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1-6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块神秘的田慢慢湮没在荒草中,成了一块让人谈之色变的鬼田,也成了老罗的一块心病。
18年后的今天,老罗约上几个朋友,组建了一个调查组,决心捉到水鬼,把这事彻底查个水落石出。
这时,一个神秘人出现了。他就是当地的大巫师——贝玛。平时,贝玛和其他哈尼人一样,也要下田劳作,但是,他们同时也是当地的医生和宗教祭祀者,哈尼人相信这些贝玛,拥有着平常人所没有的力量,因此,对他们一向又敬又怕。
就在几天前,贝玛祭起了鸡卦,在这种古老的仪式中,贝玛发现了一个让他难以置信的征兆。他决定把这个信息告诉调查组。
老贝玛找来几块鸡骨头,撒在地上,并开始念念有词,突然,贝玛停了下来,开始仔细检查鸡骨的纹路和现状,他看到了一个不祥的卦像。贝玛警告,调查也许会带来更大的灾祸,因为,山神震怒了。在元阳县,哈尼族的少数民族同胞有很多神秘的习俗和忌讳,其中冒犯了神灵水鬼,会导致严重后果。当年病倒的村民,也是多亏老贝玛做法招魂,才得以保全性命。
血淋淋的警告给老罗的调查蒙上了一层阴影。
可老罗并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把几种可能性罗列了一下后,老罗感到很乐观,他自信地认为,用不了几天,就可以把这个幕后水鬼给揪出来。
黑名单上的第一号嫌疑对象就是---喀斯特地质。
喀斯特,是当水流过石灰岩地区时,产生的地质溶蚀现象。这种地质条件下,水很容易就会顺着石缝中的通道流走。因此,假如水是突然消失的,没准就是喀斯特地质捣的鬼。
就在这个时候,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史军超教授,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
史军超:元阳有喀斯特地貌的,我们讲的那个观音山那个地方,就是它我讲的(阿罗伯)那个东观音山的那一片地区,几乎就是喀斯特地貌。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地的水利局长却给了老罗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水利局长张世华:一般在喀斯特地貌当中呢,梯田就少了,水也相当少,不用说梯田灌溉,乃至这个人畜饮水的困难也相当大。
在当地人心目中,元阳县即使有,也只是在很小范围内存在这种地质地貌,要不,几十万亩梯田早没水了。而鬼田周围的几块梯田,当年都是波光粼粼,如果出了问题,它们似乎同样难逃一劫。
调查组立即赶到攀枝花乡,经过实地考察证实,那个地区,历史上从未发现过喀斯特地质。老罗对喀斯特地质的猜测只能放弃。
调查组一开头就碰了个钉子。但大家马上把眼光又盯上了第二号嫌疑对象---人。
当年,是否有什么人在暗中搞破坏呢?因为只要一个小小的缺口,就足以让这块梯田中的水,一夜之间流得干干净净。
那么这个神秘的破坏者究竟是谁呢?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老罗走访了当年的现场调查者,但是,他却得到这样的答复——田埂没有受到任何破坏 。
那个地区当时基本没有人工抽水设施.假如不是采用挖开田埂放水的方式,那么一夜之间,要把一块梯田中的水排光,光靠肩挑被驮,也要耗费很多的人力,并且场地中也必然留下大量脚印。这样的破绽根本无法瞒过当时现场勘测的调查员。因此,人为破坏也被打上了一个问号。
调查组决定换个思路,从梯田水的来源入手,也许可以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元阳县现有梯田面积近20万亩,有些地方的一座山坡上,梯田最高级数甚至可以达到惊人的3000多级。对于如此庞大的梯田群而言,水的作用至关重要。老罗考虑,只要把水循环这个问题搞清楚,也许能发现其中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从而一举破解水鬼之谜。
但是,没有任何水库,甚至是蓄水池,那么,处于云贵高原上的高山梯田中的水从何而来?梯田中的水为何保持从不干枯?对于这个问题老罗也是一肚子疑问。
一个特殊的自然现象引起了调查组的注意,那就是当地极其多的云雾天气。
张世华:元阳一年365天在180天左右都是雾的。
而云雾在元阳就大有名堂了。
卢朝贵:小河里面的水流到红河谷以后,变成水蒸气,形成茫茫的云海,往山上漫,往山上飘了以后,被山上的草木吸纳了以后,就释放出水。
高山上茂密的森林收集了降雨,流入哈尼人修建的环山沟渠;渠水由高山流下,灌入梯田,层层下注,最后又注入河流。就这样,哈尼人连水车都很少用,就居然让大自然帮助自己实现了对水的空间搬运,完成了梯田的水循环。
本以为搞清楚了梯田的水循环,这时,贝玛却把调查组带到一个地方,眼前出现的画面让老罗大吃一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