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iamshirley

[原创文章] 浅谈德文诗歌的押韵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德(英)文诗歌的音节排布也是挺有讲究的,学习了。

但是,好像并不是所有的诗歌,其音节都按一定规律分布的,尤其是比较新的诗。

还有,这个“'”符号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比如那个dein或者schnein,是不是应该给加上这个符号?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4# 的帖子

“雪莉”?是指俺吗?呵呵,又被换改名字了,从“Shirly” 到 “雪莉”   :)

不过也好,“雪莉”就“雪莉”吧,省得切换输入法麻烦。。。听起来还跟“雪莱”挺像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1-4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的帖子

为什么是黑色幽默呢?幽默在哪里?

我也觉得这次的翻译更加容易理解些。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就是一座桥梁,使得不懂外语的人也有机会接触欣赏到不同风格的作品。我觉得还是不要把文字翻得太艰涩比较好,否则只会让人望而却步,起不到传播文化的作用。

上次在澄澈MM的帖子里,你们还有讨论过诗歌中的“赋比兴”。这里就是所谓的“兴”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ichoc 于 2009-1-4 10:14 发表
倦鸦啼归,迁飞城中
骤雪即至,严冬无情     
侬有家还,何其有幸
...
想听听你们是怎么处理首句翻译的...



这个问题挺切中要害的 :)

我自己在翻译这方面尝试得还不多,还真的没什么经验,都是有所感动才考虑动笔的,但每次都觉得,开头是最艰难的,尤其是翻译这种比较长一点的诗作。开头要把全篇的基调、韵脚、文体形式甚至行文风格等都得确定下来,所以挺费劲的,记不清当时为何选择了这种类似“文言”的风格,(也可能就是想让译文显得简练一些吧,因为感觉原文就挺惜墨如金的,但可惜功力不济,漏译了很多;当然也可选用白话文去译的。)反正第一节寥寥数句,却改了很多次才定型。

当我为了翻译去反复品读时,往往不由地把自己当作了文中的主人公,比如那声叹息,那个普罗米修斯,还有这个“Narr”。于是,我在诗行里行走。通篇读下来后,第一节给我的感觉就是,诗人正茫然踽踽独行于冬季的荒野,不知自己究竟要去那里(Wanderschaft),这时,看到一群乌鸦叫着飞往远方的城市,那里有令人温暖的灯火。他其实内心是羡慕这些鸟儿的,因为它们有“Stadt”(或者“Heimat”)可回,于是就叹道“Wohl dem。。。”。基于这种理解,就写成了这个样子。不过,那个schwirren却没有翻出来。而我选择的这种类似“文言”的译文风格也挺难将其翻出来的,也是我功力尚浅之故。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1-5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amshirley 于 2009-1-4 04:22 PM 发表
的确,德(英)文诗歌的音节排布也是挺有讲究的,学习了。

但是,好像并不是所有的诗歌,其音节都按一定规律分布的,尤其是比较新的诗。

还有,这个“'”符号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比如那个dein或者schnein,是不是应该给加上这个符号?


你在写这个帖子的时候,我就委婉的表达过了,我觉得你很喜欢提一些让我觉得很可笑的问题。你既然中文有一定修养,对中国古代诗文应该也有一定了解,诗词讲格律可不是只讲究韵脚的,平仄、对偶、粘连、拗救这些都可以帮助人欣赏西方诗词的,可是你发现了kreuzreim就贴一堆例子,不去深入去调查。你英文应该也不错了,我高中的时候英语课外读物里就大量介绍英文诗词,那个时候毛姆的诗介绍的最多,如果你真是对诗词感兴趣,那个时候就应该收集资料了。所以我觉得很多网上的人就是假兴趣。

你一开始提“通假字”来问melodey的问题,请问什么是通假字?

你问dein和schnein的问题,我用德文zaehl mal die silben 回答你,你却看不明白

现在又提出这个符号的问题,为什么不去查一查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1-5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ning 于 2009-1-4 04:32 PM 发表
为为什么是黑色幽默呢?幽默在哪里?

我也觉得这次的翻译更加容易理解些。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就是一座桥梁,使得不懂外语的人也有机会接触欣赏到不同风格的作品。我觉得还是不要把文字翻得太艰涩比较好,否则只会让人望而却步,起不到传播文化的作用。

上次在澄澈MM的帖子里,你们还有讨论过诗歌中的“赋比兴”。这里就是所谓的“兴”吧?


我跟你的思路是一致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1-5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段有两处让我觉得很重要。

1. 尼采诗用的这个类似“兴”的手法,为什么是Kraehen, kraehen在西方语境起着什么角色?

2. 第一段的末尾与结尾不同的是被加进来一个“---” 连接,把heimat hat有意的隔离开来,这显然是有用意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1-5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swang_de 于 2009-1-4 11:23 AM 发表

乌鸦们在叫,
扑拍着翅膀迁往一个城市。
马上要下雪了,
仍然还有家乡的是多么舒服!

乌鸦们在叫,
扑拍着翅膀迁往一个城市。
马上要下雪了,
已经没有家乡的是多么痛苦!

尼采以乌鸦借喻其黑色幽默手法,并用重复递增的句子,把失去家园的那种孤独情结淋漓至尽地刻画了出来。嘎嘎……嘎嘎……



情僧提供了首尾句的基本意思。从首尾的变化的出入里显出精神世界的变化。黑色幽默我觉得这里不恰当。孤独这里的程度我觉得又浅了点。

这里的乌鸦具有一种象征意味,因为这种和rabe同属的鸟跟死是有关系的,不是盗尸者就是在天堂与地狱间传递信息的鬼魅鸟类,我的感觉是尼采在诗的首句布了一个意象的局,不祥的kraehen, 聒噪的飞向城市,严寒降至,此景何其肃杀!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1-5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临走给雪莉小姐留一个问题,我怕小姐觉得我不厚道,因为人是有脑子的,我是喜欢跟动脑子的人打交道的。

德语最最初级的时候,都是学这么一个问候语,想必雪莉小姐也会:

wie geht's?

那么这里的'是代替了哪个字母呢?

答案就在自己手里,却总以敝帚自珍为借口,去向别人寻问,不觉得可笑吗?

[ 本帖最后由 hichoc 于 2009-1-4 23:44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ning 于 2009-1-4 16:32 发表
...
上次在澄澈MM的帖子里,你们还有讨论过诗歌中的“赋比兴”。这里就是所谓的“兴”吧?



不是专门学语言的,这方面的知识也十分有限。咱们就在此一起温习回顾一下语文课上学过的东东吧 :)

关于“赋比兴”:赋,就是铺陈,开门见山地描写叙述。比,就是比喻,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兴起,借物咏物,我的理解是,要说的东西先不讲,而是先从别的讲起,再引出自己要说的。

但是,这三者却往往不是相互独立地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很难界定,只能说是哪一种的运用更典型、更明显一些。其实,我觉得也不必花费力气去界定它,有内涵的东西就有魅力,咱们只管欣赏就是。而这个“赋比兴、风雅颂”也只是古人对前朝诗歌艺术的一个总结。其中,比和兴经常放在一起讲,称为“比兴”。

具体到这首诗,我自己的感觉是,如果开头作者是以这些事物作比的,如:一片浮云,一缕孤烟,或者空旷的大漠中一片飘飞的纸、一粒飞扬的沙,那么就有很明显的“比兴”的味道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31 03:37 , Processed in 2.147782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