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870|回复: 9

你最该知道的:9大自然灾害紧急应对白皮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6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我们深知:古往今来,这个世界出现了多少次的危机:陨石撞击,洪灾肆虐,瘟疫横行,战火蔓延……人类一次又一次地面临着挑战。是屈服还是抗争?是沉默还是觉醒?一场洪水,可以夺去无数的生命,一场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这些,却不能令我们失去勇气,失去对未来的向往。

  在我们为汶川地震中的逝者唏嘘,为广大军民坚韧不懈的救援行动钦佩不已之时,我们也应该深思:虽说灾难总是突如其来,且在人类面临死亡威胁的最多因素当中,突发性灾难死亡排进了前五位,但掌握一定的应对意外灾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把它传授给身边的每个人,尤其是教会孩子们,无疑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据调查,意外事件对人造成的伤害性死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伤害导致即刻死亡者不到1/3,这些人来不及醒过味来,就已遭受致命的打击;但更多的人只是处在伤势危及生命的状态,而无自救或他救条件而最终遭致死亡;或者是尚未遭受伤害,只是未能及时采取逃离行为,由于再次遭受严重伤害而致伤亡。因此,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若能懂得些灾害应急和自救常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自救行为或逃离现场,常能获救,或逃出死亡的魔掌!

  

    9大自然灾害紧急应对白皮书
  你有可能遇到的9种自然灾害,情况紧急,应如何应对?

 1 应对 地震 Earthquake

  由于地球及其内部物质的不断运动,产生巨大的力,导致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就形成了地震。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有反应;三度在深夜时人会有感觉;四~五度吊灯有轻微摇晃;六度器皿会倾倒,房屋有轻微损坏;七~八度房屋会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九~十度建筑倒塌;十一~十二度会造成毁灭性破坏。

  [事例]
  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建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悲惨的一页,其强度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16公里的地壳中猛然爆炸,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顷刻间被夷为平地。唐山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应急措施]
 ●发生地震时先不要恐慌。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应迅速跑到门外空旷处,用被子、枕头、安全帽护住头部。如果是楼房,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躲避到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狭小空间,或承重墙旁(注意避开外墙)。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公共场所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不要拥向出口,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空调等悬挂物,以及商店中的玻璃门窗、橱窗、高大的摆放重物的货架。
  ●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震前预兆·动物篇]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



   2 应对 雷电 Thunder

  在雷雨季节里,常会出现强烈的光和声,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雷电。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由于雷云电压高电量多,并且放电时间很短,放电电流大,因而雷击电能很大,能把附近空气加热至2000℃以上。空气受热急剧膨胀,产生爆炸冲击波并以5000m/s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最后衰减为音波。虽然放电作用时间短,但对建筑群中高耸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旷区内孤立物体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屋顶内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属设备等有很大威胁,可能引起倒塌、起火等事故。
  [事例]
 2007年1月,马来西亚当地一名女大学生在雨伞下接听手机电话时,突遭雷电劈中,她随即被送院急救,无奈最终回天乏术。此事发生在周四下午3时,当时天空行雷闪电,就读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的 23岁女学生蔡**(音译),下课后徒步返回宿舍,与两个朋友共享一把雨伞挡雨,此时其手机响起,她拿起手机接听时竟被雷电劈个正着,她们三人均仆倒地上,**的胸部被严重烧伤,送往医院后不久证实伤重不治。
  [发生地点]
  ●高耸或孤立的建筑物,或虽有避雷设备但装备不善的房屋;没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屋顶;潮湿地区的建筑物、树木等;
  ●建筑物上的烟囱、有无线电天线而又没有避雷器和没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内部潮湿的建筑物;没有装设避雷设备或接地不良的易挥发性的地上贮油罐;
  ●平屋面雷击部位往往发生在四角上,对有坡度的屋面一般打在屋脊山墙上。[应急措施]

  ●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间、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大树下。
  ●不能撑用金属立柱的雨伞。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能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话题1 应急自救教育,是当务之急!
  “如果地震发生了,你只来得及拿起一样东西,你会选择什么?”这是北京一所普通小学“安全教育课”课堂上老师与同学们讨论的一个话题。据一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科学老师介绍,孩子们的选择非常多样,选择钱财、手机、食品的占绝大多数,而选择“水”这一关键答案的人却微乎其微。

  据调查,在北京市的中小学教育中,安全教育多集中在交通安全、意外伤害等方面的教育,关于火灾、地震等灾害的防范、自救、演习虽有所开展,但多是浅尝辄止,加之本市关于安全教育的场所并不是很多——揭示和体验性的场馆现只有海淀的公共安全馆,除海淀区规定辖区内小学五年级学生必须参观该馆外,其他区县并没有相关要求,因此学生们对这些自然灾害的认识还多集中在书面上。同时,“安全教育课”的教材也不是一本全面的灾害阐述、揭示、应急自救教材,而只是不定期的一些小册子的发放,多只对某方面的安全问题做一专题性介绍和说明。

  因此,这位科学老师认为:在自然灾害教育方面,中小学的教育仍急需进一步加强。在这里,她还特别推荐了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编写的《市民公共安全应急指南》一书,该书较全面地介绍了生活中十几种自然灾害、意外伤害、交通事故等方面的安全防范应急措施。

  话题2 家庭急救箱,应加紧普及!

  由于雪灾、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降临,我们的财产甚至生命都将受到严重威胁,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提早采取措施预防。一旦灾难降临,至少要做到在此后的72小时之内存活下来。在欧美等国,这已成为普及性的灾难自救常识。

  因此,关于家庭急救箱的概念应加紧普及,“灾难自救包”,里面至少装四样物品:干电池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常用药品(阿司匹林、止疼药、止泻药等)。此外,也可以装上不容易腐烂变质的罐头食品、可供3天之需的罐装水、合适的衣服、毯子、手机、家庭成员信息、书、游戏等物品,还可以装上保险账户和银行户头等。

  实践证明,这种对突发灾难有所准备的做法,对抗灾自救价值非凡。鉴于此,“灾难自救包”及其背后的灾难自救理念,需要在我国尽快普及。这样,一旦发生不可抗性的灾难,我们的生命与生活,就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3 应对 火灾 Fire

  着火失去控制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等灾难性事件,被称为火灾。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火灾发生的原因包括:雷击起火、自燃起火、使用明火不慎以及使用燃气或电器不当等。80 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 3.2 亿元。进入 90 年代, 特别是 1993 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 2000 多人。
  [事例]
  1987年5月6日,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火灾,火灾面积100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65万公顷,烧毁贮木场存材75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
 [发生地点]
  火灾容易发生在干燥的时节,春季和冬季都是火灾的高发季。容易引起火灾的有三种火源:
  1.明火:如生产生活用的炉火、灯火、焊接火,打火机的火焰、香烟头火、烟囱火星、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星、烧红的电热丝、铁块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种家用电热器的取暖器等。2.电火花:如电器开关、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火花,还有静电火花,这些火花能引起易燃气体和质地疏松、纤细的可燃物质起火。3.雷电火:瞬间的高压放电,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
  [应急措施]
  发现初起火灾,应立即呼救,拨打119;同时采取措施灭火自救。
  家庭失火
  ●迅速判断火势来源。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背向烟火方向迅速离开。
  ●逃生时需要打开门,开门前要检查门把,如果门把很热,不要开门,改从窗户逃生,或到窗口等待救援;如果门把不热,慢慢开门,并确定火、烟是否阻挡了逃生去路——若阻挡出路,要立即关门并寻找其他逃生路径;若未阻挡出路,马上逃生并关上经过的门。
  ●浓烟弥漫时,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压低身子,手、肘、膝紧靠地面,沿墙壁边缘爬行逃生。
  ●必须经过火焰区时,先弄湿衣服或用湿棉被、毛毯裹住头和身体,迅速跑过。
  ●逃生通道被切断、短时间内无人救援时,应关紧迎火面门窗,用湿毛巾、湿布等堵塞门缝,用水淋湿房门,防止烟火侵入。
  ●如果酒精火锅加添酒精时突然起火,千万不能用嘴吹,可用杯盖或小碟等盖在酒精罐上灭火。
  公共场所失火(如酒店、影院、商场等)
  ●下榻宾馆、酒店或到影院、超市时,应特别留心服务方提供的火灾逃生通道,或自行了解安全出口的位置,注意安全门或非常出入口标志。
  ●发现初起火灾,应利用楼层内的消防器材及时扑灭。
  ●保持头脑清醒,不要惊慌大声叫喊。
  ●火势蔓延时,应用衣服遮掩口鼻,放低身体姿势、浅呼吸、快速、有序地向安全出口撤离。
  ●逃生无路时,应靠近阳台或窗户,关紧迎火门窗,向外呼救。
  ●利用建筑物阳台、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应急逃生绳等进行逃生,或将被单、台布结成牢固的绳索,牢系在窗栏上顺绳滑至安全楼层。

 
    4 应对 雪灾 Blizzard
  漫天飞舞的皑皑白雪已经不再是童话世界,它所带来的灾难让毫无防备能力的人们(尤其是毫无应对寒冻极端天气经验的南方地区和城镇的人们)措手不及。突如其来的寒冻天气,马路上的冰层又硬又滑,高压电线覆冰后结成冰柱,连房屋都被冻成了爱斯基摩人的冰屋。铁路中断、航班停飞、高压线冻坏导致停水停电。
  [事例]
  2008年1月26日开始,第三次大范围持续雨雪天气再次袭击我国南方。据了解,此次雪灾是我国50年以来最严重的。
  雪灾来时正是春节前夕,京广、沪昆铁路因断电运输受阻,京珠高速公路等“五纵七横”干线近2万公里瘫痪,22万公里普通公路交通受阻,14个民航机场被迫关闭,大批航班取消或延误,造成几百万返乡旅客滞留车站、机场和铁路、公路沿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应急措施]
  ●保证着装保暖。防寒服隔热值高、携带方便,既能防风,又能防水,是一种理想的防寒用具。保持服装的通气性相当重要。衣服不可穿得过紧,这样不仅不会使人感到暖和,反而会感到寒冷、难受。穿一件厚衣服不如多穿几层薄衣服为好,这样有更多的空气层,保温效果更好。要保持服装的干燥。淋湿或汗湿的衣服要及时烘干,衣服上的冰雪要及时抖掉。 ●避免寒气从脚入。在冰雪灾害的天气里,一定要注意脚部的保暖。鞋的材料要选通气性好的,如帆布,皮革等,穿橡胶与塑料鞋,脚在出汗以后,易发生冻伤。硬而紧的鞋子妨碍脚部的血液循环,也易发生冻伤。当脚趾有麻木感时,可作踏步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袜子最好是穿棉线袜,因为尼龙袜不吸收水分,不要使袜子皱褶,以免引起脚的损伤,保持干燥。
  ●避开大风。突如其来的寒潮、“冷空气”可以使气温骤然下降10多度。而且风速加大,并常常伴有降雨、降雪。为了防止体温下降,防止冻伤,必须设法维持体温。首先要避开大风,因为风速每增加1米、气温就下降1℃。其次要防止淋湿,潮湿会带走更多的热量。万一淋湿,可以用报纸、地图等塞进背部、腰部帮助吸干水分。
  ●注意保暖。必须防止汗湿衣服,应在出汗前就脱掉一些衣服,并在停止活动时,擦干汗水立即穿上衣服。休息时不能直接坐在地上,应垫上些树叶、干草或书本等。为防止冻伤,还可以在足踝、足跟处涂上肥皂或滑石粉,可以将手、脚放进背包里取暖,可以在手套和袜子里放些辣椒,可以涂一些冻疮膏。
  ●经常活动按摩 。要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部位,对易于发生冻疮的部位,有必要经常活动或按摩。避免接触导热快的物品。如金属与赤手或雪与臀部的接触,可使热量加速丧失,引起局部冻伤。
  体温过低加重时,身体就难以再次自我加热,因此须从体外加热。如进行体外快速加热会促使冰冷的血液流入体内,进一步加重病情。可将热体放在以下部位:腰背部、胃部、腋窝、后颈、腕部、裆部,这些部位血流接近体表,可以携带热量进入体内。
  ●及时补充能量。可以喝一点热汤,或喝甜饮料,因为糖能够提供热能。寒冷时绝对不要饮酒,饮酒虽然暂时可以造成身体发热的感觉,但实际上酒精使血管膨胀,增加了身体的散热,导致体力衰弱。


   5 应对 泥石流 Debris Flow
  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强烈的地震造成多处山体滑坡,加上大雨天气,泥石流频繁出现,造成严重灾害,并给抗震救灾工作带来诸多难度。
  据了解,泥石流的危害方式主要有冲刷、淤埋、冲击、磨蚀和堵塞等。快速流动的泥石流,尤其是其中的巨石具有很大的动能,能撞毁桥梁、堤坝、房屋等建筑物;泥石流中的泥沙在通过排导沟和坝体时,可将其表面严重磨蚀。此外,泥石流中含大量泥沙、石块,甚至漂木,极易堵塞涵洞、桥梁,形成漫流改道,造成灾害。当支沟泥石流规模很大时,还可能堵塞主河道,形成堰塞湖,使主河上游水位增高,淹没沿河两岸,堰塞湖一旦溃决,将造成更大灾害。
  [事例]
  据史料记载,四川是一个泥石流多发的区域。如1981年四川是丰水年,盆地西北部降雨集中在七八月,并多以暴雨或大暴雨出现,造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川 “八·一七”特大洪灾,在当年7月一次特大暴雨中,盆地西北部山区10个县共发生崩塌、滑坡68000处,泥石流1000多处。泥石流活动明显滞后于地震活动周期。如20世纪70年代,四川地震活跃,多次发生6级以上强震。到80年代,四川泥石流灾害才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时期。
  另外,1997年6月5日,美姑县乐约乡发生特大山体滑坡,并转化为泥石流,造成3人死亡,147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523万元。2003年7月12日凌晨1时,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巴底乡邛山沟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51人失踪和死亡。
  [应急措施]
  地震后,常常伴随着次生灾害发生,泥石流、塌方、滑坡就是较为常见的次生灾害。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处境恶化,遭受新的伤害。那么,泥石流、塌方、滑坡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据地震专家介绍,如果身边发生泥石流、塌方、滑坡,不要惊慌,赶快到坚硬的大岩石块下蹲着,因为大岩石块会挡住从山上滚下的碎石,不至于被砸伤。或者躲避在树林密集的地方,因为碎石滚落遇树就会减速,这样伤害会减小。
  此外,就是设法脱离险境。如果不幸受伤,找不到脱离险境的好办法,就要尽量保存体力,不要乱动,以免使骨头错位,影响下一步治疗。最实用的方法是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如果碰到因遭受泥石流、塌方、滑坡导致受伤的人,首先要将其受伤的部位固定下来,不要发生晃动,其次就是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还要快速求援。
    话题3 北京的避难场所在哪儿?
  如果不是受到地震情绪的影响,恐怕没有几个市民会注意到这块绿色指示牌上的六个大字“应急避难场所”。周一,当记者来到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时,几个市民正在讨论这六个字的涵义。
  a:“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过这块牌子,应急避难场所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呀?”
  b:“北京这么多的人,这才能装下几个。”
  c反驳:“北京好像不止这一个避难场所,皇城根儿也有一个!”
  【一个调查】
  记者又随机在崇文门和中关村一带就北京的应急避难场所情况采访了60位过路者,包括各个年龄层次,调查结果如下:
  Q:您知道北京有应急避难场所吗?
  A:1.有,并且能举例两个以上者 8人
  2.有,知道一个 16人
  3.应该有吧,认为北京应该有应急避难场所,但根本不知道在哪儿 31人
  4.没有 5人
  【一个定义】
  应急避难场所是用于地震、火灾等突发灾难,有效减轻人员伤亡,并能提供多方面应急设施的场所。应急避难场所可以提高全市的应急避难能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提高公众的安全感。应急避难所一般建立在空旷的地方和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方。
  【一本指南】
  据了解,目前北京至少拥有已建成或改造而成的应急避难场所28处,包括元大都遗址公园、朝阳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万寿公园、海淀公园、马甸公园、东北旺中心小学等,分布在城八区和昌平区。
  记者从北京市地震局了解到,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到来,早在半年前北京市地震局就开始筹备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指南图,而且是中英文对照的版本,现在已经基本定稿,不久就将发放到部分市民的手中。
  【两个问题】
  北京目前的避难场所够用吗?
  对于一个有170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28处应急避难场所显然不够,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配合、逐步建设。北京市地震局的有关资料显示,北京八大城区可作为临时避难所的小面积空地有数千处,可改建为长期应急避难场所的开阔地带面积有5300多公顷,估计可以建成100 多处与“元大都”规模差不多的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到底有什么用途?
  北京市地震局 2003年在元大都遗址公园建设的应急避难场所,是国内第一个进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试点工程,也是目前为止设施最为齐全的应急避难场所。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目前已具备11种应急避险功能。包括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网,应急简易厕所,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卫生防疫用房,应急直升机坪,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监控和应急广播。而所有的设施都巧妙安插在了公园的景点中,如花丛中的小假山是个应急广播站;小卖部的仓库同时还是应急物资的储备库;观望台在应急避难时期就成了直升机坪等。究其原因,专家解释到:“如果让帐篷、应急厕所、应急水井等避难设施随意暴露,不仅有碍观瞻,影响游客心情,同时也容易造成设施破坏或发生意外事故。”



   6 应对 空难 Air Crash
  全世界每年死于空难的约1000人,而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达70万人,从这个意义讲,乘飞机也许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然而一旦发生飞机失事,幸存者却寥寥无几。飞机起飞后的6分钟和着陆的7分钟内,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国际上称为"可怕的13分钟"。据航空医学家统计,在我国有65%的事故发生在这13分钟内。因此乘坐飞机应按要求,在起飞前就要系好安全带。
  [事件]
  世界民航史上发生的最大空难事件。1977年3月27日,非洲西北大西洋中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的特那里夫岛上的洛斯洛德斯机场跑道上,两架波音747客机相撞,一瞬间,旅客和机组人员死亡583人,幸免于难的仅61人。这是民航史上最大的空难事件。
  [应急措施]
  如果遇到了空难,只能听天由命了?其实不然,采取以下措施,你就有很大的机会逃出危险。
  ●选择一条中转最少的航空线,减少黑色13分钟出现的次数。
  ●登机后认准自己的座位与最近的应急出口的距离和路线。
  ●坐靠过道的位子,离出口近,你就能更快逃出机舱。如果你其他的什么也没做,也要避免坐靠窗的位子。靠通道座位可以使你更快地进入通道,在发生紧急事件时,时间就是一切。
  ●扣紧你的安全带,并且,要保证安全带扣得比较低,紧绷你的臀部。否则,你将会体验到“安全带综合征”(安全带挤压你的体内器官)或者“动力过度”(动力会让你砰地往前冲)。
  ●登机后要认真听取乘务员的讲解,阅读安全条例。在发生坠机前,按照乘务员的指示采取防冲击姿势:小腿尽量向后收,超过膝盖垂线以内;头部向前倾,尽量贴近膝盖。防冲击姿势是乘客要学会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减少你被撞昏的风险。
  ●水上迫降时,空中小姐会讲解救生衣的用法,但在紧急脱离前, 乘客仍应系好安全带。若飞机高度在3660~4000 米,旅客头顶上的氧气面罩会自动下垂,此时应立即吸氧,绝对禁止吸烟。如果机舱内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瓶和药粉灭火瓶(驾驶舱禁用);非电器和非油类失火,应用水灭火瓶。乘客要听从指挥,尽量蹲下,处于低水平位,屏住呼吸,或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因吸入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中毒。
  ●冲向后方出口。当飞机撞地轰响的一瞬间,要飞速解开安全带系扣,猛然冲向机舱尾部朝着外界光亮的裂口,在油箱爆炸之前逃出飞机残骸。因为飞机坠地通常是机头朝下,油箱爆炸在十几秒钟后发生,大火蔓延也需几十秒钟之后,而且总是由机头向机尾蔓延。
 
  在这儿学常识 公共安全 所有人都应去学习
  公共安全馆——最值得去的地方
  驱车前往,直到看见“公共安全馆”几个大字,我仍然不敢相信:如此大规模、现代化的建筑,竟然是一座免费博物馆!进入馆内,立刻感到人流如潮。人们的脸上大多挂着欣喜和兴奋的笑容,无论孩子和大人。真有这么好吗?我们不妨一路跟着讲解员往下看。
  地震灾害展示区
  5·12汶川地区大地震,大家在心痛之余恐怕更多的是反思: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在“公共安全馆”内,拥有最多体验者的就是“地震体验区”了。排了很长的队伍,终于*到我体验了,体验区很简单,桌子、椅子。当我不知所措时,工作人员让我坐在椅子上,并且把书包放在地上,以免一会儿掉在地上。这一提示,让我原本放松的心情又紧张起来。稳稳坐定后,手牢牢抓紧扶手。当服务人员开启机关,整个房子晃动起来,先是上下颤动,后是左右摇晃,吓得我赶紧抓紧椅子,好在椅子是被固定在地板上的。而地板上的书包早已被震到一边,当时切身体会到,什么都顾不上了。
  火灾展示区
  我此行收获是学会了如何报火警、如何区分使用灭火器、如何穿越烟雾走廊,以及如何给绳子打个结实的结。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事情,也许在下一次灾难中,它将成为你的救命稻草。据统计,在每年没有及时扑灭的火灾里,有许多都是因为当事人不懂得如何有效报警。另外,不要天真地认为你打的绳结是最结实的,也许当你想依靠它逃生时才发现,原来它是如此的不堪一拽。最结实的打结方法其实很简单,去安全馆接受免费培训吧,保准你一分钟搞定。当然,这次搞定的不仅仅是一个结,也许将来就是一条性命。
  贴心提示
  适合人群:所有人,只要你想安全地生活。
  门票:免费
  开馆时间:周三至周五,集体参观(请提前电话预约);周六、日:个人参观
  地址:西北四环万泉河桥西北角,海淀公园旁边
 

    7 应对 海啸 Tsunami
  海啸是一种具有极大破坏力、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以及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范围,传播到很远的距离。
  海啸在外海时由于水深,波浪起伏较小,不容易引起注意,但到达岸边浅水区时,巨大的能量使波浪骤然升高,形成内含极大能量、高达十几米甚至数十米的“水墙”,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
  海啸发生有两种形式:一是滨海、岛屿或海湾的海水反常退潮或河流没水,而后,海水突然席卷而来、冲向岸边;二是海水陡涨,突然形成几十米高的水墙,伴随隆隆巨响涌向滨海陆地,而后海水又骤然退去。
  [事例]
  2004年12月26日于印尼的苏门达腊外海发生芮氏地震9级海底地震。海啸袭击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缅甸和非洲东岸等国,造成三十余万人丧生。
  1998年7月两个7.0级的海底地震,造成巴布亚新几内亚约2100人丧生。
  1883年8月25日荷属东印度群岛上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使三万六千余人死亡。
  [发生地点]
  海啸发生在沿海国家或城市,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但由于我国大陆沿海受琉球群岛和东南亚诸国阻挡,加之大陆架宽广,越洋海啸进入这一海域后,能量衰减较快,对大陆沿海影响较小。
  [应急措施]
  海啸发生时:
  ●接到海啸警报应立即切断电源。
  ●关闭燃气。
  ●停在港湾的船舶和航行的海上船只立即驶向深海区,不要靠岸或停留在港口、回港。
  不幸落水时:
  ●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不要举手,不要乱挣扎,尽量不要游泳,能浮在水面即可。
  ●海水温度偏低时,不要脱衣服。
  ●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相互鼓励,尽力使自己易于被救援者发现。



   8 应对 台风 Typhoon
  公众在日常所说的“台风”,术语称“热带气旋”,通常指发生在热带地区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常伴随着强烈的天气变化,如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和龙卷风等。
  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的2分钟平均最大风力等级区分为不同强度,由弱到强依次为:热带低压(风力6~7级)、热带风暴(风力8~9 级)、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和台风(风力12级及以上)。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大风、暴雨、风暴潮。
  [事例]
  1906年9月18日,登陆香港的台风时速高达161公里,不到4小时造成约1万人死亡。
  2006年8月10日,台风“桑美”在浙江苍南沿海登陆,最大风力达17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致483人死亡。
  2005年,美国遭受了“卡特里娜”飓风严重侵袭,最大风速达到约78米/秒,累计造成了上千人死亡及巨额经济损失,百万市民弃城而去。
  [发生地点]
  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中,我国遭受的风暴灾害最频繁、最严重,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中,由寒流引发的温带风暴致灾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渤海、黄海及沿岸;而台风风暴的致灾区域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沿海,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据统计,每年给我国带来严重影响的台风近20个,其中约有7个在我国沿海登陆,台风登陆数约为美国的4倍、日本的2倍、俄罗斯等国的30多倍。
  [应急措施]
  旅行者
  尽快抵达安全地点;尽量不要安排外出活动;出海船舶尽快返港避风,人员上岸;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转移到安全住所。
  台风过境时
  ●断电。
  ●尽量避免使用电话。
  ●未收到台风离开的报告前,即使出现短暂的平息仍须保持警戒。
  ●若无法撤离至安全场所,可就近选择在空间较小的室内(如壁橱、厕所等)躲避,或者躺在桌子等坚固物体下。
  ●在高层建筑的人员应撤至底层。
  ●不要在河、湖、海堤或桥上行走。
  ●海上船舶与海岸电台取得联系,确定船只与台风中心的相对位置,立即开船远离台风。
  台风过境后
  抢救伤员:室内空气流通,保暖;不要给昏迷者喂流食;必要时施行人工呼吸。
  保持健康:不要过度劳累;多喝干净的水;注意饮食;清理残骸时戴胶皮手套,穿胶皮靴并使用木棍;注意卫生,用肥皂和净水洗手。
  注意安全:当心被冲毁的路面、损坏的建筑、污水、燃气泄漏、碎玻璃、损坏的电线以及湿滑的地面等;小心虫、蛇;不要进入结构严重损坏或发生煤气泄漏的房屋。
  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健康及安全问题。

 

    9 应对 火山喷发 Volcanic Eruption
  地幔物质在地球内部动力的作用下不断运动,当岩浆中气体成分游离出来使内压力增大到一定极限时,岩浆就会顺地壳裂隙或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最具威力、最壮观的火山爆发常常发生在俯冲带。这里的火山可能在沉寂数百年之后再度爆发,而一旦爆发,威力就特别猛烈。这样的火山爆发常常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事例]
  火山喷发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从公元1000年以来,全球已经有几十万人死于火山喷发。
  1985年,南美洲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喷发,鲁伊斯火山实际上喷发的规模并不很大,但是火山形成的熔岩流和碎屑流掩埋了一座城镇,死亡两万三千多人,这是近代死人最多的一次灾害。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灾害是1815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喷发,这一次火山喷发有九万两千人死亡。
  [发生地点]
  火山喷发一般发生在地壳较薄处或板块交界地方。地球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地方。
  [应急措施]
  熔岩:迅速跑出熔岩流的路线范围。
  火山喷射物:如果从靠近火山喷发处逃离,应佩戴头盔,或用其他物品护住头部,防止砸伤。
  火山灰:具有刺激性,会对肺部产生伤害。逃生时应用湿布护住口鼻,或佩戴防毒面具。当火山灰中的硫磺随雨而落时,会灼伤皮肤、眼睛和黏膜。应戴上护目镜、通气管面罩或滑雪镜——但不是太阳镜。到避难所后,要脱去衣服,彻底洗净暴露在外的皮肤,用干净水冲洗眼睛。
  气体球状物:火山喷发时会有气体和灰球体以超过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滚下火山。可躲避在附近坚实的地下建筑物中,或跳入水中,屏住呼吸半分钟左右,球状物就会滚过去。
  专题执行撰文 吴建京 雷震 薛向虹 孟洁 刘春蕾 瞿玮(署名除外)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5-26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5-26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灼热之痛 于 2008-5-26 17:42 发表
我也坐下慢慢看~~


那也给你来杯茶哈~$送花$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5-26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5-26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D :D :D  这些都是平日常识, 都学会了,谢谢啦。当天晚上我就打电话回去了,我妈说没事,我还给她说当心余震。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5-27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5-27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6-2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4-27 15:38 , Processed in 0.071053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