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58|回复: 14

[原创独家新闻] ZT<近现代十作家简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ZT一个朋友的文章:
                                                    近现代十作家简评

企业界有一句流行语:“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作品牌,三流企业搞产品”。我不是一流“作家”,可依我的思路,评价之前,先要订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乃文章优劣之标准;有了标准,就有了“规矩”;有了规矩,才成方圆。龟兔赛跑,是典型的没有规矩。乌龟是两栖的,水陆通行;兔子只能在陆地上飞跑,到了水里,就没戏了。比赛只在陆地上进行,是不公平的。要是水陆各来一场,结果是什么,就不好说了。奇怪的是,自古到今,并没有人质疑龟兔赛跑的公平性。显然,“Fair Play”的精神还没有深入人心,需要进一步花大力气进行宣传和普及。



我对作家及其文章的评价,一看思想,二看逻辑,三看其表达。一个作家或者其代表作,不能带给我们思想,至少要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如果逻辑上也不扎实,至少要有新鲜活泼、令人耳目一新的表达。换言之,一流的作家,必须三者兼备;二流作家,有后两条就可以了;三流作家,只能三居其一。

我只评论我看过的作家及其文章。


胡适:胡适在中国文学和思想界的地位,是无人能比的。当今中国,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没有达到胡适历史上的水平,甚至有些地方是大大退步了。看看于丹的论语,对比胡适先生的《说儒》,可见中国学术思想之萎靡不振。



胡适先生将自然、流畅、通俗、浅白的白话引入了文学“圣地”,一扫传统文人之一本正经、装腔作势、道貌岸然和无病呻吟,使中国文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哪有猫儿不叫春?哪有蝉儿不鸣夏?哪有蛤蟆不夜鸣?哪有先生不说话?”——这样清新活泼、风趣幽默的文字,中国3000年文学史上,何曾得见。所以,胡适虽以其思想而著称,但其在表达上所取得之成就,也令我们仰视。



鲁迅:鲁迅先生的文章,首先是以其深刻的思想震撼读者的。鲁迅被称为新文学运动的旗手之一,原因也在于此。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鲁迅将禁锢中国3000年历史的礼教,总括为两个字:“吃人”——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礼教”是什么?礼教不就是儒教吗?上世纪90年代以来,儒学复兴的呼声一浪未平一浪又起,进入21世纪,声势更加浩荡。可鲁迅这面旗帜依然迎风飘扬——一方面,我们大肆复兴儒学;另一方面,我们又将“反儒学、反礼教”最坚决的斗士当作我们的旗手,我们的“价值观”究竟何在呢?我们究竟是和鲁迅站在一个战壕里?或是已经彻底地背叛了鲁迅的精神了呢?值得思考。



鲁迅的小说创作,虽然不多,但每一篇都是中国历史、中国人的活化,阿Q、狂人、九斤老太、华老栓、闰土,甚至赵家的狗,每一个形象都是某一类中国人的浓缩——以小说刻画中国人的精神和心理世界之深刻,迄今,没有人有鲁迅的水准,这也许和鲁迅曾经从医有关。他的笔,就是一把细致入微的手术刀,入骨三分地解剖了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他的语言,也有手术刀之冷峻、精微、寒气逼人,是一种无可复制的鲁迅风格。



胡适和鲁迅,在两条不同的战线上,与传统中国进行了决裂式的战斗。胡适在思想上,宣扬“全盘西化”;鲁迅在文学领域,全面颠覆了统治中国的“礼教”。两个人,殊途同归,都是中国近代文化思想领域了不起的战士。



沈从文
:鲁迅的文章,包括他的小说及其人物,是以思想性见长的。为此,鲁迅的小说人物,是“非典型性”的,或者说,鲁迅小说中的人都不是“人”,不是现实中真真切切的“人”,而是有病的“人”,是附着着中国文化病态的“病人”。和鲁迅不同,沈从文先生不是思想家,他是一个“记者”,是一个他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的“亲密接触者”。因为亲密,所以他对周围的风景、人物、山川和故事的熟悉和描写,是最为自然和真实的。以小说而言,沈从文先生是最好的。



金庸:用一个比方来区别鲁迅、沈从文、金庸的小说创作的话,大致可以说,鲁迅写的是地狱,沈从文写的是人间,金庸写的是天堂。换言之,鲁迅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人民族心理的阴暗面,沈从文描绘的是正常状态,而金庸先生所写的是中国人理想的生活状态。江湖,是中国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它是出世的、自由的,没有人间烟火的,可以自由飞翔的,它的思想根源来自庄子——“大鹏展翅,不知其几万里”,金庸的小说,恰好满足了中国人内心对自由的渴望。金庸的武侠,正如成人的“迪斯尼乐园”,充满了神秘、幻想、刺激和冒险,沉溺其中,其乐无穷。以娱乐而言,金庸是最好的。



李敖:李敖乃江湖上之“小李飞刀”,他曾经受惠于胡适,后来,他又加倍奉还了。可见,在李敖这个“浑不吝”眼里,胡适是他最尊敬的人之一——因为,他们都同“不民主”的制度进行过最坚决的抗争。李敖最拿手的功夫是资料整理和逻辑分析能力。他的名言是“我不是骂你混蛋,我要证明你是混蛋”。他的文章、演说,都有非常翔实的、可靠的数据,作为支撑,由不得你不信。这方面,无人能比。



李敖也是凭着这点独门绝技,行走江湖的。因为看得书多,积累的资料丰富,语言自然变化多端,正如“小李飞刀”,神出鬼没。所以,李敖文章之长,在于其逻辑和文字,思想性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时代使然——不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思想家,因为前一代的思想家已经把所有问题想清楚了。

易中天:易中天是思想和文学界的“后起之秀”,但是,也许是他的名字起得好。现在,他如日中天。他的书,我看过三本。一本是写中国城市的,另一本写诸子之说,还有一本写美国宪法诞生经过的。对于我们这个不需要思想和思想家的时代来说,易中天先生的作品,可以说是最好的之一了。因为,他的语言非常直接、简单,句子很短,不加修饰,不拖泥带水,非常适合阅读。而且,他所写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熟悉的、明白的。没有乱说,也没有乱写。但是,没有新思想的文章,长处是易于流行,短处是存世不会太久——与前面几位相比,易先生的作品,再过10年可能就被“后起之秀”淹没了。



王朔:王朔是以小说成名的,但与其说他是小说家,不如说他是“痞子思想家”——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有前瞻性思维的人,只是,他表达其思想的方式是以“流氓”的面目出现的。例如他的小说名——“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是你爸爸”和流行语“千万别把自己当人”,都隐含着对现存价值观之无情嘲讽和抨击。根据他的小说改编之电影《顽主》,是90年代初上映的。T台上,各个历史时代人物之集体狂欢;文学界“大腕们”之自我颁奖,在当今中国,不是愈演愈烈吗?思想家不是以“回头看”著称的,而是以前瞻未来为责任的,仅凭这一点,王朔就可以笑傲江湖了。



至于他的小说,我一本也没看过;王朔自己也不看——因为历史记住的,不是他的小说,而是他的思想。



王小波:王小波和王朔都是北京人,风格却大有不同;如果说王朔醉了,那么,王小波就是禅师——他不屑于和任何人角力,他认为那样“没有技术含量”。他玩儿的是太极推手,流转圆滑之中,已将敌人消灭于无形。敌人不是不想跟他拼命,只是,不知道他身在何处。他有一种无处不在的气场,浑然一体将敌方团团围住,使其无法施展,就像落入了陷阱一样。



他从来不正面进攻,而是“悄悄地进村”,绕道敌人身后,一招制敌。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他的《我看儒学》等文章,看他是如何把儒学“博大精深”的盛装扒得精光的。尤其是,他的文字,是充满了智慧和幽默感,让人每一次看都忍不住发笑。这种笑,不是哈哈哈掠过你的面容,它来自你的内心,是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 “小波”。



余秋雨:在此列的作家,都是男人,但是“余秋雨大师”例外——说他是女人,不是说他的性别,而是他的写作风格。女人的工夫都在化妆,余秋雨正是如此。他的文章、在电视上的谈话,他都要反复化妆。他的谈话是哆哆嗦嗦的——因为,他一边说,一边在“思考”,在思考怎么修饰用词;他的文字是颤颤巍巍的——因为,他不是以一贯之的,而是“描出来”的,就像初学书法的人写字一样。



传统文人之一本正经、装腔作势、道貌岸然和无病呻吟,余秋雨“一个也不少”。余秋雨是唯一享有“大师”称号的人,胡适和鲁迅,也没有这种名号,但,余秋雨先生有。余秋雨最大的问题,是“装”,“不真”,这是最要命的。有害文风,有害为人,我们这些“老奸巨猾”的,有了辨别能力,抗得住没事儿;可怕的是青少年,特别是青少女,要是染上“余式病毒”,麻烦就大了。



韩寒:韩寒了不起,因为他年轻;韩寒会更了不起,因为他年轻;韩寒的感悟能力、逻辑思维和表达,超出了他的年龄;他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但不能犯懒。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8-13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凑不够数写九作家就好了,干吗非要在字面上整的圆圆满满的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8-13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8-13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韩寒能算作家的话,那我只能说他干了太多不应该是作家干的事情,而主业上却不见得花了多少功夫

个人觉得目前来看这个小子充其量就是个投机分子罢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介就叫数学没学好以及跟风
1、胡适  
2、鲁迅
3、沈从文
4、金庸
5、李敖
6、易中天
7、王朔
8、王小波
9、余秋雨
10、韩寒
不要出来乱吓人好不好
另外没有标注作者姓名,只是从博客经朋友同意转帖过来,炒土豆炒茄子何炒之有啊!
跟风也要厚道啊!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弄扁舟 于 2009-8-13 16:02 编辑

这个版块的处女贴,没想到一些人关注的都是文章以外的东西(竟然数数玩儿,还能想到炒作,脑子真是太灵活了),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韩寒能算作家的话,那我只能说他干了太多不应该是作家干的事情,而主业上却不见得花了多少功夫

个人觉得目前来看这个小子充其量就是个投机分子罢了
nfstian 发表于 2009-8-13 15:43


我都没看过他的书,我觉得80后90后比较狂热的东西应该和我比较脱节,所以没兴趣。不过他的确是个红人,书怎么样不知道。就看过天涯的采访,觉得脑子很灵活,回答很诙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8-13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版块的处女贴,没想到一些人关注的都是文章以外的东西(竟然数数玩儿,还能想到炒作,脑子真是太灵活了),汗!
弄扁舟 发表于 2009-8-13 15:55


要是讨论文学本身的东西,那你就发错板块了,这里是新闻板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讨论文学本身的东西,那你就发错板块了,这里是新闻板块
aabet 发表于 2009-8-13 16:30

其实承认自己数错了,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何必避重就轻,转移话题呢?又不是小孩儿,揪小辫子玩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8-13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顶楼主!楼主,不必和他们斗嘴,他们心里戾气比较重,口味也就难免重,估计是和云渡轮吵架吵多了的毛病。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14 08:23 , Processed in 5.190257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