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09|回复: 0

[国际新闻] 0岁日军的4大劣根性,与生俱来的日本特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6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飞春读传
蒋介石曾总结说,日军的四大优势是“快、硬、锐、密”。
快硬锐密的背后,是国家实力和职业化的军队教育。
回望日军历史,从1871到1931年,不过五六十年功夫,其如何从一撮尔小国变成军事强国的?
就日军精神力而言,他们是如何把一个苟且从军的平民,打造成一个凶残作战的鬼子兵的?
今天,我们来简要说说日军内部的“精神控制”史。



一、0岁日军的4大劣根性?

日本征兵,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带有普遍强制性质的征集。
古代日本平民没有当兵的先例,当兵打仗的都是武士的专职,所以1873年全国征兵一推行,许多老百姓称之为血税,避之不及。
他们用自残、过继给无儿子的家庭、装病、出钱请人代服役等方式,合法规避征兵,无钱无势,弄虚作假又怕出事的人,就只好当兵就范。
这就是日本首次实施全民大征兵的一个现状



二战日军征兵体检
另一个现状,是不忠,或说不知为谁忠。
有人说,当兵打仗,当然是为国家了。不错,当兵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
但日本当时的情况是,只知有藩而不知有国,这当兵该为藩还是该护国,就尴尬了。
从武士到全民征兵,是幕末到明治维新的过渡时期。
此时的藩,仍然作为幕府的旧制度,在延续,直到1871年废藩置县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藩就是国,国就是藩。
武士是藩的寄生物,当然使命是为了保护藩,而不是为了保护国。
1873年全国征兵实施后,政府布告才明确提出当兵是为了保护“神州”,效忠于天皇。
推翻幕府的明治政府成立于1868年,此时的政府没有自己的军队,是由萨摩藩、长州藩、土佐藩三藩献兵,共同组成的政府军。
这个政府军专门为天皇而战,就是后来的近卫军。
后来由于新政府内部分裂,缔造政府军的西乡隆盛被挤兑出政府,追随他而辞职的近卫军军官,占了一半,近卫军基本就是个瘫痪状态。
所以这样的军队,谈不上忠,只能说是藩国界线模糊的过渡产品。



1872年的近卫军
第三个现状,是不勇。
二战日军凶猛,动不动就自杀,宁折不弯、战死不降,是出了名的冥顽之徒,但在草创的初期,可远远不是这样。
刚说过,幕府时期的仗,是专门由武士来打的。骇人听闻的武士道,也是从他们身上演化过来的。
后来随着幕府的终结,平民代替武士当兵,这就产生了一个兵员素质的问题。
武士世袭200多年,祖祖辈辈习武弄枪,孩子们从出生就接受武士道训练(睡姿),所以武士组成的军队,打仗自然更职业化。
而平民以苟且从军的态度来当兵,即便知道效忠天皇,他也没有这个能力。作战技术和赴死献身的精神意志,与武士相比也是天壤之别。
要知道,武士在过去是鄙视草民、可以以不敬之罪随便杀之而官不纠的。



战斗力和坚韧的意志,不是一朝一夕能迅速改变的,这是无奈的事实。
所以,后来最后一批武士,簇拥在下野的西乡隆盛家乡,敢于组成叛军,挑衅政府的官员,刺杀之,北上东京问责政府,叫板政府军。
这就是西南战争——日本武士的最后一战。
此战中,武士叛军仍然极为鄙视政府平民军,对垒熊本镇台时,嘲笑他们的着装仪表,骂他们是笨蛋、镇台狗。
虽然他们拥有枪炮先进武器,他们也毫不畏惧,叫嚣用白花花的武士道就能把他们吓死。
后来西南战争以极大的牺牲平定,武士们和西乡隆盛全部战死,政府不得不承认新军素质,与武士们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军队改革前的第三个现状。



第四个现状是不从。
服从是军人的天职。但1873年建立的皇军,在一二十年内,是骚动不安的,一言不合就暴动,是此时的特点。
典型的事件是竹桥事件。
就是西南战争中流血牺牲的那些人,在战争结束后一直没有收到政府发的“奖金”,后来姗姗来迟还克扣不少,政府承诺大打折扣,引发士兵不满。
作为守卫皇宫安全的近卫军,他们拉出军营大炮,朝财政部长(大藏大辅)家就一阵炮轰。
值班军官赶来劝阻,被他们群起杀害。
200多人的骚动当然会被很快镇压下去,经军法审判,该枪决的枪决,该判刑的判刑,但此事让明治政府害怕。
少点军饷就这样在自己身边造反,那以后还咋指挥他们赴死打仗?



二、日军的三大核心精神养成记

鉴于以上不兵、不忠、不勇、不从的现实,陆军卿山县有朋,开始了对军队的改革。
1878年10月,就是在处理了竹桥事件的同一个月,全军下发《军人训诫》,明确要求对上级命令,即使是无理的和蛮横的,也要无条件绝对服从。想复议走程序。
同时,它集成了1871年的《军人法则》和《海陆军刑律》,再次重申天皇是军人效忠的唯一对象,要把天皇当做超人来崇拜。
并与之配套,强调勇敢作战和对违反的严格惩处。
训诫是山县有朋的大作之一,从此正式确立了日本陆军的“忠诚”“勇敢”“服从”三大核心精神。
训诫内文不长,下发全军后,与《军人法则》一样,是要求全军背诵的。
就这样,日军有了法则、刑律、训诫3个惩戒性军纪。



日军诵读
8个月后,他们又把东京招魂社改称靖国神社,以接纳为国牺牲的战死者,以国之名移灵入社,这一招,可谓激励性整饬。
又2年后,陆军内部设立了警察宪兵,专门监督违犯军纪者。
同时颁布了《陆军刑法》(1881年12月),为违犯军纪的人准备了各种严酷的刑罚。
条条紧箍咒,牢牢束缚着军队的骚动,但山县有朋仍然发现缺点什么,各种不安仍然四处涌动。
他想了想,这些紧箍咒都是出自政府和军部之手,没有真正形成彻底的权威。



于是,在他操纵下,1882年1月,《军人敕谕》宣布了,这是首次以天皇之命,告谕全军,尔等乃朕之臣下,应该听朕的话,明确要求军人“尽忠节”“守礼仪”“尚武勇”“重信仪”“强素质”。
内容上毫无新意,但天皇新年首谕,全军首次接到天皇圣谕,堪为精神圭臬。
从此,服从、武勇、效忠,均有了无可置疑的权威,那就是日本的万世之神,天皇。
从此,日本皇军所有官兵,又开始大背敕谕,早晚洗礼,入脑入心。
建军11年后,把全体由平民征集而来的军队,变成效忠于天皇的国家机器,在精神控制层面,实现了当年武士之于藩主的忠诚。



《军人敕谕》
我们知道,二战日军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忠诚度。
德军效忠希特勒,意大利效忠墨索里尼,都与日本皇军效忠天皇无法媲比,其中原因,就是《军人敕谕》赋予的天皇神性。
另外,仅有道道神符加身,还不够,其执行环节,也是必不可少。
念紧箍咒的目的,是让他感到疼和畏惧,日军在最后这一环,也是无所不用其极,这就是日军军营中骇人听闻的暴力虐兵文化。
多个日军老兵战后回忆中,都对初入军营所受暴力充满恐惧,世界各国军队虽然都有暴力文化,但日本尤甚。



只有在暴力中才能彻底把平民子弟洗脑,变成条件反射性的天皇忠诚,听到天皇二字就不由自主地正身施礼。
只有彻底的忠诚才能彻底地服从长官意志,因为长官的命令,就是天皇意旨的化身。
也只有经历极为暴虐的训练,才能变成无情屠戮平民的杀人机器。
这就是二战日军的特点和由来。
从草创到整饬,从8000御亲兵到700万皇军,从军人守则到军人敕谕,乃至后来东条英机的战阵训,70多年的日军精神控制,核心一直未脱“忠诚、武勇和服从”三大元行。
三、忠诚的讽刺

关于日军的忠诚,还有两则广为人知的奇闻。
一个是二战中,移民美国的日裔后代,在美国组成一支效忠美国的日裔部队,他们被派到欧洲战场PK德军,其勇猛表现,获得美国总统8次嘉奖,成为美军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这就是美国陆军442步兵团。



日裔美军
另外一个,是二战后,被俘虏到西伯利亚服劳役的关东军,其在劳动改造中能够迅速改变立场角色,高唱劳动歌,齐喊“苏联万岁”。
他们为新主人的效忠奔忙,高效自律,上级对下级的管制,依然严格,为督促士兵劳动仍然会自己人打自己人,卖命不遗余力。
赤胆忠心,堪为奇迹。
其表现不仅令同为战俘的意大利和德军侧目,也令苏联看守大为诧异——本以为他们都会剖腹自杀。
反观同处收容所的德国意大利战俘,他们虽然为败军,却仍然有自己的信仰和民族自尊心。
两则故事,都是在日军失去天皇控制后,仍然很好地保持新权威的高度服从。



这一现象堪为日军特色,从不同角度解读,可得出相对而尴尬的结论:
一方面,说明70年的驯化,已经锻造了日军高度自律的忠诚度,对顶端的权威已经形成条件反射性的认可,内部控制已经模式化体制化;
另一方面,说明70多年的天皇权威主义,完全是个形式主义,他们信奉的天皇,其实不是天皇这个人神,而是一种权威。
一旦切断这个权威,他们仍然可以灌入其他灵魂进行机器人式的“圣意”执行。
从这个结果看,天皇忠诚教育,何其讽刺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4-30 10:56 , Processed in 0.687201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