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38|回复: 0

我之AI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玩了两天AI,把文学史上的遗珠制成漫像。想着能有他们的书读,生活就不能把我怎么样。

都说AI可以取代文学?我曾经试着让AI模仿张爱玲的笔调,写三篇2000字关于上海生活的散文。结果我发现AI还是很聪明的,能抓取到诸多带有张氏色彩的用语和感叹:珠灰、昏黄、杏子红……那种精致的刻薄风韵犹存。可是我越往后读,就察觉到它的风格咬合在抒情上面,导致内容相当网文,即辞藻堆砌太严重了。更明显的是,AI书写到最后都会变成轻飘飘的话术,升华让渡出了一种粗粝的虚无人生观。看似说的很圆融、很通透,实则只是它的应激反应。这完全不是张爱玲!
AI不会有沉默,不会有愤怒,更不会让人感到难以相处。这是科技的优点,也是人类疏远彼此、过分自我化的理由。

看三岛由纪夫的《爱的饥渴》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跟悦子竟然能够同时情绪紧张,又愁心在抱。大概是我获得了置换灵魂的能力吧。她的哀愁就是我的痛苦,我的现实也是她的枷锁。幻与真、乐与忧,同样附着在两具内心曲折而又丰富的生命体。人类可以被AI打败,却不能为存在的理由所毁。

我始终相信文学里反复强调的理解至上,而不是答案至上!人们能经历的一辈子,远远不是一个AI在30秒就能说个滴水不漏的幻灯片,我拒绝这种潦草、敷衍和轻蔑。将来AI肆虐成魔以后,能在相伴无多的日子里抓住点什么,就是人类得以存在的诺亚方舟。

比如你再次触摸到哀愁,具体而曲折。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8 06:22 , Processed in 0.10115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