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2|回复: 0

[关税] 农业贸易新路径,韧性与绿色并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频发、极端天气增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农业体系既承受着供应链波动与国际秩序变化的压力,也迎来区域合作深化与产业链升级的机遇。构建稳定包容的国际贸易体系,成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01
当前形势
当前,全球粮食供应链脆弱性凸显,保障关键农产品供给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迫在眉睫。短期内,各类危机引发的出口限制、囤积行为加剧了粮食安全危机,WTO规则成为关注焦点;长远来看,这些挑战也暗藏发展机遇。WTO正推动公共储备、国内补贴等议题谈判,助力发展中国家充分受益。中国农业国际贸易仍面临多重挑战:农产品进口品种和市场集中化明显,多元化进程亟待加快;农业“走出去”产业链偏短,话语权不足;关键海运航线脆弱,运输中断风险不容忽视。

02
农业贸易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农业已成为农业贸易核心趋势。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对农产品的环保、低碳要求持续提高。韩国推出 “公益型直接支付制度”,补贴农民开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实践,还建立低碳农牧产品认证制度;欧盟碳边境法案和零毁林法案重塑贸易格局,要求相关农产品需证明非来自毁林风险区,这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提出更高要求。发展绿色农业,既是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应对全球变局,需各国携手构建协同共赢的农业贸易生态。中国正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制机制,出台稳产保供政策,为各国农业贸易合作提供新机遇。业内建议共筑包容共享的贸易规则体系,共建韧性强劲的农业产业链,共促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贝宁等国家呼吁以信任和平等为基石,打造更稳定、高效、公平的贸易体系,唯有合作团结才能实现共享粮食安全。

03
企业采取的措施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实践。面对国际竞争,中国粮食加工行业需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与产品品质,从科研创新入手培育品牌影响力。同时,企业需加强节能减排,开展农产品碳足迹认证,主动适应绿色贸易要求;政府应加大绿色农业技术研发投入,推广生态农业、精准农业,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沟通,积极参与国际农业贸易规则制定。

结语
在“再全球化”时代,农业贸易发展离不开韧性构建与绿色转型的双轮驱动。通过规则协同、技术创新、合作共赢,全球农业将逐步突破困境,实现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为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坚实的农业力量。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2 04:00 , Processed in 0.09244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