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人体能承受多大辐射?防辐射多吃6类食物(组图) 北京日报
2 ~* y) G! k8 l; `$ B8 B1 A- s, L6 c. ~' t
% c5 O& X- K& {/ ` m4 G
6 k/ s$ X% g+ T/ q8 n' m
注:msv为毫西弗。(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 g& B+ v" }5 v 新闻背景
: y! T' z# G. e; ]8 r4 q! }2 G' }1 d% T; g5 I1 L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辐射问题对人们的影响,超过了地震和海啸。日本福岛县宣布对全县533个避难所的12万避难者进行核辐射状况检查,将核电站周边疏散半径由20公里扩展到30公里。3 r, m S) O9 p* Q2 k5 h2 C
3 e3 ]. ~: i+ L8 U6 v! ^# ~0 _ 美国参与救灾的“罗纳德·里根”号航母17名士兵受到辐射,航母已经暂停执行救援任务。
. e, K5 j5 j- f* e: n7 C5 F* q; o+ B& d
我国驻日使领馆正组织撤离中国公民,来自地震灾区的800多名中国公民陆续抵达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第一批280人已于16日搭乘航班回国。
1 n8 z0 b# I/ y+ [
* d/ L# u( s3 X0 c$ c$ X 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都发生爆炸,东京地区检测到放射性物质辐射量一度达到正常标准的23倍,部分市民开始离开东京,往南撤离。
8 \. w; g6 w0 w( N
) v9 [/ E7 z5 m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将福岛核泄漏事件定为4级核事故。这一级别意味着“事故对当地有不良影响”。日本正采取一切措施,缓解事故的影响。
5 s& J }5 X; @! ]: T9 L/ d6 q/ x" P: N, }
人体一年可承受最大辐射:1000微西弗
5 {( |, \) F3 Q1 a+ F, s- B# E4 r+ j& ^
C# s! ] B2 Q1 w8 f' E6 k 核辐射主要分为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三种射线,自然界中很多物质都会产生这三种射线,因此人们总是生活在辐射中,只不过这些辐射对健康和生命不会产生危险而已。
/ a7 n6 T. D+ I% t7 G. t" a! ^4 c
& l/ Y# P" n) M7 A6 T 辐射的剂量是以毫西弗或微西弗来表示,1毫西弗等于1000微西弗。不包括生活中的辐射,人体一年可承受的最大辐射为1000微西弗(1毫西弗)。) V# x( x: d% J: p7 d# J. y/ i7 |
% z- }7 l3 p& z# @! k: w b& ~ 核辐射对人和生物的伤害,与核辐射的剂量、人们暴露于核辐射的时间以及核物质的半衰期有关,严重者可立即致死,具体而言:2 X; s) d2 _- d/ l
: u; l) \4 W3 `. d' }7 Z
当短时辐射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对人体没有危害;
+ e7 H% Q) Z* E( R8 F- f
2 }3 y' i p9 k" d/ q; z& s+ K 如果超过100毫西弗,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 {) }7 u q- x2 u2 g& \- }& s; a; L: `& I. ^2 F; ]. ` P
100到500毫西弗时,人们不会有感觉,但血液中白细胞数会减少;& \- S* b# c9 D+ o( E9 }
2 C) p9 e2 y9 G! _9 m9 N 1000到2000毫西弗时,可导致轻微的射线疾病,如疲劳、呕吐、食欲减退、暂时性脱发、红细胞减少等;
! o9 Y- X' a, r. W. v/ g; @! h! t0 S. u7 s% g
2000到4000毫西弗时,人的骨髓和骨密度受到破坏,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大量减少,有内出血、呕吐等症状;
4 w9 ?, y( g! s2 n6 E6 I, r0 I1 K& ]0 |' _0 u+ g! c, b; ]
大于4000毫西弗时能危及生命,但依然可以救治,成功率可达90%;
3 S* n+ l) Y( L: o4 U% }3 d+ A! A: r9 e/ a* B* |
超过6000毫西弗时,救治存在一定困难;
3 j+ }4 j3 c) Z7 p9 R, K
3 \+ u9 R- @: ]) D 超过8000毫西弗时,救治希望会比较渺茫。( |( Z8 a* t0 \2 [1 q3 ~* }
; y1 ]1 |+ p( Y
. e. N0 ~5 {- y/ N) n& N! u3 @ 3月15日,在日本福岛县,日本自卫队成员对撤离受核电站辐射影响地区的灾民鞋子进行清洗。(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 l9 e( G, d
0 Y1 L R( Z: E3 C8 i3 o. L0 {' [; p* {% G
长时间小剂量累积会引发癌症1 j. X7 z. _( }6 W$ g
?7 u( p8 O2 J6 S. w& A
核辐射对人威胁最大就是导致白血病和甲状腺癌。急性放射病可出现恶心、呕吐、疲劳、发热和腹泻,严重的有感染、出血和胃肠症状。更为严重的有造血功能障碍、内脏出血、组织坏死、感染及恶性病变等。此外,局部辐射损伤可表现为受辐射部位出现红斑、水肿、干性脱皮和湿性脱皮、起水泡、疼痛、坏死、坏疽或脱发等症状。: z9 ?8 A v3 G) H( o
* @6 B- z' \8 v! {6 V! S 当然,辐射对人和生物而言并非只是短时间和大剂量的,而可能是长时间和小剂量的累积。这种长时间小剂量的累积最大的危害是引起癌症。2 j1 B: `8 C: N
$ }0 {& { C' }4 t 原因在于,辐射阻滞了细胞的新陈代谢,如细胞的正常凋亡。如果细胞不能正常凋亡而是持续生长,癌症也就产生了。另外,由于辐射可导致基因突变,因而可以产生致畸风险,这种致畸作用主要危害后一代,也即遗传损害。这些危害已经被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所证明。例如,生活在切尔诺贝利周边的纳洛蒂切斯基地区有1.1万成年人和2000名儿童,距切尔诺贝利约80公里。追踪研究发现,当地人患癌症、具有出生缺陷和寿命减少的概率非常高。) }4 O( \- J' ^" G, N2 i
4 q9 @$ y: z! r 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它们都是核反应堆堆芯燃料铀发生裂变的产物。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癌。铯-137会造成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
& h" k7 B, N/ H' K1 A9 D( L; B2 |5 [) @9 A$ u
核辐射途径:空气、皮肤、饮食
# Q! K; s' P. y* O- a
2 R. j; k% D2 T, ? 核辐射对人体伤害的途径,主要是经由呼吸吸入、皮肤伤口进入、通过食品和饮水从消化道进入体内。3种射线的辐射途径不同,防范措施也不完全一样:( u" B$ w! q, _8 C
5 g" M4 G. g3 t
α射线防范: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α粒子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时,防护方法主要是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同时,要防止伤口被污染。# M9 v: z+ s8 p* l( e0 s
' z5 g+ {& W |# p
从3月12日起,中国环境保护部已全面启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上海也已启动了空气监测机制,使用了全国惟一一台超大流量气溶胶采样仪,每小时可采样空气1000立方米,能在最短时间内,即8-10小时内采集到一份样本,测出大气中是否含有异常的核物质,而普通的设备大概需要5-7天的时间,这大大提高了应急反应的速度。
, x2 T% _: z2 b9 Z' f/ A
1 s- \- J- Y" C* }' [1 t- }3 W β射线防范:β射线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用一般的金属即可阻挡。但是,β射线容易被表层组织吸收,引起组织表层的辐射损伤。防范措施主要是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以防皮肤表面的污染和辐射危害;防止吸入污染的空气和吃进受污染的食物;防止伤口被污染;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施,如躲在楼房内。楼房对外辐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3 i, F, N2 K' h, C1 l9 n+ i6 y
1 Z# t! x0 {9 [8 o( E" m% H& B
γ射线防范:γ射线穿透力强,可以造成外辐射,防护的方法主要是尽可能减少受辐射的时间,远离辐射源,如采取呆在家里的屏蔽措施。
; W+ f1 w7 R( A' B. |
4 m2 J6 L( r2 c5 E% G) x6 o8 P! V+ l* J0 M; N7 Z. _
3月14日,日本一家长抱着一岁大的孩子进行核辐射检查。(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q6 u# Z, N) Z' Y: Z1 d, o
) s/ a6 F3 P& G# G: ]% j 碘片可抵核辐射不宜擅服; V1 f( O, U! n( r9 U3 {
; F! g8 s4 h- @8 X 现在,日本政府已经向国民发放了23万份碘片,以帮助人们抵御核辐射的伤害。2003年“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也曾花费数百万美元购买碘化钾发给核设施周围的公众,以防止恐怖分子突然袭击美国的核设施(如核电站、核反应堆等)。
2 Y/ H$ l1 L9 n: p' u) j- N: P$ H y# N9 O
在核泄漏后的核污染中,放射性碘占很大成分。放射性碘主要通过吸入污染的空气、食入污染的食品和水对人造成伤害,同时可通过皮肤吸收和沉积的放射性碘产生的外辐射等对人群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或限制放射性碘在人体甲状腺的沉积,需要口服非放射性碘片,使甲状腺的碘元素处于饱和状态,从而阻止外来放射性元素的吸入沉积。7 q1 U" J- s- p& Q& w
: \: r, @ m0 m; Z; e/ l2 p& j9 a
碘片是碘化钾的通称,含有稳定碘。如果服用足够剂量的碘片,即可阻止放射性碘进入甲状腺,而且还可使尿中放射性碘排出量显著增多,所以碘片既是拮抗剂,也是一种促排剂。一般服用碘片30分钟后,即可阻止空气和食物中的碘被人体吸收。而放射性碘由吸入到甲状腺,需要10到12小时。在吸入放射性碘3到4小时后再服用碘片,至少可以阻挡50%以上的放射性碘进入甲状腺内。
' m6 i4 M" X% ^6 h
" Y- w! I4 h" v+ Q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现在有的地方出现盲目抢购碘片和碘盐的情况,其实,碘盐和碘片不一样。每片碘片中含有100毫克的碘,而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仅为20-30毫克。碘盐中的碘含量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而且,即便是碘片,也只能阻断放射性碘的吸收,对其他放射性物质是没有防御作用的。碘片的服用要根据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而擅自服用。 张田勘
4 H8 f. D. k9 H. s8 ]( V+ y, o
8 B& u7 Z' @ A3 k8 }6 E( ? C 链接. g9 R( D+ `. H0 @- A0 k* k
3 f/ o$ `7 `$ L2 R6 H7 m7 S0 m 防辐射 吃什么?
. s, ^4 _. K9 o$ j) y0 e2 J0 Y% b+ r: p0 y) e
1、新鲜蔬菜水果 油菜、西红柿、芥菜、卷心菜、萝卜、樱桃、苹果、香蕉等,都具有一定的抗辐射损伤的功能,能溶解沉淀于细胞内的毒素,使之随尿液排泄掉。$ F" I1 P; m% B/ W! o; i X" w# w' E
, z8 S$ C+ c0 U2 a 2、海带 海带是放射性物质的“克星”,含有一种称作海带胶质的物质,可促使侵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从肠道排出。由于海带味咸性寒,因此脾胃虚寒、肿胀、腹泻消化不良者需慎食;而且吃海带后不应立即喝茶,或吃葡萄、山楂等酸味水果,以免影响对矿物质的吸收。
6 C( \6 d% T, S& m/ ]/ k2 u8 |6 M5 d! v& w, t: D9 |% N* g
3、猪血 猪血的血浆蛋白丰富,经消化酶分解后,可与进入人体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反应,变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沉淀下来,然后排出体外。" X7 N# A8 k8 L! i, S: b8 D
( r' i& D1 n+ l: p
4、黑木耳 黑木耳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排出纤维素物质,使这些有害纤维在体内难以立足。8 b+ @) x* M! ^, H8 O
2 h' c, d4 a ]) {! s/ D5 a+ S 5、紫菜和海藻 碘片对于核泄漏事故中的其他放射性物质并无保护作用,如放射性锶,这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放射性物质。这时可以食用大量的钙盐或含钙的食物,因为食物中的钙可对抗锶90在骨骼内沉积。饮食中的钙量越高,锶90被人体吸收就越少。而且,高钙饮食还可促进锶90从尿中排出。- F# }8 w) _, [; k
/ \; `# z4 |+ F$ \! Q 6、茶叶 茶叶提取物茶单宁也可将已渗入到骨髓的锶90置换出来,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