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8-1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忆往昔“霸王”短暂的一生
新的研究数据表明,霸王龙的平均寿命只有16.6岁,也就是说很少有霸王龙能尽情享受性成熟期的“美好时光”。当一头正处于生命顶峰期的霸王龙在同性残杀或是“斋戒”孵卵中倒下时,它脑中闪过的一生也许是短暂的,但却是平静多过风浪。幼年的霸王龙在2岁到13岁进入青春期之前,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因为,这个时候的霸王龙已经长成了“王者”身躯,而且又具备良好的听觉、嗅觉和攻击能力,它可以轻松的获取食物,或是躲避可能的攻击。对它们来说,灾难性的日子也许就是两岁之前还未“称王”的日子。那时幼小的霸王龙,要独自存活实在不易。既要忍受饥饿,又要躲避其它恐龙或生物的攻击,结果只有70%的幼龙成功度过这段挫折期。
专家连线
在回顾了霸王龙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后,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者,同时也是恐龙研究专家,格雷戈里·埃里克森,他从群体生物学的研究角度解答了霸王龙“难过情关”的问题。
北京科技报:为什么对霸王龙来说,恋爱是个危险的游戏?对于公恐龙还是母恐龙来说,哪一方危险系数更大?
埃里克森:因为当霸王龙进入性成熟的年龄,它们的死亡率也增加了。就是对一些现存的动物来说,争夺配偶和交配领域的打斗也会让它们伤痕累累。雌性动物因为要获得足够的能量储备来哺育后代而面临生理压力。同样,许多食肉恐龙在孵卵时,也必须有一段时间的斋戒期。我认为公恐龙和母恐龙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北京科技报:在其它的爬行动物或哺乳动物的性成熟期,也存在焦虑和打斗,为什么霸王龙面临的危险足以造成如此之高的死亡率呢?根据你的最新研究结果,霸王龙的平均寿命只有16.6岁,而在2岁到13岁期间,它们却过着十分舒适的生活,你认为之前的舒适和后来的危险有着怎样的关系?
埃里克森:一旦幼恐龙长到2岁时,它们就会像其它的食肉动物一样庞大,因此它们的死亡率也就降低了。而由于我上面提到的原因(争夺配偶和交配领域、青春期焦虑等),这些幼龙在进入性成熟期的时候,死亡率又增加了。
北京科技报:作为陆地上最大的食肉恐龙以及自然中的“强者”,我们如何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来解释霸王龙的青春期坟墓?
埃里克森:只要少数的幸存者(适者生存)最终交配,那么它们的后代也就有机会存活下来,“香火得以延续”。
背景知识
霸王龙,又名暴龙,学名Tyran-nosaurs Rex的意思是暴君蜥蜴,肉食性恐龙中出现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孔武有力的品种。霸王龙可能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陆生肉食动物,六千五百万年前灭绝, 结束在白垩纪。霸王龙分布很广,其骨骼化石在北美西部北及阿尔伯它,南及新墨西哥均有发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