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84|回复: 0

美国AI算力驱动下电力设备投资浪潮:A股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8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引言

马斯克在2024年Bosch Connected World会议上直言:“AI和电动汽车的同步增长,都需要电力,都需要电压变压器——这正在制造对电气设备和发电的巨大需求。” 他进一步警告,到2025年,全球将面临电力和变压器短缺。这一预言正在变成现实。

美国AI算力中心的爆发式增长与电网基础设施老化形成尖锐矛盾,推动电力设备投资进入加速期。变压器作为电网升级核心设备,燃气轮机及发电机组作为调峰与备用电源关键解决方案,共同构成需求主线。A股产业链公司凭借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已通过海外订单放量实现业绩显著增长,其中变压器领域金盘科技、特变电工,燃气轮机及发电机组领域东方电气、杰瑞股份等企业表现突出,2025年上半年至三季度收入与订单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w2.jpg

一、美国AI算力格局与电力需求激增

美国AI算力产业已形成"科技巨头主导、芯片厂商赋能、新兴企业创新"的三层格局。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四大科技公司通过持续加码资本开支,构建了全球最庞大的算力基础设施网络。2025年,微软宣布其AI总算力将达到129.6万PFLOPS(约1.3 exaFLOPS),较2023年增长80%,这一数字相当于全球排名前500超级计算机算力总和的1.5倍。支撑这一庞大算力需求的,是每年高达945 TWh的电力消耗,占全球总用电量的近3%。

w3.jpg

电力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对美国老旧电网系统形成巨大压力。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全美70%以上的输电设施已运行超过25年,部分关键变电站设备服役期甚至超过40年。这种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在AI算力中心密集的弗吉尼亚州、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尤为突出,导致电网运营商不得不采取"计算负载转移"等临时措施,将数据中心用电需求转移到电网负荷较低的区域和时段。

二、计算中心的能源解决方案创新

面对电网基础设施限制,美国AI算力公司已发展出多元化的能源解决方案,形成"储能为基础、分布式发电为主体、智能调度为中枢"的新型电力生态系统。

(一)储能系统的规模化应用

电池储能系统(BESS)已成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标配。OpenAI的"Stargate"超算中心部署了200MWh的储能容量,可在电网故障时独立运行8小时。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创新的"柔性算力-电网互动"模式,该系统在2025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累计向电网反馈电力1.2GWh,减少峰时电价支出超800万美元,开创了数据中心参与电网辅助服务市场的先河。

w4.jpg

(二)分布式发电的多元化发展

分布式能源已从单一的燃气轮机扩展到"光储一体+燃气调峰+核能基荷"的多元组合。Meta投资9亿美元建设的600兆瓦太阳能电站,可满足其奥斯汀数据中心40%的电力需求;甲骨文则更为激进,计划建设3座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总装机1吉瓦,预计2029年投运后将使其弗吉尼亚州数据中心完全摆脱电网依赖。

表:美国主要AI公司分布式能源部署情况

公司名称

能源类型

装机容量

投资金额

预计投运时间

供电占比

Meta

太阳能

600MW

9亿美元

2026年

40%

微软

综合能源

5GW

90亿美元

2027年

60%

甲骨文

小型核反应堆

1GW

未披露

2029年

100%

CoreWeave

燃气轮机

300MW

60亿美元

2026年

调峰使用


w5.jpg

三、美国电力设备投资增长

美国电力设备投资已进入高速增长期。2024年私营部门电力设备投资达870.4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6%。这一增长主要由三大因素驱动:电网基础设施老化更换、新能源并网需求激增,以及AI数据中心专用电力系统建设。

(一)变压器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变压器是美国电网升级中最紧缺的设备。伍德麦肯兹分析显示,2025年美国大型电网变压器供应缺口达30%,配电变压器缺口约10%,交货周期从传统的50周延长至127周。这种供需失衡为中国变压器制造商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w6.jpg

(二)储能产业链的全方位渗透

中国储能企业通过"电芯-模组-系统"全链条优势,主导着北美储能项目80%以上的核心组件供应。宁德时代在密歇根州建设的储能电池工厂年产能已达40GWh,供应包括Fluence、Powin等美国头部储能集成商;阳光电源则凭借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其中北美市场贡献了储能业务收入的32%。

燃气轮机作为调峰电源的核心设备,也正成为中国企业突破的重点。

光伏、电芯等系能源作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业内关注、研究很多,本文不在赘述,笔者本次主要关注变压器、燃气轮机等传统能源设备投资机会。

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 AI算力中心的“峰谷用电差”则使燃气轮机调峰需求激增,2025年美国燃气轮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亿美元,年增速超20%。

这种供需失衡为中国企业创造了机遇——国内变压器产品较美国本土价格低20%-30%,交付周期缩短30%-50%;燃气轮机核心零部件凭借高温合金材料与精密加工技术突破,已进入GE、西门子等国际巨头供应链。

四、A股相关上市公司及业绩验证
(一)变压器:电网升级的“刚需品”

变压器是电网输电与配电的核心设备,美国老旧电网更换与AI数据中心专用电力系统建设共同推高需求。A股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海外布局抢占市场:

企业

2025年1‑9月关键指标

技术优势

美国市场策略

金盘科技

AIDC领域收入9.74亿元(+337.47%)

HVDC 800V固态变压器技术

墨西哥基地实现“中国研发+北美制造”

特变电工

对美出口同比增长45%

全电压等级变压器覆盖

与美国电网运营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中国西电

海外收入占比28%

智能变电站集成技术

聚焦加州、德州等算力中心密集区


w7.jpg

(二)燃气轮机与发电机组:调峰电源的“主力军”

面对AI数据中心的瞬时用电波动,燃气轮机以启动快、效率高成为调峰首选,带动整机及核心零部件需求。A股企业在整机集成、关键零部件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企业

2025年1‑9月关键指标

核心产品

海外市场进展

东方电气

燃气轮机订单同比增长28%

G50重型燃气轮机(效率64%)

北美页岩气电站项目落地,出口110国

杰瑞股份

北美燃气轮机订单超1亿美元(+241.6%)

35MW移动式发电机组

设备销售+发电服务双模式运营

应流股份

高温合金叶片收入增长45%

燃气轮机透平叶片

进入西门子、贝克休斯供应链


w8.jpg

(三)业绩验证:2025年中报与三季报的增长信号

美国电力设备需求的拉动效应已在A股公司财务数据中明确显现,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1.收入结构优化:金盘科技AI数据中心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25%,东方电气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收入占比达44.3%;杰瑞股份海外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35%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42%,北美市场贡献显著。

2.订单储备充足:特变电工在手变压器订单超80亿元,足够支撑未来1.5年生产;东方电气前三季度新增订单885.83亿元,其中燃气轮机订单占比36.86%,订单/营收比达1.6倍。  

3.盈利指标改善:应流股份叶片产品毛利率提升至34%(同比+1.8pct),豪迈科技燃气轮机零部件业务毛利率38%(显著高于公司整体25%水平),高附加值产品推动盈利上行。

五、投资逻辑小结与风险提示
投资逻辑小结:

1.需求端刚性增长:美国电网老化(70%设备超期服役)与AI算力中心电力需求(年增30%)形成双重驱动,变压器、燃气轮机等设备需求确定性强。

2.技术壁垒突破:金盘科技固态变压器、东方电气G50燃机、杰瑞股份移动式机组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欧美垄断,国产替代加速。

3.订单能见度高:北美市场长期协议订单占比超60%,A股企业进入国际巨头供应链(如应流股份→西门子、豪迈科技→GE),业绩可预测性强。
需要关注的风险:

1.贸易政策风险:美国可能提高电力设备进口关税或本土化率要求(《通胀削减法案》或提至50%),需关注企业海外生产布局(如金盘科技墨西哥基地、杰瑞股份东南亚组装厂)。

2.成本波动风险:高温合金、特种钢材价格上涨可能挤压利润,应流股份、钢研高纳等零部件企业成本敏感性较高。

3.技术迭代风险:长时储能、氢能发电等新技术若加速落地,可能分流燃气轮机调峰需求。

(正文完)

关于中国电力,可参加往期文章:

国人是如何实现用电自由的?

w9.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3 17:26 , Processed in 0.12922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