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ionysos615

[神州大地] 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 (转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9-4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中原的军事地理形势

第一节 合天下之全势

自古兴衰更替,天下之全势必取决于中原。进取天下,中原为必争之地;安定天下,中原为控御中枢。天下统—,形势集中于中原;天下分裂,形势分散于四方。从治到乱,形势由中原分散四方;从乱到治,形势由四方汇集中原。治乱兴衰固然不全由地理因素决定,但在地理上体现出的轨迹却是这样的。  
  中原可以合天下之全势。中原处四方之中,为四方联系的枢纽,由中原趋周围地域,由周围地域趋中原,都很便捷。中原有事,必影响四方;四方有事,必波及中原。  
  在任何全局性的角逐中,中原都是必争之地。只有中原才是真正逐鹿问鼎的竞技场。只有中原四通八达的地理条件,才能获得控御八方的形势。必中原安定,四方才可能安定;若中原纷乱,则四方形势必致散裂。不经营好中原,则无以问鼎天下;不经营好中原,则无以谋天下之长治久安。  
  但天下纷乱之初,因为中原四面皆可受敌,四方分崩的离心力足以撕裂中原形势,而使中原成为一个动荡的交汇之地。动荡的洪流足以冲毁任何据守中原的努力。此时,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者易,而据中原四战之地者难。  
  天下纷乱之时,中原每成群雄逐鹿的局面。然而,逐鹿虽在中原,但真正能参入逐鹿的群雄,多不起于中原,而起于四角。先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因天时,据地利,得人和,从容经营,积累力量,往往能成就一方霸业。不过,这只是在完成积累阶段,若要统一天下,则必须于积累阶段完成之后进取中原决于对中原的经营。  
  在从治到乱、从合到分的阶段,据中原四战之地者常难,而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者常易;而在从乱趋治、从分趋合的阶段,只有走出四角争中原者才有机会争天下,若仍固守一隅,则终难摆脱偏霸局面。  
  秦、西汉和唐都是以关中为基础进取天下。秦自商鞅变法之后,经数世的积累,到昭襄王时,已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但秦屡攻齐、楚,而获利不大。范睢入秦,建远交近攻之策,范睢认为:“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 [ 注:《史记》卷七十九范睢传 ] 秦用范睢之谋,大大加快了东进的步伐。杜牧作《罪言》,以秦得韩为“折天下脊” [ 注:《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六 杜牧传 ]。西汉统一天下,大抵循秦之故辙:其根基在关中,扩展在两翼,而决战在中原。唐起于河东,先入据关巾,抚定关陇之后,即出关攻王世充,争河南。李世民攻洛阳之战,一举歼灭王世充和窦建德两支势力,北方粗定。  
  东汉刘秀则开创了由河北进取天下的先例:刘秀先据河北、河内作为根基,次取河南,据洛阳,立以为都。然后,遣将四略,东平张步、董宪,南定秦丰、田戎,西灭隗嚣、公孙述,北扫彭宠、卢芳,统一天下。  
  西晋和隋都是以北方平定南方而统一天下,他们所凭的基业却都因袭了前代的成资。西晋灭吴而统一天下,其基业因袭了曹魏时期积累下来的成资。曹操据中原,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统一北方,为西晋日后统一天下打下基础。隋灭陈而统一天下,所因袭的成资却可由北周一直追溯到西魏。西魏宇文泰在东魏高欢两攻关中不利之后,即反守为攻,出关争河南,双方多次激战于洛阳一带,后又趁侯景叛东魏之机,夺占河南大部土地;至北周时,双方又多次激战于洛阳一带。  
  明朝朱元璋开创了由东南进取天下的先例。朱元璋据有金陵,西平陈友谅,东灭张士诚,平定江南,然后北伐元朝,先攻山东,由山东包卷河南,直抵潼关,控制中原之后,再才北上攻大都,驱逐蒙古势力,统一天下。  
  进取天下之日,中原为必争之地。天下既定,控御四方,安定四方也取决于对中原的经营。我们可从历代都城的建置来看它们对于中原的重视。  
  西汉立都关中,却以三河(河南、河内、河东)与弘农俱属司隶校尉部。司马迁说:“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 [注:《史记》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 ]汉文帝时,又按贾谊的策划,增强地处中原的梁和淮阳两大封国,以备东方同姓诸侯王。按贾谊之议,“梁足以捍齐、赵,淮阳足以禁吴、楚。” [注:《汉书》卷四十八 贾谊传 ]  
  东汉定都洛阳,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南阳为南都。三京成鼎足之势。  
  曹魏也定都洛阳,但立五都之制,以谯(今亳县)为先人本国、许昌为汉之所居、长安为西京遗迹、邺为王业本基,均建为陪都,与洛阳一道,号为五都。实则谯、许昌、长安和邺城分峙洛阳四面,足以控御四方。曹魏还根据三国鼎立的形势,营合肥、襄阳、祁山为重镇,对抗吴、蜀。魏明帝曾说:“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必破之三城之下。” [ 注:《资治通鉴》卷七十二 魏纪四 ]  
  隋、唐都立都关中,但都以洛阳为东都。隋炀帝时,还环绕中原腹地挖长堑以备御东方,长堑“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今新乡东北),渡河,至俊仪(今开封)、襄城,达于上洛,以置关防。” [ 注:《隋书》卷三 炀帝纪 ]唐代陪都之制变易颇多,大抵前期以长安、洛阳为东西二京,后期又曾以长安为上都,洛阳为东都,凤翔为西都,江陵为南都,太原为北都。  
  五代、北宋立都中原,也都设陪都之制。后梁以开封为东都,洛阳为西都;后唐以洛阳为洛京,长安为西都,太原为北京;后晋以开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后汉和后周也都设两京之制,同于后晋;北宋建都前期同于后周,以大梁为东京开封府,洛阳为西京河南府,宋真宗时又建宋州(今商丘)为南京,宋仁宗时又建大名府为北京,号为四京。  
  明初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府为北京,凤阳府为中都。迁都北京后,以北京为京师,南京为陪都,中都仍不变。  
  大抵立都关中时,必资河南以控御东方;立都河南则本身就是一种“中天下而立”的气势。洛阳和开封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秦观曾经说过,“长安四塞之国,利于守;开封四通五达之郊,利于战;洛阳守不如雍,战不如梁,而不得洛阳,则雍、梁无以为重,故自古号为天下之咽喉。夫据洛阳之险固,资大梁之沃饶,表里河山,提封万井,河北三郡,足以指挥燕赵;南阳、汝宁,足以控扼秦楚;归德足以鞭弭齐鲁,遮蔽东南,中天下而立,以经营四方,此其选矣。” [注:《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 河南一 ]  
  经营中原以维系四方,控御四方,这只是一个帝国体系的经营中枢,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在由中枢向四境的层层辐射中,对于那些潜在着不安定因素的地域仍当作重点的防备。如秦、西汉立都关中,匈奴已成北方最大隐患,秦、西汉遂致力于肃清陇西、河西,重戍河套、渔阳、上谷;立都河南,对于关陇、幽燕这些形胜之地则必严加控制。如曹魏定都洛阳,立五都之制,还根据三国鼎立的形势,置合肥、襄阳和祁山为重镇。  
  如果是分裂的潜在因素并未完全消弥,真正的统一并未完全实现,四境之患依然存在,那么,中原四面受敌的隐患便也一直存在。此时,问题便已超出地理上的经营措置。如五代、北宋均立足于中原,但这几代政权并未完全统一天下,政权频繁更迭,很不稳定,因而先受制于山西,后受制于河北。  
  还是在唐末,割据山西的李克用便一直是朱温在北方的最大劲敌,朱温直到建立后梁政权也未能平定山西。后梁立足河南,一直为山西所扰,并最终为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的后唐政权所覆灭。后唐末,石敬塘又据山西起兵,并引契丹兵入援,后唐遂重蹈了后梁的覆辙,也亡于起自山西的势力。自后晋失幽云十六州之后,河北国防险要丧失,河北形势实已残破,立足中原的政权便一直受到自河北而来的塞外游牧民族的侵逼。后晋与契丹交恶,契丹铁骑南下,后晋很快灭亡。北宋时,河北受辽侵扰,关陇受西夏侵扰,西南还有大理政权,四境之患并未根本消弭,北宋的积贫积弱与之有很大关系。像上述的这几种情况,地理上的经营措置只能是稍挽其颓势,而不能作根本的解决。

第二节 中原山川形势

中原处四方之中,就中原本身的地理形势而言,大体上可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西北三川河谷、西南南阳盆地、东南淮河上游、东北河内地区。这四个区域分别凭借不同的地理条件,面对四个不同的方向,显示不同的战略意义。(见图4—2—1)


一 三川河谷

  三川河谷低地在河南西北部,处中条山、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和嵩山之间,由黄河、伊河和洛河三条主要的河流冲积形成。洛阳城即位于其中。三川河谷三面阻山,只有北面稍嫌敞开,不过,黄河横亘,作了一定的弥补,也差不多算是山河四塞。  
  三川河谷所凭借的地利既有上述诸山脉的环绕形成险阻,又有河流上下周流,作为与外部联系的途径。洛阳周围的关隘大都是依这些险阻而立。潼关拒其西,扼崤函之险;虎牢阻其东,扼嵩山北麓与黄河之间的通道;伊阙(今洛阳龙门)阻其南,扼嵩山与熊耳山之间伊河河谷通道;孟津阻其北,扼黄河渡口;另有广成关(今临汝西)控制由汝河方向来的通道,轘辕关(今巩义西南)控制由颍河方向来的通道。这些关隘营建于不同时期,历代废置不一,时有变迁,但它们控扼之处却足三川河谷周围的险阻。  
  利用三川河谷的山川险阻,在洛阳周围众建关隘、置兵戍守,以东汉末年的八关校尉为最典型。八关为:函谷、广成、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平津。(见图4—2—2)  
  周人经营洛邑,即是看重三川河谷的地理形势。周武王对周公说:“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伊洛。” [ 注:《史记》卷四 周本纪 ] 成王时,周公复营洛邑,说:“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 注:《史记》卷四 周本纪 ]

战国时,张仪相秦,一直有向河南三川河谷方向扩展的观念。他曾建议秦惠王伐韩,说:“亲魏,善楚,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 [ 注:《史记》卷七十 张仪列传 ]秦武王即位后,他又建议秦武王伐韩:“……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毋伐,以临周,祭器必出。挟天子,按图籍,此王业也。” [注:《史记》卷七十 张仪列传 ] 这一观念对秦武王的影响很大。张仪死后,秦武王对甘茂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 [注:《史记》卷五 秦本纪 ]于是有了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甘茂攻韩宜阳之战,秦占领宜阳,打通了通往中原的三川通道。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则更扩大了秦在中原的势力。  
  三川河谷处长安与开封之间,洛阳位于其中,为东、西之间往来的重要通道,在东、西关系中地位尤其重要。立都关中,往往籍三川河谷为控制东方的前沿;立都河南,则往往藉三川河谷以衔接东、西。故秦观言“洛阳守不如雍,战不如梁,而不得洛阳,则雍、梁无以为重。”  
  利用三川河谷的地理形势以歼强敌的典型战例是刘秀击降赤眉军之战。时东汉已定都洛阳,并已先后遣邓禹、冯异入争关中;赤眉军先已入据关中,有众二十余万,邓、冯二人历经苦战,亦不能定;但赤眉无粮,刘秀料其必将东出,遂在三川地区作好将其歼灭的部署,并戒邓禹等勿与赤眉争锋。建武二年(26年)十二月,刘秀遣破奸将军侯进等屯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屯宜阳,以截击赤眉东出之路。刘秀敕诸将曰:“贼若东走,可引宜阳兵会新安;贼若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阳。” [ 注:《资治通鉴》卷四十 汉纪三十二 ]关中的冯异领悟刘秀这一部署的要点,他对邓禹说:“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邀)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 [ 注:《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 ] 冯异在崤山底下挫败赤眉军,驱其东走。赤眉军东走宜阳,忽见汉军严阵以待,惊震不知所措,遂降。  


二 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处于秦岭西麓、伏牛山、方城山、桐柏山、大洪山和鄂西北山地之间,由汉水支流丹江、淅川、唐河、白河等河流冲积形成。  
  南阳盆地象是关中、汉中、中原与湖北四者之间的一个旋转门,四面都可进入,四面都可出击。以盆地腹地为中心,向西沿汉水干流上溯,可以进入汉中地区;西北入武关可进入关中;由襄阳下汉水则可进入两湖地区;由淅川河谷上溯可入伊洛河谷;其东面山地罅漏甚多,可以透入中原腹地。  
  对于南阳的这种地理形势,李纲曾有很好的论述。他说:“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 [ 注:《宋史纪事本末》卷六十 李纲辅政 ]李纲所论是着眼于南宋抗金作战的形势所需,但对南阳盆地的地理形势及其与周围地区的位置关系透析甚深。  
  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些地域的地位会有所变化,但南阳地区的地位一直都很重要。春秋战国时期,南阳盆地的方城山、汉水本是楚国赖以对抗北方诸侯的国防险要。战国时期,秦据武关,攻取南阳盆地之后,这里遂成了秦胁楚、攻楚的一个前进基地。秦末,刘邦下南阳、入武关,率先入关。楚汉战争时,双方在成皋一带相持,汉军形势吃紧,刘邦也曾由武关出宛、叶,吸引楚军南下,减轻成皋一带的压力。七国之乱时,也有人提议由江汉趋武关,入攻关中。王莽时,刘伯升、刘秀兄弟起于南阳,昆阳一战,击破王莽主力。东汉末,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曹操提议袁术率南阳之军,屯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曹操平定北方后,略取荆州,即由南阳下襄阳。三足鼎立局面初成后,关羽则曾试图攻襄阳以趋宛、洛。东晋时,桓温北伐,先自襄阳入武关,进抵灞上,震动关中;后又自襄阳北进,在伊水北岸击败羌人姚襄,收复洛阳。刘裕北伐后秦,自荆襄北上之军入南阳后兵分两路:一路趋伊洛从南面进攻洛阳,一路入武关牵制关中秦军,配合潼关正面的进攻。刘宋元嘉北伐,也曾循刘裕旧辙,遣军由襄阳经南阳北上,入三川河谷,攻弘农、潼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不久,便一再亲自统兵攻取南阳、进趋襄阳。东西魏对峙时,东魏高欢发军三路攻关中,遣高敖曹率军山南阳入攻武关。唐初,朱粲割据南阳,唐击破的朱粲,并由此南下平定了割据荆州的萧铣。宋金对峙时,岳飞自襄阳北出,收复颍昌、郑州、洛阳等地。金海陵帝南侵时,吴拱先是固守襄阳,后又由襄阳北出,向河南发动反攻,连复新蔡、蔡州、邓州等地,以牵制从淮河方向南侵的金兵。蒙古攻金,拖雷率军从南宋借道,由汉中出南阳以趋汴京。蒙古攻南宋,中路军往往自南阳而下荆襄,后更不惜以五年的时间攻襄阳,以动摇南宋国防根本。  
  前面章节中也已说过,从全局的角度看,南阳盆地具有东西伸展、南北交汇的特点。无论是在南北之争还是在东西之争中,南阳都处在其对抗的前沿。  
  南北对峙之际,南方对抗北方的军事防御线通常从东南的长江入海口向西延伸到甘肃的东南部,南阳盆地南部的襄阳便处于这条漫长防御线的衔接枢纽的地位。襄阳和南阳这两座重镇代表了南北双方在这片地域内利害关系的对峙和胶着。北魏与南朝在南阳与襄阳之间的角逐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南阳盆地在南北关系中的地位。南北对峙时,南北双方往往各据襄阳和南阳而分享南阳盆地。  
  在东西之争中,南阳盆地又是关中与东部地区之间的交争之地。潼关地势险要,犹如关中的正门,武关之险不及潼关,且距长安路途偏远,犹如关中的侧门,山三川河谷入攻潼关较难,而由南阳盆地入攻武关较易,故东部势力入攻关中,多不忽视由南阳入武关这条途径。由关中东出,出潼关即进入三川河谷,出武关即进入南阳盆地,三川河谷空间较小,易于陷入胶着的对峙,而南阳盆地空间较大,可以纵横四出,而鲜有陷入僵局者。因此,无论是入攻关中,还是自关中东出,南阳盆地都是一片富有吸引力的地域。

三 淮河上游

  河南东南部地区为平地地形,比较松散,其所凭恃的地理条件主要是淮河上游及其支流。大别山以北,黄河以南,自北向南,依次有汴河、涡河、颍河、汝河等淮河支流及淮河上游主干等河流成扇形展开。这些河流的源头都深达中原腹地,下流汇入淮河,又经邗沟而通长江,因而起着沟通南北的作用。南北相争,这些河流每为战守之资,双方都可藉这些河流为运输线。  
  南方在这些河流下游与淮河主流的交汇处如颍口、涡口、清口等地形成了寿阳、钟离、泗州、淮安等重镇,这些重镇既是南方赖以抗击北方的据点,又是进图北方的前进基地。北方在这些河流的上游也形成了一些重镇。自北向南,依次有开封、商丘,分据汴水之上下游;亳州,据涡河上游;项城、淮阳,分据颍河南北;汝南,据汝河上游;信阳,既据淮河上游,又南倚大别山,扼武胜、平靖、黄岘三关。  
  古代汴水河道变迁颇多,但在南宋以前,其南通淮河这一个方向是不成问题的。西晋时,王濬率楼船自益州东下攻吴,杜预曾写信鼓励他直捣建邺以灭吴,然后,“自江入淮,逾于泗汴,溯河而上,振旅还都,亦旷世一事也。” [ 注:《资治通鉴》卷八十一 武帝太康元年 ]根据杜预书信中所提示的线路,王濬水师可由建邺直驶洛阳,可知汴、泗二水藉淮河而连通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隋炀帝开大运河,也利用了汴、泗二水。北宋大体统一南北,立都开封,对开封周围包括汴水在内的河渠运输系统的经营尤其重视。宋室南迁之后,汴河水道才渐渐荒废。黄河改道南流后,汴河水道遂不复存其旧貌。  
  开封在战国时为魏都,张仪说魏哀王曰:“魏地四平,诸侯四通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限。梁之地势,固战场也。” [ 注:《史记》卷七十 张仪列传 ]楚汉间,郦食其说汉王曰:“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 [ 注:《史记》卷九十七 郦食其传 ]开封成为定都之地,一个有利的条件是它便利的河渠运输系统。开封地近黄河、汴水,周围又多人工河渠,建都于开封的王朝,又都很重视开封周围河渠的疏浚,南宋以前,开封一直是南北水运系统的中心。  
  商丘在战国时为宋国,两汉时为梁之封国,唐以后,又称归德府或宋州。汉文帝时增强梁和淮阳二国,广其封地,使“梁足以捍齐、赵,淮阳足以禁吴楚”。[ 注:《汉书》卷四十八 贾谊传 ]七国之乱,梁王坚守睢阳(即商丘),牵制叛军西行,使周亚夫得以袭其后路,击破叛军。“安史之乱”时,唐张巡、许远守睢阳之战也显示出睢阳在南北大局中的地位。叛军南下河南后,主力西进,另遣一部围攻睢阳。张巡、许远力战死守,守城极为艰难,左右谋弃城而去。二人谋曰:“睢阳,江淮之保障,若弃之去,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 [ 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 唐纪三十六 ]时北方残破,唐廷及平叛诸军的补给都依赖江南地区,张巡、许远守睢阳,阻遏了叛军向江淮方向深入,保证了江南的完整。  
  自汴、泗南下,可趋泗口,略淮东方向;自涡、颍二水南下,可趋涡口、颍口,略淮南方向。在涡水、颍水上游,有亳州、睢阳、项城等军事重镇、曹魏黄初五年(224年)八月,魏主曹丕亲御龙舟,率水军自许昌循蔡水、颍水,入淮水至寿春,九月,至广陵,临长江,将以伐吴;次年,曹丕又亲率大军自涡水入淮而至广陵。曹魏正始四年(243年),司马懿为巩固江淮防线,以为攻守之资,欲广田蓄谷杨、豫间,使邓艾行视淮河南北。邓艾巡视陈(淮阳)、项(项城)以东,至寿春,上表建策曰:“昔太祖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出征,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今淮北屯二万人,淮南屯三万人,什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岁丰常收,三倍于许。如此,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 [ 注:《三国志》卷二十八 邓艾传 ]司马懿行其策,在淮河南北大兴屯田,还根据邓艾的建议,广开河渠,以增灌溉,通漕运。自是以后,资食有储,而无水害,且每逢东南有战事,大军泛船达江淮,为以后西晋灭吴打下了基础。前秦苻坚伐东晋,苻坚亲至项城以督军,苻融率前锋径抵颖口而临寿阳。唐建中二年(781年),魏博节度使田悦、成德节度使李惟岳、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拒命,李正己遣兵扼徐州甬桥(今安徽宿县北符离集)、涡口,梁崇义阻兵襄邓,一时南北漕运之路断绝,江、淮进奉船千余艘泊涡口不敢进;次年,淮西帅李希烈叛,又绝汴渠饷道,于是东南转输之路皆不敢由汴渠而改道蔡水西上。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唐廷为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设淮颍水运使,运载东南米粟自淮阴溯淮水入颖水,至项城入殷水,输于郾城,以供馈讨伐淮西的诸路大军。五代时,后周攻南唐,遣水军自闵水沿颍水入淮河,唐人震恐;后又导汴水入蔡水,以通颍水漕运。北宋对于大梁附近的汴、蔡、闵、颍等河道运输的经营也非常重视。  
  南方北伐,也可藉这些河道而北进。东晋时,殷浩、谢万北伐,皆资涡水、颍水水道。桓温北伐前燕,开巨野泽三百里,引汶水会于清水(即泗水),连通黄河。刘裕北伐割据山东的南燕,率大军自淮人泗,以临燕境;北伐后秦时,遣王镇恶、檀道济自淮水、淝水以趋许、洛,沈林子、刘遵考自汴水入黄河,主力则自泗水开巨野泽入黄河。刘宋元嘉北伐,均自淮河由泗水入黄河。陈代吴明彻北伐,进取淮北,大军亦自泗水北进。  
  南北交兵都可藉这些河道,却各有重点。北方南进,多自涡、颍二水;而南方北进,多自泗水。东南与中原,各自重心不同,战争准备和防御重点也不一样。且北方出涡、颍,为顺流长驱;东南出涡、颍,属逆流而上。南方出淮泗,可争山东,取得山东之后,可以改变双方态势。  
  在颍河与淮河主干之间有汝水,汝南城据其上游,为淮河上游一大重镇。汝南在淮水、颍水之间,足以左右应接,在河南的大平原上纵横四出。南北朝时,汝南曾为司州寄治之地,城名悬瓠。北魏南下,多次激战于悬瓠城下。刘宋大明年间,悬瓠没于北魏,南朝淮西之地遂不可复问。唐中后期,汝南为蔡州,李希烈.吴元济秦宗权先后割据于此,以蔡州为根据地,扰掠河南大部,江淮漕运几度中断,唐廷征天下之兵,历时数十年,才予以平定。金人受蒙古之逼,迁都于此,欲倚蔡州城垣险固,负隅顽抗。  
  最南面的信阳据淮河上游,南依大别山,扼武胜、平靖、黄岘三关,地处南北冲要。顾祖禹称“义阳(即信阳)南可以制全楚,北可以争许、洛,西可以出宛、邓,东可以障淮西。” [ 注:《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 信阳州 ]北魏迁都洛阳后,对南方的用兵集中在淮、汉上游,每次南下,悬瓠、义阳都是必攻之地。北魏在义阳、三关一带与南方展开过激烈、反复的争夺。齐末萧衍自襄阳东下建康,北魏元英、源怀、田益宗等上书请乘虚南进。田益宗上表言:“义阳差近淮源,利涉津要,朝廷行师,必由此道;若江南有事淮外,须乘夏水泛涨,列舟长淮,师赴寿春,须从义阳之北,便足居我喉要,在虑弥深。义阳之灭,今实其时。” [ 注:《魏书》卷六十一 田益宗传 ]北魏遂兴军南攻,取义阳及三关。其后,梁人来争,一度收复义阳及三关,侯景之乱时又失于东魏。  


四 河内地区

  河南东北部太行山与黄河之间的地域,在汉代届河内郡,河内这一称法概括了这一地区的地理特点,所以,我们不妨仍称它为河内地区。  
  河内北倚山,南阻河,太行关隘为往来孔道,黄河渡门为南北津要。河内在山西与河南、关中与河北之间都是往来要冲。  
  太行八陉中有两处重要关隘位于这一带。太行第一陉轵关,在今济源市西北,为山西西南部东出太行之路;太行第二陉太行陉,亦称天井关,关南即太行山之羊肠坂道,极为险要,为山西上党地区南下所必经。河内与三川河谷之间的主要通道则为黄河孟津渡口。  
  范雎入秦,建远交近攻之策,欲攻韩、魏以执天下之枢,乃建议秦王说:“王下兵而攻宜阳,则巩、成皋之道不通;北断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师不下。” [注:《史记》卷七十九 范雎传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公元前263年),白起攻南阳(今河南修武),断太行道;次年,又伐韩之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韩上党地区与韩国都之间的通道被断绝;韩上党太守降赵.而引发秦、赵之间长平之战。  
  楚汉战争时,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之间。汉王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刘邦数困于荥阳、成皋间,欲弃成皋以东,退屯巩、洛,郦食其建议刘邦说:“愿足下急复逃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拒飞狐之口,守门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天下知所归矣。” [注:《史记》卷九十七 郦食其传 ]郦食其建议中说到的“太行之道”即是太行第二陉天井关,“杜太行之道,拒飞狐之口”实即扼守太行山诸往来通道,促成一种东西对峙的态势出现。让“天下知所归”。  
  东汉初,刘秀南定河内,而河南洛阳有更始帝所遣大军屯守,山西也不安定,刘秀想择一良将使守河内。邓禹推荐寇恂,说:“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注:《后汉书》卷十六 邓寇列传 ]刘秀遂拜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并对寇恂说:“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励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度而已。” [ 注:《后汉书》卷十六 邓寇列传 ]更始帝所置洛阳守将朱鲔闻刘秀北征,遣军渡河攻温(今温县),寇恂说:“温,邢之藩蔽,失温则郡不可守。” [ 注:《后汉书》卷十六 邓寇列传 ]遂驰赴迎敌,大破之。同守河内的还有大将冯异。冯异与洛阳另一守将李轶通书,轶不复与异争锋。冯异遂得以北攻天井关,拔上党两城。后来更始兵败,更始帝所置上党太守田邑以上党降汉。冯异还率军自河内南下河南,攻取成皋以东十三县,降者十余万;为以后刘秀攻取洛阳打下了基础。  
  东汉安帝时,羌人反汉,朝歌贼宁季乘机作乱,州郡不能制。时为朝歌长的虞诩谒河内太守马稜曰:“朝歌者,韩、魏之郊,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百里,而青、冀之人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皋,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 [ 注:《后汉书》卷五十八 虞诩传 ]时关陇已被羌人残破,宁季若能按虞诩所说的,“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皋,”则河北与河南的联系也被截断,若河北阻断,则大局必致糜烂,故虞诩谓之为“断天下右臂”,这也显示出河内地区在当时局势中的地位。  
  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纷乱,河内地区在东西之间、南北之间,每为往来通道。西晋“永嘉之乱”时,匈奴刘汉攻洛阳,大军每由太行道南下。后赵大将石虎率军攻前赵河东重镇蒲坂,取道河内越轵关而进。后赵瓦解后,被迁河北的氐人入关中建前秦,兵分两路,其中一部由河内、经轵关自蒲津而入;后来苻坚攻前燕,除以王猛自河东进军外,又亲率主力自河内从南翼趋前燕国都邺城。后燕慕容垂攻西燕慕容永,慕容永盛兵屯轵关、天井关以备之,而慕齐垂自滏口入灭之。北魏尔朱荣、高欢先后据晋阳遥制洛阳,专擅朝政,其由下洛阳,每自太行道下。  
  唐初,李世民攻王世充,窦建德率军救援王世充,被阻虎牢,窦建德部下凌敬建议:“大王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守之,更鸣鼓建旗,逾太行,入上党,徇汾、晋,趣蒲津,如此有三利:一则蹈无人之境,取胜可以万全;二则拓地收众,形势益强;三则关中震骇,郑围自解。为今之策,无以易此。” [注:《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 唐纪五 ]窦建德妻曹氏也建议说:“今大王自滏口乘唐国之虚,连营渐进以取山北,又因突厥西抄关中,唐必还师自救,郑围何忧不解!若顿兵于此,老师费财,欲求成功,在于何日?” [ 注:《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 唐纪五 ]二人都主张采取“围魏救赵”之计,自河内北上略河东、逼关中,迫使李唐退兵。窦建德不用,被李世民击败于虎牢。  
  五代朱温与李克用相攻,天井关是其出入通道。北宋初,李筠在潞州(今长治)举兵反赵匡胤。其从事阊邱仲卿建议李筠说:“公孤军举事,其势甚危,虽依河东之援,恐亦不得其力。大梁甲兵精锐,难与争锋,不如南下太行,直抵怀(沁阳)、孟(孟县),塞虎牢,据洛邑,东向而争天下,计至上也!” [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 李筠未能用。赵匡胤遣石守信等将率军攻之,并敕石守信曰:“勿纵筠下太行,急引兵扼其隘,破之必矣。” [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 石守信遂自孟津渡河,经怀州而疾趋太行,先扼天井关之险,阻断李筠南下太行之路。李筠困守泽州(今晋城)而败。  
  河内与河南之间的交通要道则为黄河孟津渡口。孟津即周武王会盟天下诸侯之处。史载:“(武王)东观兵,至于孟津。……。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 [ 注:《史记》卷四 周本纪 ] 自黄河以北图河南、趋洛阳,孟津是其必由之路。  
  东汉初,冯异协同寇恂守河内,刘秀拜冯异为孟津将军,南备洛阳;东汉立都洛阳,在羌乱、宦官之乱等历次内乱中,孟津皆备御所急;中平元年(184年)三月,以黄巾起义爆发,汉廷置八关都尉官,戍守洛阳四周要点。其中,孟津和小平津守备孟津渡口来路(孟津关在旧孟津县,而小平津关在今孟津县)。  
  四晋也立都洛阳,根据杜预的建议,西晋在孟津渡门架设河桥。“八王之乱”时,孟津河桥尤为邺城(今河北临漳)与洛阳之间往来孔道。北魏迁都洛阳后,又在孟津渡口架设河桥,并在黄河北岸筑两城夹守河桥,谓之中北城。中北城为洛阳北面防守重地,扼河桥而屏护洛阳。尔朱荣自晋阳南下,胡太后遣将守河桥及中北城以拒之,都督李神轨弃河桥遁还,尔朱荣遂长驱入洛。“河阴之变”后,南朝萧衍遣陈庆之拥北魏宗室元颢入洛,魏主北走。尔朱荣闻讯自晋阳南下;元颢遣陈庆之守中北城,自据南岸,以拒尔朱朵。尔朱朵缚材为筏,强渡黄河,元颢遂败。后来,尔朱氏叛魏,周旋于洛阳一带,河桥的得失攸关洛阳之安危。东魏时又在河中间的渚地上筑中弹城,在桥南筑南城,三城呼应,共守河桥。西魏宇文泰争洛阳,屡攻河桥,东魏均扼守河桥以待援军之至。后来,河桥为北周烧断。  
  唐初李世民攻王世充于洛阳,先遣军袭占孟津河桥,断敌军入援之路。“安史之乱”时,九节度使之师会攻史思明,败于邺城。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众议洛阳不可守,请留兵于陕(今陕县),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光弼曰:“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潞泽,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 [ 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一 唐肃宗乾元二年 ]乃率军退守河阳(今孟县),扼河桥以拒叛军。叛军攻河桥不克,虽据洛阳城,但惮于光弼兵威,不敢远出掳掠。  
  五代立足于中原,其兴衰均取决于河南与山西、河北之间的角逐。在河南与山西、河北的角逐中,河阳孟津为双方所必争。


第三节 对中原局势的判断与经营的得失



高明的战略家,其战略眼光无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审时,一为度势。审时而知历史的发展阶段,度势而知天下大势。  
  治乱交替之际,中原总是一个独特的舞台,一批批英雄在这里崛起,一批批英雄在这里败亡。其成败兴衰均与其在中原经营措置的得失相关,而经营中原的得失又与他们对中原局势的判断密切相关。  
  中原的局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原的地理形势造成的。中原四战之地,四面均能受敌,所以纷乱之初,中原注定是一个四方交争之地,也是混乱、动荡和种种不稳定因素的汇聚之地。从治到乱,形势由中原分散四方,此时,据中原四战之地者常难,而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者常易;从乱到治,形势由四方汇集中原,此时,则须走出四角,摆脱偏霸局面,进取中原,以争天下。  
  这是逐鹿中原的一条规律。  
  对于历代在中原逐鹿的那些或成或败的英雄,我们都可在这条规律下检讨其成败得失之由。下面,我将从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原逐鹿中或成或败的英雄们中间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分析他们在中原经营的成败得失与他们对中原局势的判断,以使我们对中原地理形势及其战略地位能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在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之后,西汉再度统一天下,汉高祖刘邦欲定都洛阳,手下群臣多山东人,主张立都洛阳,说:“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渑,倍(背)河,向伊、洛,其固亦足恃也。” [ 注:《资治通鉴》卷十一 汉纪三 ]  
  这时,齐人娄敬谒见刘邦,说,陛下欲都洛阳而与周室比隆,但是,陛下取天下与周室不同,周积善累德十有余世,国人争随之,诸侯自归之,遂以灭商,“及成王即位,周公相焉,乃营洛邑,以为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故周之盛时,天下和洽,诸侯四夷莫不宾服,效其贡职。及其衰也,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惟其德薄也,形势弱也。”而汉取天下,是靠武力征战,天下伤痍至今未复,不能与周室相比,因此,不如入都关中。“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 注:《资治通鉴》卷十一 汉纪三 ]  
  张良认为“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关中……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 注:《资治通鉴》卷十一 汉纪三 ]支持娄敬立都关中的建议。刘邦遂未都洛阳而入都关中。此时天下实已粗定,娄敬、张良等人对中原洛阳的看法尚且如此,若天下纷乱,则中原更不足恃。  
  西汉的统一后来果然受到前期异姓诸侯王、中期同姓诸侯王的挑战,西汉政权均能转危为安。从西汉几次平叛的情况来看,西汉都关中,的确收到了“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 注:《资治通鉴》卷十一 汉纪三 ] 的效果。  
  东汉末,四方群雄割据,曹操据中原。曹操立足中原,东有吕布、陶谦,西有马超、韩遂,北有袁绍、公孙瓒,南有张绣、袁术、刘表、孙权。实赖曹操纵横捭阖之才,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历尽艰险,苦心经营,才扫平群雄,统一北方。曹操据中原以经略四方,着实不易,与他同时代的诸葛亮就曾经说过:“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伯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 注:《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引注 ]  
  自西晋的统一瓦解后,历史经历了几百年的动荡,其间,英雄迭起,逐鹿中原,每一方的力量消长、政权更迭或彼此征伐攻战,都会波及中原地区。这期间,北方地区也完成过几次短暂的统一,但每一次的统一瓦解之后,局势都会变得更加复杂,中原地区的局势也变得更加混乱,更加动荡。  
  灭亡西晋的是匈奴刘汉。晋永嘉五年(311年)六月,刘汉攻克洛阳。刘汉大将王弥率先进入洛阳,他对后到的始安王刘曜说:“洛阳,天下之中,山河四塞,城池宫室,不假修营,宜白主上自平阳徙都之。” [ 注:《晋书》卷一百 王弥传 ]刘曜认为天下未定,洛阳四面受敌,不可守,遂不用王弥之策,焚洛阳宫室而去。刘曜不赞成王弥徙都洛阳的建议,固然有他与王弥矛盾的因素,但也的确出于他对中原形势的判断,后来他代刘汉而建前赵,即徙都关中。王弥不知此,骂刘曜:“屠各子,岂有帝王之意邪?” [ 注:《晋书》卷一百 王弥传 ]他本人屯兵项关(今河南项城附近),盘桓中原,欲以“徐观天下之势” [ 注:《资治通鉴》卷八十七 晋纪九 ] 不多久便被石勒兼并。  
  石勒所建立的后赵政权完成了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第一次统一。后赵的统一不久就瓦解了,北方地区又发生动荡。后赵强盛时曾将陇西的氐、羌十余万户迁至河北,其中,氐人苻洪率其族人据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羌人姚弋仲率其族人据滠头(今河北枣强东)。石虎死后,河北大乱,苻、姚等人均有自立之志。晋永和六年(350年)苻洪击败了前来进犯的姚襄,乃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他对博士胡文说:“孤率众十万,居形胜之地,冉闵、慕容俊,可指辰而殄;姚襄父子,克之在吾数中。孤取天下,有易于汉祖。” [ 注:《晋书》卷一百一十二 苻洪传 ]苻洪军师将军、原后赵降将麻秋对苻洪说:“冉闵、石祗方相持,中原之乱,未可平也,不如先取关中,基业已固,然后东争天下,谁敢敌之?” [注:《资治通鉴》卷九十八 晋纪二十 ]洪深然之。麻秋欲兼并其众,趁饮宴之机鸩杀苻洪。苻洪中毒将死,对其子苻健说:“吾所以未入关者,以为中州可定,今不幸为竖子所困,中州非汝兄弟所能办。我死,汝急入关。” [ 注:《资治通鉴》卷九十八 晋纪二十 ]  
  苻洪死前对于中原局势的判断对于以后前秦的发展很有意义。当时,在后赵纷乱的残局上,冉闵和石祗正殊死拼杀;在北方,鲜卑人所建立的前燕已透入河北北部,正积极谋求南进;南方的东晋也正谋北伐,收复中原;西部关陇地区也有脱离后赵后图谋割据一方的势力。所以苻洪得出“中州非汝兄弟所能办”的判断,叮嘱苻健“我死,汝急入关”,抢先占据相对薄弱的关中。苻健遵父所嘱,西行入关,击败割据长安的杜洪,据有关中,建立前秦。前秦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北方。  
  同样被迁于河北的羌人则错失时机和地利。姚弋仲死前嘱其子姚襄归附东晋,姚襄附晋后却为东晋主政的殷浩所忌。姚襄袭败殷浩,屯兵淮南,后进占许昌,欲以经略中原。姚襄率军围攻洛阳,攻城数月,未能破城;其长史王亮谏襄曰:“不可损威劳众,守此孤城。宜还河北,以弘远略。”姚襄却说:“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之固,亦是用武之地。吾欲先据洛阳,然后开建大业。” [ 注:《晋书》卷一百一十六 姚襄载记 ]未采王亮之议,继续围攻洛阳。不久,桓温北伐;与姚襄战于伊水北,姚襄大败,洛阳被东晋收复。此时,前燕已在河北站稳足跟,前秦已在关中站稳足跟,南方的东晋正值枭雄桓温主政,屡屡北伐。姚襄既已无法立足于中原,环顾四周,这才决定趁秦主苻健新死之机西争关中。姚襄入关中后,在三原兵败被杀,其弟姚苌率余众降于前秦。  
  氐人和羌人一成一败,均与其对中原地区的局势判断有关,苻洪及早地得出了“中州非汝兄弟所能办”的判断,叮嘱苻健抢先入据关中;而姚襄却在中原盘桓数年,以至坐失时机,一无所成。  
  从后赵统一瓦解到前秦统一前夕的十余年时间内,洛阳城数易其主。后赵瓦解后,洛阳先是被周成所据;晋永和十二年(356年),洛阳被东晋桓温收复;晋兴宁三年(365年),洛阳又被前燕慕容恪攻占;晋太和五年(370年),洛阳又被前秦王猛攻占。从这段时间内洛阳归属的频繁更易,我们也可窥见中原局势之一斑。  
  前秦完成了十六同时期北方的第二次统一,但统一时间也不长。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又分裂,姚苌据关中建后秦,慕容垂据河北建后燕。  
  慕容垂正式脱离前秦,是在他受苻丕之命进援洛阳之时。时丁零人翟斌正聚众欲攻洛阳的苻晖,慕容垂受命自邺城前往救援。路上,他杀掉了监视他的苻飞龙,正式自立。翟斌见慕容垂来攻,即率众降垂,并劝垂称帝。慕容垂考虑到苻晖仍据守洛阳,且“洛阳四面受敌,虽攻取之,不足以自固。” [注:《晋书》卷一百二十三 慕容垂载记 ]乃欲取邺城而据之,于是引兵而东。他在荥阳称燕王,建立后燕,然后渡河长驱向邺。经过几年征战,后燕终于在河北站稳足跟,恢复了前燕旧疆。  
  慕容垂能够复国,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他对中原局势的判断。前秦虽然瓦解,但残余势力犹存,关中还有鲜卑人、羌人也背秦自立,鲜卑拓跋部也正谋复国,东晋则乘势北上,谋求收复中原;力量相对薄弱的只有河北。所以他认为“洛阳四面受敌,虽攻取之,不足以自固”的判断和进兵河北的决策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从前秦统一瓦解到北魏统一前夕的几十年时间内,洛阳城又是数易其主。前秦瓦解后,苻晖弃洛阳西归,东晋乘胜北上,收复洛阳(384年);其间,西燕、后秦曾争洛阳而未果;后秦在姚兴时向东扩展,夺占洛阳(399年);刘裕北伐,又收复洛阳(416年);刘裕死后,北魏趁丧南侵,夺洛阳及河南之地(423年);刘宋元嘉七年北伐中,曾攻占洛阳及河南之地(430年);不久又被北魏夺回。  
  隋统一时间不长,即因农民起义而崩溃,中原又成群雄逐鹿之势。杨玄感起兵于黎阳,问计于李密,李密示上、中、下三策,以上策长驱入蓟,中策西行入关,至于“随近逐便,先向东都,唐祎告之,理当固守。引兵攻战,必延岁月,胜负殊未可知,此计之下也。” [ 注:《隋书》卷七十 李密传 ]将攻洛阳列为下策。杨玄感却说:“不然,公之下计,乃上策矣。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不取之,安能动物?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 [注:《隋书》卷七十 李密传 ]玄感未用李密之计,而尽锐攻东都洛阳,但久攻不克,而隋救兵益至,玄感见攻洛阳之策不能奏效,这才寻思入关,却为追兵所及,遂败。  
  李密后又依翟让起兵,击败张须陀,取兴洛仓,在中原又兴起燎原之势。隋将王世充、宇文化及先后自江都来攻,与李密战于洛阳一带。王世充后来在洛阳自立,称郑王,与李密相持。李密在中原奋战多年,但迟迟未能打开局面。部下柴孝和建议李密先取关中作为基础,再东向以争天下,李密说:“君之所图,仆亦思之久矣,诚为上策。但昏主尚在,纵兵犹众,我之所部,并山东人,既见未下洛阳,何肯相随西入!诸将出于群盗,留之各竞雌雄。若然者,殆将败矣。” [注:《隋书》卷七十 李密传 ] 李密后期兵势屡败,遂率余众入关降唐。  
  杨玄感、李密二人均兴于中原,也败于中原。二人之兴与败皆与所据之地为中原有关。隋都关中,但隋炀帝亲率大兵远征高丽,中原空虚,故杨玄感起事于中原,易于造成影响,招附士众;但他所利用的只是一时的特定形势,天下虽然怨隋,但隋力量依然强大。因此,在造成一定的声势之后,获取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是当务之急。杨玄感有勇无谋,视李密下计为上策,尽锐攻隋经营已久的东都洛阳,经久不拔,使隋远在辽东的大军得以回撤,形势遂由有利转为不利;形势不利之后,再求入关中已不可得。李密在杨玄感起事时,能看清形势,但到他自己起事时,也没有摆脱同样的处境。虽然他所凭藉的力量与杨玄感有所不同,有所顾虑;但这是可以用别的办法解决的。他与王世充相持于中原,消耗了自己的力量,也消耗了隋的力量,使李渊得以入关,从容经营关陇,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再东出以争中原。

第四节 攻取洛阳的成功战例

中原地理形势决定着中原的攻守形势。中原的不利之处在于其四战之地,最易受到来自周围地域的侵扰和挑战。不利既来自外围,经营中原时,亦当从其外围着手。我们可以洛阳城的攻取为角度,来看中原地区攻守的要点。  
  历史上,有不少攻取洛阳的成功战例。其中,以匈奴刘汉攻西晋洛阳之战和唐初李世民攻王世充洛阳之战比较典型,其成功之处也颇有相通的地方。  
  西晋末年,刘渊在离石起兵反晋,建立刘汉政权,然后遣将四略。晋永嘉三年(309年)十月,刘渊遣刘聪、刘曜、王弥等率精骑五万攻洛阳,呼延翼率步卒继之。汉军强攻月余,未能破城。刘渊遂改变战略,召刘聪还平阳,而以王弥侵掠兖、豫二州,收其兵谷,以图再举;使石勒攻略冀州,藉以扫荡洛阳外围,破坏西晋的战争潜力,孤立洛阳。  
  次年,刘聪继立汉主之位,十月,刘聪再遣刘粲、刘曜及王弥、石勒等将率众四万攻洛阳。攻城不利,遂又采取前次的战略,命刘粲出轘辕,掠梁、陈、汝、颍间;石勒出成皋关攻陈留太守于仓垣,后更攻陷宛、襄阳,横行江汉间;王弥侵掠襄城诸县。中原经此扰掠,洛阳饥困日甚。  
  时西晋军队的主力为东海王司马越所部。司马越见洛阳困弊,欲自保实力,乃率部出许昌而转项城。司马越后以忧疾而卒,所部为石勒所歼。  
  晋永嘉五年(311年)五月,刘聪再遣大将军呼延晏率军攻洛阳,并令刘曜、王弥、石勒俱引兵会之,围攻洛阳。六月,汉军攻破洛阳,俘晋怀帝。(见图4—4—1)

匈奴刘汉攻洛阳之战比较成功。刘汉在两攻洛阳不利之后,均能改变战略,扫荡洛阳外围,打击洛阳外围的援兵,也破坏西晋的战争潜力,孤立洛阳,司马越所率西晋主力也以困弊出走而被歼,最后洛阳实已成孤城一座,既无力戍守,外援又绝,犹如瓜熟蒂落,其攻取易于反掌。  
  唐初,北方主要有三支势力:唐据关中,王世充所建立的郑政权据中原,窦建德所建立的夏政权据河北。  
  唐武德三年(620年),唐准备进取中原,攻洛阳。王世充闻之,也开始准备洛阳的防守,遣宗室诸王分镇洛阳外围各重要据点。他遣魏王王弘烈镇襄阳;荆王王行本镇虎牢;宋王王泰镇怀州;另以太子与其它诸王共守洛阳诸城,并选诸州镇骁勇者皆集洛阳,置四镇将军,募人分守四城;世充自将战兵总三万人以备唐。  
  这年七月,李渊诏令李世民督诸军击王世充。李世民率军至新安,即部署对洛阳的围困。他遣行军总管史万宝自宜阳南据龙门,将军刘德威自太行东围河内,上谷公王君廓自洛口断其饷道;怀州总管黄君汉自河阴攻回洛城;自率大军屯于北邙,连营以逼洛阳。郑军出战,均被击还,洛阳与外部的联系遂被切断。  
  这年九月,郑尉州刺史时德睿率所部杞、夏、陈、随、许、颖、尉七州降唐;十二月,许、亳等十一州皆请降唐;次年正月,梁州总管程嘉会以所部来降;二月,怀州刺史陆善宗以城降。洛阳形势更趋不利。唐军加紧了对洛阳的围困。  
  围困洛阳的行动耗时较长,唐军将士俱感疲弊,有思归之意,刘弘基等请求还师,唐廷亦有班师之议。李世民说:“今大举而来,当一劳永逸,东方诸州已望风款服,惟洛阳城孤,势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弃之而去!” [ 注:《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八 唐纪四 ] 决计围攻洛阳。  
  王世充被困洛阳,遂请援于窦建德。武德四年(621年)初,窦建德率大军西进援王世充。唐诸将皆请避其锋锐。郭孝恪建议“宜据武(虎)牢之险以拒之,伺机而动,破之必矣!” [ 注:《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 唐纪五 ]薛收也建议“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大王亲率骁锐,先据成皋,厉兵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 [ 注:《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 唐纪五 ]李世民遂分麾下精兵。使屈突通等将与齐王李元吉继续围攻洛阳,自率骁勇三千五百人东趋武牢,以拒窦建德。这年四月,窦建德战败被擒,世充无计可施,遂降。(见图4—4—2)  

李世民攻王世充洛阳之战,前后两阶段的布势,都可谓切中中原形势的要点。前期围困洛阳城的同时,分兵扼洛阳外围诸险要,切断洛阳与外部的联系。王世充求战不得,外援无望,所据州郡遂纷纷降唐,洛阳顿成孤城一座。后期有窦建德来援,则又分兵扼守虎牢,阻建德军入洛阳之路,使其不得入险,建德战败被擒,洛阳更是势孤。李世民攻洛阳之战,用兵布势,蔚然可观,为历代攻洛阳之战中不可多得的典范。  
  匈奴刘汉攻洛阳之战和唐初李世民攻王世充洛阳之战有共通的地方。其攻取的目标虽在洛阳,但其着手却自洛阳的外围起。  
  洛阳号为四方之中,其形势之重却在其外围。从对洛阳与其外围关系的认识中,已足可蠡清攻取洛阳的时机与地理要点。所谓洛阳的外围,可从几个层次上讲。第一个层次是三川河谷的外围诸险要,如成皋、崤函、孟津、龙门等;第二个层次即为河南的四境,如西南南阳盆地、东南淮河上游、东北河内地区再加上洛阳城本身所在的三川河谷西北陕城、潼关一带,这些地域的一些战略要点是中原与其外围四方的联系通道;若将视野再放大些,则其外围可延及关中、河北、东南及荆襄等大的战略要地。四方之中的洛阳便处在这几层外围的包围之中。  
  所谓从外围着手,有一种自外向内层层递进的意味。对于最外圈的经营,实已涉及对于中原大的局势的判断,由此产生的主要问题即为经略中原、攻取洛刚的时机。前面第三节中已作专门论述,大体以纷乱之际,先据中原外围四角山川险固之地,积累力量,待时势有利,再相机进取中原。  
  时机成熟,进取中原之时,要控制中原局势,其要点却又在于河南四境形势的控制。河南四境为中原与其外围四方的联系通道,控制四境可以控制中原与其它地域的联系,即已大体控制中原局势。  
  中原局势大体控制,则洛阳自然落入掌握之中。但从万全计,对于洛阳城所在的三川河谷周围险要,仍当于以控制,以防困兽犹斗;此时,洛阳便如瓜熟蒂落,其攻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匈奴刘汉攻洛阳之战和唐初李世民攻王世充洛阳之战,都是先从洛阳的外围着手。刘汉在两攻洛阳不利之后,改变战略,扫荡洛阳外围,打击洛阳外围的援兵,也破坏西晋的战争潜力,孤立洛阳,也困弊洛阳,西晋主力以困弊出走而被歼,最后洛阳变成孤城一座;李世民攻王世充洛阳之战,前期围困洛阳时,分兵扼洛阳外围三川河谷诸险要,切断洛阳与外部的联系,王世充所据州郡遍及河南大部,因为失去与中枢的联系,纷纷降唐,洛阳遂成孤城一座,后期针对窦建德来援,则又分兵扼守虎牢,阻其入洛之路,使其不得入险,建德败则洛阳势孤,望断援绝,不战自降。这两场战例的成功都在于其切中中原形势的要点,故虽以洛阳历代营建之都,而不必费力强攻,顿兵坚城之下。

第五节 中原地区东西之争与南北之争

东西之争和南北之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突出的现象。无论是东西之争还是南北之争,中原都是双方争夺的一个交汇之处。这是中国地理的基本形势所决定的。  
  东西相争,必有一条纵贯南北的轴线作为双方争夺的前沿地带;南北对峙,则必有一条纵贯东西的轴线作为双方对抗的前沿地带。东西之争的中间轴线大致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东部边缘地带;南北之争的中间轴线是淮河至汉水上游一线。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腹地是东西之争的中间轴线与南北之争的中间轴线的交汇地带。同此,无论是东西之争还是南北之争,中原都是双方争夺的一个交汇之处。  


一 东西之争

  从地理上看,东、西之争主要是在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之间进行的,其争夺的关键是两级阶梯之间的边缘地带。  
  在第二级阶梯的东部边缘地带,北起幽燕,循太行山南下,经嵩山山脉、方城山,接桐柏山、大洪山而转向鄂西山脉一线,为东、西之间对抗的前沿。这一列南北向的山脉分隔中国的东、西部地区。  
  在这一线上有一些重要隘口,为东西方交通要道,也是东西方争夺的急所。沿太行山一线,有飞狐口、井陉关、天井关,在嵩山南北又有成皋、太谷、轘辕、广成、鲁阳等关,在洛阳附近还有黄河重要渡口孟津,扼东西方往来通道。  
  东、西关系问题在战国秦汉时期比较突出。春秋末期礼乐崩坏,兼并战争兴起。秦自陇西徙居关中,经过历次改革,发展成一个以耕战为本的强国。秦自商鞅变法之后,东进意图日益明显,当时秦国以关中、汉中、巴蜀为基础,东逼六国。合纵连横遂成为当时政治舞台上的主要内容。但所谓合纵,主要是东方诸侯因感西方强秦的威胁而试图进行一场纵贯南北的大联合,西拒强秦;连横则是作为合纵的对应物产生的。秦经过几代的努力,其东进已取得重大进展。到昭襄王时,秦已侵占南阳、三川及山西西南部,正处于积极东进的良好态势之中,东方六国的国都都处于第二级阶梯以东,已无山河之险作为屏障。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楚顷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楚国有贤人与楚王谈当时天下形势,谈到秦与东方各国之间的战略态势,说:“秦为大鸟,负海内而处,东面而立,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搏楚之鄢、郢,鹰击韩、魏,垂头中国,处既形便,势有地利,奋翼鼓翮,方三千里。” [ 注:《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这可说是对于当时东、西对抗形势的一种很好的概括。秦灭六国,基本上是循着这种态势所表现出的势能进一步发展,后世的东、西对抗也基本上不出这种态势。  
  秦亡后,楚汉相争,楚据彭城,汉据关中,双方在荥阳、成皋之间展开激烈的拉锯战。汉王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刘邦困于荥阳、成皋间,欲弃成皋以东,退屯巩、洛以拒楚。郦食其建议刘邦说:“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拒飞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 注:《史记》卷九十七 郦食其传 ]  
  郦食其的建议旨在促成一种明朗的东西对峙的态势出现。他说到的几处关隘所扼守的一线,基本上就是前面说到的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东部边缘。澄清东西对峙的态势对于以后刘邦的战略决策很有帮助。如果说郦食其的建议在当时主要是维持一种守势的话,那么,韩信略定山西后东下太行、刘邦自武关南出宛叶以分楚军之势、促英布背楚归汉等重大举措都可谓以郦食其所描画的东、西对峙态势为基础的,是这种态势的延伸。  
  西汉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又以关中为其统治天下的重心,“力制天下”、“东制诸侯”的思路在其统治政策中有着相当的烙印。贾谊上书,念念不忘“山东之忧”,苦心积虑防备东方“大诸侯之有异心者” [ 注:《汉书》卷四十八 贾谊传 ]。汉武帝时,还在武关、蒲津关设关官以讥行旅。汉成帝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关东地区发生大水,下诏“流民欲入函谷、天井、壶口、五阮关者,勿苛留。” [ 注:《汉书》卷十 成帝纪 ]这则史料表明,这些关卡大部分时候是限制东、西部人口流动的。西汉时,已是“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 注:《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 ]对于东、西部之间的人口流动都有一定的盘查和限制,在秦代就更不有说了。故秦汉的统一中包含着相当的脆弱性,东西方之间的隔阂并未完全消弥过。一有机会,这种隔阂便显现出来。西汉前期的异姓诸侯王叛乱、中期的同姓诸侯王叛乱便是这种隔阂的显现。  
  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九江王英布反,汉廷大惊。故楚令尹薛公对刘邦分析说:“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 [ 注:《史记》卷九十一 鲸布列传 ]  
  英布起兵于淮南,薛公所说的上、中二策,实际上是以兼并东部平原地带而与西汉形成东西对峙的态势。英布乃骁勇之将,自韩信、彭越被诛后,汉军中已无堪与匹敌的将领。统兵打仗、冲锋陷阵,无人能敌,而长算远略则非其所长。因此,对于英布来说,或许薛公所言中策更合适些。采取中策,略取吴、楚,然后“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口,”以决胜负于中原,是将再现原楚汉战争的局面。此时,东部形势比原项羽时有利,而刘邦所处形势则较从前不利。因此,单纯从战争的角度来说,英布采取中策,或许有一线的取胜希望。英布终因取下策而败。  
  英布并未采取薛公所言上、中二策,但薛公的分析却是对西汉时期东、西方形势的一种很具代表性的判断。后来“七国之乱”时,吴王麾下桓将军建议吴王说:“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邑不下;直弃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毋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即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 [ 注:《史记》卷一百零六 吴王濞列传 ]  
  桓将军所言除了出于步兵与车骑二者利弊的战术性考虑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卓著的战略眼光。他所说的“所过城邑不下,直弃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毋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可谓薛公所言中策的翻版,其大旨仍在促成一种明朗的东西对峙态势的形成。形成这种态势的关键却在于抢占成皋一带的山川之险,据有洛阳一带的粮仓和武库。吴王未从桓将军之议,而尽锐攻梁之睢阳(今河南商丘),终为周亚夫所败。  
  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进行过一场未遂的谋反。史载刘安日夜与属下研究天下形势,“按舆地图,部署兵所从入”。他问计于伍被,叙述其起兵的打算,并说到吴王的失误。他说:“且吴何知反?汉将一日过成皋者四十余人。今我令缓先邀成皋之口,周被下颍川兵塞轘辕、伊阙之道,陈定发南阳兵守武关。河南太守独有洛阳耳,何足忧?然此北尚有临晋关、河东、上党与河内、赵国界者通谷数行。人言‘绝成皋之道,天下不通’。据三川之险,招天下之兵,公以为如何?” [注:《汉书》卷四十五 伍被列传 ]  
  看来刘安是看到了吴王刘濞的失策的关键。“汉将一日过成皋者四十余人”,是言汉廷平叛大军顺利通过成皋之口东出,迅速展开,足见成皋在当时地位之重要。所以他计划先“邀成皋之口”,然后“塞轘辕、伊阙之道”、“守武关”、“据三川之险”,控扼东、西方之间往来通道,以与西汉形成东、西对峙之势。刘安以谋泄而败,其计划未及施行。  
  东汉末,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董卓一面徙汉献帝于长安,一面遣兵戍守洛阳。时关东诸将屯河内、酸枣、南阳等地。曹操建议诸将说:“诸君听吾计:使勃海(袁绍)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袁术)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讨逆,可立定也。” [ 注:《资治通鉴》卷五十九 汉纪五十一 ]  
  当时董卓所率乃凉州精兵,而讨董卓诸将皆关东人,从人事组成上来看,这种对抗已带有东西矛盾的色彩。董卓据洛阳,虏掠财物俱运关中,隐然已有西归之意。董卓西迁,司空荀爽便说过:“山东兵起,非一日可禁,故当迁以图之,此秦、汉之势也。” [ 注:《资治通鉴》卷五十九 汉纪五十一 ]双方都认识到了当时东西对峙的态势,曹操之议更是深知东、西对峙的形势和争夺的关键。但诸将不听,终至食尽兵散,汉末局势遂不可收拾。  
  十六国时,前后赵在北方对峙。前赵据关中,后赵据河北,双方在山西、河南对抗。后赵大将石虎攻前赵河东重镇蒲坂,从而引发前、后赵在洛阳的大决战。前赵主刘曜尽率国中精锐驰援蒲坂,击败石虎,然后挥兵南下,围攻后赵洛阳。后赵主石勒亲自率兵自襄国(今河北邢台)驰援洛阳。进军途中,石勒侦知刘曜仍在围困洛阳,大喜道:“曜盛兵成皋关,上策也;阻洛水,其次也;坐守洛阳,此成擒耳。” [ 注:《资治通鉴》卷九十四 晋纪十六 ]刘曜若能扼守成皋关,或阻洛水而守,拒敌于险要之外,石勒纵有千军万马也无可奈何,洛阳自可不战而下;成皋、洛水弃而不守,纵敌入险,实为刘曜的重大失策,这种失策铸就了刘曜的失败。  
  后来前秦、前燕在北方对峙时,前秦王猛攻前燕洛阳之战的形势与前、后赵洛阳之战有些类似。但王猛攻洛阳,先派军扼成皋之险,以断前燕援军入援之路,洛阳遂成瓮中之鳖,不战而下。  
  东西方对峙,大体上以太行山诸关隘、黄河孟津渡口、嵩山一带诸关隘为对抗的前沿地带,尤以成皋一带为争夺的关键。成皋处于东西对抗的中轴线上,能控成皋即是控制了东西之间通行的捷径,刘安所言“人言‘绝成皋之道,天下不通’”当是那个时代流行的看法。  
  从中国地理大势来说,这种对抗却是西方居地势之利,而东方则处相对劣势。西方地势较高,面对东方,居高临下,若是能据成皋一线,即已取得一种非常有利的攻势态势;而东方据成皋一线,至多只是取得一种比较好的守势态势,失成皋一线则全失地利之险,故历史上的东西之争以西方胜利者居多而东方胜利者居少。  


二 南北之争

  南北之争也是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又一个突出的现象。东汉末年政治秩序的崩溃导致了统一帝国的瓦解。先是天下三分,中经西晋短暂的统—,又因“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而演成南北对峙之局。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对峙,并持续了近三百年。十二世纪起,随着女真和蒙古的先后南下,金、蒙古(元)与由宋之间再度形成南北对峙之局。  
  南北对峙之际,双方的角逐本是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展开,若单考察在中原这片地域内的争夺,则不能不先考察这片地域的南北两边的地理形势。随着双方力量的强弱变化,双方对抗的前沿地带在淮河与黄河之间有所摆动。在淮河以南,西部有大别山、桐柏山屏护长江上游,东部江淮之间,水道纵横,屏护长江下游;在黄河以北,西部是太行山环绕着的山西高原,东部是河北平原。  
  在前面章节已经说到,南北对峙多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南方汉人政权之间的对峙。北方之人,长于骑兵野战,性习温凉,不耐暑热,利在秋冬时节;而南方之人,长于水战与守城战,利在春夏雨季。中原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使得南北双方各享一半的利弊。南方之人多趁雨季而北进,但若是越过了黄河而向北继续深入,便会面临很大的不利;北方之人多趁秋冬时节而南进,但若是越过了淮河而向南继续深入,也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因此,在南北对峙比较稳定的时期,无论哪方主动用兵,其结果都只不过是在淮河与黄河之间来回拉锯。  
  在漫长的南北对峙史上,南北交兵非常频繁。其中,以刘宋元嘉北伐和南宋端平年间收复三京之战最能反映出南北双方在中原的攻守形势。(详见东南部分)  
  实际上,以攻而言,南北双方还可说是平分秋色。南方攻河南,可以趁雨季利用泗水、汴水等淮河支流作为交通线,迅速北上。到彦之、王玄谟、陈庆之等人在最初的攻势作战中都是迅速地打到了黄河南岸;北方攻河南,则可利用冬季河冰坚合或河水潦缩的时机,发铁骑迅速南下。  
  但说到防守,则南方比北方被动。北方之人由于自己的特性,不宜于久处南方,北方的统治者也多能认清自己在南方作战的时间上的利弊,而能于不利的季节主动北撤,等到有利于发挥自己骑兵优势的时节,再大举南下;再说,北方铁骑本来就宜于远程奔袭,能给北方势力造成困难的只是时间季节,而不是空间距离。所以,北方极少在河南作硬性的防守,守河南从未成为北方的负担。对于南方则不然,守城战虽是南方之所长,但南方守河南势必沿千里黄河全线置守,兵力难免单薄,与南方策源地之间的交通线也是迂回而漫长。因此,对于南方来说,攻河南不难,而守河南难。对于北方来说,只要撇开守河南的包袱,便能只享其利而不受其弊。  
  从地理形势上来看,中原地区南北两边的地理形势也是北方比南方有利。自河南图黄河以北,比较困难。黄河以北,战略枢纽在山西。山西地势高峻,仰攻不易。倒是黄河以北足以制黄河以南。北魏开始立都平城(今大同),据山西之险,俯瞰三面,威制北方,所以面对刘宋在河南的军事行动崔浩能有“设使国家与之河南,彼亦不能守也”的自信。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形势发生逆转,反为山西所制。尔朱荣和高欢先后据山西控制北魏朝政。至于五代时期,后唐代后梁、后晋代后唐、后汉代后晋,都足以山西制河南。即使是像金这样本身是起自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在迁都河南之后,也是被蒙古这样后起的北方游牧民族所制。  
  自河南图南方则比较容易。取山东足以制泗水上游,攻南阳足以制汉水上游,争汝南足以制淮河上流。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的终结即是循着这条逻辑。在南朝刘宋时期,北魏即已夺占山东;南齐时期,则一再争南方南阳、义阳(今信阳)等淮汉上游之地;到梁末,南方东失淮南之地,西失襄汉上游,南方遂再无问鼎中原的机会,而只能恃长江作被动的防守。  
  不过,南方在中原地区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在中原地区,南北形势虽是南不如北,但东西形势却是西足以制东。河南地形的特点是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东部平原地带利于北方骑兵而不利于南方步兵,但在西部山地地带却是有利于南方步兵而不利于北方骑兵。西部山地地区又可分为南北两部,都具有枢纽性地位,北部三川河谷在北方具有枢纽性地位,南部南阳盆地则在南方具有枢纽性地位。  
  这样,由南阳盆地北出遂成为南方进图中原的一个机会。位于南阳盆地南端的襄阳本是南方恃以屏护江汉上游的一大重镇。自襄阳北上,循淅川等汉水支流上行,越伏牛山,即可进入伊洛河谷,而后,或东取洛阳,或西攻关中,都可扬长避短而有所作为。东晋南朝时期的几次比较成功的北伐都是利用这一地理形势。桓温北伐,由襄阳北上,出伊川,败姚襄,执周成,收复洛阳;刘裕北伐后秦,攻洛阳之战,也曾派兵从襄阳经南阳盆地北上,攻洛阳的南翼;刘宋元嘉二十七年的那次北伐,东路军溃败,西路军却取得很大进展,柳元景、薛安都等将连克弘农、陕城、潼关,并取得关中豪杰和百姓的响应与支持。  
  在南北之争中,南方争河南若只是想以黄河作为南北之间的分界线,则终难改其劣势地位。南方可以取河南作为进一步经营天下的凭资。明初朱元璋北伐可以作为南方经营河南的一个成功的例子。(详见东南部分)毕竟中原四战之地,不利于防守,却利于作为进取的凭资。

[ 本帖最后由 dionysos615 于 2007-9-4 14:5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9-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统一与分裂

第一节 统一与分裂:政治与地理

治则合,乱则分。历史治乱更替,天下大势也随之分合变迁。  
  历史治乱分合的演变有其自身的逻辑,地理环境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统—首先必须以社会政治方面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基础,其次才是地理上的经营措置;分裂也首先是社会政治方面出现离心力,然后地理上的离心力才显现出来。  
  若单从地理因素来看,中国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是整体的统一性和局部的独立性并存,既存在有利于统一的因素,也存在着离心的因素。 [ 注: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导论 第二章《历史发展的地理条件》 ]  
  中国现有版图所包括的这片地域基本上是中国历史展开的舞台。由于地形地势的缘故,这片地域的东、南二面都是浩瀚的海洋,西南、西北都是险峻的山脉,北面是大漠。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相对独立,自成一统。秦和西汉相继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帝国,并为确保帝国的安全而进行了积极的拓边,帝国的疆域基本上达于这片地域的天然极限。统一的观念随着统一帝国的建立而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即使是在天下纷乱之际,逐鹿的群雄也大多怀着重新统一天下的抱负。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统一的大局基本上得以维系,这种跟中国地理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广泛深入人心的统一的观念乃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  
  另一方面,中国的版图如此辽阔,境内的山河分布纵横交错,又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域,各地域之间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社会风俗等诸方面的差异很大,要实现真正的统一,必须对上述各方面进行一种深度的整合,否则,上述诸方面的差异在一定的条件下便可能表现为潜在的离心力,在特定的情况下就有可能被诱发出来。  
  在中国版图内的各区域之间,既存在促进彼此联系的有利条件,也有将彼此相对隔绝的天然屏障。如长江和黄河这样的大江大河,在东、西部之间就是一种联系的重要纽带,在南、北方之间却是一种天然的限隔。像太行山、秦岭、大别山等大的山脉,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的确就是一种天然的限隔;但这些山脉的断层地带或河流穿切而形成的河谷低地却又提供了可供穿行的交通孔道。  
  至于地理因素究竟是发挥出促进联系的积极作用,还是发挥出离心的消极作用,则视当时社会、政治的整合程度和中央政权经营措置上的得当与否而定。  
  当一个王朝强盛的时候,它的统治者往往能够以一种王者包容天下的宽广胸怀,推行比较积极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和文化政策,而且,所推行的政策也往往能收到比较积极的效果,从而将中国地理中有利于统一的积极因素发挥出来,将潜在的离心力降至最低,使其并不发挥实际的消极作用,统一的局面因此得以维系。  
  而王朝衰弱,往往积弊太深。它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下许多的矛盾和问题。在积弊中酝酿着广泛的矛盾,在积弊中滋长着各方面的离心力。随着社会上广泛的矛盾和离心力的滋长,地理上的离心力也开始显现出来。这种离心力增长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破坏统一,形成分裂的局面。  
  在治与乱的更迭、统一与分裂的交替过程中,地理因素是在社会、政治等其它更为根本性的因素起作用的前提之下才发挥出来的。

第二节 统一与分裂:问题的转换

治乱更替,统一和分裂也随着交替变迁。王朝衰弱,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通常普遍而且广泛;当其积弊难返之时,矛盾和问题往往就集中在某几个主要的尖锐的问题上。这时候,稍有契机,矛盾便迅速地激化,而形成燎原之势。这种契机在历史上通常表现为周期性出现的严重的自然灾害、穷兵黩武不能自拔的对外战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等等。一旦出现这种局面,统治秩序便随之迅速崩溃,统一的局面也迅速解体,而出现群雄逐鹿的局面。  
  在旧的统治秩序和统一局面解体之后,历史常常藉分裂和动荡而酝酿新的统治秩序和新的统一局面。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三次比较长时期的分裂。三次长时期的分裂是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及宋夏辽金先后并存的时期。在这三次长时期的分裂之后,分别完成了三次大一统的局面。这三次大一统分别为秦汉、隋唐、元明清。在每次大一统期间,又都经历过短暂的震荡。从秦到西汉、从西汉到东汉、从隋到唐及元、明、清的嬗代,改朝换代的过程都经历过短暂的震荡。每一次大分裂之后的统一都比以前的统—更深刻、更广泛,社会的整合程度也更高。  
  旧的统治秩序解体通常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离心力滋长,统一的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各地域的独立性突出出来,地理上的离心力也开始显现山来,从而使天下呈现出分裂的局面。  
  要重建新的统治秩序,重建新的统一局面,就必须先整合各种社会矛盾,消弭各种政治上的离心力,才有可能消除地理上的离心力,结束分裂,重建统一。只要社会上广泛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政治上的离心力并未消除,地理上的离心力就会继续存在,统一局面的重建便很困难。  
  历史上,那些率先起来反对旧的王朝统治秩序的人往往不能够重建新的统治秩序,重新统一天下。  
  秦统治暴虐,率先起来反秦的是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遂有风起云涌的响应,四方豪杰起而亡秦。秦亡之后,更广泛范围内的争夺才刚刚开始。王莽统治暴虐,天下怨之久矣,率先起来反王莽的是绿林、赤眉起义,四方豪杰继之而起。王莽灭亡,更广泛范围内的争夺又才刚刚开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向汉王朝的腐朽统治发起挑战,黄巾起义未能覆灭东汉王朝。黄巾刚平,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才刚刚开始。西晋以“八王之乱”而衰,率先起来反晋的是匈奴刘渊,刘渊所建立的刘汉政权消灭了西晋。西晋灭亡,五胡十六国的序幕才刚刚拉开。隋末统治暴虐,率先起来反隋的是王薄等农民起义和杨玄感起兵,各地豪杰也纷纷起而反隋。隋朝灭亡,群雄逐鹿的局面才刚刚开始。唐后期社会矛盾积累深重,黄巢起义向唐的统治发起挑战,这次起义未能灭掉唐朝,还加剧了“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唐不亡于起义,而亡于尾大不掉的藩镇。元统治暴虐,率先起来反元的是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大起义。红巾大起义确曾沉重地打击了元朝的腐朽统治,但灭掉元朝并统一天下的却是从起义军中蜕变出来的朱元璋。明末,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起来反抗明的腐朽统治,明朝亡于李自成起义——但统一天下的不是李自成,而是自关外进来的满清。  
  治乱交替之际之所以呈现出上述现象,是因为旧的统治秩序的解体通常是矛盾激化的产物,而新的统治秩序和新的统一局面的重建则必须以整合各种矛盾、消弭各种离心力为前提。整合各种矛盾、消弭各种离心力却通常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  
  从旧的统治秩序、旧的统一局面解体,到新的统治秩序、新的统一局面建立这一段时间内,天下的纷乱和争斗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矛盾趋向于激化,后一阶段矛盾趋向于消弭。这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问题的重心是绝然不同的。  
  旧王朝最终灭亡之前,它往往是各种矛盾汇聚的焦点,这时,它还可以作为一个临时的维系各种离心力的工具,也就是说,此时的离心力主要是针对旧的王朝统治秩序而呈现的,这时候,斗争虽然尖锐,但形式和范围倒还简单,矛头所指也比较集中。首先起事者为了推翻旧王朝的统治秩序,必须凭借、利用普遍存在的矛盾,甚至采取一定的策略推动矛盾的普遍激化,来扩大其影响,获得广泛的支持。  
  一旦旧的王朝最终灭亡,矛盾失去一个可以汇集的焦点,依旧存在的矛盾遂离散为比较广泛范围内的矛盾,离心力也显现为一种普遍的离心力。这样,在旧的王朝灭亡之后,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新的问题。问题的核心已变为:在旧的统治秩序完全破坏之后,再凭什么资源来重新整合天下,整合各种社会矛盾,消弭各种离心力,以便重建新的统治秩序和新的统一局面?这才是第二阶段问题的症结。  
  广泛的矛盾是首先起事反对旧秩序者们的凭资,却不是重建新秩序和新统一局面的凭资。在第一阶段的斗争中,为了达到推翻旧的统治秩序的目的,可以也应该推动矛盾的普遍激化。但是到了第二阶段,这种做法就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了,因为这与第二阶段重新整合天下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在第二阶段,需要的是消弭矛盾进而整合各种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  
  天下纷乱之际,形势错综复杂。在纷乱的旋涡中,有多少人能够认清形势的变化、适应新的形势、调整自己的政策、改变运动的方向?有时,即使个人有这种清醒的认识,但要纠正实际上是由历史所酝酿出的力量在推动着的整个运动的方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起兵反晋时,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刘渊本欲效法汉高祖,灭司马氏政权后一统天下,所以他很注意处理胡汉关系。他建立政权都是打着汉家的旗号。刘渊遣大将刘景率军攻洛阳,刘景驱杀汉族百姓三万余人沉于黄河,刘渊闻讯大怒,曰:“景何面目见朕!且天道岂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马氏耳,细民何罪!” [ 注:《资治通鉴》卷八十七 晋纪九 ]显示出他的确有一种包容天下的胸怀,很想化解胡、汉矛盾,而不是激化胡汉矛盾。然而,数百年积累下的矛盾,又岂是一朝一夕所能化解的!在他的末年,他也不得不妥协于现实,设立单于台,实行胡汉分治。让历史积淀下的矛盾在历史中去化解。  
  历史的运动错综复杂,它要求运动的参与者要有多方面的素质。最关键的是要有一种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济世情怀,以天下的黎民百姓、苍生疾苦为念,在旧的秩序被破坏之后,以重新澄清天下、安定天下、重建统一为己任,而不是为一己之私念,称王称霸,贪欲恣肆,嗜于杀戮。  
  可通常的情况却是,旧的社会秩序一经解体,社会中潜藏的各种能量都被释放出来,参加运动的人素质参差不齐。有多少人能够抱有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济世情怀呢?如凭借绿林起义而崛起的更始诸将,在他们建立政权之后,天下尚未平定、百姓疮痍未复,便耽于个人享乐,贪欲恣肆,全不以苍生疾苦为念。如果连这点基本的情怀都没有,那就更谈不上会有兼济天下、统一天下的雄才大略了。  
  推翻旧的统治秩序,需要凭借一定的政治资源,采取一定的政治策略,推动矛盾的普遍激化;重建新的统治秩序,同样需要凭借一定的政治资源,采取一定的政治策略,缓和、消弭矛盾,消除各种离心力,重新整合天下。做到这两者都需要雄才大略。  
  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的社会问题不同,可以凭借的政治资源可能不同。我们以秦汉之际的分合变化为例,来看从旧的统一局面的解体到新的统一局面重建这段时间内社会问题重心的变化。  
  当历史经历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纷争之后,统一确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这种趋势也可能走一些曲折。  
  秦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但这个统一的帝国却是跟它的暴虐统治、横征暴敛、严刑峻法等联系在一起的。尽管秦始皇采取了许多巩固统一的措施,但天下之人欲反秦、裂秦者仍不在少数。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有陨石坠于东方,有人就在那陨石上刻字:“始皇死而地分。”[ 注:《资治通鉴》卷七 秦纪二 秦始皇三十六年 ]足见反秦、亡秦、裂秦的暗火已在地下燃烧。这些人中既有像张良、项梁那样的前六国贵族残余势力,也有像陈胜、吴广那样对秦暴虐统治不满的下层民众。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天下能有风起云涌的响应,即是当时广泛矛盾的显现。陈胜、吴广遂利用了这种潜在的力量,迅速扩大其影响。  
  陈胜占据了陈之后,打算自己称王。张耳、陈馀曾劝其不要急于称王,而应利用六国后裔渴望报仇、复国的愿望,派人复立六国之后,以便增强反秦阵营的力量。张耳、陈馀对陈胜说:“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勿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则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懈也。” [ 注:《资治通鉴》卷七 秦纪二 二世元年 ]陈胜不听,依旧率先称王。但他并未能够阻止别人自立为王的趋势。他遣武臣略地河北,武臣羽翼已丰后,便脱离陈胜自称赵王;武臣再遣韩广略地,韩广羽翼丰满后,又脱离武臣自立为燕王。  
  陈胜败亡后,在江东起兵的项梁脱颖而出。范增怀着同样的认识建议项梁说:“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返,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注:《资治通鉴》卷八 秦纪三 二世二年 ]项梁遂为楚国拥立怀王,又采张良之议扶立韩王,后又立魏豹为魏王。这样,项梁所拥立的楚国成了反秦的中坚,在陈胜败亡之后,掀起了反秦斗争的又一个高潮。  
  对秦的仇恨乃是东方诸侯反秦的一大动力,张耳、陈馀、范增等人建议的策略都是旨在推动当时矛盾的普遍激化,扩大反秦阵营,从而达到迅速灭亡秦朝的目的。  
  秦亡之后,东方人与秦人之间的矛盾、东方人对秦人的仇怨却并未马上消失。这种仇怨影响了秦亡之后的天下形势。项羽在新安坑杀秦降卒二十万在很大程度上即是这种仇怨的产物。那些在秦强盛时受尽秦人欺凌的东方人现在终于可以反过来报复秦人了。项羽入关后,诛秦王子婴、火烧阿房宫,拍手称快的绝非项羽一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连同它暴虐的统治一起被埋葬了。反秦之时,天下之人亡秦、裂秦的呼声构成反秦的主要动力,主导人心者实际上是一种分裂的趋势。可是,当秦亡之后,要重新统一天下,又凭什么来整合天下?这是秦亡之后产生的新的问题的症结。  
  秦亡之后的天下局面以项羽主持下的分封诸侯而收场。项羽凭在反秦战争中的功绩而被尊为诸侯霸主。项羽行分封制在后来受到不少指责,被认为是开历史的倒车;他不都关中而都彭城也受到后世的不少批评。  
  实际上,项羽行分封制在当时恐怕是不得不行之的一条办法。他分封的原则,有维护自己霸主地位的意图,如徙刘邦王汉中、将战国时的东西二强齐国和秦国都分割为三部分等等;另外,还力图以在反秦战争中的功劳大小为原则。尽管如此,他在当时就遭到韩信、田荣、陈馀等人的不满。韩信说项羽“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 注:《资治通鉴》卷九 汉纪一 高帝元年 ]田荣、陈馀等人更是以未获封王而首先举兵反项羽。这些人反项羽的直接原因是自己未获分封。  
  至于项羽不都关中恐怕也是不得已的事。项羽所率领的军队是反秦战争中的主力。战争往往会使仇恨加剧,使矛盾更加尖锐。项羽在新安坑杀秦卒更是加剧而不是消弭了秦人与东方人之间的矛盾。所以,即令项羽立都关中,关中也不会是他的天府之国,而只会是他的肘腋之患。  
  以这层认识为背景,我们才好理解刘邦入关后与秦人约法三章的积极意义。刘邦入关后,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注:《资治通鉴》卷九 汉纪一 高帝元年 ]这三条约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恢复战乱之后的社会秩序,保境安民,更重要的是防止东方人与秦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因为,以当时形势,最有可能出现的恰好是那些怀着复仇心理入关后的东方人趁机烧杀掳掠,报复秦人。刘邦此举深得秦人之心,为他以后还定三秦打下了基础。  
  在暴秦已经灭亡之后,当项羽还在加剧秦人与东方人之间的矛盾时,刘邦却已在注意化解秦人与东方人之间的矛盾了。  
  刘邦在后来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还有几处大手笔,都可谓切中当时问题的症结。首先是他还定三秦的时机。刘邦被徙封汉中时,萧何建议他接受这一现实,然后,“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 [ 注:《资治通鉴》卷九 汉纪一 高帝元年 ]以当时形势,刘邦势单力薄,兵逃将亡,一般人都会觉得首先应该蓄精养锐,整军经武,积累力量,然后再出争天下。但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后,并没有像萧何当初所建议的那样,而是迅速出兵还定三秦。仅凭这一点,刘邦就收到了至少两个方面的好处。  
  首先是时机上的好处。所谓人心动则难静,静则难动。设使项羽咸阳罢兵之后,天下能有数年之安,则数年之后,诸侯各安其地,百姓各安其业,诸侯林立的分裂局面将成定局。再过几年,冒顿统一下的匈奴南下,有资格率中原诸侯反击冒顿的惟有项羽。那时,不管项羽个人是否有意,都会产生进一步整合中原社会的需要;何况“攘夷”历来就是中原霸业的一面有力旗帜。项羽若只做诸侯霸主,凭他在反秦战争中的功绩就够了,若要进一步整合天下,则须凭借新的政治资本,而领导中原诸侯反击匈奴正好提供了这种政治资本,藉以进一步整合天下。若是如此,则天下之势必将重归项羽,那时刘邦再出争天下,形势就很不利了;即令能争,以当时岳峙之群雄十数辈,逐一扫平,事亦难矣。其次起到了以患了打回东方去的动力。这就是韩信所说的“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注:《资治通鉴》卷九 汉纪一 高帝元年 ]  
  刘邦的大手笔之二是在洛阳为义帝发丧。刘邦东出到洛阳后,有三老董公建议刘邦说:“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师出无名,事故无成’。故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大王宜率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诸侯而伐之,则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三王之举也。”于是,刘邦为义帝发丧,并发使遍告诸侯说:“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 注:《资治通鉴》卷九 汉纪一 高帝二年 ]  
  义帝即项梁拥立的怀王,本是复立的楚国之后,在秦亡后被尊为义帝,已可算是当时名义上的、比较松散意义上的天下诸侯的“共主”。项羽本可以挟此“共主”作为招牌以号令天下,但他连这块招牌也扔掉了。刘邦捡起了这块招牌。尽管义帝已死,他已不能利用一个活着的“共主”来’号令天下,却借这个死掉的“共主”而为天下人树起了一个“共敌”。为义帝发丧旨在为自己“正名”,同时树项羽为天下人之“共敌”,“明其为贼”,再借此“共敌”以抟聚人心,重新整合天下。  
  若非如此,刘邦凭什么名义东出?他还定三秦,项羽及其他诸侯还可接受张良的解释,相信他只是想取得本该属于他的东西;也要出关,“东向以争天下”,那么不光是项羽会视他为敌,其他诸侯王也会视他为一大威胁,那样的话,形势就会复杂得多,他统一天下的阻力也会大得多。而为义帝发丧这一策略则把自己统一天下的行动变成了一个其他诸侯王可以接受的、为天下人除残去暴的义举。  
  就这样,在短短的时间内,项羽就由天下诸侯尊奉的霸主变成了天下人的“共敌”,刘邦却因此而联合起诸侯联军共五十六万人,把原本复杂的形势、矛盾和问题都变得简单化了。  
  后来,楚汉双方在成皋一带相持。刘邦与郦食其谋挠楚权,郦食其建议刘邦派人复立六国之后,为楚国增加敌人。张良听说这事后,大叫“陛下事去矣!”,连论此议之八不可。乍看之下,郦食其的建议很像当初张耳、陈馀对陈胜的建议。实际上,二者所面临的形势和最终的目的都是完全不同的。  
  陈胜起兵,志在灭秦。陈胜初起时,秦国还很强大,派人复立六国之后,可以利用前六国对秦的仇恨和复国的愿望,迅速扩大反秦的队伍,从而达到灭秦的目的;而此时,刘邦已经联合了大部分的诸侯,造成了重新整合天下的有利形势,此时复立六国之后只会造成潜在的分裂势力,这跟重新统一天下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刘邦还把“统一战线”工作做到了项羽阵营的内部,先是策反英布,后又反间钟离昧、亚父,项羽更加孤立。  
  后来,郦食其又建议:“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拒飞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 注:《资治通鉴》卷十 汉纪二 高帝三年 ]  
  这却是一个建立在地理大势基础上的恰当的战略策划。在基本上以善和恶为标准把自己跟项羽在天下人面前区分开来之后,再造成一种明朗的东西对峙的态势出现,确实可以起到使“天下知所归”的效果。后来刘邦又布项羽十大罪,更强化了项羽作为天下“共敌”的形象。通过树项羽这一“共敌”而使天下之视线聚于一,灭一项羽而天下顿成席卷之势。  
  秦与西汉交替之际的纷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反秦战争是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灭秦是主要目的,矛盾趋向于激化,所以,张耳、陈馀对陈胜的建议、范增对项梁的建议是符合当时形势需要的,都是旨在推动矛盾的激化,扩大反秦的队伍,从而达到灭秦的目的。楚汉战争是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重新统一天下是目的,为这一目的,应该缓和、消弭各种矛盾,消除各种离心力,所以,郦食其复立六国之后的建议与当时形势的需要是背道而驰的,而为义帝发丧、布项羽十大罪等策略则把本应非常复杂、分散的矛盾加以简化,使问题变得简单,从而加快了重新整合天下、统一天下的进程。

第三节 分裂的类型


王夫之曾论及王朝衰亡的两种形式:一种是土崩,一种是瓦解。他说:“土崩、瓦解,其亡也均,而势以异。瓦解者,无以施其补葺,而坐视其尽;土崩者,或欲支之而不能也。秦非土崩也,一夫呼而天下蜂起,不数年而社稷夷、宗枝斩,亡不以渐,盖瓦解也。栋本不固,榱本不安,东西南北分裂以坠,俄顷分溃而更无余瓦,天下视其亡而无有为之救者;盖当其瓦合之时,已无有相浃而相维之势矣。隋、元亦犹是也。周之日削,而三川之地始入于秦;汉之屡危,而后受篡于魏;唐之京师三陷,天子四出,而后见夺于梁;宋之一汴、二杭、三闽、四广,而后终沉于海。此则土崩也。或支庶犹起于遐方,或孤臣犹守其邱陇,城陷而野有可避之宁宇,社移而下有逃禄之遗忠;盖所以立固结之基者虽极深厚,而啮蚀亦历日月而深,无可如何也。土崩者,必数百年而继以瓦解,瓦解已尽而天下始宁。” [注:《读通鉴论》卷三 武帝之八 ]  
  王夫之描述了两种王朝衰亡形式所表现出的特征。大体说来,瓦解意味着全面的混乱和无序,持续的时间通常比较短,重建新的统治秩序通常也比较快;土崩则意味着在整体的秩序崩溃之后尚有局部的秩序保存,其衰亡往往要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新的统治秩序和新的统一局面的重建也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秦、新、隋和元的灭亡便属于瓦解,东汉、西晋、唐和宋的衰亡则属于土崩。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下面,我试着从社会权力结构的角度提供一种解释。  
  一般说来,那种专制程度比较高的朝代在统治秩序解体之后,容易出现瓦解的局面。这种朝代高度专制的统治往往制造了一个权力结构单一的社会,在最高统治层与最下层民众之间,缺少与皇权分享权力的中间势力。其暴虐的统治遂在最高统治层与最下层民众之间造成了最直接的矛盾。徐乐在上汉武帝书中说:“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 [ 注:《资治通鉴)卷十八 汉纪十 ]说的实际上就是这种最高层与最下层之间最直接的矛盾。因为缺少与皇权分享利益的社会阶层,也就缺少可以缓冲和分散矛盾的中间力量,一旦它的统治因某种原因而削弱,稍有导火线,即可导致矛盾的普遍爆发,结果其皇权遭到的是普遍的反对。所以,它在整体的秩序解体之后,连局部的秩序也没法维持,因而出现王夫之称之为瓦解的那种普遍的动荡和混乱。  
  秦、新、隋和元在这方面比较典型。这些朝代大多统治暴虐,高度专制,横征暴敛,轻用民力。这样的王朝在皇权削弱后,逐鹿的群雄往往大大小小数以十计。但在经历了时间并不长的一段动荡和混乱后,大多灰飞烟灭,天下重归一统。  
  而那种专制程度不高、或是其专制因某种原因受到削弱的王朝,在其统治秩序解体之后,容易出现土崩的局面。这种朝代的统治秩序中存在与皇权分享权力的中间势力,这种中间势力既是削弱皇权的力量,也是维系皇权的力量。在皇权受到挑战时,这种中间势力可以起到缓冲和分散矛盾的作用。这样的朝代,即令整体的秩序解体了,但那些中间势力尚可维持或建立局部的秩序。这种势力作为政治上的离心力,若与地理上的离心力结合起来,往往导致分裂割据的局面。  
  东汉、西晋和唐的衰亡就属于这种情况。东汉的皇权本已受到宦官和外戚的削弱,在经历黄巾大起义的冲击之后,权移州牧、刺史。后来割据四方的军阀大多便是这些州牧、刺史。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最终演变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西晋惩曹魏之亡而重用宗室,重行分封制。“八王之乱”中,导致西晋衰乱的是这些宗室藩王,“永嘉之乱”中,负责维持地方秩序的也是这些藩王,重建司马氏社稷、保有江南半壁江山的司马睿也是藩王出身。在西晋的统一“土崩”之后,出现的是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长期对峙的局面。  
  唐经“安史之乱”后,权移藩镇,渐渐演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导致唐室衰弱的是这些藩镇,最终取唐而代之的是藩镇;但在唐最终灭亡之前,负责维持地方秩序、使唐的统治在“安史之乱”后衰而不亡又得以维系了百余年的也是这些藩镇。唐亡之后,五代十国的建立者们实际上也是这种势力的演变。  
  作为王朝衰亡的两种形式,瓦解是全面的混乱和无序,无迹可寻;而土崩尚存局部的秩序,有迹可寻。  
  政治上的离心力与地理上的离心力通常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政治上的离心力与地理上的离心力结合在一起,遂使土崩型的局面易于趋向分裂的局面。从地理的角度考察,分裂的局面又表现出以下几种类型:有南北对峙或东西对抗(二分型)、有三足鼎立(三分型)、有四分五裂(四分型乃至更广泛的分裂)。  


一 南北对峙  

  历史上的南北对峙与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有密切的关系。淮河至秦岭一线为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南、北方的主要区域。南、北方内部各区域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南北之间跨度很大,南北气候、环境、生产方式、社会文化乃至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差异也较大。这是南北对峙的地理基础。  
  南北对峙多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南方汉人政权之间的对峙。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对峙,除了孙吴与曹魏(西晋)之间一度出现的短暂对峙为汉人政权之间的对峙外,其它的南北对峙均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南方汉人政权之间的对峙。西晋衰亡后的十六国北朝与东晋南朝之间的对峙和北宋衰亡后的金、蒙古(元)与南宋之间的对峙时,北方政权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骑射为业,男子都是天生的战士,长于骑兵野战,这使他们在军事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这些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之后,多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从而提高其社会组织上的效能;但他们久居北方,性习温凉,而不耐暑热,故其对南方的作战宜于秋冬时节。  
  南方汉人以农耕为业,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对水利的利用是其社会的主要特点;其治军以秩序和纪律见长,经过严格训练;其作战讲究部伍阵法,长于水战和守城战,多能利用江河水道进行人力物力的运输,故其对北方的作战宜于春夏时节。  
  南北双方可谓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南北之间、黄淮一带地形和气候上的特点,又使得南北双方在天时和地利上各自利弊半参。这一带既有旷阔的平原,又有纵横分布的江河水道,寒暑季节变化明显。利于南方者不利于北方,利于北方者不利于南方。双方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对方的短处。这种天时和地利上的特点,也使得南北双方在黄淮一带易于陷入一种拉锯式的角逐之中。  
  南北军事对抗一般以黄淮平原为主战场,而以淮河至秦岭一线为对抗线,这条对抗线随着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而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有一定幅度的摆动。  
  淮河以南,有较长的雨季,江河水道纵横,形成密集的江河水网,足以缓冲北方铁骑的冲击力。南方可以利用这些江河水道,构筑军事据点,扼守一些主要的通道,发挥自己水战和守城战的特长;另外,南方雨季湿热,北方人、畜皆不适应,也削弱了北方铁骑的冲力。这样,北方势力若越过淮河继续向南深入,便会面临气候和环境上的巨大困难。但是在淮河以北,情况就不一样了。淮河以北的河流,雨季相对较短,气候干燥,河流水流量有限,冬季又有封冻现象,容易渡涉,不足以阻挡北方的铁骑。南方势力若是越过淮河向北深入,则会面临补给线过长的困难。这样,作为中国地理上南北分界线的淮河不期而然间也成了南北对抗的一个分界线。  
  北方游牧民族每每趁中原政权的衰弱,凭借军事上的优势,透入中原,控制北方地区;而南方汉人政权在失去对北方的控制之后,多能凭借中原先进的社会文化整合南方社会,并发挥南方汉人社会的特长,保有江南半壁江山,从而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二 东西之争

  二分型的大型对抗除了南北对峙外,还有东西之争。东西之争在战国、秦汉时期比较典型。秦的兼并及统一战争、楚汉战争、西汉时东方诸侯对西汉中央政权的挑战、东汉末关东州郡讨董卓之战,都是一种东西之争的态势。不过,东西之争作为一种二分型的分裂,通常只是一种临时状态,既不持久,也不稳定。  
  东西之争一般在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之间进行,而以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东部边缘地带为对抗前沿:北起幽燕,循太行山南下,经嵩山山脉、方城山,接桐柏山、大洪山而转向鄂西山脉一线,为东西之间对抗的前沿。这一列南北向的山脉分隔中国的东、西部地区。  
  在这一线山脉上有一些山地隘口,为东、西方之间的交通孔道。在燕山山脉有居庸关,沿太行山一线,自北向南,依次有飞狐口、紫荆关、倒马关、井陉关、滏口、天井关等关隘,在嵩山山脉周围又有成皋、太谷、轘辕、广成、鲁阳等关隘,扼守东、西方往来通道;在洛阳附近还有孟津,为黄河重要渡口。因此,上述一线为双方争夺的急所,尤以成皋一带为争夺的关键。成皋处在东西对抗线的中轴线上。  
  从中国地势的大体形势上来说,这种对抗却是西方居地势之利,而东方则处相对劣势。西方地势较高,面对东方,居高临下,若是能控制成皋一线,即已取得一种非常有利的攻势态势;而东方控制成皋一线,至多只是取得一种比较好的守势态势,失成皋一线则全失地利之险,故历史上的东西之争以西方胜利者居多而东方胜利者居少。  


三 三足鼎立

  三足鼎立,一般人自然都会想到魏、蜀、吴三国鼎立。实际上,这只是三足鼎立的一种类型,但不是最典型的一种类型。  
  魏、蜀、吴三足鼎立是整个北方与四川、东南这三地之间的鼎立。魏、蜀、吴虽曰三足鼎立,但实际上是南方的蜀、吴二国结成联盟,合力对抗北方的曹魏;若真是这三地构成单纯的三足鼎立,那么,这种鼎立是不均衡的,北方在实力和地利上都占有明显的优势。魏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北方时的)后赵、成汉与东晋三者之间的鼎立也是这种类型,也是整个北方与四川、东南三地之间的鼎立。  
  在中国地理格局中,最典型的三足鼎立应是关中、河北与江南这三者之间的鼎立,也是最经常出现的三足鼎立。  
  若以秦岭至淮河一线划分南北,那么,北方在地利和实力上占有优势。南方的政权只有在北方分裂的情况下才能长期保存。北方的分裂和对峙要能稳定并持续长久,则北方的分裂和对峙又必须是势均力敌的。北方经常出现的分裂和对峙是关中与河北之间的对峙。这种对峙大体上是势均力敌的。关中地利上较优,而河北实力稍胜。综合起来看,关中、河北与江南这三者之间基本上构成一种大体的均衡。  
  关中、河北与江南这三者之间的鼎立也是历史上出现得最多的三足鼎立。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六次三足鼎立,除去上面说到的那两次是北方、四川与东南三者之间的鼎立外,其它四次都是关中、河北与江南之间的鼎立。他们是:前秦、前燕与东晋,后秦、后燕与东晋,东、西魏与梁,北周、北齐与陈。  


四 四分五裂  

  天下四分是三足鼎立的延伸。在关中、河北与江南三地鼎足而立的基础上,若是四川出现了单独的割据政权,便成了天下四分。这也正是中国地理上棋盘型格局中的四角之间的分峙:关中、河北、东南和四川。  
  如十六国东晋初期,前赵据关中,后赵据河北,东晋据东南,成汉据四川。又如南北朝时期,北朝因尔朱氏之乱而分裂成东、西魏,南朝也因萧绎、萧纪内讧而分裂,遂出现西魏据关中、东魏据河北、萧绎据东南、萧纪据四川的局面。  
  不过,这种天下四分的局面一般并不稳定,维持时间也不长。十六国时期的四分很快就因后赵兼并前赵、东晋消灭成汉而演变成南北对峙,南北朝时期的四分也因西魏趁利南进兼并萧纪而演变成三足鼎立。  
  在三足鼎立或天下四分的基础上,若是周边外围地区也建立起了其它割据政权,那就变成了五分乃至更广泛的分裂。通常陇西地区、河西走廊和辽西地区容易脱离中原而建立起割据政权,如后赵、成汉与东晋三足鼎立时,河西存在前凉政权,辽东的鲜卑慕容部就脱离东晋建立起了前燕政权。  
  战国时,七雄并列,这也是一种比较广泛的分裂。战国七雄从春秋时期众多的诸侯国中脱颖而出,并立时间也较长久,这是有其地理上的基础的。战国七雄中,秦据关中“百二之地”,齐据山东“十二之地”,楚据方城、汉水,并有着辽阔的疆域,燕据河北北部,南阻易水。四雄分峙东、西、南、北四方,背靠边角,有着稳固的后方,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韩、赵、魏三晋诸侯国处于中央,分隔四雄,他们的强大来自他们之间的团结,合则强,分则弱。等到秦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东方六国感到其威胁,这才出现合纵。不过,这已经是一种东西对抗的态势了。


第四节 统一的轨迹

历史由治趋乱、由合趋分有其自身的逻辑;同样,由乱趋治、由分趋合也有其自身的逻辑。若从地理的角度看,地理形势在新的统一局面的重建过程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由乱趋治、由分趋合的过程实际上是由分裂到重建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地理上依稀呈现出这样的轨迹:在普遍的动荡和混乱中往往先澄淀出局部的秩序,再经由这些局部的秩序而趋向全面秩序的建立和统一局面的形成。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长时期的分裂基本上都是土崩型局面的结果。在三次大一统期间,又都经历过短暂的震荡。从秦到西汉、从西汉到东汉、从隋到唐及元、明、清的嬗代,改朝换代的过程都经历过短暂的震荡。在这短暂的震荡中呈现出的基本上是一种瓦解的局面,即社会秩序的全面解体。  
  分裂与统一交替变迁。分裂的类型不同,统一的类型也随之而有所不同。  


一 土崩型局面的统一轨迹

  在土崩型的分裂中,比较复杂的分裂局面往往先趋向比较简单的分裂格局。  
  三足鼎立是土崩型分裂中经常出现的局面。上面说到,关中、河北与江南三者之间的鼎立,是最经常出现的三足鼎立,这种三足鼎立通常是结束四分五裂乃至更广泛的分裂局面的结果。关中的政权强盛时,往往能控制陇西、河西;河北的势力则往往控制华北大平原,并常常延伸至辽西;四川则通常并于东南。  
  每一次三足鼎立的局面最终都演变成了南北对峙。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过六次三足鼎立的局面,六次三足鼎立最终都归结于南北对峙。魏、蜀、吴三足鼎立最终以曹魏灭蜀、西晋代曹魏而演变成了西晋与孙吴之间的南北对峙。十六国时期后赵、成汉与东晋的三足鼎立以东晋灭成汉而演变成南北对峙。前秦、前燕与东晋的三足鼎立也以前秦灭前燕统一北方而演变成南北对峙。后秦、后燕与东晋的三足鼎立则因北魏入主中原统一北方、刘宋取代东晋而演变成了北魏与刘宋之间的南北对峙,并一直持续到北魏分裂的前夕。东、西魏与梁,北周、北齐与陈这两次三足鼎立,在经历了各自内部的演变之后最终以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隋代北周而演变成了隋与陈之间的南北对峙。北宋、夏、辽并存,就其政治、军事上的关系而言,也算是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当时在西南还有大理政权,但由于地理的原因,它与中原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利害关系远无上述三国紧密。三国鼎立的时间比较长,最终也因蒙古入主中原统一北方而演变成了蒙古与南宋之间的南北对峙。  
  二分型的对抗乃是新的统一完成前夕最基本的格局,即东西对抗或南北对峙。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一统——秦汉、隋唐和元明清——都是结束长期的分裂而完成的。在每次大一统完成的前夕基本上都是一种二分型对抗的格局。  
  秦以兼并六国而结束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分裂,在秦统一天下的前夕,基本上是一种东西对抗的态势。在秦汉与隋唐之间,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分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以隋与陈的对峙而走到尽头。在隋唐与元明清之间,经历了五代十国和宋、夏、辽、金先后并存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分裂又以南宋与蒙古(元)的对峙而走到尽头。  
  在东西对抗和南北对峙这样的大型对抗中,论地理上的优势,是东不如西,南不如北。在秦统一的前夕,秦居西方,占有地势上的优势,秦以此而兼并东方六国。每次南北对峙则都是以北方兼并南方而统一天下。西晋与孙吴的对峙以北方的西晋消灭南方的孙吴而归于统一。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以北方的隋消灭南方的陈而归于统一。蒙古(元)与南宋的对峙以元灭南宋而归于统一。  
  上述几次北方兼并南方的统一战争在布势上又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东西齐举,上、下游并进;但局面的打开则都是从上游着手的。西晋灭吴,以王濬下益州,杜预等下荆襄;隋灭陈,以杨素下益州,杨俊等下汉水;蒙古则以攻克襄阳而取得上游之势。这是由南北对峙的基本地理形势所决定的。南方赖以对抗北方的依托和联络内部的交通线主要是长江,长江上下游之势在战略上表现出的利弊非常鲜明,北方夺上游之势即足以控制长江形势,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二 瓦解型局面的统一轨迹  

  至于瓦解型的局面,虽因形势的复杂而难寻其迹,却也看得出地理条件在重建统一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中国棋盘型地理格局中,几大战略要地都有其独特的山河形势、经济条件和社会基础。一种政治势力若能植根于这些因素之中,以之为基础,往往能建立起局部的秩序,进而形成力量中心。像关中、河北、东南、四川这样的地区就因其优越的地理形势而容易首先建立起局部的秩序,进而形成力量中心。这种力量中心对周围地区辐射出一定的控制力。陇西、河西地区大都因其割据政权被关中的政权所灭而纳入关中的控制范围,如十六国时期的前凉被前秦所灭,后凉被后秦所灭,南凉亡于西秦,而西秦则被赫连夏所灭,唐初陇西的西秦政权和河西的凉政权也都被唐所灭。河北的政权则往往能控制整个华北平原,有时还延伸至辽西。东南政权则通常能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则通常跟汉中连成一体。  
  在天下纷乱之初的混乱局面中,先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者往往能建立起局部的秩序,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积累力量,为日后进取天下打下基础。秦亡之后,群雄逐鹿,刘邦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王莽败亡之后,逐鹿的群雄数以十计,刘秀以河北为基础统一天下;隋亡之后,逐鹿的群雄也是数以十计,李渊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元亡之后,逐鹿的群雄又是数以十计,朱元璋以东南为基础统一天下。  
  上述几代重建统一的进程,虽都以四角之地为基础,但还有所区别。秦、西汉和隋、唐都是既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又以关中作为统治天下的基础。东汉虽以河北为墓础统一天下,但统一完成之后政治重心却不在河北,而在河南;明朝虽以东南为基础统一天下,但明的政治重心不久即移至河北。他们统一天下的基础与统治天下的基础并不是重合的;而秦、西汉和隋、唐朝统一天下和统治天下的基础是重合的,其基础都是在关中。因此,在众多的统一形式中,以关中为基础完成的统一有其独特的特点,我将其称之为关中模式。  
  以关中为基础进取天下之时,关中四塞之地的地理条件确为进取的凭资。关中的山河形势使其具备相当的势能,它犹如一只巨鹰,舒展两翼,左翼席卷山西,右翼席卷汉中、巴蜀,两翼展开,即足以包卷中原,进取天下。  
  作为一种统治天下的格局,关中模式诚如张良所表述的——“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 注:《资治通鉴》卷十一 汉纪三 ]  
  在这一格局中,我们可以画出两条粗略的长线,一条是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东部边缘的山地险阻——北起燕山山脉,向南循太行山脉、经嵩山、方城山、接桐柏山、大别山——呈南北向横亘。这一线即用来“东制诸侯”的军事防御线。中国古代的重要关塞,基本上位于这一线上,如太行山一线的居庸、紫荆、倒马、井陉、滏口、天井诸关塞,嵩山一带的虎牢、伊阙(今洛阳龙门)、广成(今临汝西)、轘辕(今巩义西南)诸关隘,大别山上的武胜、平靖、黄岘等义阳三关。隋唐时期,“独以一面东制诸侯”的防御线已向东有所推进,如隋炀帝掘长堑,已圈至河南东部,这是因为这时的政治重心也已向东有所推进,而不仅仅是关中。另一条线是黄河—渭河一线,呈东西向纵贯。这一条线是东、西部之间的交通运输线。当政治重心位于关中的时代,对于这条交通线都曾着力加以经营,作为漕运动脉,转输东部地区的财赋以供给关中。  
  河北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三个全国性政权的政治重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一统局面的统治重心。明虽不起自河北,但其政权建立后不久即迁至河北,元和清两代都起自塞外,他们入据中原都是从河北打开局面的。作为一种统治天下的格局,我将其称之为河北模式。  
  河北模式作为一种统治天下的格局,对于像元、清这样的由塞外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和对于明朝这样的由中原汉人建立的政权来说,所呈现的格局是不一样的。  
  在明朝统治天下的格局中,我们也可以画出两条粗略的长线,两条长线在北京附近成交汇之形:一条是作为军事防御线的“九边”长城一线,另一条是作为经济运输线的京杭运河一线。两条长线垂直交汇于河北北部。明代迁都北京,在长城一线特设“九边”重镇,“九边”一线东起辽东,西经山西而联络甘、陕,东西横亘,屏护北方。这一线是农耕经济的中原与游牧经济的塞外之间的接触带。塞外游牧民族往往以越过这一线而扰掠中原,历代中原政权都曾经营这一线,建为军事防御线。大运河作为南北之间经济资源流通的一条大动脉,北起幽燕,南经山东而联络江南,纵贯于中国东部的大平原上。相对于以前西行逆黄河——渭水而上转输关中时的艰辛来说,京杭大运河还算是一条比较平易的转输线路。明代因袭元代,经营运河,连通南北,从而形成“以东南之粮,养西北之兵”的格局。这种格局能把政治、军事上的需要与经济上的供给相对完好地兼顾起来。  
  对于元和清这样的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来说,作为全国性的政权,他们同样要倚仗江南的富裕和大运河这样的运输条件。但元、清两代本身就是起自塞外,他们得以入据中原,根基在塞外。入主中原后,其军事上潜在的威胁存在于南方而不是北方。元、清两代对中原汉人始终怀着防范戒备之心。因此,对于他们来说,长城一线的意义就不大了。这样,运河一线画到河北北部后,不是垂直折成东西向,而是以其它方式继续向北延伸,以使河北作为农耕经济的中原与游牧经济的塞外之间的一个衔接地带,能够确保中原与塞外之间联系的稳固。这种联系在他们的统治受到挑战时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根基在塞外,形势不利,还可确保退回塞外。元、清两代在中原的统治最终也的确是被中原汉人所推翻的。明初朱元璋北伐,元顺帝即率蒙古残余势力退出塞北;清帝退位后,清宗室耆善在出关时曾赋诗“幽燕非故国,长啸返辽东。”也可说是满人固有心态的一种流露。

[ 本帖最后由 dionysos615 于 2007-9-4 15:00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9-6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是全书$汗$
转完了,虽然估计看的人不会多,但真能坚持看完,也受益匪浅.$送花$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9-6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9-22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2 05:23 , Processed in 0.066705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