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16|回复: 0

[一带一路] 从“冼拜之交”到“一带一路” 追寻中哈友谊的世纪共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3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10月30日是冼星海的忌辰,为深切缅怀这位人民音乐家,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与支持下,广州广播电视台派出摄制组,于今年6月份远赴哈萨克斯坦制作纪录片《中哈友谊的世纪回响》,纪录片将于今晚在广州广播电视台首播。

w3.jpg

这部纪录片采访了中哈两地多位专家学者,拍摄了多个中哈友谊故事,今晚我们将与大家一起追寻这段中哈友谊的世纪共鸣。

w4.jpg

w5.jpg

w6.jpg

w7.jpg

w8.jpg

w9.jpg

广州广播电视台摄制组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采访多位专家学者

作为哈萨克斯坦著名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的女儿,拜卡达莫娃今年已经80岁了。从她懂事起,就经常听父亲讲起冼星海。6月份,在阿拉木图的家中,我们见到了拜卡达莫娃,她刚刚动完一个手术。将近两个多小时,拜卡达莫娃娓娓道来,给我们讲述了父辈间的这段友谊故事。

w10.jpg

拜卡达莫娃在阿拉木图家中接受广州广播电视台摄制组采访

今年8月,拜卡达莫娃还特地来到了广州,将家中与冼星海相关的档案资料和物件,捐赠给番禺博物馆,让它们回到星海故乡。这其中就包括一张钢琴凳。在拜卡达莫夫家中生活期间,冼星海就是在这张钢琴凳上,进行音乐创作。

w11.jpg

w12.jpg

拜卡达莫娃8月份向番禺区捐赠冼星海相关资料物件现场

80多年前,冼星海从哈萨克民间音乐中汲取灵感,也将中国音乐的种子播撒在异国的土地上。在阿拉木图的国立江布尔音乐厅,《黄河大合唱》已经成为拜卡达莫夫合唱团日常排练的曲目之一。

w13.jpg

哈萨克斯坦国立拜卡达莫夫合唱团在排练《黄河大合唱》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如今,“冼拜友谊”仍被中哈两国人民所传颂。十多年来,中哈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持续推进,将这份友谊培育成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今年6月份,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成功举办,制作团队也在当地发掘了多个故事,采访了中哈天然气管道项目、孔子学院、广州医科大学海外医学培训中心等。从千年丝路,到当代新篇,中国与中亚各国将继续践行“中国-中亚精神”,携手书写共同现代化和区域繁荣的时代华章。

w14.jpg

w15.jpg

w16.jpg

w17.jpg

w18.jpg

w19.jpg
<滑动查看拍摄花絮>

为了更好地再现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相遇相知的过程,制作团队使用AIGC技术还原了这份深厚情谊,让影片的观赏性更强,也让观众能够更好地走进两位音乐家的故事。

·

在纪录片的配乐创作上,制作团队也大胆尝试了AIGC技术,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阿曼盖尔德》等著名音乐作品,改编成了钢琴+小提琴版、交响乐版、哈萨克风格版本等,提升了纪录片的视听效果,也借此致敬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两位音乐家。

w20.jpg

资深音乐编辑陆玉峰运用AIGC为本片配乐

10月30日

纪录片《中哈友谊的世纪回响》

将在广州广播电视台首播

更多精彩故事,敬请留意收看!

w21.jpg

w22.jpg

w23.jpg
播出时间
10月30日(周四)

新闻频道21:10

综合频道21:30

w24.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0-30 21:59 , Processed in 0.17807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