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508|回复: 0

美发现迄今最远处恒星爆炸 距地球130亿光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综合新华社驻洛杉矶记者陈勇、驻华盛顿记者曲俊雅报道,美国科学家12日说, 美宇航局的“雨燕”天文卫星观测到了距地球130亿光年处恒星爆炸发出的伽马射线。这是迄今人类观测到 的最远也是最古老的恒星爆炸现象。

“雨燕”是美宇航局一颗观测宇宙伽马射线和紫外线源的天文卫星,今年9月4日它首次观测到了这次恒星爆 炸的迹象。地面天文学家在得到“雨燕”发出的数据后,再通过欧洲南方天文台观测恒星爆炸的“余光”。 他们计算出这次爆炸的红移值是6.29,爆炸发生在距地球130亿光年处。

天文学家依据红移原理来计算恒星爆炸和地球间的距离。爆炸发出的波在宇宙中运动时能量会衰减,其频谱 向红光方向,也就是频率更低、波长更长的低能量波方向移动,红移越大,光源的距离就越远。此前天文学 家观测到的最远的宇宙伽马射线源红移值约为4.5。迄今为止,已知宇宙中最远的一个类星体的红移值约为 6.4。

130亿光年的距离,意味着地球上看到的恒星爆炸,实际发生在130亿年前。根据宇宙诞生的“大爆炸”理论 ,宇宙诞生于约137亿年前。也就是说,这颗恒星可能伴随宇宙诞生后最多7亿年就“死亡”,变成了一个黑 洞。

美宇航局“雨燕”项目首席科学家格雷尔斯说,“雨燕”就是为了观测遥远恒星爆炸的微弱痕迹而设计的, 这次它观测到的恒星爆炸发生在“时间诞生后不久”,揭示出许多有意义的信息。

北卡罗来纳大学科学家赖卡特说,“我们终于能开始看见宇宙一些最古老天体的‘余晖’”。科学家希望, 研究这些宇宙早期爆炸能加深他们对宇宙起源和星体形成的理解。

天文学家说,这次恒星爆炸有两个与众不同之处。一是单颗恒星爆炸释放的能量极其巨大,甚至“穿过了整 个宇宙”;二是这颗恒星爆炸持续的时间达200秒,而一般恒星爆炸不过持续10秒。科学家还不能判断爆炸 恒星的性质,相关的研究要持续一段时间。

项目科学家认为,这一成果的意义不仅在于创造了观测恒星爆炸的新纪录,而且证明了先用“雨燕”卫星观 测宇宙伽马射线源、再用地面天文望远镜详细观测的方法,足以研究宇宙中最远处的星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8 06:43 , Processed in 0.09053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