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93|回复: 0

AI+教学:温州探索思政素养课堂新样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1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年11月7日,温州市首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改先锋”高端研修项目组第五次研讨活动在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双井头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主办,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为主题,聚焦素养课堂建设,推动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

w1.jpg

教改项目经验交流

Part.01

      活动在教改项目经验交流环节中拉开帷幕。冯仙敏、徐晓琼、曹丽文、胡牡丹四位老师分别围绕“跨学科学习的冷思考”“AI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童真与AI融合的课堂新生态”以及“AI助力情境化教学”等议题展开分享。他们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了AI在提升备课效率、构建本土化教学形态、支持项目化学习等方面的实践路径,并强调教师在技术融合中应坚守育人本质,注重思维引导与情感联结。

w2.jpg

w3.jpg

w4.jpg

w5.jpg

素养课堂课例研讨

Part.02

      素养课堂课例研讨环节,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徐余老师和瓯海区外国语学校邵圆圆老师分别执教《科技力量大》、《变废为宝有妙招》。两节课例充分体现“做中学”理念,展现AI在增强课堂互动、支持个性化学习方面的潜力。

w6.jpg

《科技力量大》

      徐老师执教的《科技力量大》,以“感知科技对生活与观念的影响,激发科学探索热情”为核心探究主题,创新设计闯关集“科技小达人徽章”的趣味形式。首先借助AI助教蒲小英,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搜索的身边科技好物,感知“科技无处不在”;以《长安的荔枝》为切入点,结合智能体与李善德跨时空互动,凸显现代交通高效便捷;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衣、食、住、通讯领域演变,依托触摸衣物、“魔术时刻”等沉浸式体验,深化“科技改变生活”认知;最后借助书本与资料袋阅读,阐释“科技改变观念”。整堂课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落实了核心素养,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热情。

w7.jpg

《变废为宝有妙招》

      邵老师执教《变废为宝有妙招》,设计了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学的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在课前小调查中感知生活中的垃圾;课堂中,围绕“垃圾从哪儿来”“垃圾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处理垃圾”三个问题展开研究,体会垃圾暴增以及危害;课后的环保宣传,提升学生社会公德、友爱互助、担当精神等核心素养。这堂课利用豆包、问卷星、希沃等软件打造智能助学系统,营造智能学习环境,链接真实儿童生活,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努力构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

项目组智能体构建探索与思考

Part.03

      在互动讨论与教学反思后,市教研员金哲谊老师以“项目组智能体构建探索与思考”为题作总结发言。他指出,AI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思维发展的催化剂,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自主思考—AI反馈—反思重构”的学习路径,避免技术依赖导致思维惰性,真正实现“AI为人所用,而非人被AI所累”。

w8.jpg

      本次研讨活动系统梳理了AI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多元应用场景,从备课、授课到评价,从情境创设到行为引导,展现了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探索AI赋能下的课堂转型路径,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走向更智慧、更人文、更实效的新阶段。

w9.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1 06:32 , Processed in 0.12247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