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130|回复: 50

[辩论] *上海女孩相亲的“心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0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2010-06-04 01:55:20  


文/夏天 星辰


说到上海女人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和“精明”、“实惠”、“算计”、“气质好”这些词联系到一起。上海女人是目光锐利的族群,身处这个越来越开放的国际大都市,她们可谓“阅人无数”,既明确知道自己的位置,又能分辨出他人的分量,于是乎她们的待人接物,总是那么有分寸,举止也是那么得体,既不失礼节,又见不得势利,但同时心里藏着机锋,不容许轻易地吃了亏。当新上海女孩面对上世纪最老土的男女交友方式——相亲,她们会如何展现自己的小聪明呢?


点一杯饮料暗藏了对对方的态度

“我要一杯橙汁,谢谢。”餐厅里,女孩对服务员说道,然后礼貌地对坐在她对面的男孩笑了笑。男孩子也马上点完了饮料,开心地跟女孩介绍起自己。这是一对第一次见面的相亲对象,当男孩在侃侃而谈的时候,他却不知道女孩已经表明了跟他谈话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小时。

为什么这样说?何以见得?很简单,女孩点了一杯橙汁。喝一杯橙汁需要多久?一般不会超过半小时,若想喝得快些,几分钟就能解决。饮料喝完了,谈话自然也就结束了。如果女孩对对方有意思的话,那么她会点一杯可以续杯的饮料,这样他们相处的时间才能久一些。这点你想到了吗?这就是上海女孩的微妙心思。

“相亲”这个一度跟老土联系在一起的词,如今在上海,几乎跟每个23岁以上的单身女性都会扯上点关系。不论是自愿或是被家人逼的,单身的女孩大都有过相亲的经历。她们缺的不是男人,而是认识男人的机会……她们清楚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现在的相亲跟十几二十年前的相亲真是大不相同了。以前,介绍人要把男女双方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跟双方介绍得明明白白,等安排他们见面后还要询问双方的“观后感”,再负责传递信息,是继续还是结束。相比之下,现在的介绍人任务轻多了,只要将男女双方的年龄、姓名、联系电话报给双方就行了,至于其他信息,好比工作、工资、住房情况等等都由得男女双方见面时,自行去了解了。

其实很多相信缘分,追求一份浪漫爱情的女孩子在骨子里是抗拒相亲的,因为相亲目的太直接,是直奔恋爱甚至是婚姻而去的,所以就会少了那份由朋友慢慢品味出爱情滋味的欣喜;也会少了一见钟情、偷偷观察心仪男孩的暗自甜蜜。

相亲的第一面,几乎就决定了继续或结束的命运。男女双方心里都有把秤,男人可能更直接些,第一面只看这个女孩够不够漂亮,而女孩子心里就会掂量得更多。如果这个男人,是在工作或是生活中的其他场合相识的,总之不是通过相亲,那么女孩会慢慢去了解、熟悉这个男人,很可能爱情就这么不知不觉得来了,这时,女孩对于其他附属的条件可能就没那么苛刻了,可以适当放宽要求了,毕竟感情是第一位的。可是,同样是这个男人,因为是相亲认识的,所以第一面就会考虑他的各方面条件是否适合做男朋友、甚至是老公,如果条件不适合,那就直接删除,免得浪费时间。

其实,谁都明白男女双方同时一见钟情的可能微乎其微,在相识的第一秒,谁也不敢保证爱情会不会在两人之间,在未来的某一秒迸出火花。相亲本就是浪里淘沙,让自己肯花时间去慢慢培养感情或是尝试着寻找爱情感觉的那个人,必须是符合自己要求的,上海女孩尤其明白这点。

很多上海女孩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却没有男朋友,她们缺的就是认识异性的机会。虽然相亲可能并不那么合上海女孩的心意,但却是认识更多异性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现在的长辈们也领行情了,知道年轻人喜欢自在些,不要太多压力,所以做介绍人时,通常把男女双方的联系方式互相传递一下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他们见面后,各自感觉如何,是否能继续发展,也就过问得少了。这点是让上海女孩塌实地接受相亲的很重要的因素。家长、介绍人会强调不要有心里负担,合适就谈,不合适就当多认识个朋友随便聊聊,并不是见了面就非要跟人家发展下去的,所以女孩子抱着见见也无所谓的想法,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相亲。

除去对方的外表,其他条件都是需要慢慢去了解的。而直观地从外表就否决对方,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一般只在少数。毕竟,现在的上海女孩不会肤浅地只看男人的外在,但对于男人的外在条件还是有底线要求的。比如身高165厘米的文文就坚决要求对方在170厘米以上,这个要求是从过去的178厘米降下来的,降下来的理由很简单,文文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清楚地认识到8厘米的差距中包括了太多的好男人,仅仅因为身高就扼杀掉对方,实在可惜。可是当和相亲对像一见面,目测到对方身高还不如自己穿双平底鞋的高度,那这次相亲对文文而言实际上就直接宣告结束了。但是不可能一见面就说再见啊,这是上海小姑娘做不出来的,即使是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人,也是要给对方留点面子的,这算是上海小姑娘乖巧而讨人喜欢的地方。于是,就出现了只点一杯橙汁的局面。


问停车费打探的是楼盘小区

“你回去晚了,小区里车好停吗?”女孩问身边的男孩。“我们小区就是车位少,停车费倒是很便宜的,才5块钱一天。不过现在也不算晚,应该还可以。”“那就好,谢谢你送我回来,再见。”女孩和男孩刚才的对话看似只是无关紧要的闲聊,但是却从中了解到了自己想知道的东西。这是她探听相亲对象经济状况的一条小策略。按天计算停车费,而且是5块钱一天。很显然,这个男孩居住的肯定不会是什么高档商品房,估计就是几十年前的老公房……

上海女孩给人的感觉是温婉的、贤淑的,她们不会把自己的欲望直白地表露在脸上,可是这不代表她们心里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每个女孩对未来男朋友都有自己的要求,尤其是在相亲时,她们清楚这时的选择无异是对未来老公的选择,有要求是必然的。如果对方不符合做老公的条件,那么也没有多大的必要继续交往,浪费彼此的时间了。

上海从当年的十里洋场,到现在的繁华都市,一直隐隐透着一股物质的气息,也正因为这样,上海才显得格外迷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大都市的上海女孩,见多识广,自然要求的也更多。有一句老话是这么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女孩在选择未来老公时,总是慎重又慎重,因为这是关系到一辈子的事情。所以关于对方的学历、家境、收入等等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否则,等到彼此有了感情了,等到要谈婚论嫁,才知道对方一穷二白,那岂不是太晚了?难道要跟着他在繁华的上海过苦日子吗?

有物质要求并没有错,这并不是以金钱来衡量爱情,而是在爱情还没发生前,先进行筛选,选择可以产生爱情的人,以免将来因为面包而影响了感情,这就是相亲。但是,直截了当地问对方收入,家境,有房没房,有车没车似乎太过现实,即使上海女孩的确很看中这些现实的条件,但大都在表面上还是不会表露得那么明显。于是问问对方是怎么来的,坐什么车来的,坐地铁的话是几号线?一个问题就能十之八九地了解对方有没有车,家住在什么区域,地段好不好。

一系列的对话之后,女孩子对对方的各方面基本条件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虽然是靠揣测,但也八九不离十了。这也决定了下次有没有再约会的可能。如果发觉对方条件已经低过了自己设下的最低要求线,那么今天的约会也可以找个借口早点结束了。

偶尔也会遇到不知道怎么跟对方说到此为止的时候,对方滔滔不绝地在说,女孩子总不好意思直接跟他说,我不想谈了,我想走了,这又是关系到对方的面子问题。上海小姑娘就会发挥自己的小聪明,悄悄拿出手机,发个空短信给好朋友。不过几十秒后,小姑娘的手机响了,朋友找她了。于是,小姑娘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跟这个男人说拜拜了,至于分手的时候说再电话联系,那只是客气的寒暄而已了。当然,打电话来的朋友,是小姑娘去相亲前就关照好的,收到短信就来电话“救人”的。

喜欢他就约他看电影

女孩拿着手机,捉摸着该如何给自己心仪的相亲对象发消息。相亲以后他们保持着网上聊天,女孩对他的感觉非常好,但不知道为什么男孩总是不提出再次的约会。“难道要我主动吗?”女孩子是应该矜持的,但为了自己的终身幸福,还是要争取一下。女孩发了一条短信:我有两张电影票,本来约了同学一起去,她临时说没空,你有空吗?不知道这样的短信能否起到效果。

“相亲是一种概率的问题,它的最终排列无外乎就是4种。“你喜欢他,他不喜欢你”,“他喜欢他,你不喜欢他”,“两人都没有感觉”,“两人都有感觉”。对于后两种没什么可为难的。至于前两种,就要好好动番脑筋了。

钱钟书在《围城》里有一段精彩的评论:“男人肯买糖、衣料、化妆品,送给女人,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这是什么道理呢?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男女交往充满了智慧,彼此猜测,试探,互相推翻,自我推翻,最终才有突破,才有融合。上海女孩在这方面是很有特长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那条短信的内容。首先发短消息这种方式就是比较“拎得清”的,一来不是很直接,可以保持两人之间的距离;二来可以给对方考虑一下的时间,不打扰到对方的当下工作。看电影是一件比较情侣化的事情,如果对方答应了,就表示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同学没空来,用这样的借口可以显示自己的不经意,保持女生的矜持和羞涩。这样的一个短信就能试探出一个男人的心意。

对于好男人,努力争取是应该的,但又不能显得太主动。男女追求之间有条法则,“你越真实地表达你的感情,他就越会感到为难。”上海小姑娘深谙此道。女孩最终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那个男人的回复是:我那天正好要上班,没有时间。女孩当然不会去考虑男人回复的真假,她只是淡淡地说:很遗憾,改天有机会再叫你吧。很简单的短信来回,既了解了对方的心意,人家暂时对自己还没有兴趣;同时又给对方一个暗示,“我对你是有好感的,否则也不会叫你去看电影了”。所谓“女追男隔层纱”,“幸福要靠自己来争取”,适当的进攻也是需要的……

再说相亲遇到那种完全没有感觉的男人,上海小姑娘不会再给他们第二次机会。或许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上海女人的势力,但从上海女人的理解上来说,这其实是为了大家好,“年纪不小了,何必浪费彼此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呢。”不过就算是拒绝,她们也是拿捏得很有分寸的。

据很多和上海小姑娘相亲过的男人反映,上海小姑娘用的最经典的一句拒绝的话就是:“你很好,可惜我们不合适。”这句话听上去很客气,同时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她们也保留了自己的后路,“我们不合适”只是在发展为“恋人”的关系上不合适,并没有说发展为“朋友”的关系上也不可以。这样的短信对付一般的,比较有自知之明的男人是绰绰有余了。他们在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后,通常就会对女孩子保有一段距离,因为已经很明白小姑娘的态度了,他们没有发展的可能。

但有时候也会遇上比较“拎不清”又难缠的男人。28岁的小云也是相亲专业户了。她说自己以前就遇到过一个相亲对象,她对那个男人完全没有感觉,但是那个男人还总是不停地发短消息、打电话给她。她起初还礼貌地回答:在加班,有事情……她以为对方会明白她的意思,因为她每次的回复都是简短到不能再简短的几个字。但到最后她发觉,其实自己的每个回复都激发了这个人的再一次邀请。因此,她改变了策略,不再做任何的反应,打电话就挂机,短消息一概不回复。一段时间下来,那个男人也就死心了。温婉是在处理事情的方式上,但是内心的决定是不容改变的。

上海女孩子独立有主见,这是毋庸置疑的。没有感觉的绝对不会要,喜欢的要主动争取。上海女孩子又是矜持务实的,无论拒绝别人,还是去追求别人,她们都保有自己的分寸。如何来把握这两者的平衡,在两人的交往中占据上风,她们在这方面动足了小脑筋。


心计就是上海小女人的务实

相亲是上世纪流行的,可现在又流行回来了,说起来其实还蛮让人伤心的,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现在,竟然还要靠婆婆妈妈们的介绍,去认识一个异性。但现在的社会情势又摆在面前,大龄女人难嫁,这几乎已经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普遍现象。无论是在哪个征婚现场,都是女多男少,而且是优秀的女人多,优秀的男人少。无奈之下,很多女孩子不得不走上了相亲的道路。

有人说,现在的相亲就好像面试,问工作经历,问收入,问职位……有个调查还说,上海白领女性在各类相亲活动中最常问的前3个问题就是:“你买房了吗?”“你买房贷款了吗?”“你的房贷还剩多少?”这或许让很多男人有点受不了,上海女人太务实,太贪图物质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上海女人的聪明,知道相什么?亲什么?

有位哲学家说,爱情与现实无关,但婚姻却与社会相连。所以当我们的社会物质的作用越来越大的时候,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女性同胞们就举起了“有房有车”的大旗。“既然选择了相亲,就要把门槛都设好,否则和误打误撞有什么区别呢?”上海白领女人的问题有些直接,但也实际。感情是需要一定经济基础的,何况白领的女人要找白领的男人,门当户对也不为过。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海女孩子的相亲标准有她们一贯的风格,无论是30年前还是现在,其实透露的正是一种独特的上海市井文化。就像马尚龙先生在《上海女人》一书中叙述的那样:比如30年前,“身份是党员,身体像运动员,卖相像演员,工资像海员,头子像驾驶员。”这个顺口溜是当时上海女人的择偶标准。

我们可以在“五大员”中,发现上海女孩子的择偶标准是实惠的,可操作性,不好高骛远,定位准确的;它很物质化,却又不是唯“物”主义者。它体现的是上海女人做一个小女人、做一个好女人、做一个乖女人、做一个巧女人的道德潜准则。“身份是党员”,其实并不是当年上海小女人政治觉悟高,而是当时社会有一个基本印象,“党员”应该是个好人,有上进心。

“运动员”和“演员”,看似有点荒唐,但是如果从上海小女人精神追求的层面去分析,都会觉得值得推崇——即使在“性别美”被彻底扼杀的时候,上海女孩子仍旧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心目中男人的理想。

“工资像海员”,还最好是国际海员,因为海员有津贴,虽然也知道嫁给一个海员,就将常年分居,被称为守活寡,但是上海女人这一份要钞票的精神坚韧性是不可动摇的。“头子像驾驶员”,那是觉得丈夫应该路路通,丈夫头子活络,是一个家庭的活力,也是一个家庭的核心竞争力。

总结下来看,上海女人择偶标准的精神内核:妻为小,夫为大,男人是一个家庭的脊椎,女人就应该嫁给一个托得住的男人。上海一直充满了悖论,最智性的女人,在最先进的城市里,却又最自愿扮演一个相夫教子、贤妻良母的角色。


今天,在上海这么一个最开化的、文明程度最高、女性平均学历最高的城市里,女人的大多数认同仍然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这其实也是她们小女人意识的反映。要想嫁得好,就要“功于心计”,在相识相亲的最初就把对方做一个全方面的探测,包括经济实力,身体健康,性格爱好,七大姑八大姨的家庭背景,都要了如指掌才行。

转自《现代家庭杂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女人最“小气”,最“精怪” 2010-04-19 17:38:42  


马尚龙(2007)


说上海女人爱虚荣出手阔绰的很多,事实上上海女人常常就是最小气的女人。当然这一个“小气”是需要加引号的,因为它包含的是另外一个意思,请你千万不要误会了哦,可以这么说,这“小气”也是上海女人的优点。  

上海女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将有限的人民币,投入到无限的爱好和虚荣中去。上海女人是最能体现“多快好省”的女人:多是身上翻花样多,快是行头换得快,好是穿在身上用在身上一定是效果好,省当然就是省钱了。多快好省四个字中间会一个字并不难,难的是把互相抵触的四个字拿捏在手里。如今上海女人有办法将一件没面子的事情上升到有面子,将一件原本属于小家子气的事情上升到时尚的生活理念。
某日在酒家用餐,买单时问能不能打折,服务生当然不肯。偏偏座中一位上海女人眼尖,看到远处报架上插着杂志,当即拿了过来,熟稔地翻到其中一页,当着服务生的面撕下一角给服务生,服务生没反应过来,女人已经问了:“这下可以打折了吧?”服务生不情愿地点头。上海女人撕下的杂志一角就是这个酒家的打折券,害得酒家服务生立刻从报架上撤下消费杂志。

这么一种方式,有人觉得是当下女性白领的生活之道。其实她们是在传承她们的母亲甚至是祖母的精髓。

淮海路上原来有一家很有名的“大方布店”,感觉上“大方”这个店名,就是特意为多快好省的上海女人取的。布店和服装店有两大根本不同:第一不同,服装店里只要把衣服试穿一下,就知道是否合身,颜色款式是否喜欢,而布店考验的是一个女人“胸有成竹”的能力和审美眼光;第二大不同还用说?当然是价钱。

那时候社会上有多少台缝纫机,就会有多少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她们量体,买布,知道一件衬衫要买多少布,一条裙子要多少布,然后裁剪,踏缝纫机,把一块布做成衣服穿在自己或家人身上;买什么料作做什么式样,就是各人的眼光了。

不少女人只是在香港电影中看到一件时髦衣服,就可以拷贝不走样。上一代的上海女人,是现在时尚流行的DIY的源头,她们一切都是自己动手。还会套裁,于是就可以省下三四寸布料,连营业员都觉得不可能的时候,女人有那么点得意扬扬,对营业员说:“我晓得格,侬剪好了。”

女人还会和营业切磋如何套裁,营业员也算得有经验算得精怪了,但是被女人套裁的方案一说,还真服了她;营业员哗哗哗地抖开布匹,尺一量,裁缝剪刀顺势滑过去。女人看得很清爽,自己到底是面熟的老客人,营业员量好尺寸,还放了一码,大约是拇指的宽。

当然更让女人沾沾自喜的是打折的零头布,考验的就是女人眼明手快脑子灵,眼珠一转就算到了用处;几天之后穿在身上,逢人便炫耀自己的巧夺天工。

上海女人向来被认为是最要面子的。上海女人的面子是动脑子动出来的,是动手动出来的。动脑是心灵,动手是手巧,和在一起就是心灵手巧。套用当今阿迪达斯的一句广告词:没有什么不可能。

有一些小女人总结出了许多购物经验,在网上向死党传播。有一个很高层面的上海丽人说,死党会告诉她百盛的哪个店在季节性促销,血拼有哪六大步骤,第一步骤坐电梯到哪里,第二步骤去换什么……就好比一边看战斗攻略一边打电脑游戏。

三十年前,生的切面是2角1分1斤,有一些精怪女人只买4两,按照四舍五入的计算法4两就是8分,然后再跑一家粮店买4两,再跑一家买2两,那么1斤切面就省下1分钱。

三十年后,她们的小辈1分钱是不在乎了,但是10元钱还是会在乎的。有5个小女人一起去一家饭店,大概也就是1公里远的距离;先是三个人坐出租车去饭店,到达后留一人在车上开回原地,将另两个人再带过来,这样比她们原来需要坐两辆出租车便宜了一半的车钱。

做这样精打细算的事情,历代上海女人心情都好得不得了。不论买什么东西,只要是打折,蹋到了便宜货,上海女人不仅不会遮遮掩掩,反而还要到处宣扬。

看电影,一般的电影院她们是不去看的,要看电影就去最好的港汇、梅龙镇,但是她们只看星期二的,没有别的理由,因为星期二是半价,如果谁不是初恋却大手大脚看80元100元一张的,会被人家讥笑为“巴子”(掼派头掼得不到位)。

鲜花当然是上海女人特别喜欢的,凡是觉得自己有点品位的,家里花是少不了的,既要食有肉,也要居有花。在2005年文化广场的花市撤销前,上海女人要买花就去文化广场,不仅品种多,更是因为便宜,要比小花店便宜得不知多少。有节假日来临,文化广场外面的陕西路一定都是捧了一大摞鲜花的女人和男人,然后或者上了私家车,或者打的,或者坐公交车,或者把自行车当花车。

以为上海女人真没有钱,真吝啬?看错她们了,上海女人在骨子里会认定,只有经济实力弱的人才会示强,而敢于示弱的人恰恰就是经济实力不弱的人。对于上海女人来说,冤枉钱付一元也是多。在2007年情人节,浦东香格里拉酒店的38万元情人节套餐无人问津,上一年香格里拉8万余元的情人节套餐,最后也是零订单,还有波特曼丽嘉酒店定价18万元的套餐,同样没有买家上门。

随着精怪和多快好省日益成为上海女人的生活理念,商家也越来越投其所好,不仅是上海本地迎合着上海女人,在上海周边,简直就是上海女人的卫星购物城。买皮夹克当然是去海宁,除了真正进口的,上海所有的皮夹克都可以在海宁买到,价格比上海便宜,开车过去,当天来回。结婚的婚纱,上海新娘一定是去苏州买的,二三百元就全部搞定了;要是结婚穿的是500元的婚纱,那就是自己没本事,说也不敢跟人家说。还有沪青平公路的轻纺城、灯具城,东阳的木器,杭州的茶叶,宜兴的陶瓷,阳澄湖的大闸蟹……


马尚龙,1980年起在上海作协资料室、《文学角》编辑部工作,1991年至2002年任《海上文坛》编辑、副主编,2002年起先后在《东方体育日报》、《现代家庭》杂志社供职,现任《现代家庭》总编助理兼上半月版执行主编。上世纪90年代始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先后结集出版《上海女人》、《反调男女》、《幽默应笑我》、《明星的甜食》、《与名人同窗》、《男人眼中男人的缺点》、《男人眼中女人的缺点》等。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女人的“好男人”标准 2010-05-23 22:16:32  


程乃珊


但凡女人,对“好男人”的标准大多八九不离十,但上海女人有一点,如同上海男人一样,都有“宁做牛尾,不做鸡头”的观念。上海女人宁可选一个在大机构大企业做个普通职员的丈夫,平稳安定细水长流有保障,也好过做牛头或鸡头。

牛头有势有腔调,成日在外面牛气冲天。都讲上海先生怕老婆,但作为牛头,花花世界的引诱太大了,保不定外面有好几个“海藻”;鸡头又太小家气,成只鸡才有多大的能量?还不如牛屁股后那根尾巴,扎实有靠。

女人都有爱虚荣的毛病,“牛尾巴”某种程度满足了女人的虚荣,“牛尾巴”不用经常应酬客户,冷落了家人,可以晚上准时回家吃饭。一直以来,从五十年代初至“文革”到今天的改革开放,“知识分子”始终是上海女人选丈夫的关键词。上海女人是聪明的,相信官位是人家给的,知识是自己给的。

上海女人对丈夫事业上的期望远不如在生活中的期望高。上海女人不强烈指望丈夫升官发财,但能炒点股票,抓住时机买楼卖楼赚点差价,或有那么一二套房子可以定时收租,或可在外面兼职赚点外快,不必有豪宅名车,做太太的已十分庆慰自己嫁得个能干会赚钱的丈夫了。

上海女人可以不在乎先生是否大款高官,但她一定容不得先生邋邋遢遢,顶着一头油腻腻的布满头屑的头发,脚蹬鞋跟都踩歪了的灰蒙蒙的皮鞋,在面前晃,这令她人前人后都没面子。上海太太有打扮先生的传统,所以先生外表不光鲜就是她做太太的过错!

上海从来生活指数高,空间珍贵,这令“精致”成为上海人审美的很重要尺度。上海人一般不太喜欢奢华而更欣赏精致,对男人也一样。一位精致的男人往往不会是大款,但一定是举止斯文有礼,善解人意,知诗达理且有相当幽默感。上海女人心目中男人的性感不是魁梧健美,而是懂得体恤家人,并经常出其不意做一些会令家人感怀的小动作。

西谚“骆驼闯进瓷器店”其后果当然不堪设想。上海地少人多,空间拮据,就像一家瓷器店,男人要在上海闯天下,不能像闯关东走西口那样,光凭着一股勇猛刚毅之气,这就是骆驼闯进瓷器店了。在上海生存要像小白鼠进瓷器店一样,灵活得还能在其间跳华尔兹,因而上海先生天生比较细心谨慎,面面俱到顾及周全,有人因此称上海男人“娘娘腔”,其实是误解了。

英文似是作为上海男人一个很重要的附加要求,如果一个上海男人能讲一口流利标准的英文,如果他本身就是从事与外文有关的专业,再加上如若在朋友的私人聚会上,他还能绘声绘色唱上几曲英文歌。这样的男人,肯定一下子就能成为女孩子的目光焦点!

上海本身是个中西文化汇集有百多年历史的大都会,英语在上海民众间有着很浓厚的传统积淀,上海人推崇世界视野,能讲一口正宗流利英语,正如老上海谚语“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会ABC,走遍天下不受骗”所说,至少是说明有相当教育程度的,同时,也具备在上海竞争的最基本条件的。归根结蒂,大部分上海女人都不做嫁入豪门的美梦,只求嫁个体贴斯文,有稳定收入顾家的老公,过上小康温馨的日子,乐乐惠惠一辈子,就知恩感恩了。

琼瑶说过,女人是一架钢琴,男人就是一位钢琴演奏者。一位演技高超的钢琴手,再次再旧的钢琴,都可以在他手下成曲成调,更成天籁之音。相反,一位技劣的钢琴手,只会玩钢琴不会弹钢琴的,再好再名牌的钢琴在他手下,都成为乱弹琴者的牺牲品。

又说,有什么样的男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女人,有什么样的女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城市文化。

上海开埠百五十多年,是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女校最多最集中的城市,全国最早诞生职业女性的城市。这形成上海女人的相对经济独立、自信和自强。

中国第一批公费留美的女生之一、声学家周淑安女士,是1913年赴哈佛攻读文学学士,她就是上海中西女中毕业的。1913年,中国男人刚刚剪掉辫子不久,她就负笈海外了。她远离家园,先后在哈佛和康奈尔大学专修音乐。回上海后,她与享有“远东第一团”盛誉的上海工部局乐队(今上海交响乐团)同台演出,开独唱音乐会。当时追求者无数,其中不乏达官贵人,财主大款不知有多少,但她嫁给同是美国留学的两袖清风却是才学高超的中国第一位公共卫生创办人胡宣明博士。回国后,她陪伴丈夫出入穷乡僻壤,造福穷苦大众……看来现今上海女人择偶以才及人品为第一,早有传统及历史根源的。

上海丈夫也是十分称职的父亲和一家顶梁之柱。记得一个小插曲,七十年代末,大学开始恢复高考,不少上海人都想抓住这个机会进高校深造,不少此时已是有家室的。友人A君就是一例。太太揽下一切家务,全心全意支持他高考准备。他心疼太太太过辛苦,总是见缝插针帮太太做些家务。实在插不上手,就将儿子的尿布缠在腰间,以免冷尿布冻坏了儿子娇嫩的小屁股——当时上海住房条件差,没有暖气。

一次赶时间去夜大上课,他忘记将裤腰上的尿布解下来。到校后惹得同学哈哈大笑。但无不为这位爸爸感动。大约也只有上海爸爸才会这么细心周到。后来,他终于如愿考生大学,有一份安慰的工作,仍没有发财做官,现在已经退休,快要做祖父了。当然如今他已不用为第三代焐尿布了。A君的太太每每提及自己丈夫,总是幸福地说:“我这是中了六合彩了,挑到了他!”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浦东张江男,寂寞精英的上海生活 2010-05-28 18:59:24  


何菲



日本有电车男,上海有张江男。都是某个族群某种状态的代名词。

张江,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镇,因张江高科技园区而闻名。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园区之一,尤其在软件产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早已超过中关村。
  
这个看似平静的园区里,每时每刻都迸发着年轻而旺盛的思想力,这里有着著名的“药谷”,有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园,任意一个毫无特色的下午,没准就会有高科技新药或是改变世界的新型仪器、软件的诞生。

张江有6万青年才俊,他们多数拥有理工科硕士及以上学历,有才华,不浮躁,很低调,让人误以为他们要在这个远离市区、远离烟火的清净之地,闭关清修,不问世事,献身科学事业。他们就是“张江男”。

“张江男”的称号还意味着薪水不错、工作忙碌、性格朴实,与外界尤其是外界女性接触少,情趣欠缺……他们大部分未婚,相亲失败的概率较高,因为与他们客观条件相当的女孩通常会有更高的精神领域的追求。其实“张江男”们这种不花头花脑、很少起伏的性情,是适合结婚过日子的好选择,只要你把对婚姻的憧憬放低,再放低。
  
当地铁二号线开到张江站时,车上剩下的大多数都是男性。

他们基本上头发都有点长、眼镜有点厚,几乎无一例外地提个电脑包,他们在人们的惯常概念里是Geek。Geek的中文叫法为“奇客”,港台地区有叫宅男(女),按照更通俗或更泛的一些说法,就是理科男、工科男、书呆子……如果描述他们的穿着,其实就像每所理工科大学校园都一定有这种男生,穿着不知名品牌的素色夹克或美特斯邦威的圆领衫,满嘴的专业名词。

这些“张江男”若出现在陆家嘴,混迹在衣冠楚楚的“金融男”中,估计是不大会引起回头率的,但也不会遭人侧目,因为他们的五官很端正,衣服虽然不太搭配,但也干净朴素,眉宇之间多少会有一些科学而准确的气质。

曾因缺乏应有的生活气息和配套服务,张江地广人稀,颇有荒凉之感,尤其在夜晚。除了为数有限的几家食堂,整个张江几乎很少有喝一杯的地方。偶然有一间小面馆,红烧排骨面要价25元。

张江的简约,简直太适合做学问了。如今,张江提出了建设科技社区的概念。这里已经有了肯德基和中餐馆,使得尴尬的恋人们终于可以不用在寒风中说话。有了肯德基和中餐馆垫底,于是张江每天都飘扬着两个大大的气球,悬着两条长长的标语:“共建张江美好家园”。“家园”这个词很奇怪,我觉得可能因为越是没有的感觉越是追求,你很难会听到“共建虹桥美好家园”这一类的话。

一个城市的路名就好像这个城市的日记本,因地而生,应时而立。如果你是第一次开车驶入张江,除了感觉转得晕头转向之外,也一定会被这些奇奇怪怪的站名所吸引:牛顿路、居里路、李时珍路、华佗路……南北走向的是外国科学家,东西走向的是中国科学家,几乎都来自于物理数学及医药领域。这样命名,便于记忆,又具有理科男概念里的暖暖人情味。与市区按外省市地名命名的方式迥然不同,张江地区路名策划是建国以来上海第一次大规模地用人名来为道路命名。

如果城市也有小气候的话,张江大部分时候是万里无云,天高地远的,没有重重高楼阻隔,晴天是满地阳光,阴天是满目阴霾,自然界的一切均一览无遗。

“地广人稀”这个词出现在上海的概率极小,无一例外地用来形容张江。

张江的马路宽阔整齐,车来车往,只是没有行人,因为方圆几十里地除了办公楼,几乎无处可去。树木和草坪也都修剪成统一规格的造型,还有一些零星的雕塑,像大学城的校园。园区里的建筑,就像一个现代派建筑艺术的博览会,设计师们有足够的空间和物质支撑来构筑他们的设想。各色建筑反映了不同的企业文化,有着铺张的气势。唯一的缺憾是人气不旺,相互之间又隔得太远,有种疏离感,就像张江的生活。那些楼,在我看来,壮观却冰冷,很软件,很微电,很理工,很张江。

只有在中午,整个张江才显得略有人气。软件园的大食堂,一个号称可以容得下千人的大食堂,聚集着从各栋不高的楼里出来的“张江男”。那些吃饱了的年轻男人,三三两两地散步到小河边、草地旁,短暂地憧憬一下不知在何方的爱情。而贝尔湖,是他们自觉留给为数不多的“成对之人”的。

在“张江男”中,新上海人至少占了七成。脖子里五颜六色的绳子上面,偶尔也能看见几张俊秀的脸,可日常表情在我看来,几乎都是不太有趣味的,所以不能用知性来形容他们。但在工作时,他们专注的神情会不经意流露出自信与性感,那是科技的力量。他们的绳子下面栓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名字,还有照片、部门和地址。有了牌子就有了ID,有了ID就有了身份。身份是什么?是骄傲地宣称自己属于某公司某部门的脑力劳动者,意味着兢兢业业,意味着奉献才智,意味着服从指挥。

不少寂寞的“张江男”们平时都被安排住在公司的宿舍里,每天孤独地徘徊在悠长清冷的街区小道上。附近有不少漂亮的别墅,但与他们并没有多大关系。“张江男”薪水不低,但都近于冷酷的现实,如果他们还没法买得起万元一平米的房子,他们宁愿放弃与女性的交往。他们情商不高,智商却极高,知道若无实力支撑,时刻会有男女之间那种不可避免的危机。

虽然工作在张江,有些“张江男”还是坚持住在浦西,他们或多或少想跟这个繁华的城市保持一点联系。工作日的早晨八点半,即使在中山公园站,二号线也别想坐到位子,到处都是背个电脑包,眼睛有点肿,头发有点乱,带个面包在地铁里吃的年轻男人。

可能是学理工科的缘故,在感性思维上“张江男”们并不复杂,他们通常很爱张江,爱这里整洁的环境、新鲜的空气,简单的生活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稍微有点遗憾的是,这里没有多少可人的女子,能提供他们“搭话”的借口和动力。他们渴望邂逅,但多数只会用“搭话”来表达。“邂逅”这个文艺腔的动词,他们也不太会用,否则就不是张江男了。

如今张江的公司越来越多,一些大公司的办事处也渐渐迁了过来,张江的女孩子也越来越多了,再也不是从前比例悬殊的“张江难”的时代。但这些“白骨精”大都一副巾帼不让须眉之势,气质上多少有点逼人,可能张江的水土过于刚性,所以她们形象上也会有点抱歉。

但仔细观察,只要性情不是太坏,张江应该是女生的乐园。如果是“疑似美女”,在张江,绝对能成为是众人目光的焦点,久旱逢甘露的感觉你可以想象。如果只是一般女生,在张江,就是美女,可以体会在别处体会不到的炽热目光。如果不好看,也不要紧,只要温柔贤良,张江也绝对会有男人疯狂地追求你。如果不幸属于女“恐龙”,也不要气馁,因为在张江,不用担心找不到比你更远古的“恐龙”……张江绝对是能够修复女人自信的地方。

当然,做张江男的女朋友也是要有点心力和胸怀的。因为“张江男”的约会程式通常是:周一至周四一个电话没有,周五晚上8、9点给女朋友电话,约周六上午见面,每周一次,以此类推。“张江男”普遍的约会内容是:上午逛徐家汇数码广场,中午吃批萨,下午逛徐家汇服装店,星巴克喝下午茶,晚上送女朋友回家,然后自己回家睡觉。周而复始,于是这样慢慢形成了一个名称——“张江难”。
  
其实“张江男”并不难弄,只是在他们的世界里,通常只有是和非,不存在“暧昧”这种中间地带。人文的东西在张江男身上的确比较匮乏。当然这不是谁的错,也不是做技术工作的必然结果。

其实在张江,有一些北美来的老工程师,他们的魅力,幽默和睿智常常让人折服和心动,你会发现“硅谷男”也是很可爱的。因此“张江男”没有理由永远是“张江男”,多涵养深藏在体内的知性、智性,多一点人文精神,多一点沉淀,多一点嬉皮士的随意,“张江男”会成为真正的钻石王老五。


《上海采风月刊》2008年第03期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10-6-1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6-1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精怪和多快好省日益成为上海女人的生活理念,商家也越来越投其所好,不仅是上海本地迎合着上海女人,在上海周边,简直就是上海女人的卫星购物城。买皮夹克当然是去海宁,除了真正进口的,上海所有的皮夹克都可以在海宁买到,价格比上海便宜,开车过去,当天来回。结婚的婚纱,上海新娘一定是去苏州买的,二三百元就全部搞定了;要是结婚穿的是500元的婚纱,那就是自己没本事,说也不敢跟人家说。还有沪青平公路的轻纺城、灯具城,东阳的木器,杭州的茶叶,宜兴的陶瓷,阳澄湖的大闸蟹……
----------------------------------------------------------
买件皮夹克,开车去海宁?算上油费过路费要多少?来回少说要500吧。。。还有一天的人工。
去苏州买两三百的婚纱,也是开车去?


p.s. 地域特征越来越明显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失败。什么时候中国城乡差距开始缩小了,什么时候中国才是真正强大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女人与外来女人 2010-05-23 22:45:52  


程乃珊


可能因为长期的殖民政府,香港女人对传统文化认识较浅,与她们闲聊,可以聊得很热闹,但聊不深。她们英文太好了,好得留给朋友的香港地址,都情愿写英文。在香港人与中国人两种身份之间,她们最近才习惯是相等的,但上海人和台湾人,似更习惯将自己的地方性身份放入中国人的大概念里面。

台湾女人和香港女人,似都比上海女人在修养礼仪上更胜一筹。她们大多入得厨房,出得厅堂,大约因为在港台请个保姆花费不菲。我以前在香港时,不少女同事都会十分留意报纸上每日一汤的栏目,小心将它们剪下来并一起商讨如何煲好汤。现今上海女人多为独养女儿,十指不沾阳春水,所以大都入不了厨房。

韩国女人日本女人都很静。我家楼上就住着一家日本人,那位日本太太讲话声音像吹气,进出电梯与你打个照面都反反复复不知要弯几次腰。有礼貌得反而总令人觉得与她们之间隔着一睹透明的墙,要穿越似很困难。日韩女人很具东方女性的委婉娴静气质,这本是中国女性的优点,可惜我们都没能守住这份美好的传统。很羡慕她们可以如此气定神闲地插花,做泡菜做大酱,尽心尽意地呵护自己的家,全然不与别人攀比,从前认为这种女人没出息,现在都觉得这才叫家庭的基石,有这样一个太太守驻在家里的男人是幸福的,可惜现今上海女人已修炼不到这个境界了。

当着越来越多的外籍女子入住上海,我们觉得上海城市色彩更多元了,她们的存在令上海女人有更多的营养来完善自己,而对上海女人来说,近年从外省市进入上海的新上海女性,却很有威胁力。然而,这是另一种营养,有如臭豆腐其实还是香的。

上海女人自恃见识广又处处受宠,上海男人天生又都有“怜香惜玉”“女性第一”的绅士气度,这令上海女人很有优越感因而特别会“作”;“作”得单位里男同事都以“女同事总要照顾一点”而退让三分,男朋友或老公更是被“作”得唯唯诺诺。

外地女性可不一样,她们缺乏“作”的经验和天赋;再讲,敢于来闯荡上海滩的女人,多半是肯吃苦的,有明确坚定的奋斗目标和方向的,她们无暇也无精力来作天作地。所以讲,笔者认为,这一簇新上海女性,特别是那些有海外深造和工作经验的外省市来的新上海女性,是上海女人的威胁。

外籍女性不少是随着家人一起来,她们也不打算在上海定居落户,大多抱一种过客心理,因此对上海女性威胁不大。而这些外省市来的女人,她们的目的就是要在上海扎下根,因此无论在战场还是情场,她们都是本着小卒子过江能吃车马炮那股犟劲,步步为营逼将过来。

上海女孩子嫁老公,要求多多,无房无车无好的职务休想娶回家。外地女孩子在上海举目无亲,一旦找到一份感情依托,她会很珍惜,她只想要在上海有个家,其他都可以慢慢来。上海男人在上海女人的“作”威“作”福下,很可能另辟战场去攻那些善解人意,要价不太高的外地女孩子。

男人,通常都是喜欢被女人仰望,让女人有所依傍的。在职场上同样如此,外省女子在上海无依靠,房租饭钱一应开支都是从这份工里做出来,手停口停,在上海人脉关系又少,故而她们更懂得珍惜,跳槽的较少;

再则,因为急于融入上海,她们更主动学习讲上海话和阅读与上海历史有关的书籍,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错位:上海土生土长的年轻男女讲不好上海话,新上海人,特别新上海女人,热心报读沪语班,因为她们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出生在上海,而讲一口地道的上海话就是上海人的标志,为了可以与未来的孩子对话,她们热衷学上海话。

从上海过往历史看,红星阮玲玉、陈云裳都是外地人,孙科的如夫人蓝妮是广西人……但她们最后都作为上海一代名女人而定格在上海近代史上。

她们的确抢走了不少上海女人的机会,但她们解除了因户口长期封闭而形成的城市人文近亲繁殖的弊病。我们常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外来女性不断入住上海,是完善上海女人的气质风韵的最好的营养,生活中有点紧迫感,更能令女人永葆青春活力。


《上海采风月刊》2009年第3期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女人的“作”──颠覆男人原则的快感 2010-05-23 22:05:31  


程乃珊


女人都爱“作”,上海女人更会“作”。其原因是,男人在女人前一一列明自己的原则时,女人便想着要颠覆他这些原则,因为女人爱见到男人因她而显为难,女人最想看到男人为她放弃一切,看到自己是最终的胜出者。那才能显出她是男人生命中最重要最无可比拟的对女人来说,“作”,有如我们测试血糖的试纸,可正确无误又清晰地测试出男人对女人的感情程度。

正所谓哪壶不开提那壶,男人觉得情人节送花无聊,他从来不肯送花给女人,她就是要千方百计“作”得他破坏自定原则;男人最怕陪女人逛街他无这个耐心,女人就像牛皮糖样扭得他就范……男人越忙她越“作”,宁可时候向他道歉,但当时当下,他一定要听她“调配”。

女人爱“作”是天性,但“作”得太过分且刁尖促剋的,就是心理病态。一般讲,青春可爱,纯洁的如青涩苹果一样的校园爱情,女孩子或也会“作”,但作得娇嗔可爱。初恋的女孩大多善解人意,她们还不会“作”,只是发嗲!

当女孩渐渐变成女人,当她们在情场上经验老道时,她们就“作”得越来越厉害了。在她们“作”的成份中,发嗲的元素越来越稀薄,刁蛮的指数越来越多。幸福的女人喜“发嗲”型的“作”,怨妇型的女人就喜欢成日作天作地。

发嗲型的“作”是男人的饭后甜品,男人十分受用;刁尖型的“作”是餐前的祝酒辞,偶一为之可增添气氛,但隔三差五来一次,就会败了胃口。

晴雯撕扇也是“作”,却作得风雅有个性,泼辣又娇嗔可爱;如果换了是林黛玉,宝玉就不会潇洒到在一边拍手称好,还搬出一大堆扇子让她尽情发泄磕头赔不是都来不及呢!

一般讲不会“作”的女人都是比较独立自信的,如张爱玲“半生缘”中的曼桢。她似从来不向世钧“作”,但是翠芝作得结棍,那是因为她不自信,患得患失,“不作”的曼桢倒失去了世均,“作”的石翠芝却赢得了世钧。不过也不能说“赢”,也很难讲。感情这种事不能掺和任何小手段,一旦掺入,就有点不情不愿与无奈的味道了。只能说翠芝“赢”得了机会。婚后她的“作”有增无减,世钧如多数上海先生一样,被生活、社会和老婆的“作”,磨去了棱角,磨成一个听话的丈夫和宠疼孩子的爸爸!上海先生大同小异,与屋里厢都有一个“作天作地”的太太有关。

陆小曼属特别会“作”的,她“作”掉了自己第一次婚姻,又将徐志摩“作”死了。她一定为此十分后悔。虽然后来有了翁端午,想来她已不大向他“作”了,毕竟,她与翁端午无名无份,再说,或者也只有恩情没有爱情!她所有的“作”都与徐志摩“作”完了,留下的,或许是漫漫长夜般的悔恨!

女人的“作”,有如一把雕刻刀,她想一刀一凿地将男人雕刻成自己理想的形象,她以“作”这把软刀子让男人就范。女人知道这样做很愚蠢很多余,但往往无法控制自己。

女人就是这样矛盾。身为男人,总有许多自己的原则,尤其那些有性格有大志的。没有性格的男人女人多不喜欢称之黏黏糊糊。

挑战男人的个性和原则,让女人觉得自己有魅力。她并不认为破坏男人的原则有啥不妥,因为全世界他只为她一人破格!不过往往,当男人完全被她“作”得合她心意,她就很容易对他厌烦就像登山远动员一样,征服了一个高峰后,又有一种寻找新高峰的欲望!

女人可能原谅男人难得的一次“出轨”,但如果得知有另一个女人如她一样可以令他放弃原则,那足以令她离开他!“作”是有绝对专利的,只有她享有这个专利。

不过女人这一世至少有两个女人是她无法“作”胜的。一个是男人的母亲,一个是男人的女儿!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咖啡馆的文化春药 2010-05-25 23:05:59  


朱大可


在文革期间,咖啡、奶油和面包的三位一体,构成了西方腐败意识形态的象征。它隐含着腐化、奢靡、纵欲和背叛的语义。它是清教主义政治的反面记号,标识着有罪的生活方式。

但革命旗手江青本人却是“资产阶级咖啡”的最大拥趸,她在中南海垄断了饮用咖啡的权力。越过书桌上等待批阅的红色简报,中国第一夫人的口唇,与色泽细腻的瓷杯秘密碰撞,发出低低的赞叹。这是实施咖啡独裁的历史性时刻。咖啡背弃大众,跟最高权力发生了苟合。

数年之后,还是小资少年的我,从一种叫做“烟纸店”的小商铺里买回了“咖啡茶”――一种劣质咖啡和白糖混合成的块状物。我把糖块放在医用消毒锅里煎煮,然后与同学一起傻笑着,用玻璃杯品啜它的滋味。这是文革后期生活管制逐步放宽的结果。由于马克思和列宁都是咖啡的顾客,这种饮品在严打之后获得了解放。但它其说是咖啡,不如说是某种可笑的工业代用品,散发出恶劣的甜腻气味。尽管如此,被禁忌的“咖啡”还是卷土重来了。

咖啡是西方符号的索引,或是庞大西方文本的一个柔软碎片。饮者指望从那里感知到外部文明的气息。喝咖啡是一次文化背叛,但同时也是一种身体欲望的表达。在整个青春期里,我都被这种饮品所迷惑。那些被碾碎了的植物果实的粉末,融解在水里,成为一种深褐色的液体,散发出难以言喻的香气。它是流质的香烟,用咖啡因去滋润神经,在身体内部唤起无名的激情。它是意识形态春药,养育着一代文化囚徒的反叛信念。

一部跟咖啡有关的电视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位上海“老克腊”(一种对殖民地文化具有宗教式崇拜的群体),为了守望着家族的房产,终身没有结婚。他是那种献身型守望者,自愿被囚禁在海外家族赋予的使命里。大规模城市改造运动掀起时,他的小洋房被判处了死刑。就在遭拆除的前夕,“老克腊”为自己冲了杯速溶咖啡,在小楼里熬过最后一夜。咖啡是他用以自我劝慰的唯一事物。固执的摄影机始终跟随着他。当黎明的光线在屋里缓缓升起时,他的眼里满含着泪水。这是混合着咖啡溶液的眼泪,也是他留给观众的最后的台词。

进口速溶咖啡曾经统治了整个八十年代。由于掺入了部分代用品,“雀巢”的香气在冲泡过程中转瞬即逝,只剩下一种发酸的不良滋味。它是劣质化的西方意象,却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也是人们展开殖民主义怀旧和西方想象的镜像。与此同时,咖啡馆开始大规模繁殖,向顾客兜售价格昂贵的速溶咖啡和西方情调。茶叶遭到冷遇,喝咖啡则成为一种现代化仪式,暗示着与旧生活方式的诀别。

只有在西方,咖啡的劝慰性才能还原到质朴的状态。在悉尼的八年里,咖啡几乎成了我的主要日常伴侣。午休时分,我喜欢到办公楼下的咖啡馆,花两块钱要一杯咖啡,坐在街边的露台上慢饮,四周是穿梭不息的美女和蔚蓝如云的兰花楹。夏季的黄昏,我会驱车去海滩游泳,然后在附近的咖啡馆里小坐,孤寂地眺望逐渐发黑的南太平洋夜空。被海水洗涤过的肌肤变得凉滑细腻。咖啡的暖流缓缓穿越我的身体。咖啡因像一种变异的酒精,点燃了血液,令它在路灯下燃烧起来,并在身体内留下了隐秘的记号。而我洞察了发生在我里面的事变。

这种咖啡话语的语义是在不断转换的。盛夏以来,学校放假无事,我常跟几位住得近的朋友去南方商城的“星巴克”闲坐,喝上一杯“摩卡”或“卡布基诺”,用吸管抽取奶沫、咖啡液和沉淀杯底的糖粒,一边谈论符号学、解构主义和能指的危机。这种清谈里混合着咖啡的感官愉悦和形而上的快感。

咖啡是顾客自己从料理台上端走的,小圆桌和木椅可以任意组合,这些自由因素改变了消费者与咖啡馆的关系,令整个空间洋溢着舒适自如的气息。小室里坐满了成对的情侣、沙龙群聚者和单身的读书人。他们的表情和姿态都很松弛,周身沐浴着咖啡的光辉。一个侍应生向我们的邻桌走来,拾掇着那些用过的杯子。他举止娴熟,但眼神漠然。在这个公共空间里,他是唯一的外人。(作者:朱大可,原载《南方周末》)

朱大可,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1957年生于上海,祖籍福建武平(客家)。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前卫文化的重要代言人,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与批评,在中国文化界享有盛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精神和老克腊主义 2007-10-10 18:33:01  


朱大可


上海媒体最近一直在大肆谈论 “上海精神”。上海开埠虽已有600多年历史,但真正有点精神的,大约也就一百来年的光景,而这个精神能够放点光彩的,大约也就数十年世间。“老克腊”精神发扬光大起来,成了“上海精神”的核心。

老克腊是这样一种人,即使在最贫困的时候,也要留意自己的打扮,保持整洁油亮的发型、熨得笔挺的条纹西服和腿管很细的裤子、领子洁白的衬衫、纤毫不染的锃亮的尖头皮鞋,一把永不离手的阳伞(它的柄部拥有一个弯头,可以替代西式手杖的功能),说一点洋泾浜的英语(考究的老克腊还讲究发音是典雅的牛津腔还是下三滥的美国水手腔,并为此分出不同等级的圈子),姿态优雅,举止造作,如此等等。49年后,老克腊用劣质的咖啡茶代替南美咖啡,从无产阶级化的平庸中创造着生活的无尽情趣。老克腊就是殖民地上海的中产阶级幽灵。

老克腊的对打扮的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对生活情趣的执著追求,是一种非常古怪的信念,它既非国家信仰,也不是宗教情操,甚至不是对金钱的渴望。它只是一种对西方(主要是英国近代绅士的)品位、格调、情趣和体面生活方式的极度膜拜而已。他们是自己的生活教义的信徒,被幽禁在日常美学的牢笼里,并且为之奉献出了全部生命。

这是殖民化城市所能塑造的最奇特的形象。在物资严重匮乏的红色年代,老克腊甚至能够从困境中创造出情趣的奇迹。即使在文革期间,他们也顽强地保持体面和尊严。北京红卫兵是率先对老克腊发难的群体。他们在上海街头看见了这些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怪物,勃然大怒起来,决计要从工人阶级的上海消灭掉这些资产阶级异己份子。老克腊们受到了罕见的羞辱,他们的装束被剥夺,头发被剃成阴阳式,接受了群众的暴力批斗。但在经历了短暂的苦难之后,老克腊又死灰复燃,重新焕发出反革命的青春。

唯一能够打败老克腊的是岁月。当年的老克腊如今已经死去或者严重地老去。新生的小资和中产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却尚未掌握老克腊的信念。他们在老克腊的外围打转,为殖民地的历史陈迹而激动不已,指望在未来成为接棒人。 “ 上海精神 ” 就这样在对 “ 老克腊主义 ” 的缅怀中获得了永生。

原载《东方早报》2004年

朱大可,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1957年生于上海,祖籍福建武平(客家)。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朱大可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前卫文化的重要代言人,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与批评,在中国文化界享有盛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


---------------------------

所谓“老克腊”指的是某一类风流人物,尤以五十和六十年代盛行。在那全新的社会风貌中,他们保持着上海的旧时尚,以固守为激进。“克腊”这词其实来自英语“colour” 或者是“classic” ,表示着那个殖民地文化的时代特征。

英语这种外来语后来打散在这城市的民间口语中,内中的含义也是打散了重来,随着时间的演进,意思也越来越远。像 “ 老克腊 ” 这种人,到八十年代,几乎绝迹,有那么三个五个的,也都上了年纪,面目有些蜕变,人们也渐渐把这个名字给忘了似的。

但很奇怪的,到了八十年代中叶,于无声处的,又悄悄地生长起一代年轻的老克腊,他们要比旧时代的老克腊更甘于寂寞,面目上也比较随和,不作哗众取宠之势。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人们甚至难以辨别他们的身影,到哪里才能找到他们呢?...

详细请见王安忆【长恨歌】第三部10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72316637_changhenge/41.shtml


[打印]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5 08:06 , Processed in 0.065666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