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7-11 22:42
学习蓝猫 发表于 2020-7-11 21:41
就算5000也是比德国便宜的。德国5000差不多2个人吃饭的钱吧。还不怎么在外面吃,也没有特意买品质很高的 ...
中国就拿菜市场,德国就拿进口水果,真赤裸裸的双标
学习蓝猫
发表于 2020-7-11 23:14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7-11 22:42
中国就拿菜市场,德国就拿进口水果,真赤裸裸的双标
我再说一遍,你可以不吃那些“进口食品”,“融入德国饮食文化”,那没问题,但大多数人绝对不可能这样。所以“进口食品”实际上是一种刚需,有这种刚需的人会认为德国便宜吗??
学习蓝猫
发表于 2020-7-11 23:15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7-11 22:38
挂不挂的不是说你,而是那个只会瞎黑还没黑到点子上的黑猫
你的情况我一开始就说了,从生活开销我不觉得 ...
造谣?睁大你的眼睛,去超市比比看物价。你要是眼瞎当我没说。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7-11 23:31
学习蓝猫 发表于 2020-7-11 22:15
造谣?睁大你的眼睛,去超市比比看物价。你要是眼瞎当我没说。
嗯大家都是瞎的,你以为在德国的人没回国探亲过?上面告诉你德国物价不比上海低的比比皆是好么?大家都是造谣,德吹??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7-11 23:31
学习蓝猫 发表于 2020-7-11 22:14
我再说一遍,你可以不吃那些“进口食品”,“融入德国饮食文化”,那没问题,但大多数人绝对不可能这样。 ...
刚需??都刚需了你还不赶紧回去?这么恶劣的生活环境,刚需都卖这么贵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7-12 00:09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0-7-12 04:17 编辑
小果妞 发表于 2020-7-9 21:26
呵呵,你怎么知道我在德国过的简单?事实是就是因为这几年在德国太折腾了(最近4年的时间里连续生了2个娃 ...
如果你回国的原因是老人,没什么说的,必须回
也不用患得患失,百善孝为先,中国人传统美德,其他的往后排。
但在回国带孩子方面我觉得你在心理上还没有准备好,甚至有些理想化了。你认为你带孩子困难是因为你人在德国的问题,但我认为从没有孩子到有孩子本身就是一个让生活变得困难和复杂的事情,不一定是你所在地点的导致的,而是带孩子本身的问题。
以下几个和孩带子有关的问题你回国之前必须做好准备:
孩子是德国国籍么?如果是德国国籍上国内公立学校比较困难。
孩子对环境的适应:国内幼儿园小班就开始背弟子规,学加减法,我孩子在国内幼儿园中班就已经学了两位数加减法,到了德国三年级才开始教,所以你们的孩子到了国内可能一下会很不适应,你们作为家长一下肯定也适应不了。到了小学一年级老师就已经在默认所有孩子都有会认一两百字,会做加减法的基础,你们孩子如果没有基础,很可能会有压力,而老师会天天在微信上给家长留作业,如果孩子没有认字基础,不会加减乘除,是要家长自己去教的,国内现在的基础教育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现在的基础教育对家长的参与度要求得特别高,每天老师叮咚叮咚得给家长发各种微信。当然还有国内孩子作业特别多,因为太讲求超前教育,很多学的东西孩子理解不了,作业必须家长帮忙做才行,认识不少孩子晚上都10点多才能做完作业睡觉,头天晚上如果孩子作业没做完,第二天家长的手机又要开始叮咚叮咚得响了。
家长对环境的适应:除了学习内容要求家长参与以外,幼儿园和学校有些需要家长们有钱出钱,有路子出路子,具体操作五花八门,总之会把家长们搞得很焦虑。还会弄些孩子的排名啊投票啊什么的,作为家长还要厚着脸皮去找亲戚朋友给孩子拉票,票少了,孩子只能得到最差得奖,孩子很奇怪:我做错什么了么?为什么给我最差的奖?我都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解释。
课外班:耗费钱,耗费时间,耗费家长精力。现在的课外兴趣班都需要家长100%参与,课外班老师也会给家长留作业,学下棋的孩子家长要带孩子复盘这周学的棋谱,学乐器的孩子家长要帮孩子打拍子,听音,然后微信叮咚叮咚响,特别在大城市,带孩子去一趟兴趣班路上不塞车也最少走一个小时。我可以负责任得说:很多兴趣班能不能坚持学下来,不是看孩子,而是看家长能不能撑得住。
为了老人,必须回,但你真的要做好心理准备,德国有德国问题,中国有中国的问题,可能一些在德国的问题到了中国就不再是问题了,但一些在德国不是问题的问题,到了中国就会变成大问题。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7-12 00:24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0-7-12 04:13 编辑
伪装者在潜伏 发表于 2020-7-9 19:54
前辈现在人在国内?是从德国回国近10年,然后现在又想回德国工作?果然到处都是围城啊,德国和国内都是。 ...
有孩子是一个节点,有孩子之前单身贵族,二人世界,对比德国税少,玩得便宜,每天接触的都是铁板烧,卡拉OK,舞厅,按摩,电影院,当然国内好吃好玩日子过得很舒服
有孩子以后,每天接触的是政府部门,国家机关,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社保系统,这时候才是真正和社会0距离接触,遭受社会猛烈毒打,这个时候就很多人就看到德国社会相对成熟的地方
简单的例子(都是真实经历):德国我遇到烂事的时候我直接去警察局报警,或者打电话给律师,问题大多可以解决。在中国我遇到烂事的时候我就手机录音,然后找记者和电视台,问题也大多数可以解决。在德国和中国你都会遇上烂事,但解决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在国内找警察会怎么样?我在国内管理最好的城市上海上班的时候,公司帐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费用,我问人事经理这是什么费用,说是上次因为工人闹事打电话叫警察出警的费用?我说怎么警察出警还要钱?人事经理老上海了,像看乡下人一样看着我说:不给钱谁给你出警!?
知乎有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海归人员再归海的现象。可以看看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7-12 00:42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0-7-12 04:42 编辑
小果妞 发表于 2020-7-10 11:00
我明白我可能已经有了偏见,问题是遇上不负责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买两次房没有哪一次是正常顺利的,总 ...
在德国生活得按照他们的方法玩,税务顾问,财务顾问,保险顾问,法务顾问,私人医生,心理医生,Heilpraktiker一个都不能少。
在德国买房前期我把财务顾问,法务顾问,保险顾问都拉上了,签合同之前我找律师把开发商底子查了一遍,律师确认这家很靠谱,没有什么诉讼案件,而且帮看了合同说没问题,保险顾问卡好时间节点给我上的保险,我才签的,有了法律险,都是免费服务。后来付款过程中一直和财务顾问和税务顾问确认,每个账单都仔细算过,每个更改都和开发商各种扯皮,一天几个电话追在开发商屁股后面打,工程质量方面我们是花钱找Gutachter看着。最后房子下来我们挺满意的。
另外,我觉得你在德国遇到的问题,不是快乐教育的锅,就好像如果我们在中国遇到问题了,也不能说是中国高考制度有问题一样。
对你的孩子,你得保证自己客观得考虑过:他需要什么?你想给他什么?你能给他什么?不要让情绪控制你的客观思维,这个地球上不存在一个好的世界和坏的世界,只存在一个适合不适合的世界。前几天我九岁的女儿问我:为什么我的那么多朋友同学里爸爸妈妈都分开了呢?我问她你觉得呢,她说应该就和拼图一样吧,有的拼图在一起就很合适,有的拼图就怎么也拼不到一起去。我后来想想,说得很好啊,其实我们和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所在的国家也是一样,如果你不能和德国拼到一起,不能说是你的错或者德国的错,而是你们真得不适合在一起。
野韭菜
发表于 2020-7-12 01:07
学习蓝猫 发表于 2020-7-11 22:41
就算5000也是比德国便宜的。德国5000差不多2个人吃饭的钱吧。还不怎么在外面吃,也没有特意买品质很高的 ...
德国也有很多东西比国内便宜啊,要不代购就没有活路了。。。
lizhang2016
发表于 2020-7-12 09:15
家里有背景,回国,比德国好,国内的机会是给有背景的人服务的。
家里是草根的,算了,还是留在德国吧,前几天总理不是说中国有好几亿人口月收入才1千人民币。
中国的孝道本身就是封建的糟粕,早就被中国人抛弃了,多少中国的孩子在啃老。中国人的孝道本身的目的是为了皇帝服务的,儒家的天地君父师.
所以这个地方有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家庭有背景,家里有保姆,医院有专用病房,钱肯定不会少,或者国家付钱报销,所以你回不回去也无所谓。
你没背景,回国连工作都搞不定,自己都养不活,何谈照顾父母,就算你找到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比方说华为,强度的加班,你都累得要死了,何谈照顾父母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留在德国,工作后,多买房子,多省钱,如果父母有问题,回国几个月或者几年。你不需要工作也能活。不要年年去旅游,周周去餐馆。
lizhang2016
发表于 2020-7-12 09:33
学习蓝猫 发表于 2020-7-11 22:41
就算5000也是比德国便宜的。德国5000差不多2个人吃饭的钱吧。还不怎么在外面吃,也没有特意买品质很高的 ...
点外卖跟去外面吃有什么区别。
德国普通超市的食品的质量已经很好了,国内的奶粉前几天又出事了,中国的那些零食其实都不健康的,老干妈什么的其实不健康的,要少吃,
国内现在不是提倡少油少糖少盐,跟德国有什么区别啊。
德国的蔬菜水果大部分都是进口的,不是都来自西班牙,荷兰。
杏鲍菇,百香果和山竹又不是天天吃,国内也没人天天吃。那国内吃车前子的价格比德国贵多了。
我唯一不理解的,既让德国让你不爽,中国让你觉得好,那为什么不回国呢?
伪装者在潜伏
发表于 2020-7-12 10:22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7-12 00:24
有孩子是一个节点,有孩子之前单身贵族,二人世界,对比德国税少,玩得便宜,每天接触的都是铁板烧,卡拉 ...
有道理!有了小孩真的是影响生活质量!
lizhang2016
发表于 2020-7-12 10:38
伪装者在潜伏 发表于 2020-7-12 10:22
有道理!有了小孩真的是影响生活质量!
那小孩子的呀呀学语,蹒跚的学爬,学走路,这些难道不是生活的质量的一部分,这些东西带来的乐趣比你去什么饭店,去旅游有意思多了
中国人工便宜,如果你有背景,不用太辛苦的工作,收入非常好。当然中国舒服。不是说孝吗,搞到后面就是拿父母当保姆和提款机吧。中国很多子女搞到后面不都是这个样子吗,反过来说,你在德国有钱,比分说lidl家族的人,活得也不比中国差。重点是你有背景吗?
lizhang2016
发表于 2020-7-12 10:41
世界上没有天堂,德国不是,中国也不是,你自己要努力的,要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代价的同时,也要估计下自己能不能成功。 比方说,地球住腻了,要去月球住,这个要求就有点难了。
你要得到些什么就要失去些什么,这个是规律。没人能违法这个规律的。
maidongxidemao
发表于 2020-7-12 11:29
我以前在上海工作的时候,每周去超市买吃的都是4、500,还不算菜市场买螃蟹和鱼的费用。那时候公司中午还有午饭,早饭在公司食堂吃。我买鸡蛋只买日本的鸡蛋,因为其他鸡蛋不检测沙门菌,必须要完全煮熟才能吃,买鲜肉只买褚明和进口的冷鲜肉,因为怕热鲜肉不卫生,牛奶买光明的鲜牛奶,22块钱一升的,其他的不好喝,而且有的是奶粉兑的。水果不是进口就是超级贵
的,因为怕农药,从来不敢买菜市场的叶子菜,要生吃的蔬菜只买有机的。货架上的零食看完成份就放回去了。出门要么租车要么打车从来不挤地铁,上班好在有班车。一个月开销比德国只高不低。别问我干吗奢侈,我回中国是为了生活更好的,回国要让我重新过苦日子,那我不干。
楼主别以为国内吃的便宜,等你自己买菜看着市场里的便宜东西开始拼命的想食品安全的时候,你就会去超市买进口的东西,网上订有机蔬菜水果,外国超市买德国都不稀得买的h Milch 。然后你会发现你的生活成本根本不比德国便宜。说馆子便宜的,回国上海那地方,13年的时候那个新天地就比德国贵了,上海浦东陆家嘴有个高档商区盖了好多商店,主菜一道也是300人民币起。Paulaner 的啤酒常年是慕尼黑啤酒节的价格。你嫌这太高档了?上海哪个正经快餐店吃一次不得人均100块以上,去年在陆家嘴的正大随便吃了点都150了,还是那种类似Imbiss 的,桌椅都在饭店外的。你去这边中餐馆的快餐不也这个价?再路边点的店你敢吃吗?我当年一个同事去家门口的小店理发顺便刮了个胡子,乙肝!我老公在国内理发我们只去高档理发店,而且不让推子推。价钱也不比德国便宜多少。你说你打疫苗,是打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国内的便宜生活成本是有代价的,你愿不愿意交换呢?有些东西在这边读读新闻不觉得多严重回国后就不是一个感觉啦。所以国内呆了两年我又回欧洲了。其实辛苦工作不就是为了有一天不满了,还有选择的权力吗?
伪装者在潜伏
发表于 2020-7-12 11:58
maidongxidemao 发表于 2020-7-12 11:29
我以前在上海工作的时候,每周去超市买吃的都是4、500,还不算菜市场买螃蟹和鱼的费用。那时候公司中午还有 ...
看着好可怕啊,都不敢回国了
maidongxidemao
发表于 2020-7-12 12:08
本帖最后由 maidongxidemao 于 2020-7-12 12:09 编辑
伪装者在潜伏 发表于 2020-7-12 11:58
看着好可怕啊,都不敢回国了
主要看你的圈子和你自己,当年上海同事都是有机食品,都是海龟。我现在一个德国同事因为看到德国的动物生活环境很差,尽量不吃肉,或者买bio的。我老公看到那个屠宰场的事情,我们现在香肠和鸡蛋都买有动物保障认证的,肉只吃牛肉和羊肉了。在德国没有私保很多手术检查也不是说约就约,说查就查的。德国也不是天堂,屁民在哪都是弱势。
kidkudo
发表于 2020-7-12 12:34
本帖最后由 kidkudo 于 2020-7-12 12:37 编辑
国内教育,医疗隐形成本高。你光看现在德国显性支出是没用的。
至于拿钱不办事,哪都有,你在德国遇到的,运气不好而已。找对人比光给钱都重要。
权衡利弊要综合考虑,而不是围城思路。你想的太理想化了,尤其对国内物价的概念。
我父母在二线城市,一个月正常吃饭,游玩,买东西,也算节省一点,都要5000多。上海你觉得打得住?除非你少去下馆子。
学习蓝猫
发表于 2020-7-12 14:09
lizhang2016 发表于 2020-7-12 09:15
家里有背景,回国,比德国好,国内的机会是给有背景的人服务的。
家里是草根的,算了,还是留在德国吧,前 ...
隔壁贴4w一年养老婆孩子天天娱乐就是在家打游戏是不是你啊哈哈哈哈
江南一屁
发表于 2020-7-12 15:02
awe_202 发表于 2020-7-9 11:05
你是多久没回国了?国内现在物价也很高。特别江浙沪还有几大一线城市。当然了,三四线可能不贵,但是上海 ...
呵呵 指望政府养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等你老了的时候所有政府的养老体系都会破产每个人最好都自己存钱投资 自己养老 不得不交的养老金 就当是交税了 如果你现在是青壮年 完全不需要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
江南一屁
发表于 2020-7-12 15:05
hackvae 发表于 2020-7-9 11:50
德国税太高了,也难怪中东人一边打着黑工一边拿哈兹4 生活吃喝玩乐 无忧无虑
国内的税是通过房地产收了 国家卖地给开发商 开发商卖给银行 然后你通过银行买单。年轻人每个月一半工资的放贷其实就是税。当然如果你已经有房 就等于这个税免了
graf
发表于 2020-7-12 16:01
净说中国哪哪不好,难道你父母就不能在中国活了,别在国外待几年就娇气了,德国哪有德吹说的好,等你有病等不着termin,看见的德国庸医也是一分钟完事,你就巴不得马上打飞机回去了
graf
发表于 2020-7-12 16:06
中国三文鱼有病毒马上全北京都买不着三文鱼了,德国肉联厂1500人感染,现在都增加生产呢,你去的的德国超市基本上都是卖他们的肉,现在哪里食品安全,你还看不明白吗
lizhang2016
发表于 2020-7-12 16:27
江南一屁 发表于 2020-7-12 15:02
呵呵 指望政府养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等你老了的时候所有政府的养老体系都会破产每个人最好都自己存钱投 ...
养老金是我们唯一一个能抗衡通货膨胀的东西。房产也是,但是德国政府可以巧立名目收税啊。
养老金不会破产,现在的唧唧歪歪都是为了多拿钱和拖延养老时间而已。
寿命长了,政府可以推迟养老金的,65不行,67,70,72, 75...
重点是保养好自己,多活几年。
苏州好人
发表于 2020-7-12 17:06
如果是为了照顾老人回去,没有人可以说出不同的意见来。如果是其他的理由,都不成立,在德国习惯了的人回去后会觉得国内非常的浮躁和戾气加嘈杂。
Tesla4Life
发表于 2020-7-12 17:06
永恒的问题
江南一屁
发表于 2020-7-12 17:33
lizhang2016 发表于 2020-7-12 16:27
养老金是我们唯一一个能抗衡通货膨胀的东西。房产也是,但是德国政府可以巧立名目收税啊。
养老金不会破 ...
指望政府运作的养老金来对抗同一个政府制造的通胀???
养老金的本质是国家强制征收的一笔对政府的贷款
野韭菜
发表于 2020-7-12 17:40
lizhang2016 发表于 2020-7-12 16:27
养老金是我们唯一一个能抗衡通货膨胀的东西。房产也是,但是德国政府可以巧立名目收税啊。
养老金不会破 ...
养老金能抗衡通货膨胀?这个说法我不认同。如果现在收入普通,又没有储蓄和投资的话,养老金将来能保证基本生活就不错了。
按照你觉得目前生活还算不错的情况,一家三口、收入六万、一处自有房产,我们来看看退休时大概需要的支出。
1. 假定房子已经还完贷款,但按Hausgeld每年都会上涨的趋势,一处七八十平的wohnung,到时候hausgeld算500欧不多吧。
2. 电、网、电视、手机,这一块至少需要150欧吧。
3. 车的保养、油钱、保险,一个月250欧可以吧。
4. 老两口的吃饭一个月至少得600欧吧。
5. 添置衣服和各种日用品,一个月得150欧吧。
我这只是算了最基本的支出,没有考虑兴趣爱好、旅游以及房子修缮的费用。就这样已经1650欧了。而退休金是税前的,一个人的退休金恐怕得到2000欧以上才能支付这些开销吧。
我刚工作时年薪4万出头,那时候记得收到过养老保险的信,说是我退休金大概1000出头,从那时候起我就坚定了自己规划投资理财养老的决心。
所以我的结论,如果一个人工作,6万收入两口子养老有些吃力。两口子都工作的话,会轻松一些,但同样要早早投资理财,不能完全指望养老金。
伪装者在潜伏
发表于 2020-7-12 17:48
野韭菜 发表于 2020-7-12 17:40
养老金能抗衡通货膨胀?这个说法我不认同。如果现在收入普通,又没有储蓄和投资的话,养老金将来能保证基 ...
无房族弱弱问一句,Hausgeld一个月就要500欧?好贵。。。。
lizhang2016
发表于 2020-7-12 17:50
野韭菜 发表于 2020-7-12 17:40
养老金能抗衡通货膨胀?这个说法我不认同。如果现在收入普通,又没有储蓄和投资的话,养老金将来能保证基 ...
我现在通货膨胀中,我们的工资没有跟着涨,但是养老金跟着涨和公务员的工资。国内也一样,养老金年年涨,不说跑赢通胀吧,最起码也过得去。
理财很多是坑,看看国内被p2p搞得一无所有的老人。其实理财对普通人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买房子,出租。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