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16:52 新华网
“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最重要“缺环”
新年伊始,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在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称,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内,新出土距今8万至10万年、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根据惯例,此次发现的人类被命名为“许昌人”。
新发现的古人类头顶骨、枕骨、颞骨断片化石共计16块。这些化石复原后可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保存和化石程度均较好。
《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专家们经过谨慎研究后认为,“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对研究东亚古代人类进化和中国现代人的起源,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是我国继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发现之后,15年来古人类化石又一次重大发现。
千年不遇“许昌人”意外现身
本刊记者看到的灵井遗址,位于许昌市西北约15公里的灵井镇西侧。“灵井”,顾名思义有井,这井其实是从十几万年前就开始流淌的地下泉水,几乎没有干涸过,而遗址和头盖骨的发现都很偶然。
1965年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周国兴先生,从村民挖井挖出的堆积物中,采集到一批动物化石、细石器及打制石器,认为属“中石器时代”,引起史前考古界的重视。1992年,灵井遗址被公布为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期以来,埋藏文化遗物的地层被积水浸泡,无法进行考古发掘。2005年4月,因遗址西南约7公里的一家煤矿透水,致使包括灵井在内的几处泉水骤然断流,接着积水循泉眼回流,地下水位下降,原生地层出露。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迅速将这一重要情况上报,请求对这处史前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国家文物局批准了这一发掘项目,发掘面积300平方米。3年来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出土石器和化石等文化遗物3万余件。
意想不到的激动时刻出现在2007年12月17日上午9时,考古人员在9号探方深5米处,发现较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它埋藏在距地表深约8米的文化层内。
头骨出土于灰绿色的湖相沉积中,同层出土有丰富的动物化石和石器。头骨化石在地层埋藏中已破成十余块,散落在约两平方米的范围内,包括顶骨、枕骨、眉骨等,仅缺少的上颌部分,很可能压在未发掘的东部隔梁中。头骨化石保存和石化程度均较好,未见变形。
考古人员将头盖骨化石整体提取送至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进行了清理,并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同层取样,进行光释光测年实验。
“挖出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是每一个旧石器考古专家的梦想,”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灵井考古发掘队领队李占扬说,“2007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本来准备在12月15日结束,但一直不断出‘东西’,就延长了一天。第二天还欲罢不能,于是又将工期推到了17日,就在这一天,突然发现了头盖骨化石。”
李占扬说,“许昌人”古人类头盖骨化石面世,真的是机缘巧合,如果不是灵井千年不遇的泉水倒流,如果大雪提前下几天发掘工作暂停,“许昌人”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得见天日了。还有,如果不是有灵井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也许就形成不了头盖骨化石。
“许昌人”是否“北京人”后代
李占扬研究员说,灵井头盖骨用光释光测年初步结果为距今8万~10万年,是研究现代人类起源的重要时段,可望为东亚和我国现代人类起源提供直接证据。
当今世界古人类学研究有两大热门课题:一为人类起源,二为现代智人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已成人们共识,因非洲发现从距今400万年至几万年的人科标本达数百件,且演化关系清楚。
关于现代人类起源,国际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是“非洲起源说”,国外一些学者根据化石特征、年代测定及遗传学研究等,提出世界各地的现代人都是非洲早期人类的后裔。根据这一学说,中国的北京猿人等在距今约20万年前消失,现代中国人及其中国的晚期智人,如柳江人和山顶洞人等,就都是来自非洲的人类的后代。
二是“多地区进化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现代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步步进化而来的。中国不仅发现了距今800万年、比非洲古猿更“靠近”人类的腊玛古猿头盖骨化石,还发现了距今200万年前的巫山人、80万年前的蓝田人、20万至70万年前的北京人、10万至20万年前的辽宁金牛山人、1万至4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等。
但这个进化体系却存在着关键缺失——没有距今5万至10万年间的人类化石。而这一时期恰恰是“现代人”起源的最关键时期,即“非洲起源说”推断非洲智人走向世界、取代各地早期智人的关键时段,这个链接若不能填补,就难以肯定此前中国大陆上的古人类一定是我们的祖先。
此次发现的“许昌人”恰好被断代为距今8万至10万年,弥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最重要“缺环”。这怎能不令人激动呢?
“人类头盖骨化石有300多个测量点,能够提供人类容貌、体质、骨骼等丰富的信息,因而在研究人类起源研究中比其他肢体化石的价值更大。”李占扬说,“许昌人”的身份可能有几种,一是从北京猿人一直延续下来的中国人种中的一环,二是从非洲来到亚洲的非洲人,也有可能是两个人种进行杂交后的“新人类”。我国专家经过多学科研究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不仅因为头盖骨信息含量的一致性,而且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石器、骨器都是本土文化面貌,少见外来因素影响。
“当然,研究刚刚开始,‘许昌人’的真实面目会逐步浮出水面。”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