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3|回复: 0

AI浪潮下,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华师这场论坛给出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这两年,人工智能(AI)在教育领域成了热门话题。不少人有疑问,当AI深度融入教育,学科边界越来越模糊,教育的本质会不会丢失?面对AI浪潮,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举办了2025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围绕“教育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这一主题,邀请了全国200多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大中小学代表和硕博士研究生,共同探讨这个时代课题。

w2.jpg

“在AI时代,教育的本质始终指向‘人’。”广东工业大学教授胡钦太直言,当前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面临伦理方面的难题。比如,智能技术的高度自主性掩盖了人的主体性,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介入,还导致人的“机器化”程度不断加剧等。

“我们需要把伦理治理深度融入到AI教育应用的全过程,处理好技术赋能和伦理底线之间的平衡。”胡钦太说。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认为,在AI浪潮下,智能教育应逐步向智慧教育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三种高阶思维,分别是综合思维、创造思维和人文思维。

其中,综合思维能帮助学生处理复杂问题,创造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原创性突破,人文思维则确保技术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服务。

这样的思路该如何落到实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举例表示,在该校,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专注于培养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并重的研究型人才。“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只会使用AI工具的教师,而是既懂教育规律,又能驾驭智能技术的复合交叉创新型研究人才。”他说。

胡小勇介绍,该研究院创新性地提出了“数智赋能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培养两贯通体系”,依托国家一流线上课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等平台,系统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时,依托校企合作研发的“教学技能智训系统”等,融合微格实训、智能诊断、云端支教等线上线下多场景,让学生在真实教学环境中锻炼。

来源:南方+
w3.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4 09:00 , Processed in 0.11584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