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94|回复: 0

[一带一路] 新书速递|万青松——《欧亚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证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8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基本信息

作者:万青松

书名:《欧亚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证研究》

字数:25万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25-09

基金:本书出版获上海市哲社专项课题和华东师范大学“新世纪”学术著作基金资助

01

内容简介
当下以扎实的区域国别研究作为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落地支撑,正成为研究界的普遍共识和努力方向。本书聚焦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首倡地和示范区的欧亚地区,主要以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既探讨欧亚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的理论支撑,又总结跨地区、地区和次地区层面的丰富合作实践,并在扎实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共建“一带一路”的困难挑战,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化路径。本书指出,欧亚地区拥有东西方接合部的独特区位优势,以及中国兼具陆地大国与海洋大国的双重属性,驱动欧亚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必将大有作为。
02

作者简介
万青松,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一类高校智库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俄罗斯内政外交、欧亚地区国际关系、当代大国关系、区域国别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在研或完成 9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 3 部,译著 2 部,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获聘上海市首批智库青年领军人才,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人才项目。
03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共建“一带一路”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互联互通理论:引领新型区域合作

第二节 跨区域主义理论:拓展跨区域合作网络

第三节 次区域合作理论:重构在地知识

第三章 “一带一路”与欧亚互联互通实践

第一节 冷战后的欧亚互联互通构想与实践

第二节 欧亚国家“链式经济”及其联通特征

第三节 “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互联互通

第四章 “一带一路”与跨区域合作的欧亚实践

第一节 “一带一路”与欧亚大陆设施联通的新进展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与欧亚大陆运输走廊的互构

第三节 “一带一路”与金砖合作机制的欧亚联动发展

第五章 “一带一路”与欧亚次区域合作实践

第一节 “一带一路”与毗邻合作:以中俄远东合作为例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与非毗邻合作:以“长江-伏尔加河”为例

第三节 “一带一路”与友城合作:以上海与友城合作为例

第六章 欧亚地区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第一节 全球新变局的挑战冲击

第二节 欧亚地缘政治博弈的牵制

第三节 利益分歧与现实风险的束缚

第七章 欧亚地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进路

第一节 构建亚欧全面伙伴关系

第二节 畅通中国与亚欧经济大循环

第三节 共筑亚欧合作与发展的安全基石

第四节 丰富亚欧对话与合作的文明基础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w3.jpg

编辑:杨天怡


往期推荐:海外实践|毕胜:在格林伍德亲历中俄经贸实践媒体视野|郑润宇接受《新民晚报》采访 评默克尔近期的表态与欧洲内部分裂活动|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出席2025年瓦尔代俱乐部年会我校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主任王海燕赴哈参加第二届中哈智库论坛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9 16:41 , Processed in 0.13963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