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3-10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佰拜遭遇克隆,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日前,记者在登陆“八佰拜”网站( http://www.800buy.com.cn)时,无意输入了“八百拜”,一字之差,却进入了另一个网站( http://www.800buy.org)。令记者惊讶的是,这个“八百拜”无论是网址还是具体网页内容都貌似那家国内知名的“八佰拜”。是“八佰拜”开起了分店还是遇上了真假李逵?带着迷惑,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八佰拜网站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语气并不轻松,甚至有些愤怒。经过记者一番了解,“八佰拜遭遇克隆事件”终于浮出水面。位于厦门的这家“八百拜”不仅以一字之差迷惑了消费者的目光,而且采用的是八佰拜曾使用过的“大眼睛800buy”LOGO,而且该LOGO八佰拜拥有商标的注册专用权。厦门的这家网站其网站首页“关于我们”一栏的企业介绍中,完全照抄了八佰拜“关于我们”中的“了解800buy”,八佰拜网站的各种品牌LOGO标识也被完全照搬,乍一看,确实难分真假。
记者在双方网站上看到,八佰拜的ICP证的使用期是从2000年4月5日开始的,而克隆八百拜的ICP证的使用期则始于 2003年12月28日,也就是说在2003年八佰拜发动圣诞攻势,在央视、BTV5、新浪、《读者》等强势媒体大做广告之际,聪明的“八百拜”搭乘了顺风车,应运而生了。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时尚礼品网站八佰拜面对此次遭遇克隆,八佰拜负责人表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八佰拜的合法权益,也直接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虽然目前尚未有相关证据表明是否有消费者被误导,但是网站被恶意假冒已成事实。在 “3.15”来临之际,八佰拜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并于3月4日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八佰拜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采取法律行动,既是为自己讨说法,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看来,电子商务网站刚建起的名牌如何能得到有效保护是一个现实问题。谁都看的出来,在这样明目张胆的假冒行为下,消费者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实在令人担忧。
赛迪网站
http://news.ccidnet.com/pub/article/c951_a94642_p1.html
搜狐
http://it.sohu.com/2004/03/08/53/article219345323.shtml
通信时代
http://www.comm9.com/sfnews/myxw/200438105724.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