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30|回复: 0

[国际新闻] 一连传来两个坏消息,美国政府遭黑客攻击,蓬佩奥直接被隔离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2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环球探客
《左传·隐公元年》有云:"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带领下,美国近年来没少干"坏事"。尤其是被特朗普视为心腹的蓬佩奥,为了贯彻特朗普"利益优先"的策略,满世界煽风点火。

就在近日,美国传来了两个消息,坏事做绝的蓬佩奥中"毒"了,美国联邦政府也遭遇大规模的黑客攻击。



消息一:据俄卫星通讯社12月16日消息称,美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蓬佩奥因接触新冠感染者而开始隔离,他的新冠检测目前呈现阴性。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建议,蓬佩奥已经开始隔离。

就在第二天,美国白宫发声明称,副总统彭斯将于12月18日公开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声明称,彭斯此举是为了"推进疫苗的安全和有效并建立美国人对疫苗的信心。"

另据路透社援引拜登总部发言人的话报道称,拜登也有可能在下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有可能在医生的建议下接种疫苗。



美国当选总统和现任总统以及副总统开始接种疫苗,而蓬佩奥实施隔离。这都说明美国疫情非常严峻,早已失控。美国精英们非常担心病毒会感染自己。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为止,美国累计确诊新冠病例超1670万例,死亡30多万例。

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家人也感染了新冠病毒。美国已批准使用辉瑞生产的新冠病毒疫苗,到12月18日预计会批准莫德纳的疫苗。

专家指出,虽然疫苗已经开发出来,但美国疫情早已失控。大规模接种疫苗仍面临许多困难。

据了解,一些不相信美国政府的民众开始搬入了"地堡"防疫,他们认为在地下掩体生活,可以有效避免被病毒感染。



第二个消息:据卫星网近日消息称,按照美国联邦调查局和情报部门的声明称,美国多部门网站遭黑客入侵的情况在继续发展。目前,还不清楚黑客到底来自哪里。联邦调查局和情报部门正在搜集情报进行调查。

美国政府遭遇黑客攻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美国却把矛头对准了俄罗斯。

据环球时报援引多家美媒报道称,美国政府遭遇严重网络攻击,专家认为俄罗斯是幕后黑手。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否认俄罗斯对美国政府机构网站发动黑客攻击,并呼吁华盛顿结束对莫斯科毫无根据的指责。

实际上,俄总统普京曾提出一项倡议,呼吁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和俄罗斯进行合作,但这项倡议并没有得到美国的回应。俄驻美国大使馆表示,美国此举是为了嫁祸俄罗斯,破坏美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普京刚刚向拜登发出了贺电,传递了与美国和平共处的信号。既然如此,俄罗斯又有什么必要攻击美国政府网站呢?美国媒体的有关报道完全是歪曲事实的。

从以上两个消息,我们不难发现这么几点。

1、 美国疫情还在恶化持续当中,事态或许已超出了美国精英们的预料。

自美国疫情爆发以来,美国精英们坐视不理,错过了最佳的抗疫窗口期。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相信只要疫苗开发出的话,那么美国便会"得救"。

然而,不断破纪录的数据说明,美国精英们过于乐观的估计了形势。美国疫情正朝着不可控制的事态发展。如果继续消极怠战的话,美国恐怕要进入最黑暗的时刻。

2、 多行不义必自毙。特朗普蓬佩奥为首的美国精英们为了保住美国的最大利益,到处"剪羊毛",使得全球动荡不安。

由于"极限施压"伊朗委内瑞拉等国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当中,美国仍然不罢手。而现在,蓬佩奥自我隔离,彭斯打了疫苗,特朗普也打算接种疫苗,当自身健康受威胁之际,他们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3、 美俄关系仍然难以得到根本扭转。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精英们脑子里充满了冷战意识,他们把俄罗斯当做了最重要的敌人。同时,为了转移内部危机,他们可以"乱泼脏水"。

美国的风景是越来越好看了,当美国步入黑暗之际,美国精英们想的还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与普通民众一起"共渡难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2 10:10 , Processed in 0.056399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