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162|回复: 1

京城惊现大规模“宦官墓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3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不同朝代的宦官墓葬群惊现京城,共探明古墓葬179座,出土文物200余件。如此规模的宦官墓在北京出现实属罕见。

  墓葬来自不同朝代,明代宦官墓数量最多

  今年3月,石景山射击场在进行改扩建工程,施工人员发现了一处墓葬,考古工作人员从4月15日开始了持续1个月之久的勘探。5月15日,考古人员向外公布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此处共探明不同朝代的宦官古墓葬179座,其中发掘唐代古墓1座、辽金时间砖室墓7座、元代砖室墓2座、明代石条墓24座、土圹墓2座。出土文物达200余件,包括明代云鹤图案的青花瓷罐、雕刻有花和龙的玉带,另有明嘉靖、万历、天启等时期的铜钱3500余枚。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朱志刚表示,北京地区此前也发掘了不少太监墓,但像这次发现如此众多、排列如此整齐的墓葬群还是首次。专家在对墓的构造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墓葬群以明代中后期墓为主。

  在古代,并非所有的宦官都能被埋葬,传说只有拥有很高权位的宦官才能享有这样的厚待,为何此次发现以明代墓葬居多呢?

  据《正说明朝三百年》记载,明初,宦官是很不得势的,宦官的权力跌入了历史低谷,不仅不得干预朝政,与官吏交往,甚至连置产业的权力也没有。朱元璋对宦官限制极严,曾立下规章制度,不许宦官读书识字,不许宦官兼任外臣文武衔,不许穿戴外臣所穿戴的冠服,品级不得超过四品等,还在宫门上挂了一块高3尺的铁牌,上面刻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曾有一位做镊工的老宦官,服侍朱元璋几十年了,有一次说话时没有注意,谈到了朝廷政务,朱元璋立即把他打发回老家种地了。

  不过,宦官的数量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在“靖难之役”中尚未燕王的朱棣任用宦官,委以权力,又在其围攻南京时,与宫内的宦官里应外合取得了胜利,登上了皇帝宝座。此后宦官的势力再次起来,明代的宦官用事之久,握有的权力也极大,在宦官史上都属罕见。因此,此次发现的墓葬群集合大量明代宦官墓便有了一个合乎逻辑的原因。

  金盒子里藏着“宝”?

  在发掘工作其间,不仅确定了这是宦官墓葬群,还挖掘到了一个宦官地契。地契上记载,当时宦官购买此块地的一些相关情况,但一些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现场留守的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在墓葬中还挖掘出了一个金盒子。金盒子里装的很可能就是宦官的“宝”。

  相关资料记载,自愿阉割者被切下的阴茎,俗称为“宝”,通常情况下,刀子匠会把这东西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被阉割者无权要回。刀子匠会对其简单包装,一般是放入“升”中,用大红布包好,放置在室内高处,称为“高升”,借喻被阉割者步步高升。被阉割者发迹后,赎回自己的“宝”称为“骨肉还家”,这也是被阉割者一生中最重大的喜事,其仪式隆重异常。

  通常情况下,人们只知道,宦官死后,他的“宝”是要同身体一起入土为安的,他们希望自己到另一个世界能够恢复男人的本色。但是除此之外,被阉割者的“宝”被保存下来,原因还包括,宦官在升级时以证明阉者身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验宝”,另一方面就是与中国传统有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一直深埋人心,宦官作为刑余之人已属不孝,不能传宗接代更属不孝,所以“宝”被加以保存,死后将“宝”随葬,也算是一种补偿。

  但朱志刚表示,此次发现的金盒子与宦官的“宝”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些墓葬中并没有发现宦官的生殖器。其所谓的金盒子实则是藏传佛教的随身佛殿———嘎钨(嘎钨在喜玛拉雅山流域附近之国度如西藏与尼泊尔等地区的一种特殊精致的金属制盒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墓主身份仍未大规模查明

  在这些墓葬中,考古工作者还在一个石墓中发现了一个墓志,上面记载着一位“杨”姓宦官。被称为“杨寿星”,这位杨寿星17岁进宫,从万历到明末先后服侍了四朝皇帝。除此之外,其他的宦官都没有发现更能表明身份的记载。

  ■相关链接

  中国古代宦官

  病老丧葬制度

  宦官年老有病,多退居京城内外各寺庙,供给柴米、冬衣、靴料,以享天年。宦官供职内廷期间,如果患病,可以到“安乐堂”就治,病愈后销假,继续供职。如果病故,则由内官监给棺木,由“惜薪司”给焚化柴,抬至“净乐堂”焚化。地位较高的宦官死后,可以特旨赐葬,并建造碑亭享堂。

  ■相关发现

  为何最大的

  一座墓是空墓?令人惊奇的是,在发掘中发现的最大的宦官墓,竟然是空墓。从墓的规格看,是这个墓群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墓穴,有前后两室、墓门、棺床。墓主人生前应该是位高权重,但不能确定其身份。从发掘的情况看,墓主人并没有被葬在这里。目前这座墓已经整体搬迁至位于田义墓的宦官文化陈列馆。待雨季过后,考古工作人员将在田义墓区附近,把这座古墓进行原貌修复。其余墓葬中的所发现的陶罐、金盒、玉带、铜钱等,都已经被文物部门运走。

  现场,只剩下一些留有棺床的墓葬,其中有土坑、有砖墓也有石墓。但多数都是土坑,在一座石墓的石条上,记者发现,墓葬中仍然留有盗墓的痕迹,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石条上仍然留有盗洞痕迹。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一些墓葬,已经被盗墓者翻烂,墓里的一些陶罐也成了碎片。在墓的上面,考古工作者还找到了两个石刻装饰物,至于是否为盗墓者随手丢弃的,目前还不得而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剩下的墓葬也将就地掩埋保护。发掘的文物经市文物研究所研究后将被送到首都博物馆收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0 20:57 , Processed in 0.08469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