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1266|回复: 280

[其它] 应大家要求,转载部分回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1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trollt 于 2011-3-21 20:16 编辑

我这么做是出于以下理由:
1,大家的讨论和中日问题有关,不牵扯个人隐私。
2,我转的是大家认真写出来的大段文字,是大家的心血。就这么锁了,这么好的回帖就浪费了,太可惜。小丸子的发言和回帖我没有转,我尊重她的意见。
3,在那里回帖的人,让我把她们的回帖转出来,我也要尊重回帖的人的意愿,不是么。
我会再仔细的爬一遍楼,确保转的干净,谢谢如果小丸子认为有不合适的地方,请和我联系。我立刻修正。
另外我再跟大家说2句,大家都是成年人,遇事要冷静,请心平气和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就事论事的提出自己的疑问。
不管是谁,如果把讨论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地步,那就是在丢自己的人,从辩论的角度讲,就是输了。

、、、、、、、、、、、、、、、、、、、、、、、、、、、、、、、、、、、、、、、、、、、、、、、、
不知LZ这一贴是否因天蓝贴里讨论而起。

看完LZ贴,我也来发发感慨,看到你言中颇为轻视以姜女士为代表的中国“叫唤”,我想问,你只道政治靠实力,没错,但实力不到的时候是不是就该沉默?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政府,对遇到事情的时候不都要表明态度在舆论领域占块地方么?那中国提高军事预算还跟日本无关呢,日本不也到处嚷嚷中国威胁它了,你怎么看它的这种叫唤呢?看到你口口声声中国自甲午以来中国只会指望国际谴责对日本施加压力,我真觉得好笑,你眼里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真得就这么笨连这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得?LZ说到中国人的语气和用词,确实无法不让我感觉到你的偏爱。

另外想请教,你所陈述的中日甲午战争历史出自何处?清朝的运兵船“高升”号居然是大英帝国的船只,我很想被解惑。

最后就是这句“它从唐朝时候派阿倍仲麻吕到大唐留学,学习中华文明,到现在把中华文明保留和发扬得比
原产地好上几千倍,或许是值得原产国的国民去好好研究一下的。” 让我着实震惊了一下,这句话我觉得挺侮辱中华文明的,敢情中华文明就是这道那道这些形式化的表面的东西和一些汉字词组概念组合啊,不得不说,很肤浅。看前面别人说起”仁义礼智信“日本根本没学到“仁"字,你就急,我还要告诉你,”义“日本也没学到,不要让我举例子,你要是连这个例子都不知道,那我也很无语了。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1-3-21 00:30

我只去逛了一个星期,平时接触的那么点儿人,实在谈不上深刻认识。

我对日本的认识,总结出来,基本上就是一方面是深深的不解,另一方面却也不得不很佩服。

比如纪律性,都震成那样儿了,还排队。比如东京地铁投毒案之后,东京就基本找不到垃圾箱了,全民都把垃圾带回家,东京人口密度应该比上海和北京还要高,可是真就是比慕尼黑还干净。确实佩服。可是我不解的是,这得是什么样的一种教育,让这么庞大的一个人口都遵守这个纪律。人总是有七情六欲的,这么细的纪律规定下,我真的会发疯的。

然后,曾经看到评论说日本是一个手册社会,深有体会。去日本公司参观,某实验室内墙上四页A4纸,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规章制度,竟然全部就是规定,怎么摆放入口处的鞋和衣物等等。。。。。这规矩如果在中国,估计就是挂那儿做一个5S或者什么评审的一个执行依据,不会太认真。可是那次和同事照着那规矩检查了一下鞋帽等的摆放,竟然是真的。天呢,四页纸,我读完,搞明白,估计得要20分钟。我真的非常不解阿。可是公司十几年一直这么执行下来了,他们制定规矩并执行,确实很佩服。但是于我,真的让我感觉有些难以想象了。虽然同一个公司,这要是在欧洲搞这一套,德国人估计早变着法子去告了。
evayanny 发表于 2011-3-20 20:11

喜欢看你写的东西,可以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一面,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就变得更加深刻。

我有一个同事经常喜欢拿中国说事,经常给我说德国报导的中国的负面新闻。对此,我就是实事求是的说中国真实的情况,好的就说好,落后的地方我也不会藏着。后来我的同事也慢慢了解了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再不是那种无知谩骂的态度。他还感谢我让他看到一个更立体的中国。

我觉得,只有了解一个事物,才可以不再惧怕,不再片面,通过认识别人进而来提高自己。我觉得多听听你讲日本的故事,我也可以感受到我们国家强大在什么地方,欠缺在什么地方,可以补充在什么地方。
花景因梦 发表于 2011-3-20 20:15

其中有一点我很赞同你, 不过还等你给我纠正看我说的对不对
中国人的历史观念泾渭分明, 错就是错, 对就是对, 一切以后世的准则来看. 或者说以当代教科书的准则来看. 十年五十年的没准就变一变, 之前对岳飞的讨论不是很有亮点么.
日本人好像 接受 的能力更强一些, 不管现在的观点是什么, 只要这个人一度被称为英雄, 那么他们就看着这个所谓的英雄点一直把他当做英雄对待下去. 很少会站出来质疑.

太深的我也不明白, 老实说以前真的没想过这个问题,和很少和别人说这个问题 好多感觉都是模模糊糊的. 但是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感觉, 就是日本人的接受能力, 无论对错, 只要是强的, 就可以低头去接受, 往好了说, 跟紧大佬, 永远不吃亏, 往次了说, 有时候找不到她自己的足迹, 总是在翻版, 在做各种各样的第二. 他们更善于沉默接受, 很少站出来质疑.

好吧, 老实说, 我对日本包括普通日本人的好感度不高, 和我个人经历有关, 可能有这种情绪带出来, 我尽量写得中性一点. 而且我对日本也真的不了解,错了的话, 请你指正.
、、、、、、、、、、、、、、、、、、、、、、、、、、、、、、、、、、、、、、、、、、、、、、、、、、、、、、、、、、、、、、、、、
你看我整句是怎么写的
我是不是写的有点绕口
我的意思是, 每个阶段对历史的评价都会有阶段性, 但是好像国内倾向于吧历史人物清晰的分成好和坏两类. 好人就是好人, 什么都好, 坏人就是坏人, 什么都坏. 现在的电视剧里面还是这个倾向呢.
当然也有这个可能, 就是现在认定的好人, 二十年后就是坏蛋.
ftfly 发表于 2011-3-20 20:50

  仔仔细细看了你的文章,从另外的角度了解日本的政党,教科书, 和自己本国写的历史,了解了他的国民性, 日本是一直想强大,欲望的膨胀想强大到可以主宰世界,这应该是他的爱国主导思想之一.日本的侵华对于他们来说是为国而战,造福子孙后代, 但对于中国人还是被侵略的历史, 历史要记住,也防止历史的重演, 这是中国应反思的.

但翻开日本的历史,日本人想强大的欲望膨胀从二战开始到战败结束, 从二战之后到今天60年的拼命的建设到遍地开花的核电站到出事故的这一天, 结果是没有造福子孙后代,而是透支着子孙后代的生命和幸福, 日本人该好好反思, 当条件限制发展的时候,这种欲望如何理智的控制, 从这次的核电站事故,日本人的糟糕日子刚刚开始,日本依赖出口经济的岛国如何不让产品不带核辐射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lujiana 发表于 2011-3-20 21:12

我做人的观点之一, 就是错了就是错了, 不回头认真看待自己的错误, 就很难前进.
下面我要说的话可能比较偏激, 属于我个人观点.
我也认识几个日本人, 整天对不起, 麻烦您了之类的挂在嘴边,时间一长之后我就感觉到, 人家就是说说而已, 对于麻烦别人之类的心里其实是不太在乎的. 说对不起也好, 鞠躬道歉也好, 好像就是在糊弄别人一样, 一副我都自己道歉了, 你还能吧我怎么样, 之后也不见有什么变化.
男儿膝下有黄金, 不是说不能跪, 而是说跪的要有觉悟,承认错误了就要改, 不说堵住别人嘴的方法.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在日本能过对自己的国民承认历史之前, 最好不要张嘴随便道歉. 那样的道歉没有意义.
如果他能吧真正的历史写进教科书里给国民看, 他不说那句对不起也无所谓.
说来说去, 他也只是在蒙蔽自己的国民, 外国的人他也骗不着.
ftfly 发表于 2011-3-20 21:21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3-21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ollt 于 2011-3-21 19:50 编辑
我边爬边转。不管是谁,认识回复的都有钱拿。
出门前要是转不完,晚上回来继续。
trollt 发表于 2011-3-21 16:05


不知LZ这一贴是否因天蓝贴里讨论而起。

看完LZ贴,我也来发发感慨,看到你言中颇为轻视以姜女士为代表的中国“叫唤”,我想问,你只道政治靠实力,没错,但实力不到的时候是不是就该沉默?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政府,对遇到事情的时候不都要表明态度在舆论领域占块地方么?那中国提高军事预算还跟日本无关呢,日本不也到处嚷嚷中国威胁它了,你怎么看它的这种叫唤呢?看到你口口声声中国自甲午以来中国只会指望国际谴责对日本施加压力,我真觉得好笑,你眼里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真得就这么笨连这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得?LZ说到中国人的语气和用词,确实无法不让我感觉到你的偏爱。

另外想请教,你所陈述的中日甲午战争历史出自何处?清朝的运兵船“高升”号居然是大英帝国的船只,我很想被解惑。

最后就是这句“它从唐朝时候派阿倍仲麻吕到大唐留学,学习中华文明,到现在把中华文明保留和发扬得比
原产地好上几千倍,或许是值得原产国的国民去好好研究一下的。” 让我着实震惊了一下,这句话我觉得挺侮辱中华文明的,敢情中华文明就是这道那道这些形式化的表面的东西和一些汉字词组概念组合啊,不得不说,很肤浅。看前面别人说起”仁义礼智信“日本根本没学到“仁"字,你就急,我还要告诉你,”义“日本也没学到,不要让我举例子,你要是连这个例子都不知道,那我也很无语了。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1-3-21 00:30


赞凌波

、、、、、、、、、、、、、、、、、、、、、、、下面是版主租来的沙发、、、、、、、、、、、、、、、、




太长,没看全,就看到的内容讨论一下,也许会断章取义;另外也说说我的一点儿看法,肯定不是为了吵架

首先第一条开始小丸子就提到了中国的山寨产品,包括指出现在中国没有能力生产自己有技术含量的产品,这基本是事实,但这个事实似乎和你第一条要阐述的观点没什么关系。另外,多年以前,日本同样以技术剽窃被欧美厌恶嘲笑过,所以我看不出你提出这个想说明什么。

第二条好像你想说日本尊重强者,善于学习吧。这个我同意,相比之下,中国人确实有些夜郎自大,关起门来作皇帝的感觉。但这来自两个国家完全不同的客观条件,在农耕时代,以中国的国土和人口完全可以关上门舒舒服服做皇帝啊,可日本如果不向强者低头,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攫取,根本无法生存吧。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中国的舒服日子当然就结束了,可文化的更替不是一场革命就能完成的,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不可能在一百多年就去除,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第三条似乎是对日本侵华赤裸裸的辩解了。你觉得站在日本的角度上,侵华战争就是正义的吗?那些抢挑婴儿的日本兵就是民族英雄吗?照你的理论,所有的侵略战争都是为国而战,都可以理解了?
另外对于当年国民党对抗日战争的作用,现在无论是政府还是老百姓基本都给了正面评价。打压贬低只是初建国时左派影响下的一种政治状态。

第四条没看出来你想说什么,缴税就能得到相应的待遇,据我所知,至少美国德国都这样,中国原则上应该也是的,当然也可能由于一些政府原因执行不到位。但这些就是这些国家和外籍人士之间的互惠互利,前面你把政治那点儿是事儿不是看得挺通透了嘛

小丸子的文笔确实很好,但我在这么优美的文笔下真的没看出一点儿对中国的感情,知己知彼很重要,自我反省很重要,但厌恶鄙弃和这些肯定不是一样的情感
piggyheim 发表于 2011-3-20 21:37

小丸子的文笔真好,
让偶这个差不多有10年除了上网没写过啥东西的半文盲敬佩不已。

对于靖国神社的问题,
就如小丸子讲的,
就像是日本人的宗庙,
是日本精神的象征,
就像文化没有优劣一样,
对于精神你怎么去评价他到底哪个是好,那个是坏呢。
这个标准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比如,我特别憎恶日本的 いじめ
中文可以翻成欺负,一个强势的团队或个人对另一个弱势的团体或个人在精神或者肉体上的折磨
日本人嘴上说要取消这种欺负,
但在心里有着对弱者的不屑,
这是个崇尚强者的民族,
他们觉得被欺辱的一方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oldfox 发表于 2011-3-20 21:41

日本人的这个态度,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欺软怕硬。

二战的时候,他们没有尝过美国的厉害,胆大包天的去偷袭珍珠港,结果被美国狠狠还击,广岛和长崎两颗原子弹,使他们不得不低了头。这两颗原子弹给日本关西带来的灾难,恐怕到今天都还有延续,但是在日本人的心里,大概一直把这些都当做自己自作自受的报应吧,对美国的报复也是心服口服。所以这次311,日本最担心的就是美国不来救他们,结果美国呢,去打利比亚了。

我想说的是,不管你怎么看待日本的历史,政党,人民,但是都无法否认,欺软怕硬这四个字,就是日本国民性最好的概括。如果这是一个人,这样的人你是无法真正和他交朋友的,因为有一天,当你不好了,遭遇挫折了,他就会骑到你头上。而你好的时候,他对你的示好只是为了学习你的优点而有一天打败你。所以这样的人,你要时时刻刻对他保持警惕。国家亦然。

在中国的文化里,欺软怕硬绝对不是一个褒义词。即使我们很强大,也不会以此为荣,更不会认为这是生存之道,天经地义。中国文化的博大和包容可以使得我们仍然在日本落难时帮助他,可是要让我们忘记历史,是不可能的。因为铭记历史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你不能说,因为现在日本发生了天灾,他过去对中国所做的坏事就一笔购销。相反,我们在帮助他的时候,要时时提醒自己,我们的帮助会不会象当年一样被利用?
Stargate 发表于 2011-3-20 21:43

觉得,如果这次日本天灾人祸,受灾地区真的被那么抛弃的话
我更倾向于想:中国是不是要完全现代化,思维都变得跟外国人那样?还是保持一些传统
西方人文思想精髓就是个人主义,个人利益最大化。我对哲学、历史啥的没研究,就是知道西方经济学的奠基石就是“每个人就希望自己利益最大化”
这个有利有弊。
中国经济能够短时间发展起来,发展那么快,有一点值得思考:每个人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个思维不是很普及
或者说现在越来越普及。不知道是好是坏。个人利益最大化了,自卫队看到辐射跑路也可以理解了。

美国飓风之后的现在,不少受灾地方好像依然是废墟。这个德国电台都报道过。
nightdream 发表于 2011-3-20 21:57

再说说这次日本的地震+海啸+核危机,究竟值不值得我们同情?
有种说法是日本的地震+海啸是进行海底核试验引发的,真假暂不去伦。但是可以摆在眼前的事实是:
1. 日本政府多年来利用核电站制造核武器,所以才一直使用最有利于提炼核材料也最危险的二代技术,使用铀钚。
2. 核危机初始,日本政府为了保存核材料,不肯采用最有效的用海水冷却方法,直至核心融化,放射性物质泄漏。
3. 在这场灾难中,日本政府没有及时派出军队救援灾民,空投物资,而是封锁消息,不闻不问,任灾民自生自灭。(比如南相马市)
Stargate 发表于 2011-3-20 22:07

跟德国闺蜜讨论过的。她也学经济的。所以比较能够沟通。西方微观经济学,至少大学我学得还行,在这里。分数好看是一回事。
我跟她说,西方经济学的奠基石,或者最起始的出发点是“每个人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对不对?
她说是的
我说,所以会有利益冲突,会有各种协调的模式构想,会有外部效应,比如环境污染问题,等等
她赞同
我说,如果一个经济体,里面参与的个体,都追求经济体的利益最大化,那么很多问题就不存在了。我觉得中国这几十年,尤其改革开放最初20年,就是这样的,所以发展非常非常快。国外不知道要宣传多少的team work精神才能达到的凝聚力,中国不太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最简单实际的例子:至少以前很典型的模式——夫妻都上班,甚至都可以职业上做强人,家里面小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忙照看,姥姥姥爷老了,孩子孙子负责养老
放在德国就是:oma opa觉得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照看孩子的几小时,他们就不能出去泡吧度假等等了,幼儿园位置紧张,养老院位置紧张,孩子也好老人也好,护理不便宜,都是很多钱

当然德国其实传统的也不少,尤其是农村一点。

不过中国现在也慢慢在变化。芙蓉jj还有凤姐的出现,其实就是个人主义开始。即使普通人也可以展示自己。
变化中,传统的东西是不是都应该抛弃?
如果全部抛弃,20年后中国最头疼的是养老问题。比德国不知道严重多少倍。
nightdream 发表于 2011-3-20 22:09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3-21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ollt 于 2011-3-21 19:50 编辑

沙发!!
、、、、、、、、、、、、、、、、、、下面是版主租来的沙发、、、、、、、、、、、、、、、、、、、、、、、、
原:然而即使是亲华的上台,发表了亲华演说,或者某个普通日本人说了中国的很多好话,也不会被日本国民认为这个人就是卖国了,就是献媚了,就是日奸了。

回:我认为你这一叙述不十分准确。日本人可不是对那些对华友好的人士无所谓的。我听到过不只一次对华友好的日本人被他自己的同胞威胁或戏弄或谩骂这样的事情。

-----------------------------------------
回:请教个一直想知道的问题:日本网站上有日本人对自己同胞的仇华言论进行反驳的么?有激烈争论么? 你看在中国的网络上,为个给不给日本捐款能吵到自己人恨不能掐死对方的份上。我非常怀疑日本有此类现象,做出此推断的根据是:这种现象要是有,应该早被中国亲日一方拿来做证据证明日本人对中国有多友好了,证明反华日本人只是一小撮了,但是从来没听到哎。

-----------------------------------------

回:不知道你是怎么看你提到的一些事情:“右翼教科书从来就没有登上学校的主流舞台”、“不管是哪一届的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交代都是不详细的,对日本侵略亚洲的历史都是一笔带过的”,等。我猜,你至少不是十分反感,因为,你的文字的基本逻辑是:尽管官方没有详尽历史,但多少还是提到了一点历史线索,而且,日本出版自由呵,你要是愿意,你可以去看别的版本嘛。还有,你说,这之后,“你要如何看待这场战争就是你个人的事情了”。
这样一场给别国重大创伤的邪恶战争,经你一行文,就成了一段 你怎么看待完全是个人权利 的历史了。在你这里,历史本身和历史评价都是无足轻重和无是无非的,怎么记录、传播都行,怎么看都行。太轻率了吧?

-------------------------------------
原:小日本这个国家,说它只愿意向比它强的低头,一点也不为过。
因为这个国家本身就是从明治维新开始跟比它强的国家低头学习,才走到今天的。
你比我强,我就服你,你让我心服口服我就给你下跪。
。。。按理说,日本人最应该痛恨的就是美国人了,但国家舆论导向和教育却并非如此引导。
而是把这个敌人当作学习对象,来发展自我,从而重新跻身到和敌人可以相对平等对话的层面。

回:不用这么复杂吧。不过就一势利二字。也是人之常情,我不想鞭挞,但你也不用拔高呗。

----------------------------
原:它从唐朝时候派阿倍仲麻吕到大唐留学,学习中华文明,到现在把中华文明保留和发扬得比
原产地好上几千倍,

回:汗呵。

--------------------
回:对于日本人拜靖国神社这样的事情,你认为中国人持什么态度才是正确的妥当的呢?看来生气肯定是不对的啦,那是人家的传统文化嘛。那不生气,不抗议,尊重人家的文化,这种要求,是不是有点高呵?
金桔 发表于 2011-3-20 22:10

对文中观点持很不同意见。
日本的主流教育,在述说本国的历史人物的时候,是陈述事件,而不去评价太多。
比如幕府末期的新撰組杀人无数,无人不怕,无人不惊。说白了就是杀手的活

谎言!对于自己内部的历史,也许还算态度中立,但对于和侵华,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历史上,实在是太模糊不清,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对德国,和对日本态度不同的原因。

但那个时候他们肩负的是幕府的警察职责,人在其位,某其职。
今天的日本电视也好,宣传上也好,在新撰組的刻画上面,其残忍的一面,忠诚的一面均有之。
他们阻碍了日本的前进,杀害了很多日本的革命人士。但他们作为德川家忠诚的家臣,同样不会受到后人的唾弃。
一样有他们的墓碑供后人参拜。

没去过日本不清楚。但是对这样的态度十分不理解,只要一个人对他的主子忠诚,卖命,不论他做的事情对错都会被后人景仰,敬拜?我只能说那日本人从根本上没有是非观念。



而中国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跟日本比较不一样,相对僵硬一些。
我认为不是僵硬,而是爱憎分明。
我知道希特勒小时候是个好学生,早起早睡,对人礼貌,直到死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我是在无法也不能对他有任何敬意。如果德国有政府人物参拜他的话,会掀起什么样的政治舆论!所以我觉得中国政府不是太僵硬,而是很不够僵硬。

很久以前,我有过一个@日本@病人。是二战时候的日本孤儿。被东北一家人收养,抚养长大。成年后回到日本。中文流利,日文尚可。但讲起话来,动不动就是我们日本如何如何,你们中国如何和何,态度很恭敬,但语气让人受不了,每次看到她,我们都在想,当初干嘛把她给养大!
还有一个到日本留过学的同事,曾被日本的主治医生用病历砸过头,骂过猪。先不说这里面有没有种族歧视在里面。只是说这种弱肉强食的生存态度,对弱者没有同情,没有民主。而弱小的人,只是忍耐,等到自己强大的一天,再变得更变态。我分析是因为日本这样一个小岛国所特有的现象。
崇拜强大没有错,但是不分黑白,不分对错,那只是动物特性,没有人性!
dickteddy 发表于 2011-3-20 23:11

呵呵.没想到你还一个一个回啊..难怪这贴这么火了.呵呵

对中日的政策看法是这样的.

岛屿战. 基本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不是全胜就是全败, 没有中间概念. 而在中国听到的更多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本质就是两种生存哲学. 所以日本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东西直接学习胜利者.非常灵活. 但是也代表了日本从头到尾也只能当一个学生.
反观大陆文明, 其发展需要沉淀. 其生存需要和平. 没看哪个大国天天打仗还能长治久安的.所谓胡人立国无百年. 多半也是因为胡人太爱打仗了. 这也就是大陆国在小打小闹的时候容易被餐食的原因. 他怕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执行战争的成本.不过这种餐食是有次数限制的. 一次两次. 不说什么. 次数多了. 大国的政策就从割地忍让变成了有限扩张,或是全国战争. 一次把你彻底打垮.然后屯田边垦(其实也就是殖民地了). 对于匈奴跟突厥.我觉得都有类似情况. 这种情况造就了大陆文明在政策上必须谨慎. 反应缓慢. 但是真转起来想刹车也是相当难的. 希望中原文明可以在几十年内发展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民主系统. 不要再那么僵化.
Hammstein 发表于 2011-3-20 23:56

  这个估计不容易呢,这楼thema太多,不一定顾得上来

我认为,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血统,但是可以选择自己效忠/热爱的民族(或者国家,社会,群体,等等)。有谁规定,有中国血统就一定要爱中华民族,或者是爱中国了?就算是一个纯血统的中国人,不热爱中国,热爱别国,例如日本,例如德国,可以啊,反正自家爹娘都没怎么说呢,外人更管不着了。

假如一个纯血统中国人,不热爱中国,热爱德国,想要融入德国,那也没问题,看自己本事呗,别人也管不着。

假如一个纯血统中国人,中国籍,不热爱也不想效忠中国,想热爱效忠德国,ok,那就最好先把国籍换了,要不有叛国嫌疑,至于德国人接受不接受你入德籍,那就看自己本事吧,别人也管不着。

假如有中国血统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对别国感情远远深厚于中国,这没什么,可以理解,相信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都是大度的,不会斤斤计较于怎么自己的后代不爱自己爱别人

最不好的就是,不敢大大方方说真话,我是混血儿,我就是爱这国超过那国了,这国遭难比那国遭难更让我着急心疼。藏着掖着想说不敢说的,或者是自欺欺人认为自己还能一碗水端平,反到显得软弱,丢了一向尊强欺弱祖宗的脸啊。
pearl 发表于 2011-3-20 23:57

大家已举太多例子了,我就不用再劳神了。
总结一下就是:你去掉“仁”,去讲道德,这是什麽道德?你去掉“人性” 去讲礼貌和文明,这是什麽文明?礼貌更是表皮。没有人性就是兽性和野蛮。日本人把这种野蛮和兽性秩序化和制度化和理性化就把它叫做文明。历史上只有日本人在战争中有制度的使用慰安妇。德军入侵法国找妓女的时候还要和妓女调情呢。
而这种把野蛮和兽性秩序化和制度化更是可怕,它让人错觉这就是合理的了,天经地义的了,这也就是日本人不愿道欠的真正原因。

而看清了原因,还要让我们赞同吗?就因为人家有礼貌的说了一声“我要吃你请多多关照”。
一个兽性的民族却嘲笑别人没有礼貌真让人恶心。。。
皮球 发表于 2011-3-21 00:25

我替你解惑吧

公元1894年7月25日(大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27年),清政府雇用英国商船高升号从塘沽起航,运送中国士兵前往朝鲜牙山(朝鲜语:아산),在丰岛附近海面被埋伏的日本浪速号(日本语:なにわ)巡洋舰悍然击沉,船上大部分官兵殉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升号事件。

当时”高升号”总共装有清军官兵1116人,除245人遇救获生外,其余的871名江淮子弟,全部壮烈殉国。 另有74名船上工作人员,其中只有12人获救,二副韦尔什、大车戈尔顿等5名英国人,以及舵工一名和船员56名,全部葬身海底。
莫愁湖 发表于 2011-3-21 00:42

看完LZ贴,我也来发发感慨,看到你言中颇为轻视以姜女士为代表的中国“叫唤”,我想问,你只道政治靠实力,没错,但实力不到的时候是不是就该沉默?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政府,对遇到事情的时候不都要表明态度在舆论领域占块地方么?那中国提高军事预算还跟日本无关呢,日本不也到处嚷嚷中国威胁它了,你怎么看它的这种叫唤呢?看到你口口声声中国自甲午以来中国只会指望国际谴责对日本施加压力,我真觉得好笑,你眼里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真得就这么笨连这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得?LZ说到中国人的语气和用词,确实无法不让我感觉到你的偏爱。

另外想请教,你所陈述的中日甲午战争历史出自何处?清朝的运兵船“高升”号居然是大英帝国的船只,我很想被解惑。

最后就是这句“它从唐朝时候派阿倍仲麻吕到大唐留学,学习中华文明,到现在把中华文明保留和发扬得比
原产地好上几千倍,或许是值得原产国的国民去好好研究一下的。” 让我着实震惊了一下,这句话我觉得挺侮辱中华文明的,敢情中华文明就是这道那道这些形式化的表面的东西和一些汉字词组概念组合啊,不得不说,很肤浅。看前面别人说起”仁义礼智信“日本根本没学到“仁"字,你就急,我还要告诉你,”义“日本也没学到,不要让我举例子,你要是连这个例子都不知道,那我也很无语了。

他们有“义”,不是正义的义。是”忠义“的义,所已才有切腹的传统
皮球 发表于 2011-3-21 01:00

这个说法不对。

中方济远和广乙两舰,在运送清兵去朝鲜之后,返回途中遭遇日军吉野等三舰。双方在相聚3公里距离上,互相开炮。中方说日本吉野舰先开火,日方说济远舰先开火,反正一直争论不休。

济远舰打不过,开战几分钟即开始逃跑。吉野舰狂追。济远舰降下龙旗,悬挂白旗表示投降,后来干脆悬挂日本海军旗,表示从此愿意换老大。吉野号下令济远舰停轮,并且慢慢的靠上去准备派员登船接纳投降。

就在这个时候,遇到第二波从国内开过来的运兵船高升号。这仗都打半天了,往国内逃跑的路上遇到了援兵。所以,第一炮打的肯定不是高升号。

就在日本人一走神的功夫,济远号以尾炮三发重创吉野号。吉野号扭头就跑,济远号未予追击,自顾自开回旅顺,留下高升号不管了。中国人的智慧中有兵不厌诈之说,但老实说,这么做不是很地道,很容易激怒对方最后给你来个满门抄斩。

高升号是个运兵船,根本没有进攻武器,济远舰一走,它就孤零零的漂海上。日方舰队浪速号赶来,要求高升号投降。英国船长表示服从。高升号上的清軍官兵发觉并阻止了英国船员的行动,并愤怒地宣布誓死不降。浪速舰升起代表攻击的红旗。英国船长和其他西方人士随即跳船。清军认为洋员系临阵脱逃,开枪射击西方人士。而日军旋即开炮击沉高升号。

因为高升舰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下属的货船,只是租借给清军用来运兵,毫无防卫武器。战后,清朝以日军攻击中立国船只为名,指责日方不讲江湖规则,要求日方赔偿东印度公司。日方说你尽管算中立国的船,拿来运货可以,你敢运兵,我就敢打你。

英国后来调查发现,船上的英国水手,都是在跳船之后被清军射杀。船上和两名官员还是日军救的。舆论开始倒向日方。不久,英国和日本签订友好协议,表示不再以任何方式介入中日争端。

中方济远舰,是德国造的大船,于定远号镇远号一起号称亚洲最大战舰,结果被比自己吨位下很多的吉野号追得脱裤子认输,实在很丢脸。唯一争光的那一炮,还是靠诈降赢来的。诈降,这招挺下三滥的,有点滥用别人同情心的意思。

济远舰舰长方伯謙携大副沈寿昌在舰桥上指揮,沈氏被日军炮弹击中,腦漿迸裂、血染方氏衣裳。那件衣裳,一直被保存下来,当作海军的宝贝一样展览。后文革中被毁。一个多月后,北洋海军于日本决战黄海,济远舰重伤撤出战场,方伯谦被当作逃兵,被李鸿章下令砍头,时年41岁。大清第一代留学英国的海归( 马尾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并留学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 ),就这样成为了战场失败的替罪羊。

陪同高升号的还有一搜运输舰叫操江号,是中国人自己造的木头船。被俘虏回日本,并且一直当作训练舰用到1965年。

中方四艘军舰中陪同济远号一起战斗的,是炮艇广乙号。被打残之后,歪歪扭扭开到朝鲜岸边,被官兵一把火烧了,表示宁可自己走路回家,也不让船落入敌人手中。

甲午海战四条船,济远号逃回旅顺,沉两条,被俘一条。一个月后的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大败,济远舰被当作战利品编入日军。日俄大战的时候,触雷沉没。88 年国家打捞济远舰。但因为船体腐蚀严重,只打捞出前后主炮。前主炮现存刘公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后主炮1门现存旅顺万忠墓纪念馆。
莫愁湖 发表于 2011-3-21 02:09

其实,小丸子大可不必这样,爱情是很私人的东西,也不需要理由。也大可爱上敌人,反而比替敌人开脱,帮敌人为受害者洗脑道德些。更何况她老公也没亲手杀过中国人。如果身上还流着日本人的血,就更不应该为日本罪则开脱。不是骂骂小日本就行了的,要讲的是正义是事实,不用靠骂人占便义泄愤。
不错,小丸子讲了一些事实,但是不以正义为立场的去看待事实是不可能客观的。她说看政治要像看待数学题那样,抛开立场,看似客观,但这正是日本人麻郫的主要原因。所以才有“731”把活体人叫“木头”这样就可以毫无感情地对着木头作实验。
开心回国 发表于 2011-3-21 02:23

凌波写的好!
小丸子这段也让我惊讶+心痛,既然你对日本了解那么深,难道你不知道日本上流社会的人心里是最敬重和害怕中国人的吗?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文化里最优秀的部分,是从中国学来的,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可能只学到了万分之一。
现在看来,小丸子你对中国文化了解的非常肤浅,对中国历史了解的也非常肤浅。也许爱情蒙蔽了你的双眼,也许日本的精致繁华迷惑了你的内心,所以你一直那么主观的在看待中国,或许这个贴中的一些发言,能够让你重新审视一下自己
Stargate 发表于 2011-3-21 08:38
真是受不了了,mm那你怎么知道我们不承认我们的不足呢?看了你的发言,从头到尾都是日本成功的意,什么我们不足的...你先把事实弄清楚再说,几句话翻来覆去的说都是一个意思,咱们是发展中国国家,所以要一步步往前赶,这些你都看不到吗?不看看咱们是什么国情,按照你的意思咱们现在要是发展成日本那个程度甚至超过日本才有资格说日本不足的地方??你别忘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日本有她成功的教育意义,但是缺点也不少,光说有点,缺点一点都不许说??你怎么想的?合着一家被邻居搞破坏烧杀抢光了,幸存下来的人连数落下仇人的不是都不行?
抹搽氷淇痳 发表于 2011-3-21 08:38
是的,中国文化的确博大精深。
很可惜,经过外族入侵,战争,和文革,在中国大陆已经被摧残的差不多了。在台湾和香港因为没有经历过文革的缘故,保存会相对好一些。
很心痛的说,我也觉得日本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确比中国做的好。不好说什么几千倍,或者万分之一,文化这种东西我不知道该怎么量化。从茶道棋道到书法,当然我也觉得有些儒家文化里的核心他们的确没有学到,我认为这个跟他们的地理环境资源紧缺有很大的联系。如果要举例子,比如说,日本有个动画片叫《十二国记》,融合了很多中国的古哲学思想在里面,我觉得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有中国风动画片,不知道你看过没有?还有,有次和一个中医科大学的教授聊天,她居然会日语,我很惊奇,她说日本保存中国的中医古籍和药房比中国好很多,中国有很多已经遗失了,所以她就学习了日语。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mm,我觉得吧,中国人一般都会纠结在中日二战这段历史之间,以及日本不正式的口头的道歉,还有参拜靖国神社上。小丸子写这篇文章,是从她的角度,告诉大家一个她看到的日本,介绍日本的一些政治还有些日本人的看法,其实我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至少我现在看日本会更加立体一点,会知道日本人的一些思维方式。
我的看法是,知己知彼,对手强大的地方我们不应该因为缺点的存在而选折性失明,因为只有我们长了自己的眼界,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进步。对于日本,我是这么想,中日历史上的各种纠纷,让我们不能小看日本这个弹丸小国,与其恨得咬牙切齿,不如大力发展自身,抱持警惕,不让历史重演。
frankfurthmk 发表于 2011-3-21 09:31

mm说的挺好的!我很同意!

    日本这个民族确实复杂又矛盾。现代也传统,文明也野蛮。

    说它现代,技术发达,工作一丝不苟,但等级森严,男足女卑,文明的地方暂时想不出来,大概比较讲卫生吧。。。野蛮的地方就很多了,性开放,男女混浴,色情业发达(厄,我不知道这个是现代还是传统,是文明还是野蛮,难说!)还有战争的时候日本人杀人比赛,登报炫耀,吃人内脏,慰安妇。。。还有日本人愿意吸取中国文化,还老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没惹日本人阿,除了贡献还是贡献,日本人怎么就一点都不感恩呢?
   ...
实心馒头 发表于 2011-3-21 09:5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3-2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3-2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3-2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LZ这一贴是否因天蓝贴里讨论而起。

看完LZ贴,我也来发发感慨,看到你言中颇为轻视以姜女士为代 ...
皮球 发表于 2011-3-21 16:11


还是你快,,,,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3-21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3-21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1-3-21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斑斑你好善良
先好好看看

我边爬边转。不管是谁,认真回复的都有钱拿。
出门前要是转不完,晚上回来继续。
trollt 发表于 2011-3-21 16:05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LZ这一贴是否因天蓝贴里讨论而起。

看完LZ贴,我也来发发感慨,看到你言中颇为轻视以姜女士为代 ...
皮球 发表于 2011-3-21 16:11



    借你的楼用用,1层不够了。不白占,回头给你租金啊。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3 12:26 , Processed in 0.072404 second(s), 2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