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605|回复: 1

中国电视节目,广告太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5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娱乐节目泛滥  文化底蕴缺乏
中国电视节目,广告太多(第三只眼)
[德]韦雷纳·艾哈德文  青木译
  中国是世界第二广播大国,广播的受众数目已经与电视、报纸并驾齐驱。听众的逐年增加也给中国广播业带来了更多的商业利益,使之成为继电视、报纸之后的第三大媒体广告载体。平均每小时超过15次广告的安排,令世界各地的同行羡慕不已。
  不过,与另外一个广告大户电视媒体相比,广播的广告收入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在2003年的145亿美元广告收入中,2/3落入了电视媒体的腰包,广播媒体只占2%。为此,广播媒体计划在未来5年内使其广告占有率达到10%。看来,一场硝烟甚浓的广告大战正在隆重上演。
  然而,媒体在广告收入逐年增加的同时,也引来了观众的不满。很多老百姓非常气愤地表示,现在媒体广告太多。
  在电视荧屏上,唱主角的当属电视连续剧。从早到晚,许多频道热播连续剧,可是几乎所有的剧目都是古装戏,剧情千篇一律。最恼人的是,当你正看得尽兴时,会跳出长达10多分钟的广告。60分钟的节目,可能有20分钟是广告。
  其他类型的节目也逃不脱广告的控制。娱乐节目像体育俱乐部一样被冠了名,节目进行中还会有公司代表讲话,感觉更像“某某公司庆典”;广播节目中,听到的则经常是“专家门诊”、“生活顾问”之类的变相广告;在一些报纸上,有些新闻、财经报道显而易见是报社有意为广告商“安排”的。
  一位研究大众传媒的中国教授说:“实际上,拥有资本的广告商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媒体运作的指挥棒。编导围着广告转,在中国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最无可奈何的要算老百姓,他们为看自己喜爱的节目,还得看数十分钟的广告。问他们信不信媒体所刊登和播放的广告,有些人摇摇头说,广告就像吹牛,越是吹得天花乱坠,信誉就越低。
  如果是西方人,你还会发现中国媒体的文化节目不多,更不要谈纯文化的频道或者文化台了。在欧美公营电视台明文规定的文化节目时间量、广告时间限制在中国也体现不出来。中国人的传统风俗、文化、日常生活等文化主题节目,人们很少能从电视、广播媒体上获得。一位文化类节目的编导忧心忡忡地表示:“媒体只注重广告收益,观众只喜欢看娱乐节目,文化类节目遭冷落,长此以往,中国将离‘文化之邦’的美誉越来越远。”
  不可思议的是,电视主持人几乎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在中国,西方国家年龄越大、文化底蕴越厚的主持人并不吃香。
  虽说年轻人充满朝气,可暴露的问题也多。很多主持人浓妆艳抹、奇装异服,穿得比欧美电视台的深夜成人节目嘉宾还暴露。一些女主持人因过于暴露,在聚光灯的照射下,看上去像没穿衣服一样。还有一些主持人喜欢说方言,使那些想学普通话的外国人听不懂。有些主持人好像除了尖叫、戏弄嘉宾以及做一些不雅的动作外,就不会别的了。
  最伤心的就是那些对“文化中国”充满向往的西方人。他们带着美好的印象,到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文化中国”的影子,也希望从媒体中寻找“文化中国”的信息,可除了狂轰滥炸的广告外,他们很少能在媒体上感受到“文化中国”的味道。▲
    (摘自5月3日德国《广播周刊》)


    《环球时报》 (2004年05月21日 第十八版)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4-5-29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的也不亚于中国呀
要不是看在是德语的分上,早砸了电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5 18:30 , Processed in 0.056071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