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66|回复: 0

[交通法规] 错误打转向灯惹祸?德国法院判定“假信号驾驶者”须负主要责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左转灯一亮、车辆减速,后车以为前方要拐弯,于是准备超车——却没想到前车突然又回到原车道,随即相撞。这样的事故在现实中并不少见。而德国法院最新判例显示:哪怕只是“误导性打灯”,驾驶者也可能要承担主要责任。



这一案例来自勃兰登堡高等地区法院(OLG Brandenburg,案号12 U 68/25),并被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引用作为警示。

案件经过:先左打灯减速,后突然回右
涉事驾驶员原本沿路直行,在左转灯亮起后向左靠拢并明显减速,几乎停下。但接着,他却突然向右猛打方向盘继续前行,与一辆正准备超车的车辆相撞。

双方互相索赔——前车司机辩称,自己只是准备左转,尚未变道;后车司机则认为,在当时情况下,他有权超车行驶。案件最终进入上诉程序。

法院判决:“假信号”构成“表象信赖”
法院认为,前车司机通过打转向灯和明显减速的动作,制造了所谓的“Rechtsschein”(表象信赖)——即让后方驾驶者合理地相信他即将左转。既然如此,前车司机在突然回右时,就负有再次确认安全的义务,否则即属过失。

换言之,错误的打灯行为会让他人产生合理信任,这种“假信号”一旦引发事故,打灯者需为主要责任方。

后车也有过失:超车距离不足
不过,法院同时指出,后车驾驶人虽然有理由相信可以安全超车,但在执行过程中未保持足够的侧向间距,因此同样存在部分责任。

最终判决结果:责任六四分
根据勃兰登堡高等法院的裁定,前车(错误打灯者)需承担60%的赔偿责任,后车(超车者)承担40%。

法律要点提示:

打转向灯意味着“明确的驾驶意图”,随意使用属于误导行为;

驾驶者在改变方向前必须再次确认后方无危险;

后方超车者即使被前车信号误导,也必须保持足够安全距离。

结语:
该判决提醒所有驾驶者:在德国交通法下,错误打灯不仅仅是“习惯动作”,一旦造成事故,法院可认定其制造了“信赖表象”,并据此判定主要过错。正确打灯、谨慎变道,才是避免纠纷的最佳保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5 00:24 , Processed in 0.08603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