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89亿吨,同比增长4%,“新三样”出口逆势增长12.7%。航运作为外贸的“蓝色动脉”,正以强劲增势托举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市场。但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地缘政治动荡、环保新规等“风浪”正不断袭来,中国航运需多维发力方能行稳致远。
01 航运业面临的挑战当前,全球航运业面临多重挑战。全球经济增速放缓(IMF预测今年、明年分别为 3.2%、3.1%)、能源转型带来的燃料选择难题、新船订单量失衡引发的运力过剩风险,以及贸易摩擦的持续干扰,共同构成了行业发展的“拦路虎”。全球贸易、航运与全球化虽遭遇逆流,但长期回归正常轨道仍是必然趋势,而货币体系变化、资产价格“东升西降”、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及国际贸易格局调整,为航运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线索。
02 中国航运数据在此背景下,中国航运业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亮眼答卷,并走出独特发展路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完成水陆货运量98.1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1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3亿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4.7%、3.7%和7%;2025年1-8月,三大指标继续保持3.8%、4.4%和6.3%的同比增幅,为国内经济与外贸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同时,绿色化与智能化成为转型主线:新能源船舶规模扩大,绿色燃料供应体系逐步完善,60座自动化码头落地运营,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技术水平领跑全球。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例,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工程开工、国际船舶检验业务落地,进一步提升了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03 如何提升韧性面对“风浪”,外贸企业和航运公司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升韧性: 多元化布局 除传统美欧市场外,继续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和东盟等新兴市场,分散单一地区需求波动的风险。 提升数字化水平 运用 AI、5G、大数据实现航运路径优化、装卸效率提升和供应链可视化,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 加强风险对冲与保险 高风险产品强制利用汇率保值、运价期货以及货运保险等金融工具,对冲汇率波动、运价下跌和航运中断带来的财务风险。要求,由欧盟授权公告机构(NB)测试、审查后发证,标志可附NB编号。 政策协同 积极争取政府在通关便利、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方面的支持,利用国家对外贸的宏观政策红利,提升整体竞争力。
-END- 文字丨第一财经、经济信息周报等 图片丨pexels 平台支持丨EnrolCha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