至 2024 年底,这些发票累计的交易金额达 1000 万亿元,是 2024 年全国 GDP 的 7.4 倍。

更值钱的是,这些数据能拼出 “经济活地图”:一张建材店的发票,能看出下游装修公司的开工量;一批零件的采购记录,能预判工厂的生产节奏。付英波举过例子:“从餐饮发票的增长速度,我们提前 3 个月就看出消费复苏的苗头。”

2. 身上有 “国家队” 身份:帮国家建数据平台

今年 3 月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上线,百望是核心技术支持方。这可不是 “混进去” 的 —— 之前它就帮税务总局建过金税四期,知道怎么把分散在工商、海关、社保的 “数据烟囱” 打通。现在它能直接参与制定 “数据规则”,比如 “谁能卖数据”“数据怎么定价”,这在行业里是独一份的优势。

“别人还在找数据,百望已经有数据、懂规则。” 这就是付英波敢来的底气。

三、DI 到底是啥?

付英波给 DI 下了个大白话定义:用现成的数据,对准真场景,让 AI 干有用的活。百望已经靠这招做成了不少事,举两个最实在的例子:

1. 帮银行 “精准放贷”,中小企业不用再求人情

以前银行不敢给小企业贷款,怕跑路;小企业贷不到款,周转不开。百望的 DI 系统直接解决了这个矛盾:

它把企业的发票数据(进了多少货、卖了多少货)、工商数据(有没有官司)、物流数据(货发没发)拼在一起,AI 自动算出 “还款能力分”。浙江一家做五金的小企业,就靠 3 年的真实发票记录,没抵押就从银行贷了 80 万 —— 银行敢放,是因为 DI 能实时盯着它的交易流水,一有异常就预警。

2. 帮工厂 “提前备货”,不用再囤货压钱

江苏一家汽车零部件厂以前总踩坑:要么零件囤多了占资金,要么缺货耽误生产。百望的 DI 系统帮它做了件事:

把下游车企的采购发票、上游钢材的供货数据、甚至车险理赔记录全打通,AI 预测出 “下个月某款车型销量会涨 30%”,工厂提前备足对应零件,既没压货,也没断供,光库存成本就省了 200 多万。

这就是 DI 和纯 AI 的区别:AI 是 “拿着锤子找钉子”,DI 是 “先看要钉啥,再选合适的锤子”。

四、这局能赢吗?

现在想做 DI 的公司不少,但付英波一点不慌,因为百望有三样别人短时间拿不到的东西:
数据:10 年积累的交易数据,不是花钱能买的。而且它还在整合物流、保险等 8 个维度的数据,越堆越厚。场景够实:从财税到供应链,全是企业每天要干的活。不像有的公司搞 DI,净选些 “AI 写诗” 之类的虚场景。安全保障:数据都存在 “加密保险柜” 里,用了 “可用不可见” 的技术 —— 银行能用来风控,但看不到企业的具体发票内容;政府能统计数据,但查不到单个公司的交易记录。
付英波现在正推进第三件事:2025 年全面推 “行业智能体”—— 给财务部门配 “票据处理智能体”,自动报销对账;给销售部门配 “营销智能体”,自动找潜在客户。这些都不是虚的,已经在中石油、中远海运这些大企业试成了。

DI 不是新概念,是 AI 落地的 “实在招”

付英波的跨界赌局,本质上是看透了一个道理:AI 的未来不在实验室,在能解决真问题的 “数据 + 场景” 里。百望手里的发票数据,就像埋在地下的金矿;DI 就是挖矿的工具,能把 “废纸” 变成 “生产力”。

现在越来越多企业明白过来:与其跟风建大模型,不如先把手里的数据用起来。而付英波和百望,已经拿着 “矿图” 站在了金矿门口。这局能不能赢?或许不用等太久 —— 看看明年有多少企业靠它省下真金白银,答案就出来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9 12:10 , Processed in 0.08648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