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96|回复: 0

[一带一路] 教育信息差 | “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论坛成功举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3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全国要闻

教育部举办全国中小学科技教育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点击跳转)

【摘要】10月23至26日,教育部举办全国中小学科技教育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培训聚焦增强校长、局长对科技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认同,推动科技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度融合与广泛实践,围绕形势政策解读、专业能力提升、创新实践教学、研讨交流互动四大模块设计系统化课程。采用“主课堂+分课堂”模式,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同步直播,通过全国3700余个分课堂,覆盖约20万名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及地市、区县教育局局长,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

“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论坛成功举办(点击跳转)

【摘要】10月29日,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主题为“资源共享、多元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上,相关嘉宾致辞强调教育交流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作用,呼吁深化国际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现场发布《2024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摘要,展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效与未来发力方向。多国嘉宾及高校代表分享中蒙教育合作、产教融合等实践成果,200余名参会者共商高质量发展之路,助力民心相通,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运河文化成长共同体成立,首批52家单位打造运河思政教育新生态(点击跳转)

【摘要】10月25日,“运河文化成长共同体”在北京成立,由运河沿岸52家单位联合发起,涵盖大中小学及文化资源单位,实现学段贯通、资源多元。共同体以整合家校社资源为核心,打造“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文化共传”的运河思政教育新生态,兼具资源汇聚池、智慧策源地和创新孵化器等功能。2025-2026年将实施4项行动计划,包括国际交流、教师赋能、数字图谱共建等。此举推动运河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传承大运河文化,筑牢青少年文化自信。

“新质课堂建设与创新人才培育研讨会”在京举行(点击跳转)

【摘要】10月24日,“新质课堂建设与创新人才培育研讨会”在京举行,由多部门联合主办,全国近20省市600余名教育工作者参会。会议聚焦AI时代教育变革,嘉宾提出需推进课堂模式转型、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深化数字技术与教学融合。多位专家分享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学科教学框架及区域“新质课堂”建设经验,学校代表展示技术赋能的课堂实践。会议设有11场平行分论坛,涵盖AI赋能教育、多学科创新等领域。此次研讨会搭建了交流平台,推动基础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系统性变革,助力创新人才培育。

第十三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举办(点击跳转)

【摘要】10月27日,第十三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主题为“数智驱动的变革:产业·教育·创新”。会议汇聚中欧近百位高校、政府机构及企业专家,15所中外知名院校代表参会。中方与欧方签署《SEEEP 2025路线图》,围绕智能技术在工程教育中的应用和中欧院校合作前景两大专题,以及多个前沿领域平行论坛展开研讨,参会者还实地参观相关场所。期间,各校就合作、师生交流等议题展开磋商,旨在构建工程教育新范式,培养国际化领军人才,深化中欧工程教育共同体合作。

江苏要闻

江苏—非洲高校合作联盟正式成立(点击跳转)

【摘要】10月27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苏州大学承办的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在苏州开幕,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国际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34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名中外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参会,教育部及江苏省教育厅相关领导通过视频或现场致辞,倡导深化国际合作与成果转化。开幕式上正式成立江苏—非洲高校合作联盟,发布十大合作成果,签署多项合作协议,聘任中外双导师。交流周将围绕9个关键领域举办专场活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全球协同创新。

全省科学高中建设暨县域高中振兴现场推进会在无锡召开

【摘要】10月28日至29日,江苏省科学高中建设暨县域高中振兴现场推进会在无锡召开,落实教育部改革部署,明确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交流各地经验做法。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昊出席并讲话,强调两项工作对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其中,科学高中建设需锚定正确方向、完善规划等五项任务,助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县中振兴要破解资源、师资等难题,通过资源扩容、机制改革等探索,促进教育公平,助力乡村振兴。会议含专家专题报告、经验交流及天一中学现场观摩,为全省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明确路径,推动改革成果惠及群众。(来源:江苏教育厅)

南京教师志愿者联盟开展进社区系列公益活动,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

【摘要】近日,南京教师志愿者联盟联合南京市教育局与秦淮区秦虹街道,以“双结对,双促进”为依托,开展进社区系列公益活动的首场活动,走进秦淮区怡馨花园社区。活动围绕“智慧陪伴,守护成长——家庭手机使用管理指南”主题,旨在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为家长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现场,德育名师结合实践案例讲解数字时代亲子关系构建与孩子自律培养,还设置“家庭教育义诊”环节,专家针对家长在手机使用、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个性化问题,提供“一对一”指导。此次活动是教师专业服务社会的体现,也是校家社共筑良好教育生态的实践。联盟后续将持续推进社区家校共育公益活动,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来源:江苏教育厅)

国际前沿

联合国儿基会揭示欧洲与中亚地区暴力侵害儿童问题严峻(点击跳转)

【摘要】10月13日,联合国儿基会发布报告指出欧洲与中亚地区暴力侵害儿童问题严峻。该地区30%儿童遭受家庭体罚,69%受心理虐待,性暴力、校园欺凌(11%)和网络欺凌(15%)等问题同样突出。报告以冰岛“巴纳胡斯模式”为成功范例,提出禁止体罚、强化家庭支持、完善儿童友好型服务等六项建议。目前该地区55国中有38国全面禁体罚,但各国仍需深化儿童保护体系建设,将政策承诺落到实处,切实兑现相关国际公约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

OECD发布数字休闲与学习关系报告(点击跳转)

【摘要】10月20日,OECD发布《有限的学习与娱乐时间:学生全面发展与校外数字休闲》PISA政策报告,基于PISA2018和2022数据,聚焦15岁学生校外数字休闲与学习、福祉的关联。内容显示,1/4学生日均数字休闲超4小时,会挤占作业、体育锻炼时间,导致学业下滑、数字焦虑及厌学;日均2-4小时适度使用则助力数学成绩提升。报告提出规范数字休闲时间、支持弱势家庭学生、鼓励线下活动三项建议。此举为各国平衡学生数字休闲与学习、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引。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5 17:22 , Processed in 0.10566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